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长门无恨(陈阿娇) > 第20章 云翻雨覆(下)

长门无恨(陈阿娇) 第20章 云翻雨覆(下)

作者:绮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5-12 18:53:43 来源:文学城

中元二年,临江王葬于蓝田,谥号闵。

由于审讯一干官员耽搁了数日,棺材里的男子身上的伤口已经开始溃烂,一张脸已经分辨不出样貌。刘启没有去看他最后一眼,不知是因为厌恶这个抢占宗庙的逆子,还是心有愧疚不敢相见。

纵使郅都已死,可刘荣再也回不来了。窦太后为此大病了一场,陈姀也心情沉重,整日噩梦连连,梦里都是那带血的竹简,以及那猩红的八个字。任凭刘嫖怎么哄,陈姀也不愿意多说一句话。

陈午见刘嫖已经有些不耐烦,便拍了拍妻子的肩膀,道:“阿娇还小,等她长大了,便不记得了。”

陈姀把头埋在被子里,一语不发,长大了便不记得了吗?可当初荣表哥背着她摘石榴花的场景,她还历历在目。原本还在想,荣表哥回京的时候,一定会发现自己这些日子又长高了,却没想到等来的是刘荣的死讯。

亲人离去,她如何忘却,今日记得,明日记得,明日的明日还是不会忘记。只要她还活着,这梦魇便会生生世世地伴随着她。

皇宫之中,王娡担心栗氏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惨状,特意派了自己的胞弟田蚡去刘荣的葬礼上瞧一眼。只是有窦婴在场,田蚡哪敢靠近。

窦婴见田蚡这般猥琐丑陋,一看便知他不怀好意。才狠瞪了他一眼,便吓得他目光闪躲,仓皇离去。

田蚡只是听得街头巷尾都在为临江王惋惜,说他为人宽厚却无端遭受迫害,便添油加醋地同王娡汇报,将刘荣在牢狱中受到的刑罚描述了一遍。那般丑恶的嘴脸,仿佛他亲眼所见,亲自行刑一般。

王娡把临江王惨死之事告诉了冷宫中的栗氏,栗氏本就因刘荣被废郁郁寡欢,又听得爱子遇害,一口血吐了出来,而后便晕了过去。

王娡轻笑一声,对身边的宫女道:“这是怎么了,地上这么凉,怎么能任由她躺在地上,还不快把她弄醒。”

身后的宫女会意,忙去端了一盆水泼在栗氏头上。见她醒来,王娡笑着说:“临江王才走,姐姐可要保重身体,千万别跟着去了。没准皇上念你痛失爱子,哪天便把你放出来了。”

栗氏闻言,尖叫着扑向王娡,却被人拦了下来。栗氏扭动着身子却又挣扎不开,只好几近嘶吼道:“是你,是你对不对!是你害了阿荣,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王娡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对栗氏说道:“姐姐说笑了,临江王抢占宗庙之地修建宫殿,这等目中无人的性子,可不就是随了姐姐?他自作孽,与我何干?”

栗氏破口大骂道:“都是你这个贱人!我早就知道,你觊觎我儿太子之位已久!你这个贱人,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王娡对上栗氏那怨毒的眼神,不由得后退了两步。一旁的金玲上前狠狠地打了栗氏一巴掌,对她说道:“你好大的胆子,在这冷宫之中,也敢对我们皇后娘娘不敬!”

栗氏突然凄厉地笑了,一边笑,一边对王娡说道:“我是身处这冷宫之中,王娡你别忘了,我现在一无所有,大不了就与你拼个你死我活!”栗氏挣扎着想扑到王娡身上,可她还是挣脱不开。

栗氏那布满血丝的眼睛让王娡有些不敢直视,但王娡还是努力使自己镇定,对栗氏说:“一无所有?您虽死了两个儿子,可还有一个。怎么能算是一无所有呢?”

栗氏听她这话,顿时停止了挣扎,浑身无力地喘着粗气,连辱骂王娡的力气都没有了。

王娡见栗氏已经几近崩溃,心知目的达到,便退了出去。

纵使王娡表面上再怎么镇定,可她出了冷宫,还是有些腿软,一旁的金玲赶忙扶住她,道:“娘娘,临江王已死,您又何必来这冷宫找晦气?”

王娡平复了心中的不安,对一旁的宫女说:“老二也是这女人生的,刘荣一死,他便是长子。万一皇上念旧情,把她放出来,又是个麻烦。还不如趁此机会除去她,免得夜长梦多。”

金玲闻言,立刻会意,此时栗氏神志不清,饮食上稍微动些手脚,便是致命的。只是王娡也不敢太着急,遂给了金玲慢性的毒药。

窦婴随着队伍,将临江王的棺材送到了蓝田。这几日他四处奔走,却丝毫不觉得疲惫。唯有脸上的胡茬让众人看出,他的疲惫与沧桑。他静候在墓前,看着墓门关闭,心中充满了无奈。

待众人散去,夜色浓重,月光将树木的影子打在墓前,闭合的墓门如同沉睡的妖兽。冷风吹过,窦婴才感到深深地疲惫。他起身上马,坐在马背之上,漫无目的地前行。有萤火虫撞在他的脸上,他也懒得驱赶。此刻,他满脑子只有一个问题:刘荣到底在哪里?

当初在中尉府见到狱中人时,眼前人虽是血肉模糊,头发凌乱,可窦婴一眼便认出,那人正是狐诉。奈何门外的看守都是郅都的人,窦婴不敢与狐诉多说。未得到太后的诛杀令之前,他担心郅都知道狱中之人并非刘荣之后会把刘荣找出来。他本以为狐诉能写出实情,没想到狐诉只留下了八个字便自尽。

在去往中尉府的路上,窦婴还觉得奇怪,狐诉曾与他一同征战,他深知狐诉绝非胆小怕事拜高踩低之辈,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丢下刘荣不管。

窦婴原本猜想,狐诉应该是遇到了不测,或是在为刘荣搜集无罪的证据。他万万没有想到狐诉居然敢偷梁换柱,替刘荣承受了牢狱之灾。

窦婴虽惋惜狐诉之死,可他若是不死,届时窦太后定然会要求中尉府放人。如果狐诉见了景帝,不知道还会牵连多少人。好在中尉府的人未曾见过刘荣的样貌,才使得狐诉能够以假乱真。

窦婴之所以跟着灵柩走了一路,又在墓前等了许久,为的就是希望刘荣能够现身。只是刘荣不曾出现,窦婴想查出元凶,又无从下手。

狐诉死前那句话,让窦婴惊觉了起来。他以血写下的那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无疑是在告诉窦婴有人要害刘荣。可这又有什么用?天下人都认为临江王已经下葬,就算他找到了刘荣又能如何?

窦婴喃喃道:“宦海沉浮,人心险恶,本就不适合你。你若能归隐市井,也是好的。我曾是你的太傅,却无法护你周全。我本该殉职,却又担心贼人残害我的家人。此刻我若辞去官职,只怕有心之人会加害你的胞弟,是我无能啊!”

回到府中,窦婴见卫城立于庭院之中,无力地对他说:“你走吧,到别的地方去,不要再回来了。”

卫城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赶忙对窦婴说道:“老师,我哪里做的不好?我改就是了,求您别赶我走。”卫城不知道自己若是离开了这里,还能去哪儿。

窦婴摇了摇头,眼前的孩子已经长高了不少,也不似初见时那般瘦弱。“人心险恶,你若跟在我身边,永无出头之日是小,只怕哪天会受我牵连。”

刘荣也算是他的学生,此刻卫城喊他一声“老师”,让窦婴觉得锥心刺骨一般难受。他生怕卫城会变成第二个刘荣,虽说卫城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可万一有一天,这朝堂之上容不下自己,那卫城岂不是也要一同受到牵连。

卫城目光坚定,看着窦婴,认真地说:“老师,我不怕!”

“可是我怕。”窦婴叹了口气,“我给你银钱,让你另谋出路不好吗,为何一定要留在这里?”

卫城感觉到窦婴语气的沉重,可窦婴这个问题问到了他心底的柔软。向来聪明的他这次没有在意窦婴的情绪,而是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曾答应过一个小丫头,定要当一个大将军,这样就有钱给她赎身了。只是上次从军营里被赶出来,我才知道,我不想他们一样,一个个身强力壮。像我这样的人上了战场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寻得机会,当个若是文官也好。像您这般,是不会被人欺负的。”

卫城没有说,那个小丫头就是长公主的女儿陈姀。

窦婴叹了口气,“罢了,时候不早了,快去睡吧。”

窦婴派人彻查江陵之事早就有了眉目,不过是一群市井无赖打着临江王的名头去宗庙闹事,偏偏刘荣路过,那地方官吏真的信了。百姓都说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绝非临江王所为,只是事到如今已经没用了。

想必狐诉也是无计可施才替刘荣入狱,刘荣在封地时,哪天不是安分守己?除了日常送书文向景帝请安,便再无其他。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只收到过刘荣一封书信。

见刘荣书中所言,江陵之地气候潮湿,窦婴便心痛不已。末尾刘荣写道:荣在外数日,常挂念恩师。奈何我为藩王,恩师为朝臣,不宜交往过甚。荣敬禀

窦婴早就猜出是何人害的刘荣,只是他没有确凿的证据,即使有了,也是奈何她们不得。朝堂之上,后宫之中,总有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有人存了心要害他,窦婴也无可奈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