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之中,空气仿佛凝固,唯有桌案上那盏孤灯的火苗不安地跳跃着,将两人摇曳的身影投在冰冷的夯土墙壁上,忽明忽暗,如同他们此刻扑朔迷离的处境。
暮婉清凝视着沈凌霄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决,知道此人已下定决心,再无转圜余地。她沉默片刻,那沉默带着千钧重量,仿佛在衡量接下来的话语可能引发的后果。终于,她似是下定了决心,素手微抬,从怀中贴身之处取出一物。那是一枚小巧的铜符,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触手冰凉沉重。
“既然陈公子心意已决,”暮婉清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敲在沈凌霄的心上,“三日之后,子时三刻,漕帮在城东三十里外的潥水码头,有一场非同寻常的私货交易。”她将铜符轻轻推至沈凌霄面前,“这是内部通行的符信,或许能让我们找到一丝线索。”沈凌霄接过铜符,指尖传来的寒意让他精神一振。他仔细端详,只见铜符做工精巧,正面刻着繁复连绵的水波纹,象征着运河脉络,中间一个龙飞凤舞的“漕”字若隐若现;反面则是一个狰狞的鬼头图案,透着几分邪气。“漕帮?”他眉头微蹙,语气中带着疑惑与警惕,“连他们也牵扯其中?”
“未必是漕帮本意。”暮婉清轻轻摇头,烛光在她清丽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近年来,运河沿线龙蛇混杂,除了根深蒂固的漕帮,还有大小帮派林立,更有不少亡命之徒聚集。有人借漕帮之名行事,或是冒充其旗号,亦不足为奇。不过……”
她说到这里,忽然顿了顿,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如同发现了猎物的鹰隼,紧紧锁定沈凌霄的脸庞,似乎要透过他的眼睛看穿他内心的每一个念头。“陈公子,”她的声音带着一种试探性的微妙,“可知道我们商贾行当中,‘对茶当歌’这四个字的规矩?”
沈凌霄闻言,心中猛地一凛。这绝非普通的寒暄!“对茶当歌”乃是苏州乃至江南茶商之间秘而不宣的一句暗语,非核心圈内人不得而知。其表面意思是品茶吟诗,风雅自适,实则暗指遇到重大危难、需要向同道求助时,以特定的茶叶或茶具作为信物和暗号。父亲陈有福在他年少时,曾郑重其事地告知他这套联络方式,并再三叮嘱,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易动用。
他心念电转,面上却不动声色,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谨慎,缓缓答道:“自是知晓。‘对茶当歌,人生几何’,此乃前辈们的雅训,说的是茶如人生,百般滋味,须得沉下心来,细细品味,方能悟得其中真谛。”他这番回答,既点出了暗语的表面意思,也暗合了其需要“细品”的深层含义,可谓滴水不漏。
“好!好一个‘细细品味’!”暮婉清眼中那丝审视瞬间化为了然与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激赏,唇角微扬,勾勒出一抹清浅的笑意。她不再犹豫,从另一只衣袖的暗袋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物。那并非什么奇珍异宝,只是一片看似普通、甚至有些枯黄蜷曲的茶叶,用一根极细的红线轻轻束着。“那陈公子,”她将茶叶递到沈凌霄面前,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凝重,“可识得此物?”
沈凌霄双手接过这片看似不起眼的茶叶,心脏却不自觉地加快了跳动。他将其凑到烛光之下,屏息凝神,仔细端详。初看之下,这确实只是一片品质尚可但已失水分的陈茶,但当他调整角度,借着光线仔细观察叶脉时,赫然发现那些纤细的脉络之间,竟隐藏着极其细微、绝非天然形成的刻痕!他强压住心中的激动,立刻取过桌上备着的清水,用指尖蘸取少许,轻轻湿润茶叶。
奇迹发生了。随着水分的浸润,那片枯黄的茶叶上,原本模糊的刻痕逐渐清晰,并显现出淡金色的、极其精细的纹路——那是一个独特的徽记,由一座姑苏城门楼与一株茶树交叠而成,正是苏州茶商联盟内部使用的秘密标记!这个标记,若非联盟核心成员,绝无可能知晓,更遑论仿造!
“这……这是家父的信物!”沈凌霄的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紧紧捏着这片看似平凡却重逾千钧的茶叶,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父亲果然早有预感!他并非毫无准备地踏入险境!
“不错。”暮婉清肯定了他的判断,语气沉凝,“令尊遇袭前三日,曾派一名心腹伙计,日夜兼程,将此物送至暮家。那人只说是陈老板的问候,放下东西便匆匆离去,当时局势未明,我只当是寻常的礼节往来,虽觉突然,也未深究。如今看来,恐怕那时令尊已然察觉到了迫近的危险,这是在提前布下后手,寻求援助!”沈凌霄摩挲着茶叶,仿佛能感受到父亲当时那份沉重与急迫。这薄薄一片叶子,承载的是父亲在危机降临前的警示与托付。
“除了这片茶叶,”他抬起头,眼中燃着希望的火光,急切地追问,“暮小姐,家父可还留下了其他讯息?哪怕是只言片语?”暮婉清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走向密室角落那个最为沉重的樟木箱笼。她取出一串钥匙,选出其中一把造型古朴的,插入锁孔,轻轻转动。箱盖开启,她从中取出一本蓝色封面的册子,看起来像是一本普通的商号往来账册,封面上写着“苏茶北运货录”几个字。
“这是令尊当时随茶叶一同送来的‘货单’。”她将账册放在桌上,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表面看来,这只是详细记录了此次北运的茶叶品种、数量、批次,与寻常货单无异。但是……”她顿了顿,取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少许白色的明矾粉末,“若用此物化水,轻轻涂抹页面……”
沈凌霄立刻会意,他小心翼翼地用明矾水浸湿一块干净布角,然后按照暮婉清的指示,在第一页记录茶叶总数的地方轻轻擦拭。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印着茶叶数量的字迹下方,渐渐浮现出数行用特殊墨水书写的、更为细小的字迹!那字迹略显潦草,带着一种仓促之感,正是父亲陈有福的笔迹!
他屏住呼吸,一字一句地辨认:
“漕运改道,黑云压城。
茶引百张,尽付东流。
若有不测,往寻…”
字迹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几个字模糊不清,仿佛书写之人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干扰,或是墨水在此处恰好用尽。“往寻什么?往寻谁?”沈凌霄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指着那断掉的地方,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急切。这最关键的信息偏偏缺失了!
暮婉清无奈地摇头,眼中也带着遗憾:“送来时便是如此。我反复查验过,后面确实再无字迹。不过……”她的目光重新落回账册,指尖点在那“茶引百张”四个字上,语气变得意味深长,“令尊在如此危急关头,特意点出茶引的具体数量,恐怕……别有深意。”
“茶引百张……”沈凌霄喃喃重复着,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茶引,是官府发放的、允许商人运输和销售茶叶的官方凭证,每张对应一定的茶叶数量。父亲此次北上山西,通过合法途径申领了一百张茶引,这是他知道的。但这与父亲遇袭、与这重重的谜团,又有何关联?
他闭上眼,努力在纷乱的记忆中搜寻。忽然,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场景跃入脑海——那是在他十四五岁时,刚接触家中茶行生意不久,有一次看着父亲整理一叠厚厚的茶引,他曾好奇地问:“爹,这一张张纸,为何如此重要?”父亲当时放下手中的茶引,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润泽我儿,你需记住,茶引不过一张纸,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但有时候,最重要的东西,反而就藏在这些看似无用的‘纸’里。”
当时他年纪尚轻,只把这句话当作父亲教导他要注重实际利润,不要被官方文书束缚。如今在这密室之中,结合眼前这诡异的“货单”,父亲当年那句“最重要的东西,反而就藏在这些看似无用的‘纸’里”,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莫非…莫非!”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父亲他……他将真正的线索,或者说,将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就巧妙地藏在了那些被劫的茶引之中?!”
暮婉清眼中精光暴涨,显然与沈凌霄想到了同一处!“极有可能!”她脱口而出,但随即秀眉又蹙了起来,“这是一个极其大胆又精妙的设想!但问题是,那批被劫的茶引,如今在何处?”
“定然还在那伙贼人手中!”沈凌霄斩钉截铁地说道,但随即脸色也沉了下来,“茶引本身具有官方价值,贼人不会轻易销毁,多半会设法销赃或利用。可是……就算我们推断出茶引中藏有秘密,又要如何从那伙穷凶极恶、行踪诡秘的贼人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取得这一百张茶引?这无异于大海捞针,虎口夺食!”
“这就是整个环节中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了。”暮婉清快步走到墙边那幅巨大的运河漕运图前,纤长的手指精准地落在标注着“潥水”的位置,那里是运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水网密布,地形复杂。“三日后的子时,潥水码头那场私货交易,规模空前,据我们安插的眼线回报,届时会有一批最新抵达的‘南货’出手。”她转过身,烛光在她清澈而坚定的眼眸中跳跃,仿佛燃起了两簇小小的火焰,“若我所料不差,令尊被劫的那批茶叶,乃至那批至关重要的茶引,很可能就在这批所谓的‘南货’之中!这是他们销赃最快、最隐蔽的渠道!”
她凝视着沈凌霄,目光灼灼,既有询问,也有挑战,更有一丝并肩作战的决绝:“陈公子,前路凶险,龙潭虎穴,敢不敢随我去会一会这群藏身暗处的魑魅魍魉,将令尊留下的线索,亲手夺回来?”
沈凌霄紧紧握住手中那枚冰凉的铜符,冰冷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父亲陈有福浑身浴血却依旧挺直脊梁的身影,在他眼前一闪而过,与记忆中那个温厚儒雅、教导他“茶如人生”的父亲形象重叠在一起。一股混杂着愤怒、悲伤、责任与无穷力量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
他迎上暮婉清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一字一句地清晰答道:
“但凭小姐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