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晨风暮雪遥相望 >
            第27章 第 27 章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晨风暮雪遥相望 >
            第27章 第 27 章
        
    其实徐振国的叹息和罗梅的暴怒不仅仅是因为徐晨的身陷囹圄,而是有着更深的原因。在李暮雪和徐晨把全部的精力都专注在高考这个重大的人生转折点的同时,他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也悄然迎来了一场惊天巨变,令人猝不及防。
这座被称为新中国重工业基地的城市,像一头蹲伏在北方平原上的钢铁老兽。它的呼吸,曾是无数烟囱里升起的浓烟;它的脉搏,曾是冶炼厂里沸腾的铁水。几十年前,这里曾是共和国工业的骄傲,是质量与力量的象征。高炉映红过天际,机床的轰鸣声是城市最激昂的背景音。
然而,时间是最无情的磨石。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也就是距离徐晨高考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初冬的夕阳正把天空染成一片萧瑟的红色。风穿过光秃秃的树梢,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谁在低声哭泣。华兴机械厂家属红砖楼里,李暮雪坐在饭桌前,手里端着一碗炸酱面,眼神不知不觉地飘向窗外。
远远地,就能看到机械厂那座标志性的、如今却显得格外孤寂的水塔。它曾经俯瞰着厂区内车水马龙,如今却只映照着满地的碎砖和野草。
“妈,新工作还习惯吗?实在不行你就去我爸那个汽修厂吧,听我爸说他那里效益还不错……”李暮雪的声音有些胆怯,颤巍巍试探着母亲的情绪,因为她知道,现在的母亲,心情很糟……
果然,乔可心的回答透着烦躁:“我去汽修厂?我会修汽车呀?行了,大人的事儿你少问,专心念书,准备高考才是你该做的!”
乔可心的烦躁,源于两个字:下岗。
一个月前华兴机械厂正式停产……
“嗡嗡……”曾经,还没走到厂门口,就能听到车间里机床运转的低沉嗡鸣,那声音振聋发聩,充满了力量感,是工人们熟悉的背景音效。但现在,只有风吹过空旷厂区的呼啸,以及偶尔从铁门缝隙里传出的、不知什么东西倒塌的哐当声。
厂区的大门,那两扇漆成深灰色的铁门,如今关得严严实实,像一张想呐喊却发不出声音的嘴。门楣上“国营华兴机械厂”的金色大字,失去了光泽,蒙上了薄薄的灰尘,有些笔画甚至有些剥落,露出底下黯淡的金属。
随着九十年代末的国企改制浪潮席卷这座重工业城市,一座座工厂接连倒闭、搬迁。数十万工人一夜之间失去了铁饭碗,被迫自谋生路。也就是当时最流行的一首歌,刘欢的《从头再来》的创作源头……
听母亲说华兴机械厂停产的消息时,李暮雪有点难以置信。所以她决定在周末休息的时候亲自去看看曾经的车间、厂房、机床还有……
李暮雪还记得那个下午,她偷偷溜进华兴机械厂。大门不再有守卫,她轻易地穿过空无一人的广场,推开那扇沉重的铁门。
车间里的时间似乎停滞了。庞大的机床静静伫立,像是史前巨兽的骨架。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铁锈混合的气味,这是李暮雪熟悉的、父母身上的味道。地面上散落着一些零件和工具,仿佛工人们只是暂时离开,很快就会回来继续未完的工作。但她知道,他们不会再回来了。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一台机床的操作台,上面还刻着父亲的名字“李俊生”。这台机器曾是父亲的骄傲,他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带出了十几个徒弟。现在,它只是一堆废铁。
“暮雪,你怎么在这儿?”
李暮雪转过身,看见徐晨站在车间门口,逆光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瘦长。
“我来看看。”她轻声说:“我妈说下个月这些设备就要被拆除了。”
徐晨走过来,站在她身边。两个年轻人在这巨大的空间里显得如此渺小。
徐晨记得小时候,父亲徐振国穿着蓝色的工装,戴着厚厚的手套,下班回家时,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机油和铁屑的味道。那时的父亲,腰板挺得笔直,眼神里充满了作为“华兴工人”的自豪。只是这种眼神在他当上三车间主任那时起,就消失了,被一种贪婪的,充满**的目光所取代,
“看,那台龙门刨床……”李暮雪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指着厂区内一片空地上孤零零矗立的庞然大物。
那是一台巨大的龙门刨床,曾经是车间里的“大家伙”,能加工巨大的工件。现在,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庞大的身躯覆盖着灰尘和落叶。阳光透过车间顶棚的天窗,照在它的床身上,反射出黯淡的光。机床的导轨上,布满了铁锈和杂物,曾经灵活移动的刀架,如今像被定格的雕塑,一动不动。没有了润滑油的滋润,金属与金属的连接处发出干涩的、仿佛随时会碎裂的呻吟。
“我妈说,厂里最后一批机器,马上也快被拉走了。所以我想看它们最后一眼。”
李暮雪的声音很低……
而徐晨沉默着。他想起最近父亲徐振国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烟雾缭绕中,父亲的脸庞显得格外疲惫和茫然。桌上放着一份文件,上面“停产”“改制”两个词,像针一样刺痛了徐振国的眼睛。
曾经,这个厂区是活力的象征,是希望的源泉。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装,骑着自行车,在上下班的时间里汇成洪流,响亮的车铃声是城市的节奏。食堂里飘出饭菜的香气,俱乐部里周末有电影放映……那是一种充满了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的生活。
而现在,只剩下寂静和荒凉。生锈的铁,蒙尘的机器,空荡荡的车间,还有那些像他们父母一样,突然失去了方向感的工人们……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