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差一点也没关系 > 第2章 差一点女士

差一点也没关系 第2章 差一点女士

作者:宣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00:14:28 来源:文学城

按照我爸的规划,我会顺利升入本校研究生,毕业后考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和一个市南区的公务员结婚,再生两个孩子,他就算完成任务了。

只要出现一点纰漏,比如我没能保研,我爸就觉得他的计划失败了。

差一点,我的人生总是差一点。

如果爸妈离婚的时候,我再坚定一点,如果高考的时候,我的数学分数再高一点,如果大学前三年,我再努力一点,如果......

生命中曾经闪过多少个“如果”的时刻,可我始终差那么一点点。

所以,我再也没见过妈妈,没有考上心仪的专业,也没有保研,只能在这里,屈辱地握着电话,接收爸爸无尽的斥责和否定。

我从不抱有期待,因为我总是差一点。

这是一个诅咒。

没有保研成功,最应该难过的不应该是我本人吗?我不应该得到来自家人的安慰与关爱吗?

这个问题我思考过很久,我得出一个结论,其实我并不在乎保研的失败,可它带来的痛苦又那样真实。好像我做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避免爸爸不高兴,为了避免与他起冲突。

但我呢?我自己在哪里呢?我全然为我人生每一个阶段买单,哪怕是差一点点的运气。

在这一点上,我对得起任何人,也不欠任何人。

-

我和蒋峪说:“我总是差一点,所以我是差一点女士。”

蒋峪立刻说:“那我是差一点先生。”

我哈哈大笑。

我们在一起的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我和蒋峪去北京看花。

其实那是我参加完考研复试的一个周末,虽然两三天就出录取结果,但这种短期等待比二十天还要煎熬,一切搞得我心神不宁。

蒋峪计划周到,提前请假买票,复试结束的当天晚上我们已经到北京了。

三月底的颐和园,桃花开得正盛,粉的白的花瓣落了一地。我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微风起浪,湖面轻轻波动着。

如此大好春光,我却没什么心情欣赏,因为审判我的小锤要落下了。

我不敢看,只好把手机递给蒋峪,窝在他怀里,看着他的手指替我点开屏幕,点进相关的小群,然后点开比官网发出还要早的录取名单。

网络不好,看着信号延迟转的圈圈,我的心跳到嗓子眼,根本不敢往下看了。

蒋峪察觉到我的紧张,偏头看我一眼,问我说:“继续吗?”

我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看着网络内容一点点加载出来。

名单第一页就是管科,我俩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名字,大约在排名的中部,一个很擦边的位置。

管科已经算我们学院招生较多的专业了,但由于它还有小方向上的细分,具体到某一方向的话,名额并不算多。

那一刻,我感觉手都凉了,心律急剧飙升,强烈到我仿佛听到了心跳的回响。

我初试成绩的排名比这个位置要高,但我校不是没有刷本校和刷前排的先例,我又想到复试时候,我被老师打断的某个提问,心里纠结到像有只小猫爪子在爬。

本来我和蒋峪复盘的时候,我俩一致觉得我的复试表现还可以,但现在我又不敢确定了。

蒋峪紧紧握着我的手,心有灵犀,他也说不出话来了。在这一瞬间,我们共享了情侣间第一次的“苦”。

心里惴惴,我深呼吸了一次,还是要蒋峪继续往后看。

手机页面有限,蒋峪的手指停留在我名字的那一行,然后坚定地左滑。后面是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录取成绩,非定向,全日制,拟录取......

是拟录取!!!

天啊,看到那三个字的时候,我的眼泪刷一下掉下来。

没有什么应不应得,高不高兴,我只知道,我可以留在学校里了。

我可以继续念我的书,学我的习,从家庭的暴风雨逃出去,躲进学校的屋檐下,因为我安全了,落地了。

这种极致惊恐过后的惊喜,实在是波动,我的眼泪根本刹不住车。

蒋峪什么都没说,他只是安静地等我平复情绪,擦眼泪,递纸巾,然后他拧开随身的保温杯,要我喝点热水。

我有些不好意思,但听到蒋峪带着笑的声音从我头顶传来。

他说:“这下某人能变成多一点女王了吗?”

-

那天和蒋峪分开以后,我的手里多了一罐冰可乐,连同蒋峪递给我的那包纸,一起塞到了书包里。

走路回去的的时候,可乐罐和我的水杯撞到一起,咣当咣当的,响了一路。

这一年,正值毕业季,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宿舍的晚间不再吵闹,大家都是一脸疲惫地从外面回来,沉默地洗漱,然后各自躲进床帘里。

大一大二的生活是我的美梦,我在远离家乡的城市,没有家庭,没有烦恼,现在它要结束了。

我换了睡衣,卷着厚厚的被子喝蒋峪的爱心可乐。

刚才打球的时候,我爸也发了微信过来,只不过我没有立刻看到。

但消息总是要回的,内容也是要看的,就着可乐汽水的这点甜,我还是认命地点开了微信。

手机里,爸爸的一段段消息组成白色的字团,如一片乌云飘在聊天框里,我使劲往下滑,却怎么也翻不完。

不想看我被形容得多么卑劣,不想看爸爸对我有什么期望,不想做成材的女儿,我只想逃避。

把宝压到保研上的人,是我爸,不是我。在上半年开始投夏令营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准备考研了,只不过当时我爸还替我做着保研的美梦,我不敢去打断他。

家长最喜欢听孩子说的话,是“我可以”“我能做到”“我一定行”的保证,永远把孩子取得的成就看作理所应当,从来不去想孩子的难处。

我爸可能不知道,在得知没法保研的时候,我心里有一块石头落地了。

终于,终于。终于不被保研的萝卜吊着,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又不自觉地暗暗计算自己的可能性。

一心二用,很辛苦的。

-

在一通责骂以后,我爸又变回了慈父的模样,鼓励我继续考研,不要懈怠。

晴一阵,雨一阵,天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的人生好像也是这样,好不好,坏不坏,我总要走下去,哪怕一个人撑着伞。

第二天晚上,和蒋峪约好时间后,我带着自己的羽毛球拍准时赴约。

生活中,我是一个并不排斥运动的人,但我讨厌一切与绩点扯上关系的事,比如体育课考试,虽然没有挂科这一说,但我实在接受不了每学期的三千米跑。

再比如,我坚持打了一年多的羽毛球,是因为我体育课选修了它,为了绩点能好看一些,我不得不找了多个搭子一起练。

而好笑的是,大三大四没有体育课了,我却主动开始了运动。

在和蒋峪意外约着打球之前,我也有过几个搭子,但都约不久,因为大家各有各的事要忙,时间一长就散了。

蒋峪的球品蛮好的,技术也还可以。但最关键的是,我们两个的动作都不激烈,运动强度适中,就很满足我的需要。

我真的很讨厌那种没有沟通,但疯狂杀球,暴力进攻的队友,如果遇到了,我只想逃。

在加上彼此微信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蒋峪恪守着男女之间的分寸,尽职尽责地扮演着羽毛球搭子的角色。

我对男性的审美很专一,我喜欢高,瘦,白,看上去没有攻击性的男生。

蒋峪也健身,但是他练得很正常,一点也不夸张,就是看上去是一个身材还可以的男的。

我这个人很奇怪,如果伴侣很高很壮,我并不觉得有安全感,反而有“如果对方攻击我,我可能打不过”的担忧。

觉得一个人长在自己审美点上,和因对方好看进而产生更多联系是两件事。

虽然我和蒋峪认识的时候都是单身,但我也只是想想,没有说要和他发生点什么的意思。

除了基本的问候和约时间,我们从不在微信上闲聊。当然线下还是会说话的,但也仅限于,我知道他是男的,他知道我是女的,我在备考,他在写论文,然后我们称对方为“同学”。

说来也好笑,我俩的日常对话从“同学,今天晚上有时间吗?”到“打球吗?”到“8:30”,用了差不多半个月。

事情转折在某个晚上,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是考研预报名结束的第一天,我还在纠结报什么大方向。

我们管院学硕招生人数多的专业集中在管科、会计学、企管这几个大方向,而且初试的科目也是一样的,都考正直,英一,数三和管理学。

这给了我一个可以边学边思考的空间,管科和企管内部还有小方向上的细分,但总体上,到底是报比较卷的管科,还是报相对好上岸的企管,我没想好。

那天我们还是一起打球,在漏掉三个球以后,蒋峪看出了我的心不在焉,问我要不要休息一下。

夜晚起了风,我们并肩坐在路边的一处长凳上,手机都放在包里,但没有人拿出来。

路灯下,有骑行而过的车,走路的人,还有运动过后得到清浅呼吸声,一切好安静。

我把书包放下的时候,包上兔子挂件的脸被迫朝里,蒋峪伸手给她换了个方向。

我没有动,只是看着他的动作,看他绅士地帮小兔把吹到肚皮上的小裙子拉下来。

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只是坐在那里,我突然觉得这个时候很暧昧。

这一刻,蒋峪在想什么呢?

爱情是从这样的好奇心开始的吗?

在刚开始和蒋峪一起打球的时候,我还在日记本里写一些很惆怅的句子,如果我不是大四就好了。我就可以远离保研,远离毕业,远离要回家的期限,或许,我还能试试,谈个恋爱。

只是我已经大四了,过去的事情无可挽回,眼前的焦虑又那么紧迫,好多事情在这个阶段已经不合时宜了。

放空了好一会,我决定和蒋峪说点别的。

我们学校每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境内升学和签约就业的比例大概五五开。但我觉得这个数据有水分,因为就我身边而言,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深造,我想知道蒋峪怎么安排的。

我和他也算是熟了,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冒犯,所以我放心地问他:“同学,你读研吗?”

蒋峪露出一个讶异和不解的表情,在我诚恳的发问里,他摇摇头说,“不读。”

我追问:“不读?那你是直接就业吗?还是......”

蒋峪说,他是直博生,在读博三。

不知道为什么,他这话一出,我心里竟然有一种给他装到了的感觉。

我“奥”了一声,干巴巴地说:“那您还挺年轻。”

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蒋峪和我一样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因为我还在本科阶段,所以我会下意识认为对方也是。

我在心里飞快地算了一下他的年龄,22岁大学毕业,两年博士,那他今年应该24岁或25岁,也没有比我大多少。

“您?”听我这样说,蒋峪立刻补充:“我倒也没有这么老。”

“好吧。”我用笑代替了一时的尴尬。

那天晚上我们说了好多,关于我报考专业的问题,学校就业前景,还有蒋峪的直博生活。

蒋峪和我刻板印象里面的博士不太一样,他不算很健谈,但讲话非常谦逊、温和。

管科的小方向有数据与复杂决策、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等,企管有人资和战略管理,我们差不多从个人兴趣、发展前景、就业情况,对比了它们,蒋峪最后还是委婉建议我报管科。

跟企管相比,管科在就业上面的优势很明显,任谁都不会选错。其实我心里差不多也是这样想的,可能我当时只是特别需要一个人肯定我,赞同我,让我增加一点点的信心。

很难想象,一个人从成人到大学毕业,很少得到夸奖和鼓励吧。

我们学院是大类招生,我是后来分流去了企管这个专业。蒋峪以为我拿它当备胎是因为本科学的这个专业,他还根据他知道的一些导师的情况给我分析了一遍。

但根本原因其实是,我觉得企管好上岸,然后我特别想留在本校,不想毕业就回家,仅此而已。

我是一个没有退路的人,如果我今年考研没有上岸,我毕业后一定会被爸爸要求回家考公考编,考不上就别想出来了。

为了阻止噩梦的发生,我也要考上研。

不过这个原因,以我当时和蒋峪的关系来看还比较私人,我就没有多说。

蒋峪是经济学院的直博生,和理工科一些博士相比,他看上去显然要更清闲一些,最关键的是,他头发还算茂盛。

我和蒋峪认识的第一天,他就顶着一头卷毛,这差不多快过去半个月了,他的发型看上去也没什么变化。

我好奇地问他:“你的头发是自来卷吗?”

蒋峪说不是,我就又问了一遍为什么,这个追问真的太呆了,蒋峪也笑了。

他的卷发是博二的时候,小论文没投中以后烫的。

“被拒以后觉得太曲折了,想纪念一下它。”

蒋峪的口吻淡淡的,颇具自嘲:“不过这个发型打理起来也不难,从镜子看见自己这形象还挺新鲜的。”

(蒋峪这里说得还比较轻巧,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发型能让他时刻记着毕业焦虑,进而克服懒惰。)

觉得一个人可爱真的是完蛋的开端,因为蒋峪觉得自己的小论文发表过程很曲折,所以烫了个卷毛,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戳中我的萌点。

这个晚上,从学业聊到生活中的鸡零狗碎,我们说了好多好多,最后连球也不打了。

我信心大增,还是决定报考最想去的专业。

这也是我和蒋峪认识这么些天,最开心的一次见面。

而蒋峪以为他成功挽救了一个“失落少女”,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松弛了,他看上去也挺愉快的。

那天以后,我们心照不宣地开始一起回去。

我和蒋峪的宿舍都在图书馆的北边。我住4号,蒋峪几年前分配的的宿舍也在校内,他住1号,地图的顺序是先经过我的宿舍,再经过他的宿舍,还比较顺路。

当然我们不是天天见面,天天一起回去,我们大约一周打一次或者两次球,有约的时候才会一起回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差一点女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