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安城的小时光 > 第38章 拨云见山

长安城的小时光 第38章 拨云见山

作者:姜至ovo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6:30:29 来源:文学城

含象殿内,怀有身孕的武婕妤焦急的守在门口,等着婢女打探消息回来。

“阿洁,怎么样了?”武婕妤一看到自己的贴身婢女就急忙冲上前去,低声问道:“陛下那边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为何忽然不让人过去了?真是可恨,凭着皇后的身份擅作主张,真以为后宫全由她做主了!”

“婕妤息怒,现在不是为这个生气的时候。”婢女先是宽慰了一句,然后悄声道:“婕妤,云雾先生被抓了!”

“什么?!”武婕妤大吃一惊:“为什么?”

婢女摇摇头:“婢子也不清楚。郯王派人直接冲进三清殿把人带走了,似乎是和陛下晕倒一事有关。”

武婕妤在阿洁的搀扶下坐到了床榻上,心神不宁。“那我们和他来往的事情会不会被发现,会不会牵涉到我们?”

“婕妤,云雾先生医术高超,自从他来到宫中以后,谁不去向他求几粒丹药呢?再说了,我们又不是直接去找他。”阿洁为她倒了一盏茶,让她冷静下来。

“可是,若云雾的丹药有异常,对我的孩子会不会有影响?”武婕妤忽然觉得自己的肚子真的不对劲:“阿洁,我……我现在真的有点儿不舒服。”

婢女慌慌张张命人唤太医过来,含象殿乱作一团。

长生殿内,青苍帝的榻前围了一群人。除了尚药奉御和侍御医,还有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宋王以及宋王之子汝阳郡王李璟和王皇后。诸位依次尝药后,冯内侍小心翼翼把青苍帝扶起来,然后看着王皇后喂药。

“陛下还要多久才能醒过来?”

“这……”侍御医一时语塞,转头望向站在一旁的汝阳郡王。

“殿下不必担心,稍等片刻就好。叔父福泽深厚,怎会让小人的奸计得逞呢。”

王皇后没有因为他的安慰而放心,她紧紧地盯着青苍帝,生怕错过任何动静。或许是青苍帝察觉到了众人的急切,果然很快就清醒了。

“臣已经命人将云雾关押起来,等您醒来后再做决断。”青苍帝一醒来,立刻询问事情的原委。郯王作为大理寺卿上前一一禀告:“我和阿璟去百姓家中走访,发现不知是何人将丹药碾碎投入水中,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好在药量轻微,我们及时将解药分发给百姓,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嗯,做的不错。”青苍帝环顾四周,并没有看到太子的身影。

郯王解释道:“阿玙担心您的身体又顾念百姓,方才他听闻病坊忽然出了事,尝药后就急匆匆的赶过去了。他一直说,不希望阿耶醒来之后还要被这些事情烦扰。”

“朕知道了,等他回来之后让他来见我。”接着他又嘱咐道:“云雾的事情朕交给你处理,别让阿耶失望。”

“儿知道了,一定会给您和青苍的百姓一个交代。”

王皇后站在殿外听着婢女的回报,眉头微蹙:“妇人生产本就是一件凶险的事,只是如今陛下才醒,本宫和陛下一时半会儿赶不过去。龙胎安稳很重要,左右陛下清醒过来,就让太医令去含象殿吧。”

“是,殿下。”

“又出什么事了?”

青苍帝的声音从里面传来,王皇后挥手让婢女退下,自己走过去回道:“武妹妹不知从何处听到三郎晕倒的消息,一时之间受了惊吓。不过,按照太医的说法,武妹妹产期就在这几日,三郎不必忧心。”她接过冯内侍手里的扇子,轻轻摇着。“您若是忧心此事,不如妾身过去看看?”

“也好。她年纪尚轻,有你在,我才能放心。”

“三郎言重了,这是妾身的分内之事。后宫所有的嫔妃离开了父母,妾身自然要庇护她们。而且,后宫所有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怎么能不尽心尽力呢?”王皇后微微一笑:“三郎放心,您好好休养,这宫中马上就又要添一位皇子了。”

青苍帝没说话,只是握紧了皇后的手。

经历了一天一夜,武婕妤终于诞下了一名一子。王皇后看到宫女手中的孩子,面色平静的吩咐下去:“让人好好照顾皇子和武婕妤,派人去告诉陛下这个好消息吧。替本宫向武婕妤道贺。”王皇后示意婢女上前:“这是陛下赏给本宫的人参,让武婕妤好好补一补。本宫乏了,就先回去了。”

夜晚的永乐宫即便没有日光的照耀,依旧不会让人觉得凄凉,只是王皇后看着眼前之景,听着含象殿的喧闹声,怎么都开心不起来。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腹部,面上浮过一瞬的悲伤。

忽然,远处走来一个小小的身影,他到王皇后怀中。“母亲!”

王皇后一瞧,竟然是年幼的忠王。“你这孩子,夜晚风大,你怎么出来了?”说着,她替忠王笼紧了裘衣,然后厉声道:“王爷年幼不懂事,怎么你们也不懂吗?如此玩笑,该当何罪!”

宫人闻言齐齐跪地求饶。忠王开口为他们求情:“母亲,是我命令他们这么做的。您辛苦了一整日,儿有些担心您的身体。再者,我也不是小孩子了。”

“是,我们阿玠长大了。”王皇后瞥了一眼宫人,让他们起来,然后和忠王一起朝着清宁宫的方向走去。“今日有没有去看一看你阿娘和妹妹?”

“嗯!儿是在课业完成之后过去的。”忠王点点头,欣喜道:“母亲,小妹长的很快,她已经会说话了。”

“小孩子这个时候几乎一天一个样,你小时候也是呢。”王皇后微微一笑,叮嘱道:“所以你要多去拾翠殿走动,不然等阿长大之后和你不亲近就不好了。”

忠王点头应是:“母亲的教导儿谨记在心,一刻都不敢忘。”

王皇后看着他叹了一口气:“当日你阿娘把你送我身边,是为了保护你,却也因此给我带来许多慰藉。说起来,本宫还要感谢杨贵嫔才是。”

“有两位娘亲的疼爱,是我应该感谢你们才是。”忠王笑道:“先生这几日夸我的字不错,母亲若不嫌弃,儿送您一幅可好?”

王皇后没有说话,她牵过忠王的手拍了拍。

忠王回去的途中,叮嘱近侍道:“母亲最近心情不好,让人千万不要懈怠。”

“是。不过,宫中并不是第一次有新皇子诞生,为什么这一次皇后殿下如此在意呢?”

“这不是你该打听的事情,再有下次我就把送到内侍局。”

“奴知错了,请王爷息怒。”

到底是不忍心,忠王又继续教导了几句:“你从小就跟在我身边,自然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谨言慎行才是,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命了。”

小小的一张脸上满是严肃,内侍看了之后忍住笑意,答应道:“是,奴以后一定谨言慎行,规规矩矩。”

李木志得知此事之后,整日战战兢兢,直到降职的旨意下来,他才松了一口气。

“主君,您被降为御史中丞,为何见到旨意后并不觉得难过呢?”

“难过?”李木志冷哼一声,庆幸道:“云雾是我特意从岭南带回来举荐给圣人的,如今他意图暗害圣人,我却只是降职,这已经是圣人的恩典了。不过”他生气的将茶盏一摔,怒道:“我好不容才从岭南这个偏僻的地方的回来,又坐到了尚书一职,全都被云雾毁了!”

“主君放心,您都能从那么偏远的地方再调回长安,如今的局面对您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说不定这只是苍天对您的考验,日后您的官或许远在尚书之上。”

听了管家的劝慰,李木志转而一笑:“你这人就会说好话。对了,云雾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尚未。按理说大理寺已经着手调查了,但是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你派人盯紧他,别再有不利我的流言传出来了。”

管家点点头,正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阍者来报,说府外有一位女子求见。

“女子?”管家问道:“她的名字呢?”

“她说自己叫锦屏。”

管家看向李木志,明显是不认识的样子,于是吩咐道:“主君不见。难道什么人都能来拜见了吗?”

“她说可以帮助主君解决目前的麻烦。”

“哦?有意思,那就请她到客堂等候吧。”李木志缓缓起身:“我去见一见这位能帮助我的人。”

李木志一走进客堂,就看到一位女子坐在座位上,悠闲的品着茶。

“锦屏娘子倒是一点儿也不客气。”他坐在对面闲聊道:“李某虽然才回长安不久,但是对这座城里发生的事情也算是了如指掌。不过,锦屏这个名字却从未听过,娘子该不会是在骗我吧?”

“李尚书,不对,现在应该称为李中丞”锦屏笑了一下:“在下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无权无势,在没有庇护前怎么敢将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呢?而且,长安城这么大,您确定您了解这里的一切吗?”

“我们二人不必互相试探了。”李木志开门见山:“如果你想证明自己,不如直接一点。”

锦屏倒也干脆,毕竟她真的是为了帮助李木志。“李中丞可知道如今的皇宫中谁最受宠吗?”

“当然是武惠妃。”李木志毫不犹豫:“前几日她又诞下一子,圣人立刻就将她从婕妤封为惠妃。武惠妃年轻貌美,眼下没有任何一位妃嫔可以与之媲美。”他反应过来,问道:“你是想让我去见她?”

“中丞果然机智。”

李木志没有立刻接受,他反问道:“如今太子已立,你却让我在这个时候去和武惠妃相交……而且,她是后宫嫔妃,我是外臣,如何能私自相见?锦屏娘子究竟是来帮我,还是要害我?”

锦屏给出建议:“您何必试探呢?世人皆知您与太子不睦,这次云雾的事情即便真的和您无关,殿下恐怕不会这么想。陛下正值壮年,未来还长,谁也不能确太子会一直待在这个位置上,对吧?”她将一张纸条放到桌上,然后轻轻推了过去:“这上面记载着武惠妃的喜好。在下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武府为了庆祝皇子的诞生,正在举办宴会。”

“锦屏娘子准备的很充分。难道是在宫中有耳目?”

“皇宫铜墙铁壁,守卫森严,在下一个普通百姓能有什么耳目。但是,钱帛动人心,只需要找到一个宫女问一问即可。中丞不也是这么做的吗?”

李木志曾经想方设法打听青苍帝的喜恶,所以才在进京之时推荐了云雾。

“这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善意,更何况你我非亲非故,这样的做法只会让我觉得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陷阱在等着我。”

“您同意见我,却不相信我?”

“拜会武惠妃一事听起来的确可行,但是我不明白你的来意。现在的的确我急于恢复陛下对我的信任,却也因此更加需要谨慎。”

锦屏不知为何叹了口气:“李中丞担任岭南刺史时,我恰好就在那里。我本是益州人士,偶尔也爱四处游玩,心血来潮时来到了岭南。因为山陵的阻碍,岭南在很多人眼中是偏僻之地,可于我而言却是一处世外桃源,因此,我选择在此处小住几年,还将身上的钱财全都拿去租地,自给自足,倒也自在。只是可惜,我的命似乎不太好。”

蝗灾从未光顾岭南,这里的农业得天独厚,锦屏以为自己可以很顺利的度过这几年。可惜天不遂人愿,田地里的农作物刚刚发芽,竟然遇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蝗灾。她的幸福生活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身无分文的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了县衙,但他们一看到我的样子,不由分说就把我赶走了。绝望之际,您出现了。”锦屏不好意思道:“之前,我也听说过您的事迹,以为此事会不了了之,可没想到您竟然下令让当地官员扑灭蝗虫,虽然会有不赞同的声音,您还是顶着坚持了下去。这样一来,我租赁的田地慢慢恢复了,我也得以在岭南继续生活。后来,我离开南方来到长安,便想办法积攒人脉,希望到时候可以帮到您。”

李木志闻言挑了挑眉:“你怎么知道我会回到长安?当时,连我自己都不确定我会回来。”

“李刺史心中有百姓,自然应该回到长安。”锦屏笑道:“其实初次听到您回来的原因时,我有些失望,所以我选择离开长安城,住到了终南山。之后,知道您在朝堂上力挺姚公治理蝗灾,我就明白您并没有变,依旧是那个心怀百姓的好官。而且,您因为云雾降职,也算是……”

她话没说完,但李木志明白她的未尽之意。“既然如此,那这东西我就收下了。总之,无论如何还是要多谢你。”

“李中丞言重了。”锦屏微微颔首:“这对于您来说,可能是应尽之责,但对我来说就是救命之恩。我还从未向您道一声谢。如今却先接受了您的道谢,实在不应该。”

“都是在帮忙,又何必分个高低?”李木志眼看到了用膳之时,开口邀请她留下用饭。

“不敢。家中还有人在等候,这便告辞了。希望中丞接下来一切顺利。”

“借你吉言了。”

锦屏才走出李府,李木志就命人悄悄跟着她。

“主君还是不相信她?那她的提议您……”

“来历不明的人,我怎么能轻易相信。不过”李木志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字条,吩咐道:“你派人去查一查这上面的真伪。”

管家领命后,立刻就行动了。

等到锦屏终于甩掉身后的尾巴时,道童才出现。

“成娘子,你编的故事恐怕比书肆里的传奇还要真上几分。那李木志明明就是一个奸臣,而且你们之前从未见过。”道童抱怨道:“若不是他非要请先生入宫,先生又怎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为什么我们还要帮他?”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锦屏瞥了他一眼:“奸臣不好吗?奸臣才好呢。再说了,云雾自己做出的决定,谁又能阻拦?他不是让你找个地方藏好,到处乱走什么?”

“……我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