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水桥边月 > 第1章 归乡

长水桥边月 第1章 归乡

作者:郭老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7 12:56:46 来源:文学城

今日是虞家老太爷虞文正赋闲回乡的日子。

东海兰秀岛的码头一早便被虞家人的阵仗占了大半,各路人马忙得不可开交。吹唢呐的,放炮的,往来奔走的管事、侍立待命的家仆,一个个的脚步匆匆,却又不敢乱了章法。

这满码头的排场,皆是为了那位在京中为官十年、如今衣锦还乡的虞老太爷而设。

且说这东海虞家,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便是那世袭的千户,承镇守海疆、扫荡海匪之责。后清兵下了江南,破了舟山诸岛,鲁王遁走福建,留的岛上一干军民惨遭屠戮。

虞家自此也元气大伤,但所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已不复为千户之位,但经过百年调息与苦心经营,却也成了东海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乡绅。

上至城中最负盛名的会春园酒楼,下至热闹非凡的龙光坊,皆挂着虞家的名号。

如今这虞家族长,便是虞文正长子虞大有,此人无心致仕,却有着经商的好头脑,故而接手了虞家所有产业。此刻他正携着一众家眷立在码头,只等老太爷过来。

“大有,阿爸还有多久到?”

出声的是站在虞大有身边的一位妇人,此人身着石榴色暗红锦服,头戴碧玉点翠珠钗,仪态端庄。正是出身绍兴林氏的虞家当家主母、虞大有之妻林可笙。

“快了吧。”虞大有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又朝着远处的海平面望了望。“阿爸前日便差人送了信来,说他和二弟已经到明州府了,今日未时便从镇海坐船一路向东,算算时辰也该到了。”

说罢,他又似想起来了什么,回过头看向家眷人群里,目光在男女老少中来回逡巡,眉头渐渐拧了起来。

长子景启早已候在一旁,正低声和身旁的幼弟景声说着什么;次女兰心尚未出阁,此刻正站在林可笙身后,垂着眉眼;至于小女儿兰若……

“对了,兰若呢。”虞大有的声音陡然高了几分。

“阿爸,小妹今日起得迟了,说是梳洗妥当便即刻出府赶来。”兰心率先抬起头,手指轻轻绞着裙摆,声音带着几分嗫嚅。

“胡闹,你们就由得她去。”虞大有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平日里惯着也就算了,今天是什么日子?老爷子回乡这么重要的日子她还敢不来。”

他心里暗自叫苦。

这小女儿兰若性子跳脱,骄纵张扬,偏生老爷子最疼她,说她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今日这般重要的场合,若是让老爷子见不到人,少不得要责怪自己治家无方。

一想到虞老太爷那锐利的目光,虞大有便下意识地心慌起来。

“阿爸……”兰心低下头,声音更低了。她向来性子温顺,管不住这个说一不二的小妹,便是母亲林可笙的话,兰若也多半当耳旁风。

虞大有看着女儿怯懦的模样,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自家这几个孩子的脾性,他怎会不清楚?虞大有叹了口气,正要再吩咐人去催,却听人群中有人高声喊了起来:

“老太爷到了!”

众人齐刷刷地朝海面望去,果然见得一艘气派非凡的客船正缓缓朝着码头驶来。

啊,老爷子到了。

虞大有顿时顾不得再想兰若的事,连忙提步小跑着冲到码头边缘,伸长了脖子张望着,身后的家眷们也忙不迭地跟上,原本还算整齐的队伍瞬间热闹起来。

只一炷香的工夫,那大船便稳稳地靠了岸。这虞老太爷乘坐的乃是一艘巨大的客船,以杉木为龙骨,首桅和主桅座都用樟木制成,甚是庞大。

听得“嘭”的一声,随着大船正式靠岸,船工们手脚麻利地将粗壮的系船绳牢牢绑在岸边的石桩上,灵活地打了几个结。随后又架起一块宽大厚实的木板,一端搭在船舷上,一端固定在岸边,由两名身强力壮的仆役分立两侧,随时准备搀扶贵客登岸。

不一会儿,一位身着锦袍,手持楠木杖的老人便从船上走了下来。

他年近六旬,须发皆白,目光却甚是锐利,扫过人群时自带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傲气。

此人正是在京为官十年的虞家老太爷——虞文正,紧跟在他身后从船舱里头出来的,则是随他一同致仕归乡的次子虞大元。

虞大元身着一身藏青色常服,长髯飘飘,缓步走在父亲身后。

“儿虞大有,携虞家一众家眷,恭迎阿爸衣锦还乡!”虞大有快步上前,在木板前双膝跪地,行了个标准的跪拜大礼,身后的家眷们也纷纷效仿。

一时间,唢呐声,锣鼓声再次响彻码头,原本安静的码头又热闹了起来。

虞文正缓缓抬手,示意众人起身。他捋了捋长须,向人群中扫了一眼,里头有不少他熟悉的面孔。

站在虞大有身旁的中年妇人,正是自己的儿媳林氏。十年不见,林氏的两鬓早已斑白,眼角的皱纹也深了些,想必这些年操劳家事也是付出了不少心力。

至于林氏身后的两个少年,大的那个年近二十,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正是自己的长孙景启。

景启身旁牵着的那个圆脸小子,十三四岁的模样,眼神灵动,想来便是次孙景声了。

而站在林氏身侧的那位年轻女子,则身着浅碧色衣裙,面如粉黛,唇若含脂,举止温婉得体,眉眼间依稀有些熟悉的影子,虞文正一时却有些想不起来。

“这是……兰君?”他看向林可笙,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

“老爷子,这不是兰君。”林可笙笑着将女儿往前推了推,柔声解释道,“您忘了,兰君三年前便嫁去了本岛吴家,如今已是吴家的宗妇。这位是兰心。”

哦哦,原来是兰心。

虞文正脑海中似乎是有了些印象。

十年前那个文静内向、体弱多病的孙女,如今竟然也长得这么大了。

兰心上前一步,屈膝行了个标准的福礼:“见过祖父,见过二叔。”

“好,好啊……”虞文正连连点头,眼中满是对后辈的赞许,可当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人群,却没见到另外两个孙女的身影。

“兰心既在,那兰君与兰若呢?”

“阿爸,兰君已嫁入吴家,今日家中事务繁忙,便未让她前来打扰。”虞大有低着头,毕恭毕敬地答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哼,什么吴家。”虞文正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语气不自觉地高了八度。

他自然知道这吴家——不过是早些年从闽南沿海一带迁来的外来户,靠着捕鱼起家,仗着几分小聪明和狠手段,才成了东海诸岛的渔商头子。

说到底,也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商贾之家,能攀上虞家已是高攀,如今自己归乡,他们竟敢让儿媳不来拜见,分明是不给虞家面子。

兰君就算是他吴家的宗妇又怎样,那也是他虞文正的亲孙女!

看来自己离乡十年,这东海的天,倒是让些阿猫阿狗都忘了规矩。

虞文正一想到这,心中满是不悦,脸上也渐渐露出了不快的神色。

见父亲不高兴,虞大有愣了下,连忙岔开话题:“阿爸,回府上的马车已经给您备下了,就在码头外等候——”

“等等。”虞文正抬了抬手打断了他,他环视了下人群,却不见小孙女兰若的身影。“兰若呢?”

“呃……”虞大有下意识地用袖口擦了擦汗,倒是一旁的林可笙先出声给他解了围:“老爷子,兰若今日身子不太爽利,在府上歇着呢。等您安顿好,再让她来给您请安。”

“歇着?”虞文正笑了笑——谁不知道他那小孙女是个上蹿下跳的混世魔王,寻常头疼脑热哪能困得住她?

可他也没点破,只抬手用楠木杖轻轻点了点地面,沉声道:“罢了,先回府。有什么事,回府里再说。”

说罢,他率先朝着等候在一旁的马车走去。两兄弟对视一眼,便知父亲是有重要的事吩咐。

两人不敢耽搁,连忙快步跟上,一左一右搀着虞文正的胳膊,小心翼翼地将人扶上了马车。

其余家眷见状,也纷纷登上了各自的马车。一时间,码头边的马蹄声、车轮滚动声和唢呐声交织在一起,长长的马车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虞府的方向进发。

坐在马车里的虞文正先是闭目养神了半晌,随后又掀起车帘一角,目光落在窗外连绵起伏的滩涂上。

那片滩涂泛着潮湿的暗灰色,只零星长着几丛耐盐的芦苇,风一吹,便簌簌地晃,透着几分荒凉意味。

虞文正看着外头的海滩一言不发,过了许久,才对着两个儿子说道:

“你们可知,这兰秀岛上,总共有多少亩土地?其中能耕作的,又占几成?”

虞大有闻言一怔,随即沉吟片刻,笃定地答道:“回阿爸,全岛共三万四千亩土地。只是这岛四面环海,盐碱重,能耕作的不到一成,剩下的都是些潮涨潮落的滩涂泥地,种不了庄稼。”

一旁的虞大元也顺着父亲的目光看去,可除了茫茫滩涂,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

父亲为何归乡首日突然提起这事,两兄弟皆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们阿爷去世前,曾跟我提起过这片滩涂。他说,这里海涂开阔,若是能筑塘御潮,再改良土壤,至少能得数千亩良田。只可惜那时候我刚接到入京的旨意,这事便搁置了十年。”

虞文正盯着不远处的海岸线,喃喃自语道。

“如今我赋闲归乡,有的是时间。若是真能成了这桩事,我虞家在东海的根基,才算真正扎稳了。”

兄弟俩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归乡不是要安享晚年,竟是要干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可话又说回来,这筑塘围田哪是易事?先不说要召集多少人力,单是筑塘用的石料、木料,还有改良盐碱地的草木灰,哪一样不要耗费巨额财力?实施起来可谓是困难重重。

虞大有斟酌着开口:“阿爸,您的心思,儿子们懂了。只是这筑塘是百年大计,耗费实在太多,得从长计议,先算清账目,再召集族中长辈商议才好。”

“我今日让你们同乘一车,就是要把这事定下来。”

虞文正打断了他,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筑塘之事,福泽后代,不能等。待我在府里安顿好,便会召集族人,商议开垦的事。你们俩是虞家的顶梁柱,这事必须上心,万万不能出纰漏。”

见父亲这么说,两兄弟也不敢再劝,只是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后续这些田地的开垦投入与收益。

就在这时,马车忽然停了下来,外头传来小厮响亮的吆喝声:“老爷,老太爷,到府上了!”

兄弟俩连忙扶着虞文正下车,抬眼望去,虞府大门早已张灯结彩,几个小厮正卖力地擦拭着灯笼,见他们来了,连忙丢下布巾,齐刷刷地跪下行礼:“恭迎老太爷、老爷、二老爷回府!”

府内更是热闹非凡,飘着阵阵鲜香。厨娘和婢女们早已把接风宴安排妥当,上百道海味被摆到了正堂的八仙桌上。

林可笙知道老太爷在北边的京城待了十年,早就馋家乡的海味,特意吩咐厨房做了这些;又想起老爷子爱喝酒,两个月前就托人从绍兴娘家运了十几坛正宗的女儿红,此刻正温在酒壶里,就等开席了。

可眼下,这位虞家主母却没半分欢喜,只在正堂里来来回回地踱步,眉头拧得紧紧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

小女儿兰若到现在还没踪影!今日是老太爷归乡、一家团圆的大日子,这丫头又跑去哪里疯玩了?

林可笙哪里知道,此时的虞家三小姐虞兰若正在自家的会春园里,上演着一出大闹天宫的戏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