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拆二代吃瓜日常[年代] > 第7章 第 7 章

拆二代吃瓜日常[年代]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苍久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8:08 来源:文学城

24k的纯金,在灯光下反射出明亮的光。

那是一条吊坠,捧着桃子的小猴子正是她的属相。

将近十克的重量,被它的价值放大了许多倍,郭慧贤要用两只手才能捧得起。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哪有女人不喜欢金子的?

亮闪闪的光芒照得郭慧贤眼睛都睁大了几分,但她还是坚决地把裹着红布的吊坠推了回去。

“呔,呔……”

程老爷子摇着头,半天说不出一句囫囵话。

程老太见势便主动把吊坠拿起来,戴到了郭慧贤的脖子上,“来,戴上吧,也不值几个钱,咱家里的孩儿们都有。”

等程老太帮忙把话说出来,程老爷子这才跟着点点头。

从前家里没钱,孩子们出生就只有一颗红布包着的鸡蛋。

如今家里马上要拆迁,以后的情况越来越好,金子也就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

老大家的是小猴,老二家的是小狗,老三家的是小猪和小鼠,老四家是小羊。

每一个吊坠都对应了他们的生肖,每一个都有八克重。

“姥姥给你的,就收下吧。”程玉秀也跟着劝她道。

既然母亲都这么说了,郭慧贤只好接受。

摸着脖子上的坠子,郭慧贤礼貌地向他们鞠了个躬,“谢谢姥姥,谢谢姥爷。”

程老爷子:“不,不……”

程老太拉着郭慧贤的手,满心满眼都是欣慰的笑:“不用谢。”

时间不早了,在家里等了一天,两位老人有些犯瞌睡。

外孙女既然已经回到家,以后有的是说话的日子,不用急在今晚,于是又交代了几句后,他们便回屋睡觉了。

坐了一整天的火车,郭慧贤和程玉秀都累了,简单吃了些饭后也上楼休息了。

“你先睡这屋吧。”

推开二楼的一间房门,程玉秀帮郭慧贤把她的布袋挂在了衣架上,“屋里还没好好收拾过,别嫌脏,赶明儿我弄弄。”

脏?

哪里脏?

她只知道,这间四十多平的卧室,几乎都快跟郭家的客厅差不多大了!

手打的衣柜、手工雕刻的床头板,还有那一张竹躺椅……虽说没有从商场里买来的值钱,可每个细节都透漏着手艺人的精致。

床上的床单和枕套都是新换的,洗完后被太阳好好地晒过,还能闻到上面有几丝暖暖的味道。

白色的底上配有几朵浅红色的花,俗,但是很好看。

真要说脏,恐怕就是垃圾桶里那几个脏纸团没来得及扔罢了。

接女儿回来的决定太仓促,不止是程玉秀,家里也没好好地做好迎接她的准备。

拿起床刷,程玉秀一边帮她打理着床铺,一边说道:“你那几个弟,之前回来住的时候睡这屋。”

“本来想让你住楼上的,楼上的房间大,还宽敞,就是屋里都没啥东西。过几天吧,你看看你喜欢哪间屋,我好好拾掇拾掇。”

郭慧贤原本以为自己要跟母亲住一间房,她甚至都做好了打地铺的打算。

只要能跟母亲呆在一起,就算是打地铺她都是开心的。

可怎么都没想到,她不仅不用打地铺,甚至还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

郭慧贤:“不用麻烦了,我住这间就行。”

直起身,程玉秀把她的枕头弄得更蓬松一些后,欣慰地笑笑:“那好,时间不早了先睡吧,有啥事明天再说。”

“嗯嗯。”

关灯后躺在床上,郭慧贤没有睡。

黑暗中,她静静地看着天花板上的吊扇,听着自己还在激动的心跳声。

一切都像是做梦一样。

昨天的这个时候,她还在因为不想嫁人而担心,现在她竟然能躺在床上安然入睡。

窗户外面的树梢上,还有几只不肯入睡的蝉。

它们的叫声也有豫省的口音,“吱哇吱哇”的,和自己在林市听到的蝉鸣不太一样,但是很好听。

轻轻闭上眼睛,郭慧贤试着悠长地深吸了一口气。

下意识摸着脖子上的那只小金猴,她隐隐能感觉得到,以后在豫市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二天,不到七点郭慧贤就睁开了眼。

她习惯了早起,因为要早早地赶去纺织厂上班。

可现在,看向窗户外面缓缓升起的那一**太阳,郭慧贤起床后,竟一时不知道要干什么了。

村里人应该要耕地吧?

定了定神后,郭慧贤决定像程玉秀一样,做一个合格的农村人,一会跟着她下地干活去。

郭慧贤以为自己醒得挺早了,等下楼后才发现姥姥和姥爷都醒了,程玉秀也赶在太阳升起前出了门。

“醒这么早啊?”

姥姥正在楼下的厨房里搅着一锅疙瘩汤。

熟练地往里面敲了两颗鸡蛋,又撒了一把小青菜,咕嘟咕嘟的泡泡里满是家常的味道。

“昨天坐了一天的车,再去睡会吧,等会饭好了叫你。”

院子里,姥爷正在跟着收音机里的音乐打着太极拳,身边还有几只散养的公鸡,正啄食着地上的小米粒。

“我睡不着,让我来帮您吧,”郭慧贤编起袖子,主动进来厨房帮忙,“咱们家是几点下地干活?一会也带上我一起吧。”

“下地干活?”

姥姥愣了一下。

“早,早就不,不干,干了……”

正在打太极的姥爷手上的动作流畅连贯,可一开口说话还是磕磕巴巴的。

姥姥笑着解释说:“恁妈没跟你说吗?咱们村要拆迁了,这屋啊、地啊都要拆,以后就不用再干活了。”

姥姥的语气轻松,像是说着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说着,又侧过身,熟练地把另一口锅里的烙饼翻了个面,表面那几颗葱碎被油一煎,发出着“滋滋滋”的声响。

“那我……”

姥姥:“在家看看电视、跳跳舞啊,没事儿了要想出去转转圈也中。”

拆迁,彻底实现了财务自由。

不用再担心年底没有钱,不用再担心碗里没有肉,唯一的担心,恐怕只剩下要把钱存进哪家银行才能拿最多的利息了。

这样的生活,是郭慧贤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躺着就把日子给过了?这和当“皇帝”有什么区别?!

听姥姥说,程玉秀一早就去市里给她买东西去了。

为了庆祝她今天回家,中午家里人一定要整整齐齐地坐下吃一桌好的,什么羊肉牛肉,鱼和虾,一样都不能少。

让别人买不放心,她得亲自去才行。

“早知道我就跟我妈一块去了。”帮姥姥把疙瘩汤盛出来,郭慧贤喃喃道。

“没事儿,让恁妈去,”继续烙着饼,姥姥又说,“恁妈接你回来又不是为了让你干活,你就踏踏实实地在家吧。”

“是,是啊。”

姥爷过来接过了她盛好的疙瘩汤,“好好,好,好……”

看他半天都说不出来,姥姥这才用围裙擦了擦她手上沾着的水,替他把话说全,“在郭家刻章(累)了这么多年,恁姥爷让你好好歇歇。”

有姥姥帮忙翻译,姥爷点了点头。

有些方言郭慧贤没太听懂,但看到姥姥和姥爷脸上的笑,她能猜到,那一定是很好很好的话。

上午,郭慧贤陪在姥姥姥爷身边,一边看电视一边剥莲子,聊着自己这十几年在林市的生活。

姥姥和姥爷说惯了豫话,郭慧贤的普通话又带了点林市的口音,交流起来有些障碍,不过连蒙带猜的,也能明白彼此要说的意思。

这一上午,郭慧贤说了自己这十七年的经历,同样也对母亲的家有了更多的了解。

姥爷叫程兵,姥姥叫刘淑琴,他们都是在十里堡土生土长的庄稼人。

和郭明德描述的完全不同,姥姥和姥爷不是什么刁钻的性子,而是两个很和善、很朴实的老人。

姥爷是有些结巴,不善言辞,但干活一点都不马虎,一个人就能扛起有四个子女的家。而口齿伶俐的姥姥就是他的嘴,陪在他身边,替他说了几十年的话。

十里堡也不是什么“全是刁民”的腌臜地儿,在拆迁前,村子里虽然穷,但乡里乡亲之间还是很和睦的。

程家一共有四个孩子,这些年都过得很好,不仅有了自己的孩子,还在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楼。

程玉秀在离婚之后一直陪着老两口,他们现在住的楼是程玉秀花钱盖起来的,只是用着老两口的地皮,所以说起来,郭慧贤并不是“拆三代”,而是“拆二代”。

眼看着快到十一点了,一早就骑着三轮车出门的程玉秀这才顶着烈日回来。

她的脸上满是疲惫,身上的那件薄衫也被汗湿了,但是在看到郭慧贤后,瞬间就缓和了许多。

她这一趟去市里买了不少东西,除了中午做饭要用的肉菜,还有一些日用品,全都是在商场里买的,质量很好的牌子货。

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水,程玉秀一边擦汗一边把口袋里那几张纸放到桌子上,说:“等下午,咱再一块去市里,再给你买几身新衣裳。”

昨天急匆匆地带她回来,一件衣服都没拿,总得置办点新衣服新鞋才行。

“嗯嗯。”

郭慧贤点点头。

余光看向那几张叠在一起皱巴巴的纸,那几分笑意倏地僵在了脸上:

——豫省人民医院

这是医院的化验单?!

别担心,程妈妈没事~[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