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围观撕逼,说点自己的理解。
我的观点:我并不赞成乙女向内部分化出原女。梦女是本就以自己为出发点的塑造,所以我无话可说。
1.不存在可完全被读者操控的角色,也就是彻底的乙女向。
2.过度追求乙女向对同人创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3.我呼吁读者放宽自己的欣赏渠道。
1.1如果毫无特色就代表着“可被代入”,那实在是太悲哀了。作者不可能对笔下的人物毫无理解或对角色毫无区别于[乙女向读者]期待的设定。再怎么淡化设定,创作者也不可能不对人物有独特的概念,那么,这是否算是一种阴奉阳违、自欺欺人?
1.2就算一个角色毫无特色、没有外貌和名字——ta是广义上“可被代入”的天选乙女文主角,但该角色的所作所为依旧来自作者的构思,也就是[作者对ta的理解和对人物的理解所组成的思想]。凡是涉及到[女主]的剧情其实都是由作者决定的,面对同一件事,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处理方式,作者写的就100%和[当前的读者]的选择重合吗?
大部分阅读者喜欢的只是满满的安全感,同时极度逃避对人物的深层次挖掘罢了。这也是换头文学盛行的原因。有些乙女文的ooc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2.1过度审判[有名字的]乙女文主角是读者自甘限制同时强制限制作者的举动。这是对创作出发点的批判,非常不可取。
[有名字的]乙女文主角——也就是[原女]——大概吧?这是我新看到的概念。不好意思,我还活在写xxx就打“xxxbg” tag的年代。
能代就代,不能代就离开——最简单的道理。我并不赞成乙女向内部分化出原女。梦女是本就以自己为出发点的塑造,所以我无话可说。
2.2请容我提醒各位,上一个不是生产者但想控制生产资料的人已经吞枪自杀了。
3.1大部分乙女文受众追求的不是彻底的代入和享受,而只是方便自己脱离现实世界,找到锚点的人偶娃娃。
3.2大部分“正统”的乙女文会在开头强调,读者可以随意代入。我认为这不是作者该强调的,因为3.1中的“乙女文追求代入”本身就是我要反驳的观点:代入不是作者管理的权限,代入的自由在读者身上,我呼吁读者不要用tag限定自己,更不要在限定自己后继续打扰作者的创作自由。
3.3到底什么才是[代入],[共情]吗?[同情]吗?[同理心]呢?设身处地地用作者设置的情景幻想原作人物在作者笔下世界内的反应和情绪,这是代入吗?如果不是的话,什么才是呢?
3.4代入是为了更好的体验,ok it makes sense。如果我一米八,看到男主为女主拿高处的图书或类似反驳了我自身特质[存在]的情节,我当然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觉得有点想笑。
但,这会让我不在角色的情感冲突和矛盾升级时忽略一切设置,而只记得这个特征,来强迫自己脱离作品的氛围吗?在写作的时候我遇到了许多抓点放大批判我的巨婴,ta们是被乙女向tag宠坏了的一批人,很明显,他们无法接受的不是ooc了原作人物的故事,而是作者不愿讨好他们的态度、不为他们的私人化特点而存在的女主、不肯为读者服务的作品。然而,在为爱发电的领域里没有任何该为读者情绪为出发点创作的同人。
各位看客,请随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