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臣妻 > 第13章 第 13 章

臣妻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软柿子就是好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31 02:14:36 来源:文学城

“你用的什么胭脂?”

脑海中浮现那天牢房里,太子忽然对她说出来的这句话。

本来就没有胃口,这下彻底吃不下去了。

宋湄脚步虚浮地爬到床上,捂脸沉默。

眼前一片黑暗,她听到阿稚收拾残局的声音。

瓷制的胭脂盒被放到食盒里,即使是小心轻放,也避免不了相撞时发出声响。

自从来到这里,宋湄只在宋府打转。嫁到冯家也安分守己,她原本就不是一个喜欢外出的人,要不是冯母偶尔带她出去会亲访友,她能十天半个月待在冯家不出门。

所以宋湄想不明白,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引人误会的事,到底在何时何地招惹了太子。

晏京有那么多的未婚女性,像宋嫣如那样的,每一个都优雅美丽。

为什么他放着那么多女性不去喜欢,偏偏盯上了她?

而且原身宋湄也并非讨人喜欢的性子,没有同龄男□□慕。

如果他偏好宋湄这样的长相,为什么不在她穿过来之前去接触,偏偏要等到她穿过来后、嫁给冯梦书再纠缠?

难道他就喜欢已婚的……

宋湄遏制住这个荒唐的猜想。

程化让她避,现在这种情况还怎么避?

“阿稚。”宋湄抬头:“把经手这个食盒的婢女都找来,我有话要问。”

阿稚称是。

几乎在宋湄传唤婢女的同时,阿绿就得到了消息。

自从那天无意看到阿稚在院里埋东西,她就收买了娘子院门的丫头。

丫头将此事告诉她,阿绿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飞奔着去南苑告诉冯母。

冯母刚用完晚饭,正念经拜菩萨。就见阿绿双眼放光,如郊夜饿狼一般闯进来:

“老夫人,婢敢对菩萨立誓,这次一定没错!”

听完阿绿讲述,冯母眼神冷淡,没有多余表示。

阿绿催促:“娘子那边正审问婢女呢!她平日从不对奴婢冷脸,今晚突然如此动作,必定是什么要紧之物丢了,故而急了!”

冯母淡淡道:“你也知道,湄娘从不对下人冷脸,是个好主子。你竟半点不记她的恩德?”

阿绿道:“可娘子她损害的是冯家的脸面,到时候事情捅出去,外人知道了她的真面目,谁都不会被她的小恩小惠迷惑!”

冯母思量片刻,沉重闭眼。

“你所说所想都是猜测,别再浑说了。湄娘的事等二郎回来,再说吧。”

冯母偃旗息鼓,一副不愿多管的态度。

阿绿却不管不顾。

前几日她寻到了证据,老夫人没有做什么。这并非代表她的所作所为没有作用,因为老夫人未再提起嫁人的事,这说明老夫人也被她说得动摇了。

只是眼下未能拿捏到钉死主母的证据,所以老夫人念着旧情不肯办她。

阿绿保证说:“老夫人您等着,婢一定能拿到证据出来。”

等拿到证据,不仅要让老夫人看,还要留着让沱泽归来的阿郎看!

阿绿一副下定决心的模样,冯母打算张口劝阻,可一直等到阿绿离开,她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短短一瞬,冯母想起宋湄过门后的许多事来。

起初听说这个女郎在晏京的利害威名,她是怎么都不满意的。可二郎已坏了人家的名声,自然得负起责任来。

在新妇敬茶时,冯母做好了给她一个下马威的准备。

然而那天二郎失礼地迟迟未至,新妇端端正正地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最后她发脾气让人去叫二郎过来,还是新妇在旁边劝的:“阿姑,读书多辛苦啊,这个年纪正是睡觉的时候,连我早上都赖——”

身边有人捅了她一下,新妇面上讪讪,不再说话。

二郎性冷,反倒是新妇日日来请安,问她腿疼不疼,肩酸不酸。除了贪懒爱睡……无处不像个贴心的女儿。

那日浴佛节救了她,还想着救旁人。什么都好,只是……

冯母面朝佛祖,深长地叹了口气。

-

宋湄怎么也找不到动手脚的人。

囚徒困境,威逼利诱,和阿稚扮红脸白脸……

将送饭的流程梳理了六七次,甚至将厨娘和管家的私情都问出来了,却依旧没有找到可疑之人。

阿稚还要再问,宋湄说:“让她们都回去吧。”

宋湄并不是学过专业审讯的人,这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极限效果。再多审问几次,恐怕也是无用功。

只能把这一切解释为下一任国家统治者的特殊手段,比如暗卫。

今天晚上算是白折腾了。

阿稚说:“那婢再去跟她们说说,以后送往娘子这里的饭菜,经人检查三次再送来。”

宋湄应了一声。

归根到底,太子也只能用些手段强送东西进来。程化的话有几分道理,只要她躲在家里不出门,不看他送的东西,太子就不能对她怎么样。

宋湄是这么想的。

可是第二天,她的想法就维持不下去了。

翌日早膳,宋湄和冯母共用。

南苑的婢女从厨房领了饭食回来,其中一人来到宋湄面前,一碟一碟地往外放。

婢女忽然触到食盒中的一物,手指一顿,拿了出来:“这是什么?”

宋湄看着婢女手中的瓷盒胭脂,整个人僵住。

幸好阿稚随身服侍,眼疾手快地将食盒抢过来,又将胭脂盒塞入袖子。勉强对婢女一笑:“不麻烦姐姐,婢来服侍娘子吧。”

宋湄脸色发白,朝冯母那处看了一眼。冯母神色如常,她那里并没有发现什么。

如坐针毡吃完饭,宋湄匆匆一礼告退。

冯母也放下筷子,缓慢擦嘴。

伺候饭食的婢女正要告退,被冯母叫住:“拿过来。”

婢女将食盒掀开,露出最后一层,里面放着一个蜜色的胭脂瓷盒。

瓷盒打开,是娇艳的桃红色。

女儿家爱俏,宋湄最喜欢涂口脂,刚嫁过来时每天换不同的颜色,最常涂的就是这等红色。

涂上并不妖媚,看起来只是为了新奇和好玩。

冯母将瓷盒翻面,露出底部,是皇宫里特制的纹样。

阿绿终于问到了昨晚宋湄大动干戈做的事,几乎是一路跳着走进来:

“老夫人,婢知道了,昨个儿晚上娘子在找胭脂盒!胭脂盒这等私物,若是女郎相送,大可摆在明面。偷偷送进来,定是奸夫!”

阿绿自以为说了一个惊天秘密,可等了半晌,冯母却没有反应。

抬头一看,冯母正捏住一个胭脂盒反复地看。

阿绿连声说:“对对对,就是这样的胭脂盒!”

“住口!”

冯母重重拍案,面色发寒,压抑着怒气:“把主母请过来。”

-

出了南苑,宋湄将胭脂盒夺过来,用力扔进不远处的池塘。

阿稚吓了一跳:“娘子,这可是御赐之物!”

宋湄心里憋着气:“是他说任我处置的。”

堂堂储君,强迫他人的意志,跟变态有什么区别。如果换做现代,早就报警抓他进去了!

阿稚叹气:“好在婢藏得及时,老夫人并未发现此物。”

刚这么说着,背后传来一阵匆匆的脚步声。

老夫人身边的阿绿带人过来,像只趾高气昂的长尾巴野雉:“娘子,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阿稚在宋湄耳边说:“娘子,身后带那么多婢女,是怕咱们跑吗?”

宋湄也觉得不对劲。

可是到了南苑冯母的屋里,也并不见冯母脸上有异样的情绪,看不出发生了什么事。

甚至冯母还算和善,只是提出要去玉微观一趟:“暑气渐至,去那住上几日,听道姑们讲道,修身养性。”

宋湄倒是没什么意见。

但她不是很想出门,每次出门总要发生一些事,她觉得自己有点点背。何况外面还有太子……

听完宋湄的话,冯母说:“既觉得时运不济,更应该去道观里住一段时日。”

说完,不等宋湄回复,冯母就指挥阿稚去收拾行李,竟是打算这就出发。

宋湄觉得有点太赶了,可是冯母以往也有心血来潮的时候。

有时只是因为午睡做了个梦,就觉得佛祖预示什么。还觉得在家里拜佛不诚心,于是要去佛寺拜一拜。

冯母催她出去:“我早几日就和观主说好了,方才差人去了观里一趟,来接的道姑就在门口候着。”

宋湄稀里糊涂地出门上了马车。

没过一会儿,行李被人塞进马车。

宋湄接住,手臂一沉。

阿稚竟然收拾了这么多东西,又不是不回来了。随手翻了翻,里面竟然连冬天的衣物都有。

不是只住几天就回来吗?

车帘忽然被掀开,上来一个陌生的女人,看打扮是玉微观的道姑。

道姑笑说:“马车坐不下了,跟善信挤一挤。”

宋湄回之一笑,局促地往旁边让了让。

她不是很擅长与人打交道,道姑却很热情,对宋湄瞧来瞧去,非常感兴趣的样子。

一会儿提起宋湄的头饰,一会儿提起宋湄的衣裳。

好不容易应付过去,道姑又问起来:“善信的鞋子也好看,穿多大尺寸的?”

这道姑未免有点没有边界感。

宋湄将鞋尖收回裙里:“就是普通的鞋。”

察觉到她的抗拒,道姑笑笑,不再说了。

阿稚怎么还没来?冯母一向很有时间观念,她怎么也还不来?

刚这么想着,马车忽然动了。宋湄毫无准备,脑袋不受控制地一歪,磕在车壁上。

这一磕,如梦初醒。

宋湄迅速爬起来,扒门向外问道:“阿稚还没上来,为什么不等她?”

车夫没有搭理她。

宋湄向外张望,只有这一辆马车:“阿姑在哪,阿姑不准备去?”

车夫依旧不回答,突然挥鞭,催车向前疾驰。

道姑拉宋湄进来:“善信,安生坐车里吧,小心掉下去。”

宋湄终于知道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宋湄对车夫说:“停车,我要下去!”

车夫终于应她,扭过头来却是一个女人脸,也是一个道姑。

宋湄对她有印象,那天在道观擦身而过她们擦身而过,这道姑和另一个还古怪地打量她。

这道姑看她的眼神不再古怪,反而像看同伴一样。

道姑苦口婆心:“冯娘子,你就认命吧。道观是个好地方,保你衣食无忧。咱们姐妹几个都在那生活十几年了,保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身后的道姑紧紧抱住了她的包袱,又来拉她:“善信,这衣裳这么好看,别弄脏了,快坐下吧。”

宋湄往后看一眼,突然伸手将她推进车里去。

那道姑摔了个跟头,半天没爬起来。

驾车的道姑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宋湄用同样的方法一推,在摔与不摔的边缘来回横跳。

宋湄跳下马车,跨过府门往里跑,正撞上回去复命的阿绿。

阿绿哎呦一声。

看见宋湄,她原本在偷笑的脸就更掩饰不住了,明晃晃地透露不对劲:“娘子,你怎么又回来了?”

她竟然还对其他婢女挤眉弄眼。

宋湄暗叹一声:“你怎么和双环一样笨?”

阿绿一愣:“什么?”

宋湄已将裙摆提起来别在腰间,往后退两步,一个助跑,就从不牢固的婢女包围圈里冲了出去。

婢女们被裙裾束缚,小步小步地挪,根本跑不快。

而宋湄也无愧于她跑了三年的课间操,轻而易举将她们甩在后面。

宋湄很快来到南苑。

她还记得冯母注重规矩,将裙摆抽出来,整理好衣饰,才掀帘进去。

不出所料,冯母在拜佛。

“阿姑。”

宋湄轻轻叫了一声。

冯母受惊般转身,脸上满是惊讶之色。可是很快,就变成了凝重。

冯母未说话。

宋湄又叫了一声,期待地看着她:“阿姑,你为什么不说话?”

冯母语气疏离:“说什么?东珠,浴佛节,还是胭脂盒?”

原来冯母都知道。

也对,这件事是她写信告诉冯梦书的。如果他愿意,冯母当然也能知道。浴佛节,胭脂盒,都能推测出来。

既然冯母都知道,宋湄有些委屈:“那阿姑为什么要把我送去道观,是我做错什么了吗?”

冯母说:“湄娘,我是为你好。送你去道观避世而居,可躲开那些权贵。”

冯母并没有纠正宋湄称呼的错误,或许是忘了,或许是根本不在意。

宋湄问:“那阿姑什么时候接我回家?”

冯母避开宋湄的视线。

“如果我想冯梦书,想你了,可以从道观回冯家住吗?”

冯母沉默。

没有人会接她回家,也没人允许她再回冯家住。

避世而居,不仅避开太子,也要避开冯家。

从一开始,冯母的目的就是把她送去道观,一辈子住在那。

这个想法恐怕早就有了,上次浴佛节去道观是踩点。难怪要去道姑们吃住的地方去参观,感情是让她看看后半辈子生活的地方。

宋湄不明白:“我什么都没有做错,凭什么把我关起来?”

冯母只说:“怀璧其罪。”

“可我和阿姑还有冯梦书,我们才是一家人。家人为什么不站在家人这边,要去帮一个外人迫害自己的家人?”

宋湄忍着泪意,终究是忍不住。

相比在宋家那段浑浑噩噩的时光,冯家才是她真正融入这个时代的地方。

冯母教她梳头、穿衣、礼仪、诗书,宋湄与冯母说话相处的时间,甚至比冯梦书更长。

宋湄一无所有,连身体都不完全是自己的。

她只能用双倍的感情回报冯家人,她是真心把冯母和冯梦书当亲人的。

正是因为倾注感情,在发现冯母这样对待自己的时候,才有浓重的背叛感。

宋湄越想越难受:“我没有做惹人误会的举动,也没有向谁示好。阿姑让我听贵人的话,我没有顶嘴,吩咐全部照办。我什么都没做,别把我送去道观。”

冯母对她的眼泪无动于衷:“湄娘,你该为冯家想想,你公爹去得早,大郎早逝,冯家全靠二郎一人支撑。阿姑做不了你的靠山,你去道观对你、对冯家,甚至对宋家都好。”

去了道观就能避祸吗,那么杨贵妃是怎么入宫的呢?

冯母是决心放弃她了。

宋湄问:“阿郎也是这么决定的吗?”

冯母捏紧念珠,反问:“这么些天,二郎可有给你回信?”

宋湄摇头:“我要等他回来亲口告诉我,我不去道观。”

冯母语重心长:“湄娘,你要懂事……”

宋湄擦干脸上眼泪:“我很懂事,我没有做错。我不该受惩罚,该受惩罚的是心怀不轨的人。”

宋湄坚定地看着冯母:“阿姑,你不该送我去公主观,应该送那人去太子观。”

冯母瞪大了眼睛,抖着手指宋湄:“你、你……你敢……你……”

阿绿在门口探头探脑。

冯母斥她:“滚出去!”

冯母气了半晌,都没能说出一个字来。利眼如刀,狠狠地扫视四周,确定无人偷听后,惊疑不定地在宋湄脸上刮来刮去。

看来她说了非常颠覆古人三观的话,冯母吓得不轻。

宋湄有些抱歉:“总之,一切等冯梦书回来再说。”

她还是决定相信程化,更重要的是,她不信冯梦书会是这样的人。

任由宋湄离去,冯母瘫坐在蒲团上。

冯母想念经安安心,却发现念珠早就被扯断了,滚落一地。

想过会是皇亲国戚,没想到是太子,竟然是太子!

冯母精明能干了一辈子,此刻一瞬间老了十岁。颤颤巍巍地走到书案旁,费了很大力气才将宣纸铺平。

冯母蘸墨。

二郎的爹去得早,二郎的字是由她亲自教的,字迹与她差不了多少。

提笔停顿许久,冯母反复告诉自己:不能心软。

这下真不能再心软了。

抱歉,在地里刨了几天土豆,明晚还有[合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