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潮绿 > 第2章 第 2 章

潮绿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嘉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4 04:58:41 来源:文学城

02 安安静静变成遗忘的具象化。

/

二零一九年年底,元旦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天气预报有雪,天空昏暗,晦涩得让人难懂。

我在一堂哲学课上昏昏欲睡。

当时我同一位哲学院的男孩子交往,毫无感情经验的我按照网络上的恋爱指南,进行第九项内容,陪男朋友上课。

我不懂哲学,也很难进入深入思考的状态,如今回想起来,我只记得那位男孩子在每次约会时不断舞动的手指,口中说出一些我听不懂的概念,且很喜欢跟我辩论。

元旦前,我们因为观念不合冷战一周,他极力向我推荐他的哲学偶像,而我只在意期末即将挂掉的考试。

等我考完最后一门期末考,终于想起我还有一位正在交往的男朋友。

我很清楚自己的心意,答应同他约会单纯因为无聊,同意交往是因为他的眼睛还有手指很好看,我找他当过两次模特。

二零一九年中秋节,爸爸妈妈在家庭聚餐时通知我他们离婚的消息,并表示他们以后就算同别人结婚也不会再有别的小孩,我永远是他们唯一的女儿。

我讲不清楚自己的心情,虽不愿他们分开,但的确明白他们之间已经没有爱情。

他们毫不避讳地跟我表明态度,一致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存续的必要。我同意他们的观点,所以在得知消息以后没有大哭大闹,也没有责怪任意一方。

其实我的真实想法是,你们总要考虑刚成年不久的女儿在想什么,我应该也参与这项决策当中。

还是后来,在一次约会中,哲学男生舞动手指大讲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批判,我的目光跟随他的手指晃动,忽然之间想通这件事,我的确不应该参与他们的爱情。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应该是爱情,加上我只能算上亲情。爱情与亲情之间,理应要有清晰的界限。换句话来说,他们不能因为我而反复对生活妥协。

离婚以后,妈妈申请国外的硕士,完成她二十几岁时被我打断的计划,爸爸继续努力工作,不过已经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我无处可去,同样无事可做。

如果奶奶仍然在世,我还能回到老家,躲在奶奶的小房子里安稳度日。

她去世那年,我尽管不敢回忆起关于她的事情,但从老房子里带出来的日记本被我翻看无数次,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折磨方法,从她娟秀的字迹或者画作中努力感知她的内心,以便我能更好地了解她,明白她心中所想,再循着这些体会一遍她的心境。

总之,二零一九年下半年,我的生活仿佛蒙上一层暗色的纱布,时间滞留在空气里,连声音都是灰蒙蒙的。

我在城市任意一条街道上流浪,偶尔跟爸爸妈妈通话,他们离我很远,远成天边的一场雨,并且顺着风的方向继续往前走。

那段时间我学会抽烟,也逐渐迷恋酒精带来的快乐,进而养成一些不良嗜好,谈恋爱是我最后才想起要做的事情。

我虽然认为那位哲学男生很无聊,意识层面的博学改变不了他实际幼稚的行为,但我仍然觉得他是很好的解闷对象。我偶尔看见他因受冷落而委屈时的眼睛,那里似乎隐匿一场即将到来的雨水,会让我想到曾经见识过的浓雾森林。

那股熟悉感令人觉得安稳。

在冷战的第七天,他给我发微信,问我愿不愿意陪他上课。

我知道这是他委婉递过来的求和台阶,我并不反感用这种方式结束战争。

那堂课结束,地面已经覆上一层薄雪,哲学男生脸色并不好看,背着双肩包,垂下脑袋,轻声说,你一点都不在乎我。

我有种被揭穿的慌乱感,拼命在脑子中搜刮恋爱话术。

怎么会,我最爱你了。

我很爱你的,你不要多想。

不爱你怎么会愿意陪你上课。

他对我摇头,让我不要再对他撒谎。

他走时眼睛里已经蓄满泪水,控诉道,你不懂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什么是媚俗,我明白这是因为你不愿意了解我,你不愿意尝试走进我的心。

而我只看到落在他睫毛上的细碎雪花,雪花融化掉,他的睫毛湿润,密密丛丛的森林中下过一场小雨。

我在那一刻突然很想念李殊河。

/

那段感情经历结束以后,我没有想象中那样难过,偶尔会询问自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不是应该对那位男生道一声抱歉。

我跟他互相路过彼此的田地,他种着鲜艳的红玫瑰,我这里只有绿色波浪的麦子。

我很珍惜初次体验,并跟奶奶养成记录心情的习惯,分手当天晚上,我展开奶奶的日记本,在空白页写下初次恋爱经历,最后评价说初恋不过如此。

春节前,我在宿舍整理行李,打算独自回奶奶的房子过节。同班的女孩子发消息问我晚上要不要一起去live house。

我同她关系一般,但秉着交友的目的,便向她要了时间和地址。

那个地方只是打着live house 旗号的酒吧,因此我的体验感并不好,闹腾的音乐几乎要将头顶掀翻,啤酒溢出白色泡沫,五颜六色的灯柱一道道划过我的眼睛,我在迷蒙的啤酒味道中看见其他人的笑脸,于是我跟着笑,笑得最后眼泪都要流出来。

那些灯光和冰凉的啤酒一同朝我流下来,躁动的情绪浸在酒水里,我盯着啤酒杯,认为那是一个黄金颜色的夜晚,巨大狂欢之下,我缩成酒杯里小小的气泡。

我躲进酒吧厕所,给妈妈打电话,机械女声告诉我妈妈正在忙,于是我翻出爸爸的手机号码,他很高兴地问我打算什么时候回家过年,他和妈妈已经各自为我准备好春节礼物。

他的语气在我听来,我们仍然像一个完整的家庭,可问题是,他们已经分开,往后都不会出现在同一张春节时的餐桌上。

我听见电话那头陌生女人的说话声,猜测他同我一样处于某种热闹的社交场所,所以我寥寥几句,挂断电话,给同行的女孩子发微信,告诉她我有事要先离开。

从酒吧出来以后,我抱着在便利店买来一罐可乐步行回去。

春节前的街道被红色充斥,霓虹灯光反射在地面,我看见地面上模糊不清的人影,或许是我,或许是路过的陌生人。我停在路边观察脚下这团影子,它永远跟着我。

街道上的行人像水中生物,大家待在干涸的水中沉闷呼吸,水底长满带有苦涩霉菌的水草。

我是被霉菌缠绕的水草。等清晨太阳光出现,街道重新露出光鲜的颜色,日光像熟透的梨子香味弥漫开来,我便可以畅快呼吸。

早上七点多,我踏上回老家的列车,在车上读完奶奶五个月的日记内容。

在那年的六月份,她提到李殊河的名字,评价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不愿意同人交谈,也很少提及自己的经历,她不知道要将他当成哪一种身份。

在奶奶过往的生活记录中,我也只能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他整个人。

他自小失去双亲,十岁那年被爷爷接走,并被暗暗照顾,甘愿充当别人口中的私生子,到他长至十五岁,爷爷意外去世,奶奶接管这件事,将他从国外接回。

至于其他,我并不知晓,我好奇奶奶是否因此痛苦挣扎,甚至不愿将这些事情写进日记。我反复回忆这些日记,奶奶去世两年以后,爸爸和姑姑已经不再在意奶奶自杀的原因,也疲于寻找真相。

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在乎结果,或许我太寂寞,借此机会拉住和奶奶在一起的回忆。

李殊河这个人太像一阵夜里的冷雾,我好奇他的过往经历,他逐渐变成我身上的某种触觉器官,碰一下就会想起一七年的四月份。

那场飘晃的小雨,那座冷雾弥漫的森林,还有要渗入土壤里的李殊河。

抵达目的地时,家乡这边早已下过雨。老房子长久无人居住,开门时有闷热的青霉气味,客厅的藤编沙发受潮后微微变形,窗外那棵龟背竹也因无人照顾而枯萎。

我站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第一次对一些失去产生实感。无论是嗅觉还是视觉上的感知,它们不声不响,安安静静变成遗忘的具象化。

而在这些具象化之间,我看见靠在栅栏边独自抽烟的李殊河,他腿边立有一只行李箱,脸上有舟车劳顿的痕迹。他夹住一支烟抽得很慢,目光看向远处,虚虚的,没有实感。

距离我上次见他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他变得更加清瘦,面色依然冷白,头发微长,凌乱地散在脖颈,身上一件长款的黑色风衣。袅袅烟雾散开,他朝空中吐出一口烟。

李殊河微微侧头看过来时,空蒙沉静的目光怔住片刻,如同在奶奶葬礼上一般,我再次遇到那座被雨水冲刷过的森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