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枫传 >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长枫传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作者:酒醒花下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8 22:36:34 来源:文学城

除夕夜,距离子时还有不到半个时辰。按照习俗,圣人会在子时过后,饮屠苏酒,举行开笔仪式。

太子身穿冠服,站在养心殿的冬暖阁的明窗前,手掌攥着手心,眉眼紧蹙,眼神时不时看向内里的器物,扫了一眼“万年青”毛笔和“金瓯永固”杯,目光最终停在了“玉烛长调”的白玉蜡扦上。

圣人年少登基,得诸多臣工相教,加上自由心怀大义,才有了大晋如今这般海晏河清的局面。太子心里忽然有些犹豫,他是凭借中宫嫡出的身份才成了太子的,虽然这些年来他勤勤恳恳,对朝廷和百姓都做出了不菲的功绩。

但是如今的他,身后没有了叶家相助,说话的分量难免弱了几分。父皇或许会听从他的话,并对他加以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消息难免泄露。届时,他这个向来无错的太子就是最佳的出气口。

若是既让父皇去看科举,又没有泄露他原本的想法,如此无论事情真抑或假,他也不会被牵扯,而且还会得了一个关注国事的好名声。太子暗暗心想

子时将到,只见圣人身穿冠服,笑容满面地示意站在外面的他一同进去,二人在明窗前坐了下来。

圣人亲手将玉烛长调点燃,亲手将寓意新气象的屠苏酒朝着金瓯永固杯酒了洒,然后由太子将万年青笔转交到圣人的手里,开始书写象征新年的第一笔:“风调雨顺”四个字被圣人稳健有力地写下。而后圣人双手将金瓯杯捧起,将屠苏酒一饮而尽。

仪式完成,太子看着刚刚被使用过的器件,随意地祝福道,“父皇,新的一年,希望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我们的国家就像这金瓯永固杯的寓意一样,政权永固,家国永兴。”

圣人扫了一眼器具,转身透过明窗,看着殿外挂着的红色灯笼,天上无间断的烟火,“狄儿,你看!外面何其喧嚣,皇宫何其寂静,我们是掌权者,巩的是政权,安的是天下啊!”

太子抬眸望去,咻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绽放,人们的眼中看着烟花,昙花一现的烟花曾经也绚烂地出现了一回,而后残存在无数看过烟花的人心中。

太子灵机一动,出声道,“除夕,除“旧”迎“新”。不愧是祖宗传下来的日子,真好。”圣人看着他,无奈地笑了。在圣人的心里,李狄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因为他太率真了,没有一点心机,在太子这个位置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李狄一边看着绚烂的烟火,一边走心地将他想好的话题引出来,“父皇,说是“新”,年后是不是快要春闱了?”

圣人:“是啊,朝中告老还乡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一届的考生,重任在肩呐。”

太子一脸不悦,眼神就被离开那不断绽放的烟花,小声嘟囔道,“要是儿臣也能参加春闱就好了。”

圣人心情很好,手挽在身后,看了看太子,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走时说:“今年春闱,你随朕一起去看看去。”

太子抑制着脸上的喜悦,“行吧,考不了,起码能看看卷子也是好的。”

圣人的笑声荡漾在养心殿中,久久不散。

时间荏苒,很快就到“春闱”。

“春闱”经由礼部主持,考试的地点是在京城礼部的贡院中。清晨的霞光早早就冒了头,像是在鞭策那些参加春闱大考的考生。

一棵宽大的树上,悬挂着一架青褐色的秋千,迎着春风和柳絮,长枫的身姿时而被抛到高处,时而被扯到低处。欢声笑语渲染着整座府邸,就像余母说的一样,长枫的到来为府中添了生机。

穗心在摇晃着秋千,随心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近长枫,低声道,“之前在映月阁死的人查清楚了,是个直率的,做事不过大脑的那种。柴姑娘遣人去查了他,才知道,他进京是受人邀约的。邀他来京的人正是他的同窗,好像是叫张元昭。”

“事发那天,他在现场吗?”穗心和随心朝着她,不言而喻地点了点头。

春闱,等了这么久,可算是到了。这次,我就不信我抓不住你的一点儿把柄。长枫捏着绳子,揣着笑意,朗声道,“要起飞啦!”

几声欢谑声响起,余修远从外面回来,立刻就传入了他的耳中。长枫进府有一月多了,余母看着余修远和长枫规规矩矩地对话,时不时就愁容满面。余修远每次都是淡淡地说:“母亲,我的事您不用操心,儿子自会处理好。”

长枫感觉自己和余修远的关系,怪怪的,虽然她也说不出是哪里出问题,但是余修远明显接触她的时候,多了几分拘谨。

“春闱”也称为会试,一旦进了贡院,就需要三天才能出来。

贡院在考试期间,一直都是属于锁院的状态,周围还设置了兵卫,在当时而言已经是很高规模的考试了。门外的厚重的一声“皇上,太子殿下到!”

圣人他们去的时候,没有通知任何人,而是在最后的一场考试完成了之后,他们才进去。贡院里的考生经历了这么多天的考试,眼中有不少人呢已经泛起了血丝。

一见到圣人,一心在用空白纸弥封,加盖骑缝章的弥封官,这一刻将“糊名”的事情都抛之脑后,腿脚不自觉地麻了下来,随着众人纷纷跪下,齐声高喊,“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圣人扫了一眼众人,目光停在了那张没有“糊名”的卷子上。“糊名”之后就是“易书”,这是为了防止考官认识熟悉考生字迹,加进去的誊抄的一个步骤。

太子看着那张卷子上的名字,衍卿横。这是青衣先前与他提起过的名字,也是很有可能作弊的人。太子低声对圣人说,“父皇,您看,这字写得很是不错呢!”

圣人将那张卷子拿起,看了一眼,出声问,“哪一位是衍卿横?”

太子暗暗看戏,圣人平日里抽他的功课可是勤快得很,不知是因为想多培养他些,还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文学功底,简而言之,一旦被他盯上的卷子,他不认认真真地看一遍,那是不会挪动的。

“截搭题你答得不错啊,”圣人指着卷子说,一旁的官员听得战战兢兢,汗水不自觉地擦了又擦。

圣人看归看,还不忘提点着一旁的太子,此时的太子在认真打量下面的考生,眼中透着一股严肃狠厉,“太子,你来看看,这道题怎么做?”

太子收回视线,注意到名叫衍卿横的这位考生的神色,嘴角挽着笑意,一本正经看了一看题目,“额,“又日新康诰曰”,这是什么意思啊?”

太子看向衍卿横,一脸的好奇。下面不少的考生开始窃窃私语,“我还以为太子应该很厉害呢,看来也不怎么样嘛。”

众人看着太子,目光最终停在衍卿横的身上。

在京城不少的世家子弟中,不少人是清楚衍卿横的水平的,有人好心地想要帮他解围,“衍卿横,你说话老是磕巴,不然我来给太子殿下解释吧。”

太子笑了笑,朝着众多考生摆了摆手,示意衍卿横说出他的思路。毕竟他的卷子上,写的都是盆满钵满的,而且放眼望去,整张卷子绝对属于上乘之作。

圣人安慰着他,示意他不用紧张,“没事,你就放心大胆说。”

“哦,我想起来了,这是《孟子》中的那句“驱虎豹犀象而远之”还有“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吧!”

太子这话一出,原本面露难色的衍卿横此时忽然就仰着头开始说了,“就是这个,哎,我这脑子,一考完,我就忘了,现在被太子殿下这么一说,我一下子就想起来。就是这个。”

衍卿横没有注意到,此时手里拿着卷子的圣人的脸逐渐黑了,一直蔓延到整个卷子上。在场的考生也是纷纷面面相觑,整个贡院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此时的衍卿横却丝毫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对,依旧滔滔不绝地在讲述自己想答案时的困惑到眼前一亮的感觉。直到圣人朝着那个卷子上的“又日新康诰曰”,问,“这四个字是不是念,“驱虎豹犀象而”?”

衍卿横对上圣人的疑问,“没错,没错,圣人还真是学识不减当年啊!”

圣人忽然敲敲桌子,嗔怒道,“来人,将这个学子关起来,等候大理寺的审查。”在没人注意到的角落,一个衣着泛白的考生一言不发。

衍卿横:“皇上,你不能无缘无故就关我呀!”

太子顿时严肃说:“无缘无故吗?刚才我问的题是“又日新康诰曰”是《大学》里面的“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后联系康诰曰:‘作新民。’” 一起出的题,而刚才我回答的是《孟子》的,这两者的关系差得可不是一点。”

衍卿横听到这安静了片刻,随即又说:“考试那么紧张,忘记了也很正常。”下面不少的考生点头,示意同意衍卿横的回答。

“我承认不记得很正常,但是刚才父皇指的字根本不是“驱虎豹犀象而”而是“又日新康诰曰”,可是你根本没认出来,或者说你根本不认识字。”太子的语气凝练而狠厉,就像是颇有一种审查官的意味在里面。

听到随心带回来的消息,长枫蓦地笑了,不愧是祖父为她选定的夫婿,大晋的太子,用起计谋来,还真是与小时候并无二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