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曹魏两丽 > 第9章 追随

曹魏两丽 第9章 追随

作者:近渺及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20:26 来源:文学城

袁绍一至,众宾客纷纷立于两旁拱手作揖,异口同声称呼:“袁公。”

袁绍一派平易近人,闻声,当即双手抬平,笑眯眯地与众人道:“诸位都是袁某仰慕、亲近之人,无需拘礼、无需拘礼。”

于是,众人噤声,只翘首望向堂上的袁绍。

袁绍温和地又道:“诸位还请入座。”

接着,众宾客便在四面甲士的指引下于归属自己的席位上入座。

荀氏一族位于右下次次位,比于其他寻常的宾客,已是处在高位。

唐袖跟随荀彧,同荀衍、荀谌一道,坐在荀氏家主的身后。

待众人入座完毕,总算瞧见做寻常布衣打扮的侍女、仆从端着各色的菜品,鱼贯地呈上。

烤雉、鹿肉笋白羹、煎肉、濯鱼、菘菜豆腐……

与平日里在荀府的菜色相差无几,只是肉类更多,还准备了酒。

唐袖望着口涎欲滴,但她仍知主人未动,客者不得擅动的餐桌礼仪。

袁绍居于最上位,率先举杯,谓众人道:“袁某深感诸位百忙之中抽空赴宴之情。今袁某遁离洛阳,表面外派,实则被贬,驻军冀州,遥望东都。然东都城内,陛下深忧,董卓专权,已于日前废少帝而立陈留王。”

此言一出,堂下议论纷起,大多都是在申斥董卓僭越、无视天威之罪。

荀衍小声地与身旁的荀彧道:“本以为只是寻常私宴,却未曾想涉及国祚民生。”

荀彧听了,微微叹息。

荀谌则是汲汲地开口:“这关注社稷民生有何不对?衍兄、彧兄,你我自洛阳辞官,可不就是因为看不惯那董卓董仲颖。如今董卓当真敢随意主张废立之事,莫说我等远在冀州议论,便是起兵反了他也未尝不可。”

荀衍瞋了荀谌一眼,告诫他:“你可万万不要贸然出头。”

荀谌不解:“衍兄,你到底在顾虑什么?”

荀彧耐心地解释:“起兵反抗董卓,此事确实无错。废立之事一出,不仅是冀州,想来九州之内皆有义士对董卓不忿。他们也迟早都会起兵。但起兵一事事关家族性命,随意妄论,恐惹祸上身。”

“彧兄,你胆子也太小了些。”荀谌嫌弃地瞥了荀彧一眼。

荀彧望着荀谌莫可奈何地摇头。

此时,座下已有一乡绅举杯响应袁绍:“袁公容禀,吾等身处冀州这等物产丰富之要地,更合该为陛下和社稷分忧。既然董卓祸乱国祚,我等应当即刻起兵勤王、清君侧,以还汉室天下盛世清明。”

“哪里看出盛世的?”就连唐袖都没忍住絮叨一句。

其身旁的荀彧闻言,意味不明地深望了唐袖一眼。

那乡绅接着道:“某薄有家资,愿倾尽家财以助袁公起兵。”

“某亦愿。”

“某也愿。”

“某等都愿。”

一时堂上群情激愤。

这下,唐袖倒是没有什么想要抱怨的。她噤声、抿唇、目光震动,有些失神地呆呆望着周围不停立起的人影,犹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

还有人道:“某家财一般,但胜在家族人丁旺盛,愿遣子侄十数人从军以供袁公差遣。”

唐袖更是瞪大了眼睛。

偏偏,同样有不少人如这人一般没有财力却愿意倾尽人力的。

袁绍在堂上,深饮杯中酒水,接着倒杯已示众人,哽咽道:“某袁本初深谢诸位义士拯救汉室之恩。我在此立誓,亦散尽袁氏尽数家财与所有子侄起兵勤王。汉室不重振、袁氏永不息兵!”

“我等惟袁公之命是从!”

“袁公!”

“袁公!”

“另,”就在众人一呼百应之际,袁绍抬手制止他们,继续道:“除却金银、兵众,袁某还恳请诸位有将帅之才或王佐之才的义士可以不吝辅佐袁某。”

“某颜良身强力壮,愿追随袁公。”

“某文丑亦是。”

“某冀州别驾沮授擅文才、谋略,亦愿追随袁公。”

眨眼之间,堂上还有人没站起来的,就数荀氏一族。

袁绍伴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向荀氏这边望来。

荀氏家主岿然不动。

袁绍笑曰:“素闻荀氏一族,清雅名流。祖父荀淑当年有神君之号。生八子,称八龙。其一子荀绲诞四儿,皆人中龙凤。颍川有传闻,颍川之盛,可见四若。这四若便是指得四位荀氏公子的表字吧?”

家主听罢起身,对袁绍拱手作揖,答非所问:“袁公谬赞。”

继而,又坐了下去。

堂上,袁绍的面色冷凝了凝。

袁绍皮笑肉不笑地接着道:“不瞒荀兄,某在洛阳时也是听闻过汝三位胞弟名声的。二弟荀衍荀休若,持身正、断案公。三弟荀彧荀文若,为南阳名士何颙称为王佐之才。四弟荀谌荀友若亦是为官清廉、体察民生。不知今日,这三位荀氏公子可来了?”

袁绍说完,更提着酒盏,走下堂上,径直往荀氏一族所在的席位上去。

在荀氏家主面前站定,家主当即再次起身。

跟随着家主,荀衍、荀彧和荀谌也都起身。

唐袖自然而然也跟着站起。

唐袖茫然地背手抓了抓荀彧自然垂落的袖袂。

荀彧安抚地望她一眼。

荀谌率先开口:“某荀谌荀友若见过袁公。今闻袁公有匡扶汉室之志,某深敬之。既然袁公问了,某愿追随袁公,鼎力相助。”

荀谌话音刚落,荀衍便是低低地厉声唤他:“友若!”

极具制止之意。

可惜,已经来不及。

袁绍听了,当即破延展唇,越过家主,直接走到荀谌身旁,一把握住荀谌拱起的双手,激动道:“某日后一定将友若你当作老师。”

荀谌亦是深受感动。

这两位新即的主臣之间情难自抑了好一会,使得堂上渐渐安静下来,直到一声寒鸦远嚎。

袁绍方才松开拉着荀谌的手,转而顺着荀谌向其上望过去,询问:“那剩下的这二位年轻郎君该就是荀氏二子与三子,休若与文若了吧?”

荀衍和荀彧纷纷向袁绍施礼。

“某荀衍荀休若。”

“某荀彧荀文若。”

“不知二位可有投靠之心。某定当待二位郎君犹如上宾。”袁绍说着,自己作为上位者,竟也谦卑地朝着二人深深拱手。

荀衍表情为难。

隔了好半晌,他无奈地说着:“衍亦深慕袁公高名。只是衍于洛阳已看尽宦海险恶,短期内无心再出仕为官,故只想待在家中,好好休养,待心力不再交瘁再为明公效力。”

荀衍话罢,深深作揖。

袁绍的笑容淡了淡,不过俨然还有一些。

荀谌不能理解地看向荀衍,荀衍却是看也不看他。

到袁绍看向荀彧,那目光锐利得仿若想将荀彧的皮骨拆开,仔细端详。

唐袖都紧张得不禁更加抓紧荀彧。

荀彧则是安之若素。

袁绍问他:“你就是那位被何颙称为王佐之才的荀文若?”

荀彧答:“万不敢当。”

“吾今欲起事,君以为如何?”袁绍一字一顿地又问。

荀彧波澜不惊地继续答:“吾以为第一件,今夜知晓此事之人都不得离开冀州一步,切断其书信、往来;第二件,当以清君侧之名广邀天下豪杰,集结九州之力,共抗董卓;三则,袁公当自立为盟主,统领起义大军。”

“这是?”

荀彧所言第一件,顷刻引起满座哗然。

荀彧则是不以为意地解释:“恐众人之中有董卓耳目,泄露机密,为我等招致杀身之祸。另两件一是为了名正言顺、广得兵将;另一是为了不屈袁公之大义、抱负。”

“好好好,文若此三个提议甚妙。”袁绍转瞬便改变对荀彧所言的态度。

“既如此,文若你可愿追随?”袁绍目光睥睨,注视荀彧。

荀彧只迟疑了片刻,便斩钉截铁地回答:“某自是愿意追随主公。”

一个“主公”的称呼,唤得袁绍是眉飞色舞。

袁绍单手一挥,“众卿请坐,启宴——”

之后,宴飨上,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不少人都离开座位,亲自来敬荀彧、荀谌俩兄弟。

荀谌身处其间,乐不可支。

荀衍只能找寻间隙,询问荀彧:“你因何要随友若他一般轻易投靠袁本初?这袁本初看似礼贤,却有威逼之疑。起兵之事何等机密,他却广布于众。不仅要金银财帛,还有文臣武将。”

荀彧无奈地答:“既已知是威逼。衍兄你已然拒绝,我又如何还能?虽说广布不该,但他确得金银财帛与文成武将,亦使冀州上下一心。我等走一步看一步吧。”

荀衍便不再多问。

荀彧转眸看向唐袖。

唐袖正失神发呆。

荀彧柔声询问:“怎么了?阿袖。”

唐袖后知后觉地回神反问:“他们这些人当真会倾尽自己的家财襄助袁绍?也舍得自己的子侄们不顾生死为袁绍效命?”

唐袖不太明白。

荀彧却是稀松平常地回答:“会的。”

“为什么?”唐袖的嗓音激动了些。

“因为在国之倾覆面前什么金银玉帛、子孙绵延都不值得一提。”

“可他们一人之力,乃至数十人之力未必能改变这乱世。”

“那若是千百万人之力呢?想要使这动荡的局面更易,总得有人站出来。便是那些没有站出来的人,说不定也会成为推动乱世更易的一只手。”

“文若,你也会吗?”唐袖怔怔地又问。

荀彧坦诚:“会的。说不定不止我,阿袖,你也会。”

唐袖:“?”

她绝不会。她只是个历史的过客,只要看着既定的历史成为现实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