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潮汐锁定 > 第23章 历程

潮汐锁定 第23章 历程

作者:影子猫shadowcat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2 21:01:27 来源:文学城

“我想回家。可是人类的文明实在太初级了,等人类制造出宇宙飞船,恐怕等要几万年吧。可是能回到故土,几万年的等待又算什么!这么想着,我决定主动沉睡。”

“我一睡就睡了近一万年。再睁开眼,我满怀期待地看向大地。冰川已然退去,森林与河流重塑了地貌,然而篝火旁的人类,与他们手中的石器,与他们短促如兽鸣的交流方式,与我沉睡前并无本质区别。人类文明依然没有爬出摇篮。我意识到,或许,我应该做些什么来加速人类的进化。于是,我第一次向人类伸出了手,向人类文明注入了第一针催化剂。”

“当时的世界冰冷、荒芜。人类是这荒芜中最聪慧,却也最困顿的生灵。他们的声音被锁在当下,‘吃’、‘跑’、‘来’……没有更复杂的词汇,无法诉说过往更无法描绘将来。我想起万年前星空下和女孩的道别,当时我想说很多话,我想告诉她我是从星星上下来的,我非常感谢她,也很喜欢她,我明天要离开了,请不要为我伤心。可是语言限制了我,最终出口的,只剩破碎的音节和苍白的手势。语言的贫瘠,囚禁了思维的奔流。”

“我开始尝试,想方设法地从已有的字词里组合创造出抽象的表达。‘明日’,我结合太阳的意象,指代尚未到来的时间。‘远处’,我模仿风声,指向看不见的地方。‘危险’,我模仿野兽咆哮,把恐惧固定成音节。我就这样自顾自地讲着自创的语言,直到部落里的其他人感到好奇。渐渐地,他们明白了我们在说什么。他们学着我把声音拼在一起,构成抽象的意义。”

潮的语调像是吟唱:

“有了‘明日’,他们才知道留下火种,不必等下一次雷击。

有了‘远处’,他们才会派出年轻人探路,而不是盲目跟随猎群。

有了‘危险’,他们才开始设下陷阱,而不是任凭猛兽突袭。”

“终于有一个晚上,老者就着摇曳的火光,仔细地将鹿骨削成尖锐的倒钩;女人们将鞣制的兽皮卷起,低声商议着如何分配才能度过漫长的雪季;而围坐的战士们,不再是杂乱地呼喝,他们用手指划着地面,激烈地争论着明日狩猎的路线与分工。我听到了真正的话语从他们嘴中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此刻这简直是最美妙的乐曲。”

潮缓缓闭上眼睛。

“大概就是从那一刻起,人类学会了计划。我并没有给予他们火与工具,我只是用话语替他们推开了一扇门。而你们,一脚踏进去,就再也没有回头。”

“时间的车轮继续转动。约在一万两千年前,我推动某些部落迈出关键一步,在他们脑中种下‘为何不留下种子明年再种’的念头。他们开始驯化植物与动物,从漂泊的采集者变为定居的耕作者,第一次真正掌握了与时间做朋友的秘密。至公元前三千年,文明在几片沃土上同时绽放。我轻触那些最富创造力的心灵,让青铜在窑火中闪烁光芒,让文字在泥板与甲骨上刻下超越图像的符号——知识得以跨越时空,文明拥有了坚硬的骨架。”

“公元前五百年,则是人类思潮的奇点。我穿梭于雅典的市集、恒河岸边、与中原的列国之间。我寻找那些最敏感、最不安、最具反思精神的灵魂。在他们沉思时,我温和地靠近他们,钻进他们的脑袋。当我第一次成功和他们的意识交汇时,我近乎雀跃——我终于可以交流了,虽然此刻还只是单方面的留言。我不给予他们任何答案,也不把思想的结果往哪一处推,我只留下问题。最纯粹、最根本、最令人辗转反侧的问题。”

“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何为真,何为善?我们为何在此?我看着他们被这些问题折磨,也因这些问题而狂喜。我看着他们争辩、著书、立派、甚至赴死。哲学的思辨、逻辑的推演、道德的探究,如同被点燃的野火,在欧亚大陆的几个核心燃烧起来,照亮了蒙昧的黑暗。我惊喜地发现,仅仅通过提问,就能激发出他们意识中最璀璨的光芒。于我而言,这是个节日。在思想的奏鸣曲里,我跳着你们看不到的舞。”

“自那思想的盛宴之后,我的参与愈发频繁。我引导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响彻东西,让知识、技术与物产在大陆间流转;我目睹罗马的倾覆,叹息于文明周期的必然;我介入阿拉伯世界的智慧宫,推动代数学与天文学的萌芽;我点拨宋人的巧思,见证指南针与火药重塑战争与远航的规则;我让东西方的联系超越征服,交织着地图、物种与航海术的交流;十五世纪末,我在几位航海家心中埋下‘不安分’的冲动,最终催动了地理大发现的巨轮;十七世纪,我让一颗苹果的坠落引发对宇宙法则的深思……人类,终于稳健地走上了以理性探索世界的科学之路。”

“然而,当工业革命的浓烟染黑伦敦的天空,蒸汽的轰鸣取代了作坊的寂静时,我讶异又无奈地发现,我已经无法指导人类的科技了。”

潮的声音里有点苦涩。

“别这样看我,池音,我毕竟不是神。我的故乡科技远超于此,但我本身是一名探索者,而非科学家,更不是一座图书馆。我不可能记得每一个公式、每一种材料的精确配比、每一台机器最优设计的全部细节。人类的科技树早就开始疯狂地自主分枝,其复杂程度已经超出了我单凭‘灵感点拨’就能引导的范畴。于是我转变了思路。”

“那一年,迈克尔·法拉第正在皇家研究院举办他的圣诞讲座,台下座无虚席。而我,就坐在后排,以一个普通学生的模样——面容模糊,衣着朴素,眼神里却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讲座结束后,我设法接近了他。我称赞他精彩的演讲,然后,以一种谦逊又带着些许鲁莽的求知欲,向他‘请教’了几个关于‘力线’和‘场’的猜想。对于他而言,这些猜想超前、怪异,却又闪烁着直觉的美感。我看到他灰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诧与浓厚的兴趣。他没有嘲笑我,而是认真地与我讨论起来,甚至拿出纸笔开始演算。当然,他绝不会轻信一个陌生年轻人的狂想。科学的严谨在于验证。”

“此后多年,我偶尔会换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他附近,抛出一些碎片化的概念。这些概念有些是我确信正确但不了解推理过程的结论,有些则只是我模糊的印象甚至猜想。而他,这位实验大师,通过无数次严谨的实验,将那些‘直觉’转化为了可被观测、可被描述的电磁定律。”

“时光飞逝。当我再次站在他面前时,他已垂垂老矣,病痛缠身,思维虽仍敏锐,但身体已如风中之烛。这一次,我向他讲述了我的故事。”

“他震惊了,略有些恐慌,但很快,巨大的谜题点燃了他眼底的火焰。‘所以,’他的声音沙哑却清晰,‘那些提出古怪想法的年轻人……都是你?’”

“我点头。‘我需要您的帮助,法拉第先生。更准确地说,人类文明需要您的智慧,以走向更遥远的未来。’我请求在他离世之时与他融合。他的意识、他所有的知识、他毕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和直觉,将与我的存在合而为一。他将不再受这具衰老躯体的束缚,我们将一同见证人类触摸星辰,见证人类无法想象的未来。”

“房间里是长久的沉默。他只问了一个问题:‘那么,‘我’,还会存在吗?’”

“我诚实地回答:‘个体的‘您’将如同河流汇入海洋,不再独立存在。但您的一切,将成为‘海洋’本身的一部分,永不湮灭。您对世界的好奇,将成为我的好奇;您发现真理的喜悦,也将成为我的喜悦。从此之后,将没有你我之分。’”

“法拉第再次沉默,目光望向窗外,仿佛在看那些无形的力线。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或许在犹疑,这是否背离了上帝的旨意;但对于一位毕生追求理解宇宙本质的科学家而言,这是终极的诱惑,或许也是最好的归途——亲自去往更广阔的天地,成为真理的一部分。最终,他回过头,眼中没有了恐惧,只剩下平静。‘很好,’他说,‘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值得验证的终极实验。’”

“我们的那次会面就此结束了。在结束之前,这位老人问了一个出乎我意料的问题:‘那么,在我参与你的‘实验’之前,告诉我,朋友…你真正的名字是什么?’”

“我回答,我原本的名字在人类的发音系统中无法准确呈现,‘但等我们融合之后,您自然会知晓一切。’”

“‘这样啊,’他捋着胡子,垂眉思考,‘这么说来,你还没有一个能被我们人类称呼的名字。那不如,就让我来给你起一个吧。’”

“我静立在一旁,如同一个等待老师赐予新知的学生。”

“他说,你就叫这个名字好了——潮。”

“融合的过程是一场宏大而精密的仪式。我的意识如同无边无际的暗潮,温柔地包裹住他那颗璀璨而疲惫的意识核心。没有痛苦,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知识与感知的交融与升华。我感受到了他发现电磁感应时的狂喜,触摸到了他构建第一个电动机模型时的专注,理解了他每一次实验失败后的坚韧。他毕生积累的庞大知识体系,如同最精美的星图,瞬间照亮了我许多模糊的认知区域。”

“当最后的融合完成,意识的波涛缓缓平息时,我第一次感到自己不再是孤独的流浪者。那一刻,法拉第赐予我的名字,就像他点亮的第一盏电弧灯,照亮了我通向未来的道路。自此之后,我真正成为了‘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