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长安四月天之朱雀门 > 第3章 琉璃棋·长安路

长安四月天之朱雀门 第3章 琉璃棋·长安路

作者:汐汐小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5:38 来源:文学城

雨下了一夜,至辰时方歇,天空乃是阴沉沉的,檐角仍在滴着残雨,庭院青石上漾开圈圈涟漪。突厥公主遇刺的消息却如野火燎原,顷刻间传遍了整个皇家别苑。萧景珩遣人叫来沈清辞,请她为自己更换肩头绷带。

暖阁内烛火摇曳,映得他轮廓分明的侧脸明明暗暗。清辞正欲开口询问林雪儿的下落,却见萧景珩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白玉扳指,随口将话题岔了下去。她心下狐疑,一个失神,金疮药罐自指尖滑落,"啪"地一声砸在地上,药粉四散。抬眸间,恰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冷峭笑意,快得宛若错觉。

"殿下早就知道?"她无意识地攥紧了染血的细布,指尖微微发白。他任由绷带自肩头滑落,露出那道惨不忍睹的新鲜箭伤,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不如猜猜,此刻在别苑西厢房公主暖榻边躺着的是谁?"

话音未落,暖阁雕花门被人粗暴地推开。齐王带着一众亲卫闯了进来,手中鎏金盘内盛着的,正是沈清辞白日里丢失的那支碧玉簪。簪身莹润,簪尖却凝着暗红的血迹,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三殿下何在?"齐王声音冷厉,"突厥公主在别苑遇刺,现场留有此物!"

齐王世子阴笑着拈起那支簪子,步步逼近沈清辞:"沈小姐可否解释,为何你的簪子,会插在公主心口?"

萧景珩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殷红血迹自指缝间渗出,染红了袖口。他虚弱地倚着清辞滑倒,却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迅速将一物塞入她袖中。清辞指尖触及那物件,心头一跳——竟是半截断裂的箭杆,尾羽上染着古怪的紫斑!

"殿下撑住!"她顺势跪地搀扶,指尖不着痕迹地搭上他的脉门。那脉搏平稳有力,分明是装病!她当即会意,仰起头时已是泪眼盈盈,声音哽咽:"殿下旧伤复发,求王爷先传太医..."沈清辞可是一个能随时变换脸上表情的小姐。

齐王狐疑地逼近,突然伸手探向萧景珩的鼻息。电光石火间,本该昏迷的人竟猛地睁开双眼,一把擒住他的手腕!萧景珩翻身坐起,指尖银针寒光乍现,语气冷冽如冰:"皇叔好急的性子,可是怕公主在别苑醒来说出什么?"

恰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阿史那公主娇脆的笑声:"三殿下果然料事如神!"只见那突厥女子好端端地走进来,心口处缀着的红宝石在别苑宫灯下熠熠生辉——正是白日里诬陷清辞偷盗的那枚!

"不过是将计就计。"阿史那突然扯开假伤口处的血囊,任由殷红的液体染红衣襟,"有人想在别苑用我的死陷害沈小姐,本公主便陪三殿下演场好戏。"

萧景珩踱步至齐王面前,举起那半截箭杆:"皇叔可认得这个?突厥特制的狼毒箭,偏偏箭杆用的是——齐王府特有的金丝楠木。"

世子顿时脸色惨白:"胡说!我明明用的是..." "用的是普通竹箭?”萧景珩截断话头,突然从袖中抖出一支完整的竹箭,"世子想说的是这个?"

门外突然押进一个黑衣刺客,林雪儿捧着药箱紧随其后,朗声禀报:"禀殿下,在别苑后巷擒获此人,他肩伤敷了紫珠草——正是白日世子向民女讨要的金疮药!"

局势瞬间逆转!齐王猛然暴起扑向阿史那,却被萧景珩反剪双臂,狠狠压跪在地。

"皇叔漏算了两件事,"

他俯身低语,声音冷如寒冰,

"第一,公主早与本王在别苑结盟;第二——"

话音未落,他突然扯开齐王衣襟,从他怀中掏出一个铜制狼符。

"突厥狼卫!”满室惊呼声中,萧景珩掷出另一个铜制狼符,与方才那个恰好是一对:

"三年前漕运案,皇叔就是用此物在这个别苑密会突厥使臣的吧?"

此刻别苑外忽然响起阵阵狼嚎!数百突厥死士竟将皇家别苑团团围住。阿史那公主却笑吟吟地挡在萧景珩身前:"忘了告诉王爷,父汗昨日已派鹰使到别苑传诏,册封我为储君——这些狼卫,现在听我的。"

剑拔弩张之际,清辞突然举起那半截箭杆:"世子殿下,您可知箭杆为何断裂?」她纤指轻巧地掰开楠木,里面竟露出一个微缩账本!"因为真正的证物藏在这里——齐王府在别苑私会突厥使臣的粮草清单!"

"不可能!”世子嘶吼,"我明明藏在..." "藏在别苑鹿苑的假山里?萧景珩接口,"今早已被林军医取走了。」他击掌三声,林军医押着一个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突厥人进来:"禀殿下,这就是公主遇刺案的真正主谋——潜伏在别苑的齐王府首席谋士。"

阿史那突然抽刀刺进谋士心口!鲜血溅在别苑的波斯地毯上,她嫣然一笑:"好了,现在死无对证。」转身却对萧景珩行礼:"狼卫已控制别苑内的齐王党羽,请殿下履行承诺——助我登上汗位后,归还凉州三城。”

烛火噼啪作响中,萧景珩向清辞伸手:"多亏沈小姐的簪子。」他从碧玉簪空心处抽出一卷羊皮,"否则这份真正的盟约,早被齐王在别苑搜去了。”

清辞怔怔望着簪内暗格——母亲竟在此处藏了突厥可汗的血誓盟书!日期正是她"投水自尽"前三日。

"婉娘夫人假意投靠齐王,实为在别苑暗中促成这份盟约。”萧景珩轻轻为她簪回玉簪,指尖不经意掠过她的鬓发,"现在明白了吗?为什么齐王非要你死。”

凉风自别苑的菱花窗隙间钻入,祥云月门边的纱帘摇曳轻拂,她看着他与阿史那击掌为盟,前两天还剑拔弩张的敌人,此刻竟像相识多年的盟友。权力场从来如此,没有永远的敌人。

林雪儿,林军医,都是事先在别苑布好的局;唯有利益,才是永恒的主题。而她掌心那枚带血的箭杆,此刻忽然重得令人难以承受。

雨后的皇家别苑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沈清辞独坐在水榭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支碧玉簪。簪身冰凉,仿佛还残留着昨夜惊心动魄的余温。

"小姐,"扶湘匆匆走来,递上一方素笺,"三殿下邀您未时三刻至听雪堂相见。"

清辞展开信笺,上面只有苍劲有力的两个字:"速来。"字迹潦草,仿佛是在极匆忙的情况下写就。她心下微沉,隐约觉得有些不安。

未时三刻,听雪堂内寂静无声。清辞推开虚掩的房门,只见萧景珩背对着她站在窗前,玄色蟒袍在微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

"殿下寻我何事?"她轻声问道。

萧景珩缓缓转身,手中握着一卷泛黄的账册。他的眼神冰冷如刀,嘴角却噙着一丝令人心悸的笑意:"沈小姐真是好手段。"

他猛地将账册掷在她脚下,纸张散落开来,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银钱往来记录。清辞俯身拾起一页,瞳孔骤然收缩——这竟是苏家与突厥王庭的私账!

"殿下这是何意?" "何意?"萧景珩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枚熟悉的金镶玉算珠,"这是在齐王密室中找到的——就藏在婉娘夫人那幅《金陵灯会图》的画轴里。"

清辞脸色煞白:"这不可能...母亲绝不会..." "不会什么?"他步步逼近,声音冷得刺骨,"不会通敌叛国?不会暗中将江南粮草卖给突厥?"

他猛地擒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她的骨头:"你以为本王为何突然对你青睐有加?若不是早就怀疑苏家与突厥有染,本王何必费心接近你?"

清辞难以置信地望着他:"所以...那些维护,那些相护,都只是为了查案?" "不然呢?"萧景珩松开手,语气讥诮,"难道沈小姐真以为本王会对一个嫌疑之女动心?"

窗外忽然传来细微响动。萧景珩眼神一凛,突然将她拉入怀中,俯身在她耳畔低语:"配合我。"随即抬高声音,"好个沈清辞!本王待你一片真心,你竟敢利用本王为你苏家遮掩罪证!"

清辞尚未反应过来,已被他粗暴地推开。她踉跄着撞上桌案,袖中突然掉出一枚狼头金印——正是昨夜阿史那公主出示过的突厥王庭信物!

"果然是你!"萧景珩拾起金印,眼中满是痛惜与愤怒,"昨夜之事,根本就是你与齐王串通好的苦肉计!"

"不...这不是我的..."清辞慌乱地摸索衣袖,忽然想起早晨更衣时,林雪儿曾借故碰过她的衣袖。难道...

"报——"侍卫匆匆闯入,"在沈小姐住处搜出与突厥往来密信数封!"

萧景珩看也不看那些所谓的"证据",只死死盯着她:"最后问你一次——婉娘夫人究竟是谁害死的?"

清辞咬紧下唇,母亲临终前的嘱托在耳边回响:"清儿,无论发生什么,绝不可说出真相..."她闭上眼,轻声道:"母亲...是自尽。"

"好,很好。"萧景珩突然大笑,笑声中带着说不出的苍凉,"本王真是瞎了眼!"

他猛地扯下腰间蟠龙玉佩掷在地上。玉碎声清脆刺耳,如同心碎的声音。

"沈清辞,从今日起,你我权当从未相识。"他转身背对着她,声音冷若冰霜,"滚吧,别再让本王看见你。"

清辞怔怔地望着他挺拔却孤寂的背影,泪水无声滑落。她知道,有些误会一旦种下,就再难解开。而这一切,分明是有人精心设计的局。

就在她转身离去时,忽然瞥见窗外一闪而过的身影——那抹熟悉的衣角,分明是林雪儿今日所穿的裙裾。

失望如同冰冷的潮水般涌上心头……

天渐渐转晴,日光西斜,

清辞心如乌云遮天,三皇子忽冷忽热的行径就象这天气般忽晴忽阴。

夕阳西沉,天际的余晖泼洒在云层边缘,染成一道金边。远处树荫化作剪影,如同云层在地面上勾勒的丹青。

夜色降临,别苑的喧嚣渐渐沉寂,只余晚风拂过草叶的沙沙声。宫灯渐次亮起,远远看去如同镶嵌在夜色中明亮耀眼的星河。

清晨的皇家围场别苑门前,锦卫列阵、旌旗烈烈,随从、女眷也早早各自顿妥当,车马喧嚣而有序,号角响起时,皇上已踏进鎏金銮驾,启程回宫的队伍正缓缓前行。

齐王坐在橙色的马车内,筹谋不定,一路犹豫,见皇家仪仗浩浩荡荡行至渭水畔时,突然停下,急急下了车,小跑到銮驾前长跪不起:

"臣有本奏!三殿下勾结突厥公主,欲借和亲之名割让凉州三城!"

他高举血书,

"此乃阿史那公主亲手所书盟约!"

众人一片哗然间,阿史那公主却笑吟吟掀开车帘:

"王爷说笑呢?这血书分明是你昨夜逼我写的。"

她下得车,站在齐王身边,突然扯开衣领:露出鞭痕,

"诸位请看,这便是齐王严刑逼供的见证!"

萧景珩策马至銮驾边,掷出枚金铃:"皇叔可认得此物?昨日在别苑,你的死士就是用这个传递消息。"金铃滚落处,竟爬出数只毒蝎!

清辞忽然想起什么,赶到銮驾前,从袖中取出碧玉簪:"陛下请看,簪内藏着的才是真盟约。"她当众旋开机关,羊皮卷迎风展开——落款处盖着齐王私印!

齐王见此,暴起夺过侍卫长刀,却并非刺向皇帝,而是直取另一马车上的沈太傅!"我既然要蒙冤,便让沈兄陪葬!"

刀锋将至时,清辞竟不加思索快速赶到身相挡,

"嗤"

的一声,刀刃没入血肉。挡在她身前的却是林军医,长刀刺入心口的刹那,沈清辞看清了他最后的口型——那是在说:"婉娘...偿命。"

萧景珩的箭已然搭弦,却在听到清辞惊呼“不可”时骤然偏转。箭尖擦着齐王耳际钉入沈太傅马车桅杆,人群又是一阵惊呼……

清辞扑向桅扞取箭,却被林军医染血的手攥住裙角。垂死之人从怀中掏出一枚裂成两半的鸳鸯玉佩——半块在清辞袖中,半块在他掌心严丝合缝。

"小姐...可知这是...合卺玉..."他每说一字便呕出大口鲜血,"当年苏家与林家指腹为婚的信物..."

清辞猛地想起母亲总爱摩挲的半块残玉,想起林军医这些年对她超乎寻常的关照。原来那些暗中调理她寒症的补药,那些总在她病时"恰巧"出现的珍稀药材...

"齐王用我妻儿性命要挟..."林军医突然挣扎着指向渭水对岸的画舫,"但更重要的...是婉娘夫人当年...并没有..."

话音戛然而止。萧景珩俯身探查时突然变色:"他心脉早被蛊虫蛀空!方才挡箭时蛊虫反噬,这才..."说着用剑尖挑开死者衣襟,只见心口处密密麻麻布满紫黑孔洞!

阿史那公主突然惊叫:"这是突厥狼卫的噬心蛊!中蛊者需每月服解药,否则必遭万虫啃心之苦!"

清辞颤抖着展开那卷帛书。母亲娟秀的字迹斑驳潦草,竟是一封绝笔信:

「林家兄长亲启:妾身身中齐王奇毒,命不久矣。惟愿以残躯设局,换清辞与景珩那孩子一线生机。然最痛之事,莫过于不得不让兄长亲手...”

最后几字被血污浸染,唯剩个"诛"字触目惊心。

萧景珩突然劈手一巴抓齐王衣领夺过:"你让林军医亲手杀了婉娘夫人?!" 齐王癫狂大笑:"不错!那日燕子矶畔,正是他亲手将毒簪插进苏婉娘心口!否则本王怎会留他活到今日!他才是罪证"

清辞跌坐在地,终于明白林军医为何总在深夜独自饮酒,为何总对着枚残玉落泪。原来这些年他活在亲手弑妹的煎熬里,既不能违抗齐王,又无法面对故人之女。

"但他最后...还是选择赎罪。"萧景珩轻轻扶起她,指向林军医紧握的左手。掰开后,里面是包紫色药粉——正是解噬心蛊的紫珠草精华。

阿史那公主忽然落泪:"原来他偷我蛊药...是为救那些被齐王控制的太医署同僚..."

清辞望着林军医遗体,忽然解下自己的半块鸳鸯玉,轻轻放在他心口。

"姨父..."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唤出这个称呼,"黄泉路远,愿您与母亲...和解吧。"

萧景珩默默递来火把。烈焰腾空时,他对着渭水起誓:"必以齐王头颅,祭所有冤魂。"

阳光映着清辞坚毅的侧脸:"不,我要他活着——活着看他的野心如何灰飞烟灭。"

鎏金銮驾内,龙涎香混着药气氤氲成团。皇帝倚在明黄软枕上,指尖慢条斯理捻着串沉香佛珠,仿佛方才那场惊变不过是台无关紧要的折子戏。

"都闹完了?"他眼皮都未抬,声音轻缓,只有近处的萧景珩和沈清辞听得清楚,又淡然得像在问今日茶汤火候。

萧景珩跪在猩红地毯上,肩头血迹渗出绛紫常服:"儿臣惊驾,请父皇责罚。"

"责罚?"皇帝忽然轻笑,佛珠串"啪"地砸在案上,"朕该赏你才是——演得好一出'浪子回头'的戏码。"

他忽然倾身,枯瘦手指抬起萧景珩的下巴:"三年前朕贬你去守皇陵时说过什么?"

"...父皇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记得倒清。"皇帝抽回手,用帕子慢慢擦着指尖血迹,"那如今可看明白了?这满朝文武,谁是虎兕谁是龟玉?"

銮驾突然颠簸,车帘外传来齐王声嘶力竭的"臣冤枉"。皇帝皱眉捻了粒药丸含服,忽然问跪在角落边的沈清辞:"沈家丫头,你觉得呢?"

清辞掌心冷汗涔涔:"臣女...不敢妄议朝政。"

"朝政?"皇帝嗤笑,"你母亲当年也这般说——结果呢?"他突然从枕下抽出卷泛黄画轴,"《金陵灯会图》,朕赏的。题字'华灯似云霞',她倒好,不加思索,随手添上'清辉在人心'。"

画轴滚落脚边,露出背面密密麻麻的朱批。清辞呼吸一滞——那竟是三年来皇帝亲手批注的漕运案线索!朱红墨迹勾勒出母亲当年查案的轨迹,边缘处还有数条御笔添注的疑点:"此处验尸记录缺失"、"证人暴毙可疑"...

"珩儿。"

皇帝突然咳嗽起来,洪公公随即掀起车帘一角,跪着的萧景珩正好可以看到銮驾内情景。

"你以为朕不知你在查什么?"

皇上踹开个暗格,里面赫然是林军医这些年的密报,

"朕若真想信了齐王,你们活得到今日?"

萧景珩猛地抬头:"父皇早知..." "朕只知道,"皇帝目光骤然锐利,"狼崽不放出去嗅血,永远学不会撕咬。"他忽然将茶盏砸向车壁,"但朕没让你连心都喂给狼!"

碎裂声中太监颤声报:

"齐王受箭伤了……正在拯救"

皇帝慢悠悠又捻起佛珠:"可惜了,朕本想问"

话音未落,整支銮驾突然向右侧剧烈倾斜!

"护驾!"萧景珩扑向皇帝时,看见车底暗格弹开数枚淬毒弩箭——正是突厥工艺!而机关枢纽处,卡着半块鸳鸯玉佩。

清辞失声:"是林军医..." "是他救了朕。"皇帝平静整理袍袖,"最后一局,他到底选了忠义。"

车外传来阿史那公主的厉喝:"不是狼卫!有人冒充!"

箭雨被护卫悉数拦截,一支未被挡死,竞破窗而入时,皇帝竟伸手替清辞挡开,苍老手掌边被划出一丝血口,他却望着她笑:"像你母亲...她也总往箭头上撞。"

突然压低声音:"小心太后。"

銮驾恢复平稳时,一切已尘埃落定。太监呈上枚带血的东珠:"在齐王舌下发现。"

皇帝把玩着东珠,忽然递给清辞:"赏你了。"见她不敢接,轻笑:"怕什么?朕吃不了你——毕竟还要留着你这把好刀,替朕守着这傻儿子。"

帘外天光涌进来,照亮他眼底深不见底的疲惫:"去吧。朕倦了。"

待二人退至门边,忽又传来一声叹:"告诉婉娘...当年棋局,是朕对不住她。"

清辞回头时,只见皇帝在銮驾里,慢慢将那张《金陵灯会图》凑近火折子。

"父皇不可!"萧景珩欲冲回,却被金甲卫无声拦住。

火焰舔舐画卷的噼啪声中,传来皇帝似笑非笑的低语: "明月...终究照亮不了沟渠..."

皇家仪仗再次平静启程,一路向东,浩浩荡荡返回长安,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