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长姐不为母[快穿] > 第1章 (一)辍学打工给弟弟攒钱买房的姐姐

“亚男,亚男?”

掀开了油乎乎的帘子,夏母走进了简陋的隔间。

她不过四十上下的年纪,却满脸都是皱纹,一双手粗糙龟裂,头上甚至有了白发。

见她进来,舒曜侧过了脸去,看也没看一眼。

夏母见了,却也没有像之前一样逼她表态,而是叹了口气,说道:“亚男,不是爸妈偏心。你是个丫头,以后怎么都有办法,女的哪有嫁不出去的?可凯凯不一样啊!现在的小丫头一个比一个现实,家里没钱谁跟?咱们家你也知道,别说给凯凯买房子,上大学的钱都不一定拿得出来。要是不赶紧攒钱,以后怎么给他找老婆?”

说起给儿子夏凯娶媳妇的事,夏母深深的叹了口气,满是皱纹的脸更皱了。再看看丝毫不体谅家里,闹着非要上高中的女儿,她苦口婆心道:“你成绩也没多好,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就算是能考上大学,也不还是那回事?咱们村里的大学生好几个,不还是照样找不着工作?你现在去挣点钱,攒着当嫁妆,回来之后爸妈给你张罗张罗,找个好婆家,孩子一生,也不用出去干活,就在家洗衣服带孩子,日子过得多舒服!你非去上学干什么?”

“咱们家这也是没办法啊。但凡家里拿得出钱来,哪能不供你念书?可是凯凯……凯凯这是没办法啊!咱们夏家就他一根独苗,总不能真看着他打光棍吧!我和你爸老了不中用了,你弟弟以后不指望你这个当姐姐的,还能去指望谁?你不给他攒钱娶老婆,以后在婆家受了欺负,谁给你撑腰?”

自认为把其中的利害掰扯了个清楚,夏母絮絮叨叨说了好半晌。见舒曜抿着唇不说话,没有像之前一样哭着要念书,又结合她这些天的表现,夏母以为是听进去了,于是道:“你再歇会吧,妈去编筐,再不去人家扣钱了。饭在锅里,你趁热吃。”

目送她走出去,舒曜卸下了脸上乖顺的面具,面无表情地准备召唤系统,接收原身的记忆。

似乎是察觉到她心情不佳,不等她呼唤,代号为“引路人”的系统便在空间里探出了头来:“宿主,宿主?”

“嗯?”一穿过来便遭到了一番极倒胃口言论的暴击,舒曜好容易才按捺住心里的不适。揉了揉太阳穴,她道:“所以我要穿多少这样的世界才能回去?”

“一个世界一千积分,宿主的愿望需要一万五千积分。但由于宿主每年都向贫困女孩助学基金捐款,并多次为提出离婚诉讼的贫困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宿主的愿望承担者姜零露女士又曾资助过二十余名贫困失学女童,所以经小组讨论决定,可以给与宿主积分减免,只需要一万两千五百积分即可。正常而言,宿主只需要完成十三个任务。”长得像个毛茸茸团子的系统扶了扶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照着小本本一字一顿地念道,“此外,如果宿主能超额完成任务,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

任务世界的流速和舒曜所在的时空不同,十三个世界意味着舒曜只需要十三天就能回去。现在正是假期,姜零露有护工和医生照看,她又借着出国疗养的名义和其他人打好了招呼,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舒曜思索间,团子系统道:“这边已经准备就绪,宿主是否开始接收记忆?”

只听原身母亲的那些话,便能感觉原身的处境不妙,自然是尽快接收记忆为好。闭了眼,舒曜道:“可以,开始吧。”

“好的。”

随着滋~滋~两声,原身的记忆涌入了舒曜的脑海。

原身叫夏亚南,来自某人口大省的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的农村,家境在村里都属于差的——父亲年轻时伤了腰,干不了重活,只能给附近的一家厂子看大门,一个月不到三千块钱,母亲操持家务,平时也去厂子里打工补贴家用。弟弟成绩惨不忍睹,稳居年纪倒数前十。爷爷已经去世,奶奶身子不好不坏,靠着编筐勉强糊口。原身没有叔伯,两个姑姑都嫁到了其他的村子,住得不算近,日子过得也是不好不坏。

知道家里是什么情况,原身学习非常刻苦,从小学到初中,每天都是班里去得最早,走的最晚的。她的资质一般,但因为格外努力的缘故,成绩一直维持在年级前一百。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原身是能进县里最好的高中的。

夏父夏母都没上过学,但也不是不知道上学的重要性。原身的弟弟夏凯从小学开始,便天天被夏母盯着写作业,次次考了倒数回来都被夏父拿着皮带抽得鬼哭狼嚎。相比之下,两人虽然对原身不大上心,但是原身的成绩不错,两人也觉得脸上有光,所以平时对原身还不算太差。

可随着夏凯一天天长大,成绩却一天比一天差,眼看是考不上高中了。夏父夏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咬牙花了钱送夏凯去上了县里一个老师在家里办的一对一辅导班,可他的成绩却还是不见丝毫起色。那老师的良心尚在及格线上,知道夏父夏母赚钱不容易,夏凯又实在是朽木不可雕,便在期末考试之后,委婉地拒绝了两人寒假再把夏凯送过来上课的提议。

经此一事,夏父夏母也知道夏凯考大学是没什么指望了。可考不上大学也就罢了,高中不能不上啊。夏凯的成绩太差,高中是肯定考不上了,只能交择校费。可两人一打听,择校费最少也要交一万五——这还是县里最差的三中,要是想去最好的一中,择校费要交两万。

这么一圈打听下来,夏父夏母傻眼了——家里本来就没多少钱,又送夏凯去上了一个学期的一对一辅导班。说句实在的,别说两万,现在家里连一万块钱都不一定能拿得出来。可夏凯只比原身小一岁,明年就中考了,他们哪里出得起这笔钱?

就算是找亲戚东拼西凑能借出来,这借的钱也得还啊!再者,夏凯今年十四了,考上大学没了指望,那再过上四五年就得说亲了。虽然两人看自家儿子是哪里都好,但心里也不是完全没数——家里没什么钱,夏凯身高长相也都一般,脾气也一般,不聪明又不愿吃苦,以后八成是赚不到什么钱,多半也是和他们一样进厂子打份零工。这种在农村的相亲市场上是最不好讨老婆的。

夏母平时和邻里拉家常,也没少听她们说谁谁家的男孩相亲,女方一听说没有房子,都是转头就走,根本不带搭理的。想想自家的儿子到时候也要这样被挑剩下,夏母心里就堵得慌——现在农村女少男多,村里的男光棍起码得有二三十,其中不乏有房子的。自家的条件还比不上他们,难道夏凯真的就要打光棍了?

夏母心里慌,夏父心里更慌。他只有夏凯这一根独苗,难道以后要断了香火?眼见村东头那家的三个女儿攒钱给弟弟买了县里的大房子,转眼就有媒人给他的说亲;又听说谁谁家的姐姐,这些年给家里零零总总寄回来了十万多块钱。两人一合计,便决定也让原身去打工,赚钱给夏凯买房子。

可是如今不比以往,现在村里的小孩不论男女,只要能考上,家里砸锅卖铁都要送去上学。夏亚南成绩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如果他们硬让闺女退学去打工,是要被村里戳脊梁骨的。到时候女方一打听,知道了他们为了给儿子买房子逼闺女辍学的事,说不准都不愿意嫁过来了。

想到这一层,夏父夏母愁得睡不着觉。愁了大半个月,原身班里开家长会,班主任魏老师挨个打电话让家长过去。夏母一心都是可能打光棍的儿子,哪有心思管原身?正要开口回绝,可一下又想起来夏凯期中考试又考了倒数,到时候带着他过去,让他看看老师是怎么表扬他姐姐,回家正好能说说他,便应承下来了。

对学习刻苦的原身印象很好,魏老师表示原身学习很努力,就是心态不太好。她好几次看到原身躲在拐角里哭,让夏母多开导开导她,别压力太大。不出意外的话,以她的成绩,考上一中是没有问题的。见夏母只是随口应承着,没太上心,魏老师只当她是不知道心态的重要性,便举例说去年有学生因为压力太大所以心态崩了,最后发挥失常没考好的。

听了这话,夏母果然打起了精神。魏老师以为她是明白了心态有多重要,却不想她是心里打起了另外的算盘——心态不好是好事啊。万一考上了一中,她怎么名正言顺地不让夏亚南去上高中?

找到了万全的主意,夏母回家和夏父一合计,两人一拍即合。在临近中考的一个月里,原身一回家,夏父夏母便问她的考试成绩和排名,问完了就是一顿排揎,然后便开始说谁谁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多少分,人家一回家就做饭看弟弟,也没跟你似的成天躲在屋里说要学习之类的话。

初三模拟考试频繁,原身本来压力就大,被他们这么一排揎,便更难受了,晚上失眠是常事,有时做着做着题就哭出来了。情绪不稳定又休息不好,原身的成绩可想而知。模拟考试的名次一次次比一次差,中考更是考到了年级三百名开外,如果想继续读书又不交择校费,就只能去二中或者最差的三中。

二中生源一般,老师也一般,学生高考少有能过一本线的。去了二中,基本就相当于和一本绝缘了。中考考成这样,原身在家里哭了大半个月。等缓过劲来,琢磨了半天,便想去二中——二中虽然不好,但是有实验班,里面配了学校里最好的老师和最有希望的学生。在高一期末的时候,学校会对学生按文理分科进行考试,根据成绩分班。虽然这种实验班也和一中没法比,但是年年都有学生考上一本,也算是可以了。

但夏父夏母就是不同意。哪怕原身跪在他们面前苦苦哀求,连亲戚都看得心软,劝他们送孩子去上学。

开什么玩笑,他们怎么可能同意?要是让原身去了,他们这一个月的功夫岂不是白费了?因为之前天天絮叨原身排名和成绩的事,亲戚有不少劝他们别给原身太大压力的。现在原身考砸了,左邻右舍也都说他们这当爹当妈的不是,说他俩把闺女逼得太狠了。他俩都豁出去把名声弄成这样了,如果现在再让她去读高中,那岂不是亏大发了?再说,这么一来,谁赚钱给夏凯买房子、讨老婆?

原身虽然也不完全是逆来顺受的性子,但也不是多有主意的人。在父母的软硬兼施之下,闹了一个月都不见父母松口,又被给弟弟买房说动了,最终还是放弃了。收拾行李跟着亲戚去了南方打工,在电子厂里当缠线圈、在织布厂里当女工……从十五岁开始,前前后后辗转了九年。一个月统共五千块钱,寄回家里四千都被父母嫌少,在外漂泊到了二十五岁才被父母叫回家——让她回家相亲,好给弟弟夏凯换彩礼。

许是怕被村里人说闲话,又或许是对女儿仅有的一丝感情,夏父夏母对原身的婚事还算上心,千挑万选之下,给她找了一个在村里可以说是优质的对象。那男人的长相、性格一般,但是个跑长途的,家境还不错。他对原身不好不坏,公婆也一般。原身的后半生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每天忙忙碌碌,买菜、做饭、照顾孩子和老人,在父母找来的时候给弟弟塞些私房钱。

放弃求学之后,原身已经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中麻木了。安慰自己这就是生活,不咸不淡地过了十几年。本以为日子也就这么下去了,却不想送读初中的女儿去上学时,她在校门口看到了她的初中同学赵迪。

赵迪挎着包,正与旁边的人说话。她衣着干练,明朗而自信,全然不见之前的畏缩。同样是四十多岁,生活的磕磕绊绊全烙在了她的脸上,却仿佛未曾在赵迪身上留下一点痕迹。遑论女儿还拉着她,在她耳边兴奋地说:“妈妈,那是我们魏老师的学生。她考进了一所很好的大学,现在是个大学教授,可厉害啦!”

听着女儿兴奋的声音,原身恨不得缩到垃圾桶后面。

赵迪有多光鲜亮丽,她就有多狼狈难堪。

赵迪和她一个村,两人成绩差不多,家里的境况也差不多,可赵迪却比她果决得多。同样是家里不让上学,被逼着去打工,原身最终让了步,退了学,打了工,赵迪却拿刀架在了弟弟脖子上,放出话来说不让她读书就都别活了。赵家被她这股子狠劲吓怕了,再加上这事传出去之后,没有人敢给她说亲,便只得由了她。

二十多年过去,赵迪读了大学又读了博,走进了另一个遥不可及的世界,她却变得和母亲没有什么分别。每天围着家庭打转,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却还要被丈夫埋怨不赚钱躲清闲、不会教孩子,被婆婆嫌弃第一胎生了女儿,手脚不利索,干活干的慢……

看着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和她隔了一个世界的赵迪,多年来的委屈苦楚瞬间爆发,原身泣不成声。

到了最后,空间里浮现出一个黑瘦的小女孩,正是退学那年的原身。她不过十五岁的光景,脸上却带着与年纪不符的悲伤。怯生生地攥着衣角,她眼里是期盼的光:“姐姐,我想上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一)辍学打工给弟弟攒钱买房的姐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