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谶上弈:一场注定失败的创世豪赌 > 第7章 围场折翼

谶上弈:一场注定失败的创世豪赌 第7章 围场折翼

作者:柳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0:53:36 来源:文学城

翌日,西苑围场。

旌旗招展,号角连营。皇家仪仗威严煊赫,文武百官按品阶列席,年轻一辈的世家子弟们则个个锦衣华服,精神抖擞,牵着骏马,佩着弓矢,跃跃欲试。这是一场权力的展示,也是一场属于年轻贵族们的竞技。

陈景安一身玄色骑装,衬得他身姿越发挺拔。他用的是一张精致的柘木弓,箭囊里插着白羽箭,坐下是一匹神骏的西域良驹,整个人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李慕良早已将一应物品准备妥当,此刻安静地跟在后面,低眉顺目,与周遭的热闹格格不入。

“景安兄!”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

只见一位身着宝蓝色骑装的青年笑着策马而来,是太子少师家的公子杨子都,与陈景安素来交好,性格开朗洒脱。

“子都。”陈景安脸上露出今日难得真心的笑意,“看来今日是要大展身手了?”

“那是自然!”杨子都笑道,随即用马鞭指了指不远处另外两个正在谈笑的华服青年,“喏,朱家老二和王老四刚才还在吹嘘他们的箭术,说什么今日必拔头筹,怎么样,景安兄,可有兴趣与他们赛一场?赌注嘛,就他们新得的那对海东青!”

陈景安顺着望去,那是京城里出了名的两个纨绔,仗着家世不错,平日最爱斗鸡走狗,炫耀攀比。他心中本有些不屑,但听到“海东青”时,眉梢微动。那确实是难得的猛禽。

年轻气盛,加之昨日积压的郁气未散,他正想寻个方式发泄一番。当下便应道:“有何不可?就让他们见识见识。”

四人聚拢,定下规矩,以日落为限,谁猎得的猎物最多、最珍稀者为胜。赌注便是那对威风凛凛的海东青。

号角长鸣,春狩正式开始。四人如同离弦之箭,策马冲入广阔的围场之中。

陈景安骑术精湛,箭法亦得名家指点,起初确实收获颇丰。一只麂子,两只獐子,还有若干山鸡野兔,箭囊中的白羽箭消耗迅速。杨子都紧随其后,收获也不差。而赵、王二人虽然咋呼,但实力显然逊色一筹。

陈景安志在必得,纵马深入林木更茂密之处,寻找更大的猎物。李慕良骑着另一匹驮行李的马,不远不近地跟着,默默留意着四周,同时将陈景安射杀的猎物捡回。

日头渐西,陈景安看到远处林间有一抹高大的影子闪过,似乎是一头雄壮的马鹿!他心中一喜,若能猎得此鹿,胜负便再无悬念。他立刻张弓搭箭,凝神静气,瞄准了那模糊的身影。

就在箭矢即将离弦的刹那,旁边灌木丛中忽然惊起一群飞鸟,扑棱棱的声响和晃动的影子干扰了他的专注。箭“嗖”地射出,却堪堪擦着马鹿的脖颈飞过,深深钉入了后面的树干!

那马鹿受惊,发出一声嘶鸣,瞬间窜入密林深处,消失不见。

陈景安脸色一沉,心中懊恼万分。他调转马头,正想继续寻找机会,却听见远处传来赵、王二人兴奋的欢呼声。原来他们运气极佳,竟合力射中了一头不算太大,但极其罕见的花豹!

日落时分,四人汇合清点猎物。陈景安虽然在数量上略胜赵、王二人,但对方猎得了珍稀的花豹,价值远超他那些寻常猎物。按照事先约定的“最珍稀者胜”的规则,他输了。

赵家老二得意洋洋,拍着陈景安的肩膀:“景安兄,承让承让!看来今日运气在我这边啊,那对海东青,兄弟我就笑纳了!”

王老四也在一旁附和,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炫耀。

陈景安面色铁青,握着弓背的手指因为用力而骨节发白。他向来心高气傲,何曾在这等场合输给过自己平日瞧不上的人?尤其是在好友杨子都面前。一股强烈的屈辱感和挫败感涌上心头,比昨日李慕良滴落的那点墨迹更让他难以忍受。

杨子都看出他的不悦,打了个圆场:“不过是游戏罢了,景安兄的箭术大家有目共睹,今日只是运气稍欠。”

陈景安勉强扯了扯嘴角,却连一句客套话都说不出来。他猛地调转马头,声音冷硬地对身后的李慕良道:“回去!”

李慕良默默跟上,他能感受到前方少爷身上散发出的低气压,比昨日书房里的冰冷更加骇人。这场本该意气风发的春狩,最终以少爷的意外落败而告终,无疑是在他本已不佳的心绪上,又添了一把暗火。

——————

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凄厉的橘红,如同陈景安此刻眼底燃烧的怒火。回帐篷的路上,他一言不发,周身散发的寒意比昨日的冰盆更甚。杨子都看出他心情极差,寻了个借口便先行离开了。赵、王二人赢了赌注,更是早早溜走,生怕触了霉头。

回到帐篷里,陈景安猛地将马鞭掼在地上。

李慕良沉默地上前,想替他解开沾了尘土汗水的骑装外袍。

“别碰我!”陈景安猛地挥开他的手,眼神阴鸷地盯着他,仿佛今日所有的不顺和屈辱,都找到了一个理所当然的宣泄口。

李慕良垂下手臂,依旧沉默,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跪下。”

冰冷的声音打破了帐篷内的寂静。

李慕良动作一顿,没有半分迟疑,依言跪倒在厚厚的地毯上。

陈景安没有看他,而是从随身携带的书匣中,取出了那本蓝布封皮的《论语》。他的手指摩挲着书页,仿佛在寻找什么。帐篷内灯火通明,将他脸上那份冷厉映照得格外清晰。

他翻到《为政》篇,指尖停在某处,这才抬眼,目光如两道冰锥,刺向李慕良。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他缓缓念出,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何解?”

李慕良垂首,依着标准注解谨慎回答:“君子与人团结而不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团结。”

“记得很清楚。”陈景安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冷笑,“那我问你,今日在围场,你与杨子都身边那个叫砚台的小厮,远远对视,颔首示意,是在做什么?是在‘周’,还是在‘比’?”

李慕良猛地抬头,眼中是无法掩饰的错愕。那不过是狩猎途中两队人马短暂交错时,与相识之人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礼节性招呼,何来“勾结”之说?

“少爷,奴才只是……”

“只是什么?”陈景安打断他,语气陡然锐利,“只是按捺不住,想与旧识叙叙交情?还是觉得,我陈景安今日输了比赛,连带你这做奴才的,也急着去寻别处的高枝了?”

这指控毫无道理,近乎刁难。李慕良脸色微白,深知此刻任何辩解都只会火上浇油,他重新低下头,将所有的委屈与无奈压在喉间:“奴才不敢。”

“不敢?”陈景安冷哼一声,将《论语》随手丢在案几上,发出不轻不重的声响。他站起身,从书匣底层取出一叠空白的宣纸和一方墨砚,放在李慕良面前的地毯上。

“既然你精力如此旺盛,有余暇与人暗通款曲,看来是平日修身养性的功夫还不到家。”他声音淡漠,却字字如刀,“把《曲礼》上篇,抄写一百遍。就在这里,现在就开始。”

他微微弯腰,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深刻的阴影,眼神如同看着一件没有生命的器物:“记住,一字不错,一笔不苟。我会亲自检查。若有一处错漏,”他顿了顿,语气中的寒意几乎能将空气冻结,“便全部作废,重头再抄。我要让你刻骨铭心地记住,何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李慕良看着眼前洁白的宣纸和漆黑的墨砚,感觉它们像一副无形的枷锁。《曲礼》内容繁复琐碎,抄写百遍已是极大的折磨,而“一字不错,一笔不苟”的要求,更是将他逼至绝境。这是用他最敬畏的圣贤道理,作为惩罚他的刑具,是对他精神最残酷的鞭笞。

帐篷外,隐约还能听到马蹄声、号角声与人们的欢笑声,那是属于自由与荣耀的春狩。帐篷内,只有烛火摇曳,映照着跪在地上的年轻书童,和他面前那仿佛永远也抄不完的、沉甸甸的经义。

他深吸一口气,伸出微微颤抖的手,开始研墨。浓黑的墨汁在砚台中慢慢化开,如同他此刻沉入谷底的心。

——————

暮色低垂,春狩大营的喧嚣渐渐沉淀。赵矍屏退随从,独自一人走向陈韬那位置相对偏僻的帐篷。作为大舅哥,他此行表面是叙旧,实则怀揣着一个足以掀起惊涛骇浪的秘密。

帐内,陈韬正对着一幅简陋的疆域图出神,上面似乎还残留着白山国的轮廓。见赵矍来访,他有些意外,但仍恭敬地将其迎入。

“妹夫,多年不见,你身上这股不羁之气,倒是一点没变。”赵矍笑着坐下,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帐内陈设,最终落在那张地图上,心照不宣。

陈韬神色淡然:“大哥说笑了。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寒暄几句后,赵矍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忧虑。他压低声音,切入正题:“韬弟,你我至亲,我便直言了。白山国之事,远未结束。”

陈韬眼神一凝,没有接话。

赵矍从怀中取出那个油布包裹,层层解开,玉玺与诏书在烛光下显露无疑。“此物,便是一切祸端的根源。”

陈韬的呼吸微微一滞。他认得这些东西,更清楚它们代表的意义。“此乃国器,理当呈送御前,大哥为何……”

“呈送御前?”赵矍打断他,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冷笑,“韬弟,你我都曾亲历白山,当真以为那是一场‘平定’吗?陛下欲盖弥彰,朝中有人欲借此兴风作浪。此物若由我手交出,无论我如何辩解,都难逃一个‘心怀叵测’之罪。届时,不仅我赵家危矣,所有与白山国有所牵连之人,包括韬弟你,恐怕都会被卷入其中,难以脱身。”

他紧紧盯着陈韬的眼睛,话语如同重锤:“这并非简单的保管。我将它交给你,是因为只有你,既明白此物的分量,又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留在你这里,比在我手中,或是在那金銮殿上,都更让人‘放心’。”

赵矍的话半真半假。他确实担心上交的风险,但他更深层的意图,是将陈韬这个了解内情、且与事件有微妙关联的“自己人”,彻底拉入自己的阵营。玉玺在陈韬手中,陈韬便与他成了一条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陈韬看着那方玉玺,仿佛看到了无数纠缠的权力与野心。他明白赵矍的算计,但也清楚,自己早已无法从白山国的漩涡中抽身。接过它,意味着承担巨大的风险;不接,则可能立刻被赵矍视为异己,甚至引来更直接的祸患。

沉默良久,陈韬终于伸出手,接过了那个滚烫的包裹。

“我暂且保管。”他声音低沉,“但愿大哥,莫要行差踏错。”

赵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陈韬已经做出了选择。“自然。有劳韬弟了。”

帐内烛火摇曳,两个因姻亲和一桩秘密而更加紧密联系的男人,心中各自翻涌着不同的波澜。玉玺的存在,如同一颗投入静湖的巨石,必将激起层层扩散的涟漪,影响着所有人的命运。

——————

帐内的气氛因那方玉玺而显得凝重。赵矍见陈韬最终收下了东西,心中一块石头暂时落地,脸上的神色也缓和了不少。他重新坐下,很自然地便将话题引向了后辈,这也是他们作为长辈常谈的事。

“景安如今也成年了,此次春狩,我看他骑射功夫倒是越发俊俏,颇有几分我们当年在军中的影子。”赵矍端起之前未喝完的酒,状似随意地提起陈景安。

陈韬将油布包裹仔细收好,闻言眉头微蹙。他身为文臣,自然更希望儿子走科举正途,光耀门楣,也好洗脱些陈家将门遗留的武莽之气。“骑射不过是君子六艺之一,强身健体尚可。男儿立世,终究需以文章经济为本。我已为他请了名师,只盼他明年春闱能有所成,从文入仕,方是正道。”

赵矍呵呵一笑,放下酒碗,手指轻轻敲着膝盖:“韬弟,你这话就有些迂腐了。如今北境不宁,陛下正是用人之际。从文入仕,按部就班,何时才能崭露头角?你看我那儿子昌宗,在边军几年,如今已是一方守将,圣眷正浓,岂不胜过在翰林院熬资历?”他话语中带着明显的倾向,希望陈景安能像赵昌宗一样走军功之路,如此,陈家与赵家的联系将更为紧密,景安也能成为赵家在军中的又一助力。

“大哥,军中险恶,刀剑无眼……”陈韬面露忧色,他只有这一个嫡子,实在不愿其涉险。

“诶~”赵矍摆手打断,“富贵险中求嘛!有我们两家照应,还能让他吃了亏去?此事……”

就在此时,帐篷外突然传来“咔哒”一声轻响,像是有人不小心踢到了帐篷边的固定桩,或是踩断了地上的枯枝。

赵矍脸色骤然一变,后面的话戛然而止。

他眼中精光一闪,反应极快,几乎是无声地掠至帐门边,猛地一把掀开了门帘!

帐外月色清冷,篝火的余烬在远处闪烁,除了巡逻士兵偶尔走过的身影和风声,并无他人贴近帐篷的迹象。

陈韬也跟了过来,看了看外面:“许是巡夜的兵士路过,或是哪里的猎物弄出的声响?”

赵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的阴影,眉头紧锁,脸上的疑虑并未消散。他刚才与陈韬所谈,无论是玉玺还是陈景安的前途,皆是机密,若被外人听去,后果不堪设想。

“或许吧。”他缓缓放下门帘,声音低沉了下来,之前的谈兴已然全无,“夜深了,韬弟也早些休息。方才所言之事,你我再细细思量。”他意指的,既是陈景安的前途,更是那方已然交托出去的玉玺。

陈韬点了点头,心中也因这突如其来的插曲而蒙上了一层阴影。赵矍不再多留,快步离去,身影迅速消失在营地的阴影中。

陈韬站在帐门口,望着寂静的夜色,耳边似乎还回响着赵矍关于儿子前程的话语,以及那一声不知来源的轻响。他隐隐觉得,儿子的未来,似乎也和怀中那方烫手的玉玺一样,被卷入了一场身不由己的漩涡。

感谢大家看完第六章!接下来,我们男主小良和女主小漱,嗯,会有一次非正式的见面(童年那个不算啦),开始有了一点命运的羁绊。男女主的感情线整体是偏治愈系的,虐点有,在小说后半部分。本小说最大的虐点是小良和小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围场折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