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后,人们齐聚微燕阁,一时人声鼎沸,水泄不通。
或许对于文豪笔墨,大多凡人并非精通于此。只道是世人也有心中笔,独画心中意,独缱心中道。
即便不擅长,却依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所以对于对于城中百姓来说,观看书画比赛是他们热衷的事情之一。
不仅能欣赏到各位文人雅士的高超技艺,还能看到他们对待书画的一片赤忱之心。
主持大会的姑娘何浅见到门口之处许多百姓,摩肩接踵,一时不知如何安排。
“各位百姓们,请先安静一下,此次比赛我知道大家兴致极高,但仍然要遵守赛前的安排,不要过分拥挤与吵闹。”
路言生站在二楼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转头接着对主持人的何浅说道:“百姓兴致过高,微燕阁地处过小,恐辱没百姓兴致,城西的十里街处正好有空地供百姓们观赏,不知你意下如何'?”
何浅朝他行礼:“公子所言甚是,我这就去安排一番。”
“陆公子,我们都想窥探一番您的书画呢!只是微燕阁实在容纳不下我们的满腔热情,这可咋整?”人群之中一位男声响亮。
接着更多的人声附和着:“是啊是啊,就想看看陆公子的书画!”
“我不仅要看路公子的,也要看看西西小姐的画!她的画简直惊为天人!”“我要看顾书生的!”
路言生只是爽朗回答道:“比赛场地已经更换,各位若无事便和我搬下相关物品吧。”
此话一出,百姓们个个争先恐后的去帮忙。
沈舒宁站在二楼静静看着:“他一直都这么受百姓爱戴。”
“看出来了,他与百姓间并没有高低尊贵的隔阂。”
易雨卿和林亦忻看着楼下的人们还在跟路言生边走边打趣。
城西十里街小清榭,人们围成一圈,包围此处。
“各位百姓父老乡亲们,此次的书画大赛任然由微燕阁主持,在这里,我代表参赛所有人员感谢大家的到来!”何浅站在清祈榭正中央大声说道。
下面的场地中已然排布好比赛所需用品。
“山外淡云无墨画,竹间微雨有玄笔。各位,书法比赛中你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诗文,背默下来。”
开始之时,各位参赛者皆拿起桌上的毛笔,专注而认真的书写下来。
不多时,书写结束,大家先后停笔。
侍女们轻轻抬起西西小姐的宣纸展示,背默的诗是方岳的《听雨》。
“西西小姐的字既有女子的飘逸之仙,又有男子的苍劲之感!”何浅细细点评。
接着是顾家书生,他所写下的是苏轼《赤壁赋》中的一小段,看起来极具气势。
“真是笔底龙蛇,游走世间,书法气魄很宏大!”
侍女们来到路言生身边抬起宣纸,是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因过竹园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沈舒宁浅浅看着路言生。
“笔势潇洒漂移,笔锋矫健,宛如凤泊鸾飘!”何浅看着这张书写由衷感叹着。
点评过各位的书法之后,何浅继续说着:“想必大家都有自己所认为书写得最好的那一个人了,但不急,接下来我们还有丹青相竞!”
场中一顿沸腾的喧嚣。
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位参赛者又沉浸于自身的画作之中。
因为时间有限,一部分偏向于整体完整,另一部分则求细节精致。
西西小姐画的是一幅飘渺飞仙图,画中仙人身姿飘逸,且随风去,飘向传说中的天宫。
神话一类的意象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神思向往,不禁细细揣摩此画,越品越喜爱。
路言生的则是一位普通百姓背着箩筐的背影,箩筐内的作物溢出,画中人微侧着身子似乎要查看今日的收获。而背景也是一片绿油油的色调,周围作物昂首挺胸,届时待收割。
“这是一幅春日满载图啊!妙哉,如今正值盛春之际,是属于咱们百姓丰收的季节啊!”
一位男子自我感叹着,此刻此情早已渲染开来,人们似乎沉浸在了一片丰收之意中。
评鉴完画作之后也终于迎来了收尾。
“不知大家觉得今日的两场比赛中谁是最惊才绝艳的那位呢?”何浅看着周围百姓问着。
虽然众多声音中混杂着许多人名,但大家都能清楚听到有关路言生的呼喊是最大声的。
何浅笑笑:“今日的比赛就此结束,我已知晓结果,最终赢得比赛的人是路公子路言生。奖赏则是西域进贡来的羊脂白玉。”
此时下人们抬起奖赏呈至路言生的面前。
“我们微燕阁可以安排城内著名的雕刻师来帮您雕刻,不知公子想要何种图形?”何浅问道。
路言生抬手接过托盘,点头谢过何浅何旁边的递着托盘的侍女,言道:“不必了,关于这块玉,我自有意,便由我亲自雕刻吧。”
白玉簪竟是由他亲自雕刻?易雨卿暗叹。
言罢路言生再次谢过围观的百姓,转过头正好对上沈舒宁的眼,立马朝她扬唇一笑。
在回去的马车上,易雨卿感叹着:“这路言生还挺有人格魅力的。”
“周遭的男女老少多都有要为他倾倒之势,人气实在可怕,得民心者还真是相当于得了半个天下。”
林亦忻半掀起车帘,看着嘈杂繁忙的街市如流水般随着马车的前进而倒退。
似乎看到了什么,林亦忻身形坐正,待马车走了些距离,便吩咐车夫停车。林亦忻让易雨卿跟着她下车,又嘱咐车夫先回安府。
此处的小巷子青石台阶错落有致,行人稀少,树影映墙,薄暮的余晖轻轻洒在此,渲染一层金色光芒。
林亦忻带着易雨卿来到巷子一处隐蔽之地站好。
“我们干什么?”易雨卿压低声音凑在林亦忻身侧问道。
林亦忻转过头来,二人的距离近在咫尺,她却极为认真的回答:“听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