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只想回村种地 > 第39章 百姓无饥馁

长公主只想回村种地 第39章 百姓无饥馁

作者:提灯观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3:24:15 来源:文学城

漆姑印象里的父皇,其实是很模糊的,在裕县时,父皇不常在家,一次,父皇去其他县办差,将近半年才回来,那年,她才五岁,看着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男子走进自家院子。

她吓得哭起来,指着那胡髯遮住半张脸的男子哭着闹:“阿母有坏人进家来了,进家来了。”

阿母抬头,看着眼前的男人,一眼便认出是去隔壁县办差回来的丈夫。

她哭笑不得的去牵她的手,又对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小县衙差役的丈夫道:“怎么弄成这样。”

谁知,浑身脏兮兮的男人嘿嘿笑着,伸出一双黑黢黢的手,要来抱她,可她转过脸,死死的抱住阿母,“阿母,怕,怕。”

“行了,你就不要逗她了,我让人打水来,你洗洗身上吧。”

男人笑着走到阿母面前,两只手做张牙舞爪的模样,“哇呜,我是怪兽,我要吃了漆姑。”

漆姑停止了哭泣,反而噗呲一声笑出来,“你不是怪兽。”阿母以为她认出阿父来了,结果听她一本正经的说,“你是讨饭的花子。”

“哈哈哈哈!”男人被女儿当做了要饭的叫花子,没有生气,反而仰天大笑,他用食指在她鼻子上轻刮了刮,漆姑觉得有点痒,又有点刺挠。

在阿母的催促下,他走进浴房,等再出来时,他换上了干净的衣裳,遮住半张脸的胡髯也修剪干净,露出漆姑有些熟悉的脸。

漆姑坐在饭桌上,好奇的盯着他看,而趁她一个不防,那男人大摇大摆的抱起了她,朝着天空抛去。

“啊~”漆姑兴奋得大叫,“阿父~”只有阿父才会这样将她抛得高高的。

然后,一个比她矮了半个脑袋的弟弟,拉着父皇的裤腿,“阿父,我也要。”

“好,来咯!”

那是天下大乱前,漆姑对阿父唯一的具体印象,后来,阿父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再也没回过裕县的家。

再后来,阿母带着她的和弟弟颠沛流离,在裕县的大山深处,他们再次见到了阿父,可那时候的阿父身边围着一些陌生的叔叔伯伯以及女子。

他们总是很忙,阿父身边还有其他的女人,阿母也开始变得忙碌,她和弟弟,被安放在一个人很多的院子里,院子里都是妇人和小孩。

妇人们也很忙,他们忙着织布、浆洗、缝缝补补。

只有在夜晚,阿母回来后,他们才能在阿母的怀里,听着阿母的声音睡去,但阿父……已经很久不来看他们了。

弟弟问:“阿母,阿父呢?”

那时候,她看不懂阿母脸上复杂的表情,只听阿母说:“阿父去打仗了。”

“什么叫打仗?”弟弟问。

“多久能打完呢?”漆姑问。

弟弟又说:“可是我看见阿父抱着别的孩子。”

阿母语气顿了顿,“那是你们阿父小妾生的孩子。”

“那是我的弟弟妹妹?”弟弟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阿母问。

漆姑却察觉阿母情绪因为弟弟的话变得低沉,“他们才不是咱们的弟弟妹妹,阿母,我只有你和弟弟,我不认识那些人的,他们不是我的弟弟妹妹。”

弟弟看着她,也坚决道:“我也不认那些弟弟妹妹。”

“两个傻孩子,快睡吧……”

漆姑以为经过了两辈子,这些事情她早就忘记了,可是,再见到上首那个的男人,那些记忆全都像是洪水,冲进她的记忆,她根本忘不掉。

“元初,你过来。”张皇后向漆姑伸出手,漆姑看向那只指甲修剪得整齐,皮肤白皙的手,把自己的手伸向这双手的掌心。

她的手被温厚的手掌包裹,手心里有薄薄的粗粒感,这是母后的手心的茧子。

漆姑想到了在裕县深山处,那座全是妇孺的院子里,阿母和那些妇人们一起浆洗缝补,就算是在下着雪的冬天,也要出去准备将士们的饭食。

张皇后牵着女儿,“陛下,这是元初,咱们的女儿,她回来了。”

张皇后回头,轻声对漆姑说:“漆姑,来拜见你阿父。”她说话时声音有些哽咽,一向将宫规看的很重的张皇后,此时,没有让女儿拜见“父皇”,而是拜见阿父。

张皇后是故意的,她要让丈夫知道她的伤心,让丈夫愧疚。

这些年,她从未提过当年的事情,她知道男人的愧疚不会维持很久,何况是已经做了皇帝的男人。

那份愧疚最多只能用一次,所以她不提,是为了今日,她要用这一次的愧疚,为女儿争取最大的利益,这是他和她欠女儿的。

而漆姑记得,上辈子她第一次进宫,父皇是没来。

她不知道母后如何和父皇说的,在她入宫见了母后的几日后,她在正式回归的大殿上,才正式见到自己的亲生阿父的。

在早朝的承明殿上,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她一个没有见过世面,从没有被如此多有着锋利眼神的人注视过乡野村姑,被那样的阵仗吓得腿软。

尽管在此之前,母后已派了卢媪亲自教导,可是她那日的表现依旧糟糕,甚至在大殿上,没能完整的回答过一句话。

而不知这一世,为何他的父皇会出现在这里,她眼神飘向另一个上辈子同样没出现在这里的人,也许,很多事因为她和他的重生有了改变。

漆姑正色,站在晋元帝的面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公主礼仪,“儿臣元初,扣减父皇,父皇万岁无极,长乐未央。”

张皇后看向女儿,她浸淫在这些后宫争斗尔虞我诈之中多少年,如何听不出女儿的以退为进。

晋元帝看着匍匐的女儿,眼睛微微眯起来,想到了没有得到这江山前,自己还是个小小差役的岁月。

那时,谁能想到他一个小小衙门差役,能拳打前朝悍将,脚踩大燕英雄,成就这样一番霸业呢。

元初,这是他和阿令的第一个女儿,他自然记得的,他当然也记得,那年燕王得知他藏在裕县深山,派人夜间突袭,将他苦心经营的根基差点毁于一旦。

这个女儿,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但也见证了的失败、狼狈,就像他当年外出办差半年,再回来时,脏兮兮的模样,被她天真的指着叫他叫花子。

而燕王夜袭的事,也被她看在了眼里。

“起来吧,这些年你辛苦了。”晋元帝的声音并无多少亲近之意。

“儿臣不苦,只是这些年未能在父皇、母后膝下尽孝,还请原谅女儿。”

漆姑知道,父皇不见得讨厌她,但也不会多喜爱她,毕竟她流落民间的原因,和他这位父皇脱不了干系,若被人知道当年之事,天下人都会戳他的脊梁骨。

一个为了逃命,抛下了糟糠妻子,和一双年幼儿女的人,那些士族,对于庶民出生的皇帝本就抱着观望态度,若被他们知道还有这样一桩事,晋元帝的名声不保。

还是前朝一个小小差役的他,或许不讲究什么名声不名声,只要能活命,他什么都能干。好在,这天下终归是他打下里了,他笑到最后了。

而当了皇帝,名声太重要了,没有名声,连百姓都能背后说道他两句,何况那些一板一眼的史官,那些自诩清高不凡的清流士族,如何供他驱使。

今日,若不是被司马休渊提起这一桩事,其实他是很想避而不见的。

在皇后有些紧张的眼神下,漆姑低眸,“这些年儿臣在乡野真真的见识了战火无情,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她微微抬起头来,看向上首的皇帝,眼里含着湿润,“前朝暴政,百姓苦不堪言,后来父皇入关定乾坤,天下终于不打仗了,您又鼓励百姓回乡种地,免去各种苛捐杂税,儿臣远在乡野,依然得了父皇和母后的庇佑,终是有惊而无险,如今,天下在父皇和母后的打理下,欣欣向荣,父皇和母后千秋万代,必然会开创一个百姓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的盛世。”

漆姑一番话声情并茂,若是她是长在皇宫里的二公主、九公主说出这样的话来,恐有拍马屁的嫌疑,但她一个在乡野生长十六年的女娘,历经战乱,流落民间,这是土生土长在民间的女子,她说出这样的话,可信度就大大的提高了。

何况,司马休渊曾经提起过,漆姑的养父是个擅长种地的人,为此,还特意将此人带回都城,专门送到太仓属去干活。

晋元帝被这一顿马屁拍得舒服了,龙颜大悦,“哈哈哈哈,好好好,不愧是我楚沛的女儿,就算长在乡野之间,也能有此见识,不错,不错。”

皇后是松了一口气,同时心中却暗暗叹息,有些事情不能深想,越深想,越觉得自己当年该死。

而司马弘,想起来上辈子那个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女子,如今她泰然自若的站在宫殿中央,看似弓着腰,其实脊梁笔直。

这一刻,张皇后和司马弘两人,心中若知道对方想法,一定会惺惺相惜。

曲周侯一向胆大,在这个皇帝姐夫面前什么都敢说,“陛下,瞧瞧咱们元初,就算是长在乡野又如何,也不看看身上流着谁的血,这气度、这见识,还是姊夫和阿姊有福气。”

晋元帝笑看曲周侯,今日这一个个的嘴都挺甜,“哈哈哈!小妹这张嘴就是甜,不过你说得不错,既然是我楚沛的女儿,在外受了这么多年苦,也该认祖归宗了,明日我就昭告天下,我楚沛的长女回来了!”

张皇后看向楚沛,她不感谢他,因为这些是她的女儿应得的,也是他们欠漆姑的,但她面上还是做出十分感激和惊喜的模样,“谢陛下。”

楚沛站起来,拉起张皇后,“阿令何故和我如此客气,你我乃是夫妻,漆姑是我们的女儿,我如何不心痛。”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张皇后流出两滴感动的泪水,“陛下能抽空过来这一趟,我领陛下的情。”

楚沛尴尬的笑了笑,“呵呵呵。”其实今日若不是司马休渊在和他讨论如何处置那陈湛时提起漆姑,话里话外,暗示他身为父亲,应该来见初次入宫的女儿,他还真不打算来的。

不过他还是接受了皇后的感谢,毕竟他最终还是来了,不是吗。

只要她们母女俩不提之前的事情,他还是很愿意给皇后面子,给女儿应有的尊贵的。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出自《红楼梦》林妹妹做的诗,此处借用一下。

漆姑:借用林妹妹的诗,把皇帝吊成翘嘴

还有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成长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疯狂暗示[狗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百姓无饥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