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生蛊 > 第13章 拾贰:一场寂寞凭谁诉

长生蛊 第13章 拾贰:一场寂寞凭谁诉

作者:施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1:19:08 来源:文学城

长生诀:长生蛊

拾叁:一场寂寞凭谁诉

除了要避着旁人,念尘似乎还想带霖若多逛几处,两人慢慢悠悠地路过了不少灯火熹微却雅致的园子。

霖若忽地闻到沁人心脾的清甜香气,便停了脚往那稀疏的篱笆缝间望:“似乎有栀子和茉莉的香味,敢问殿下这是何处?”

念尘也停下来,四下看了一圈答:“这是韺华出嫁前的居所,她喜欢这些花。从前底下人打理得勤,如今却只是放任这些花一味地疯长,远远闻着还好,走近了闻也呛得慌。”

霖若记得,韺华公主是今上最小的女儿,去岁小满刚嫁与皇后的小侄子,顺口便问了:“那如今……”

念尘轻声嗤笑:“她如今嫁得如意郎君,也不必再回宫中,打不打理都一样。”

霖若只道他是想起了韶华,便不再多言。

念尘也确实想起了韶华,只是内心实在五味杂陈。

“你与你二位兄长亲近吗?”

霖若被问得有些懵,但很快笑起来:“二位哥哥待臣女极好。”

“比之二公主如何?”念尘又问。

霖若先是愣了一下,垂眸思索片刻,抬眼望向他道:“二姐姐被母妃管教得严,自小便难得出内院与我们一处玩耍。诚然我不是二位哥哥的至亲骨血,但兄妹自小长在一处,亲疏与否也不仅仅是靠血脉维系的。”

念尘注意到她无意中改了自称,迎着她那怯怯而坚定的目光慢慢笑了起来:“是了,不是胞妹又如何……自幼一起长大的情分总不是假的。”

霖若不明白他眼中为何闪过一丝诡异的疯诞,轻声道:“殿下说得是,还是应当差人来修缮一番,也好叫韺华公主归宁时开心些。”

念尘点头,只望着她笑。

霖若羞赧地挪动脚步:“不知此处离殿下说的西南偏门还有多远?耽误殿下这样久实在失礼了。”

“不远了。”念尘向前远望道,“我倒希望再耽搁久些——或者一直耽搁下去,总好过面对之后的事。”他说着目光又回到她的脸上,轻声道,“三公主若要笑我是个只会逃避的懦夫,我亦无可反驳,因为我确实害怕。”

他伸出手来给她看,果然两只手都在微微颤抖着。

霖若茫然地摇了摇头:“虽不知殿下所言何事,但人在世间行走,总有让五内惶惶不安之事。殿下既觉惶遽,心生退避之意又怎会被视为懦夫?我父兄征战沙场,数入炼狱修罗之境,又还能有何等惨状能叫他二人惧怕?待鸣金返京后,我却时常听见长兄深夜哀嚎,哀惧惊怒,直至声嘶力竭方休……”

见念尘面色渐渐变冷,霖若忽觉失语,忙以手覆唇慌道:“臣女僭越。”

念尘也一惊,看到面前妙人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失神露出了本心,便轻轻把她那只手拿开,含笑望着她渐渐变红的脸柔声道:“如何僭越?你父兄确是如今常中少有的英杰,且你长兄本就少年英雄,他都有惧怕之时,我不愿面对二三事自然不必心生愧疚了。”

霖若只盯着被他轻轻捉在手里的那截手腕,红着脸不敢言语。他的手温暖而粗糙,几处厚茧摩挲在她的皮肤上痒酥酥的——她知道那是和彦靖一样多年习武才有的茧,可她记得传闻中七皇子修文治学为主,虽如寻常宗室公卿一般身佩名剑,却不曾听过他武艺精湛之语,可南王府宴席间那支剑舞又动人心魄……

念尘的指尖触到她的脉动越来越快,隐隐间还有细微而杂乱的弹动,饶是早就知道她有长生蛊,如今真摸到了这样奇异的脉象还是觉得惊讶。可他面上却不显露出来,只笑着用另一只手把她鬓角散落拂面的发丝轻轻拨开,不慎碰到她的脸时又惊艳于那一触轻软柔腻,呆立了片刻,甚至没发觉被吓到的她飞快地把手腕从他手里抽了出来。

念尘缓过神来,看她目光躲闪着红脸不语,只道:“抱歉,实在是我唐突。”

霖若仍旧不发一语,垂下眼眸点了点头,两人便继续往城门走。

直到看见那冷清简素的偏门了,念尘才转身正色唤她:“三公主。”

霖若停下脚步,手里绞着帕子轻轻应了一声。

“方才我并非有意轻薄。”念尘叹了口气道,“今夜我实在戚戚不安,可有幸得三公主妙语解颐,只言片语间叫我豁然开朗,我却是飘飘然有些忘形,不想竟有如此失礼之举。”

霖若抬起眼看他,半晌忽地愀然一笑:“殿下方才不过只是碰了一下,想想其实是臣女小题大做了。现在看来是王府里娇养的花,日后只身行于莽中又如何少得了抛头露面,不过逐水飘零教人任意采撷。”

念尘盯着她那泛红的鼻尖,生出些陌生的心绪,茫然不知为何。

她要去蔚山的事似乎不该说与外人听——霖若又觉失言,忙笑起来:“与殿下说这些于礼不合,多谢殿下指路,臣女这便回府了。”

念尘便道:“既如此,三公主在此处稍候,我让车送你回府。”言讫走上前把腰牌解下来给侍卫,“劳你去把我府上马车唤来,应当在往日停靠处,不会太远。”

侍卫领命离开,不多时又回来了,身后哒哒地跟着马车。

念尘笑着给了他一块碎银,笑道:“多谢,劳你二人回避一下,那位小姐面纱掉了多有不便,这才从这偏门离开。”

侍卫二人闻言自然不敢往他身后多看,行了礼后便转身面壁站得笔直。

念尘又示意车夫闭眼,这才回头把手递给霖若:“他们自不会看,但今夜宫禁松散,难保没有旁人闯入,三公主若要遮脸请便,要是看不清路只搭着我就好。”

霖若一只手扯了纱袖遮住脸,另一手轻轻搭在他的手腕上:“多谢殿下。”

地面隔了袖子模模糊糊看不清,念尘侧头看她走得迟疑,轻轻转腕把她的手攥住,柔声道:“你大可放心,我带你过去。”

霖若心中又是一颤,面上作烧却不再拘谨,点头又道了句谢。

“其实若三公主不愿意,即便日后当真要行于莽中,也不必抛头露面。我于莽中闯荡数年,深知莽中人豪爽不拘,任何人行走其中皆能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行立坐卧只随心所欲便好,不必事事顾虑他人。”念尘又道,“这世间如三公主这般良善纯然之人实不多见,故而我希望你事事皆能顺心而行。”

霖若动容道:“多谢殿下宽慰。”

念尘打开车门,牵着她走上梯子。

霖若冲他笑了笑,轻轻把手收回来。

马车渐行渐远,直到再没了影,直到御书房的传令使不知从何而来立在身边,念尘才发觉自己竟痴立良久。

“殿下。”使者见念尘终于回过神来,这才作揖禀道,“陛下请您一叙。”

念尘身子一凛,见是自己人,这才卸了力,淡淡笑道:“有劳通传,这便随您去。”

念尘又一次踏上这冰凉的石阶,佳人相伴带来的片刻安宁早已烟消云散,眼前满是湍洛最后的模样。

“你我之间其实并无生死恩怨。”

她接下他那一掌时如此淡然,甚至并无半分迟疑。

鞋尖踢到了一颗翠珠,珠子清脆利落地滚到了一旁,念尘垂头看了一会儿,走上前弯腰拾了起来。

“殿下。”有人唤他,声音疲倦而温和。传令使对来人行礼后自觉地挪步走到一旁。

念尘便抬头,见是南昕王,虽觉惊讶却不意外,拱手行礼道:“昕王叔。”

南昕王的确憔悴得很,那双曾惹得无数闺阁中人启帘偷望的桃花眼此刻竟现出些许倦态。他身上是不合礼制的湖蓝绉纱罩袍,大约是接到急诏,片刻不停便赶来了。此时他站在念尘面前,目光悲切而怜悯地望着他,数度要开口却又忍住了。

念尘只低着头默默等他说话。

“陛下在等着您。”南昕王终究是开口了,声音微颤,“殿下,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多年来臣常于暗处照看殿下,往后亦会如此,若殿下有何吩咐,臣自当效犬马之劳。”

念尘愣神道:“昕王叔所说……”

南昕王面露恨意,但仅仅只有一瞬,连直勾勾盯着他的念尘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花眼错看了。他再开口时仍旧是那副悲悯的样子:“臣言尽于此,殿下且去吧。”

念尘虽不解,却还是只得行礼目送他离开,心中却总在想着先前游历莽中听闻的一些旧事。

南宫翊安年轻时冲动直爽,和阴鸷沉着的太子宇文桓在性子上互补,故二人成为挚友,几乎形影不离——时人常以晋时潘岳夏侯湛比之,称为“连璧”。只是在某一时因某一事,南宫翊安褪去那直来直去的性子,亦不再流连俗事,安心娶了王妃,在南晟王薨后安然受封,成为又一掌管兵权的南宫氏王。

传令使见念尘神思不定,便又出声道:“殿下请。”

念尘转过身来,细细打量着那殿门,忽地冲传令使凄然一笑:“幼时我曾与辕麾一同在殿中嬉闹,不慎毁了一盆父皇视若珍宝的瑞香,却不当回事便逃了出去。后来父皇觉察,把我二人叫进去,辕麾为护我先进了殿里,我在外边听着父皇如何大发雷霆,只觉胆战心惊——此刻我心亦如此,只是里头再没有正在挨骂的辕麾了。”

传令使虽是念尘的眼线,却不知萦雪阁当日谋划之事,只叹道:“可怜太子下落不明,朝中却有谣传说太子战败是殿下手笔,殿下仁厚,怎会做出这样的事?”

念尘默默良久,终是往殿中走去:“有劳带路 。”

许久不在御书房正殿和献帝一起议事,念尘踏着柔软坚实的地毯,恍恍然竟有旧日重现之感。

方才献帝与南昕王的会面必然不快,殿中一片狼藉。书案上的物事被扫落在地,连烛台都推倒了几盏,红烛泪凝在黑石台阶上,被熹微的烛光映得像血。

目光一触及献帝的脸,念尘便火燎般猛地一震。他形容颓败,面色苍白,如此生无可恋的神情,念尘只记得曾在行将离世的青州流民面上出现。

“你见归卿出去了罢。”献帝颓然坐在石阶上,手里松松地握着一把寒光四溢的长剑,“他神色如何?”

“昕王叔对儿臣很是怜悯。”念尘出声道。

“怜悯……怜爱,你如何分得清?”献帝这话也不知是说与谁听的,仰首叹了口气,又道,“这样也好,有了岳丈的支持,届时你得手也容易些,不是吗?”

念尘闻言眉头紧皱,并不答话。

献帝看过来:“南宫家的那个小女儿,你不是方才还带她有说有笑地游园了么?分明你生母片刻之前才过世,竟有心于儿女情·事上,你倒真在莽中沾回了那些混帐气来。”

念尘闻言便跪下来:“儿臣十数年无人教养,今旦夕间却多出一位生母,并无实感,实在不知该如何尽孝。”

“好,好。”献帝只冷笑着点头,“你这眼线遍布天下的萦雪阁主,对自己的事果真竟懵然不知?如今你知晓了,可发觉自己当年因为韶华和亲而抛弃朝堂之事是何等愚蠢?”

“我与韶华一同长大,总有情分在,何况她母亲……”

献帝又冷笑一声:“那个贱婢教唆你了罢,说她是湍洛害死的。你也就这么轻易叫那婢子蒙蔽了,一直恨我、恨湍洛?”

这话和芸妃生前所说一样,念尘听了只觉心中痛楚愧疚又添了几分,咬牙道:“稚子年幼无知,又从来无人告知真相,如何分辨孰是孰非?况儿臣自记事起便认清妃为母,自然不疑有他。父皇若是一早便觉其非善类,又为何要将儿臣交予她?”

献帝一时语塞,把剑哐啷一声扔在地上,站起来背过身去慢慢走到窗边。

“你起来吧。”

念尘并未照做。

献帝便又叹道:“你是我心爱之人的孩子,自然是我最寄厚望的孩子,可谁想如今你我竟已反目至此。”

“那些刺客从未得手,父皇大约深以为憾罢。”念尘轻声哼了一句,“爱人之子,最寄厚望……那又如何,忤逆君上便必要横死街头。”

献帝猛地回头:“你倒真以为那些人是我派去的?”

念尘攥紧拳头,双目仍旧死死盯着地面:“又能有何人胆大如斯,敢在天子脚下行刺?”

献帝面色凄凉地回了一大段话,却答非所问:“我回京继位之时她早已与我长诀,自然不会告诉我她已有孕在身,你是一年后由她房中侍女带入梁京。我心知湍洛恨极了我,自然不会入宫为妃,便想既是她亲信带你来,大约也是她的意思,便给这侍女名位,让她做你母亲。没成想这贱婢背主忘恩,对湍洛心怀怨恨,竟行诅咒之事……”献帝说着,苦笑了一声,“那婢子也是给我下药,扮作湍洛与我亲近才能得个女儿。这样出生的琴絮能得远嫁和亲已是最好归宿,我怎知你会因此事与我反目——你自幼聪颖,像极了湍洛,我如何能不偏爱?”

念尘听了只觉心惊,并不答话,献帝便兀自又道:“你若是由她教养长大,又该是何模样?可她那样冷情,你又会比现在这副铁石心肠好多少?”

念尘想起那一幕闪回里翩翩从树上飘下来的身影,又想起霖若先前描述蔚山竹海的模样,终于抬起头来,目光散散地铺向前方不知何处,声音不再僵硬死板:“都是父母一方带着怨恨而生的孩子,我与琴絮又有何分别?”

献帝不答,侧过头去看窗外灯火明黄、人头攒动的宫道,忽地出声:“梁京夜景,终是不如金陵。可惜时移世易,故人凋敝,金陵亦再非王土了。一念之差,一生之过。我如今孤家寡人,寂寞如斯。”

“既是舍弃心中所爱得到的天下,为何要白白见到它四分五裂成如今模样?”念尘想起慕容家的下场,又问道,“既是昔年旧友,亲近故人,又为何要下旨诛杀抄家?”

这样大逆不道的诘问却没引得献帝勃然大怒,他只是淡淡地回头看着念尘:“长安星云祠在先帝时便早已凋敝,我听闻你曾暗中助北冥族人修缮此地——你可信命数一说?”

念尘心知这些事都瞒不过他,只道:“可信其有,可信其无。”

“我信。”

“所以父皇是认为我朝气数已尽?可……”

献帝垂首笑起来:“我年少时亦如你一般,总有自诩之心,以为乱世将止于我手。我九死一生扳倒前太子,荡平朝中阻碍,终于继承大统,却发觉我朝失人心已久。一朝一国失了人和,有天时地利又如何?”

“那是因为苛税重负……”

“百十年来苛税重负早已磨灭了人心,民间早已不再信任朝廷。”献帝叹道,“有了莽中各派为他们信大义于天下,又有何人稀罕朝廷施恩?我早年只晓得钻研如何施政能得民心归顺,再来不及在莽中树威立信,无力回天便是如此。这些年我作为便是成为庸政亦是抬举了,可我自有我的道理。百年后史书工笔,我不过如我父皇一般倒行逆施、残害忠良,再兼不敌贼寇、丧权辱国,昏聩无能,世所罕见,实乃建国而来最最无能之帝王也。”献帝望着他笑,“可你与我不同,萦雪阁根基稳固,竟可以与朝师较量,刺杀太子。他日再胜锦庄,天下一统,自可成也。”

念尘立刻伏身:“父皇明察,太子下落不明一事实与儿臣无干。”

“可伏击朝师一事确是你所为罢。”献帝又笑,“辕麾聪明不及你,仁德却胜你百倍,我亦曾认真想过,若你行走莽中遭遇不测,叫他来坐这九五之尊,却也当得起。”

念尘咬唇道:“金陵一事本为绝密,父皇如何知晓?”

献帝俯身去把那柄剑拾起,慢慢地收回剑鞘中,寒光凛凛然一闪而过。

他开口,又是答非所问:“我并不想治你的罪,无论是太子、太子妃,还是芸妃——若当真桩桩件件计较起来,便是将你五马分尸犹嫌不足——可你到底是她的孩子。”

“谢父皇开赦。”

献帝拂袖而去,只留下一句话空空荡荡回响于殿中:

“死太便宜如你我这般恶贯满盈之人。”

念尘是在茫然恍惚中回到府邸的。文甫早已在书房等候,见念尘推门便迎上来道:“阁主,朱玄已抵京,我让他二人在阁中别院休整,明日再面见阁主详谈。”

念尘白着一张脸,手指不断摩挲着掌心那枚细小的翠珠,只轻轻回了个“好。”

文甫担忧地看着他:“今日事多,阁主切勿多思才好。”

念尘又道了一声“好”,却忽地停了下来:“斐伭,我总觉得不对。”

“阁主所言何事?”

念尘的手汗津津地快要捏不住那枚珠子,于是神经质地在袖口擦了又擦,嘴唇哆嗦着道:“是了,太子、太子妃、芸妃……他若桩桩件件都知晓,却为何偏偏不提那人?”

文甫伸手扶住摇摇欲坠的他,待要开口细问,只听见念尘猛吸一口气,接着竟弯下腰噗地喷出一口血来:“阁主!”

念尘伸手在唇边一抹,那鲜红的颜色在烛火映照下如此眩目。

他在那一瞬间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觉得真相如夏日飘于林间的蛛网难以捕捉,脑中一片混沌难平,一个人就这么瘫倒在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拾贰:一场寂寞凭谁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