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潮汐锁定 > 第6章 推理游戏

潮汐锁定 第6章 推理游戏

作者:影子猫shadowcat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8 20:51:31 来源:文学城

“今天心情不错嘛,陈墨。”池音抱着奶茶走过来。

休息过后,陈墨早已经放平了心态,可以欣赏斯莱加的新算法了。任谁都得感叹斯莱加真的提出了一个天才般的算法,除了效率慢,性能上简直达到了超出想象的高度。转换心情后,一切似乎都开始变得顺利。陈墨成功跑通了模型,并且她有预感,对于哪个神秘频率,她马上就可以破解更多谜题了。

“是啊。诶,你要不跟我一起等一会吧,估计一会就出成果了。”

陈墨拉来一把椅子,池音不客气地坐下,喝了一口奶茶,然后自然地把奶茶送到陈墨嘴边。

“啊,来了!”

两个人立刻都把脑袋凑近电脑。在Lab-D得到的新波形竟真的被识别为了自然语言,虽然里面还是夹杂着不少乱码,但其中能找到两个明显的句子:

“设计这活谁愿意干谁干吧”

“番茄鸡蛋面怎么能这么难吃”

“哇,这么鲜活的两句话吗?看来我们之前的推断是正确的,那个频率是某个人类留下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它能稳定存在并且影响其他人。”

池音轻松地评论,却没发现陈墨的脸色严肃得可怕。

“怎么了?”

“你忘了吗?那天咱们离开Lab-D的时候,你突然吐槽食堂做的西红柿炒鸡蛋不好吃。”陈墨虚指屏幕,“和第二个句子很像啊。”

池音回忆了一下。“确实。难道我也被影响了?”

“也不一定,毕竟食堂的饭确实难吃。你不用太担心。”

“我没在担心啦。”池音呼了一口气。“啊,我真有点激动。要是能研究明白这个现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得个诺贝尔奖也不为过吧!”

“恭喜我院培养出了一位诺奖得主。”陈墨调侃一句,然后岔开话题,“话说你研究到这地步了,汇报写了吗?”

“还没有,老胡太放养我们了嘛。”池音笑着转动手里的圆珠笔,“确实可以开始写了。不过我还是很激动,恨不得现在就把那个留下波形的人找出来。”

“还不能确定三条信息都是一个人留下的吧?”

“是不能,但是可以先这么假定嘛。这三个句子也像是一个人说的,都带有很强的社畜气息。”

“是吗。可是我觉得‘给我出去’那句的语气更强烈一点,另两句像社畜在吐槽,但这句像发火。”

“也可能是窝囊地发火,或者三条信息不是同一时刻留下的。哎呀陈墨,我们来推理吧!”池音兴致高昂,“先不管时间,假设三条信息都是一个人——我们叫他A好了——留下的,那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个线索:第一,A的工作是设计;第二,A曾经吃过很难吃的西红柿鸡蛋面。”

“还有个非常重要的第三条,那就是A曾经来到过这件房间。甚至有可能信号最强的地点就是A曾经的工位。这里以前是办公室吗?”陈墨加入了推理。

“没错,大概三年前这里才被实验室收购。在那之前,这里一直是可以被租用的办公室来着。”池音说,“好像已经有不少线索了,但要锁定到人还差挺多。”

“我还有一个猜想啊,”陈墨说,“什么情况下会想到‘西红柿鸡蛋面怎么能这么难吃’呢?如果大胆假设的话,我们不妨认为A在当天才第一次吃到难吃的西红柿鸡蛋面。一家餐馆如果连西红柿鸡蛋面都做不好吃,大概率也开不长久。如果能找到这家难吃的餐馆,那我们就能大致锁定A留下信息的时间。”

池音赞许地盯着陈墨,直到陈墨察觉到她的目光并感到不好意思。

接下来的两周,池音和陈墨的调查取得了进展,但也陷入了瓶颈。她们通过学校后勤档案和附近商业街的老商户打听,确认大约在三年前,学校后街确实开过一家口碑极差的面馆,主打“特色炸酱面”,但西红柿鸡蛋面做得一塌糊涂,学生们戏称为“食堂第二”,开了不到半年就倒闭了。

这个时间窗口在Lab-D从办公室改造为实验室之前,与二人之前的推理对应上了。

“看来这位A同志,大概率是三年前在这里工作的某位‘设计岗’员工。”池音在实验室的白板上画着时间线,“范围缩小了,但还是大海捞针。当年的租赁记录肯定不好查了,而且公司人员流动也大。”

“至少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陈墨安慰道,自然地将手覆在池音正撑着白板的手上,指尖无意地轻轻滑过她的手背。“别急,写汇报的时候再梳理一下,说不定能有新发现。”

池音的注意力全在白板的逻辑上,只是手指微微动了一下,并未抽回,反而很自然地接话:“嗯!汇报PPT就交给你了,你做得比我好看。我来负责数据分析部分和……呃,陈墨?”

她这时才似乎感觉到手背上那细微的、停留过久的触感,略带疑惑地转过头。

陈墨早已神色如常地收回了手,拿起旁边的马克笔,在白板上“设计”二字下面划了一条线,语气平静无波:“嗯,PPT我来。你说,这个‘设计’范围也太广了,UI设计、机械设计、建筑设计……能不能从Lab-D残留的网线接口或者电源布局,反推一下当年大概是什么类型的办公室?”

“对哦!还是你聪明!我看看能不能找找以前的照片……”

陈墨在心里叹了口气,不知是失望还是庆幸。

受那篇新论文的影响,陈墨和池音都开始思考她们的新课题。与此同时,外界科学界正沐浴在斯莱加算法带来的狂欢之中。

韦因森实验室的斯莱加被顶级期刊评为“年度科学人物”,他的巨幅照片出现在杂志封面,标题是“破解脑语密码的人”。各大媒体争相采访他,他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描绘着脑机接口即将带来的美好未来:帮助瘫痪患者重新交流、让失语者重获新声……

学术界一片沸腾,仿佛通往终极真理的大门已被叩开。无数实验室开始跟进,基于韦因森的算法开展研究,申请巨额经费的提案雪片般飞向各大基金机构。社交媒体上,#脑科学革命#、#斯莱加脑科学新星#、#韦因森实验室#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整个领域一片欣欣向荣。

池音和陈墨也沉浸在这种氛围中,尽管她们的研究对象是如此诡异,但大环境的乐观情绪依然感染了她们。她们一边整理着关于“幽灵场”和“员工A”的初步发现,一边积极进行围绕新算法的研究。

她们不知道的是,风暴正在她们看不见的地方,慢慢汇聚着能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