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曹魏两丽 > 第41章 胜败

曹魏两丽 第41章 胜败

作者:近渺及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20:26 来源:文学城

曹操败于宛城,失去儿子,损失大将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许都城中传闻,便是不住在司空府隔壁,只要在同一条街巷上,白日夜里无人不可闻啼哭、咒骂之声。

再加之丁夫人近来从不在人前露面。

荀府,廊庑之下,暖煦的春风轻拂。

姜袂一本正经地告诉唐袖:“我听奉孝说,丁夫人闹着要同曹司空和离。”

“也是。倘若我的丈夫因为贪图别人的美色,而害死我唯一的养子,我也定要同他和离。”姜袂感同身受,说着说着还狠狠地咬牙、攥拳起来。

“可是,丁夫人此时离开曹操,必然是吃亏的。往后曹操那样权势滔天,她便没有机会再享受随之而来的荣华富贵。”姜袂愤懑之后又隐隐有些遗憾。

“照我看,丁夫人就该占着司空府主母的身份,日日夜夜给曹操脸色看。折磨曹操,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姜袂斩钉截铁。

唐袖闻言,慨叹地摇头道:“这即使折磨,也要荣华的想法,是我们这些穷困、没经过丧子之痛的人想当然罢了。于此今的丁夫人来说,她根本不在意这些。她大概看见曹操,就会忆起自己爱子惨死的情状。只会觉得难过、煎熬、痛苦,乃至恶心……”

“况且,也不是人人都在乎荣华富贵。总有一群人心中,有比金银玉帛更加值得付出一切的道德和情义。”唐袖敬佩这些人。

尽管她也很喜欢钱。

姜袂听了,思忖着以为唐袖说得也有道理。

姜袂唉声:“对于丁夫人而言,或许只有和离才能解脱……”

话音未落,姜袂远远地瞧见郭嘉和荀彧结伴往外走的身影。

一个消瘦、颀长,隐有几分松垮;另一个端方、挺直,如若屹屹的青松。

姜袂扬手、打招呼:“奉孝、荀文若,你们要去哪?”

远处的郭嘉听见,与荀彧对视一眼,俩人稍稍往廊庑下靠近。

郭嘉告知姜袂:“主公召集群臣前往司空府议事厅议事。我与文若正准备过去。”

“曹公肯开府议事了?”姜袂微讶。

非是姜袂大惊小怪,实是近来曹操既要操办曹昂的丧礼,又要安抚执意和离的丁夫人,沉溺在战败、丧子和损将的悲痛中,分身乏术、提不起精神。

郭嘉闻言,扬唇一笑:“若是自此一蹶不振,那曹公就不会是我和文若坚定选择效忠的主公。妻也好、子也罢,曹公这样的乱世英豪,终是要从后宅回到前朝。”

姜袂听罢,撇了撇嘴。

姜袂对唐袖嘟囔:“言外之意,曹操是个好主公,却绝非是个好夫婿。也不知晓,他和荀彧是不是也如此。”

唐袖忍俊不禁,笑睨了姜袂一眼。

姜袂则是越想,越有几分气恼。

姜袂收敛自己的和颜悦色,对着郭嘉和荀彧推手:“好了好了,你们既然有正事,就快走吧。我和袖袖,还有我们的体己话要说,就不送二位了。”

郭嘉和荀彧觉得莫名其妙。

但荀彧并不在乎姜袂微小的情绪,与姜袂稍一拱手,便转身离开。

郭嘉与荀彧同行。

郭嘉笑意盎然地告诉荀彧:“我家夫人啊,怕是杞人忧天,担心我们也会如曹公一般,日后轻贱她们和自己的子嗣。可她殊不知,若是没了她同奕儿,便是封侯拜相于我也不会有任何意义。”

荀彧听了,恍然姜袂的小女儿心思,察觉有趣,跟着郭嘉也是微微一笑。

郭嘉则是假装无奈,实则甘之如饴地又道:“看来等我归来,该好好哄哄我家夫人。”

荀彧故作嫌弃地摇头笑郭嘉。

郭嘉喋喋不休:“难道文若你就不担心嫂夫人她也是如此心绪吗?”

荀彧闻言一顿。

这下郭嘉笑得更是肆意、张扬。

他们离开荀府,前往司空府。司空府堂下已经站了许多文臣、武将。曹操扶额坐于最上方,面容憔悴、表情痛苦。

其中有一武将,郭嘉认得,是曹仁将军,关切地拱手询问:“主公又犯头疾了?”

高座上的曹操自以为无碍地摆了摆手。

曹仁坚定道:“某早就劝主公该寻位治头疾的圣手。”

曹操嗓音略为沙哑:“我唤你们前来,哪里是商议这些的?而是昨日,我收到一封自冀州而来、袁本初的书信。”

听到“袁本初”三个字,堂下群臣大多是呼吸一滞。

曹仁语气不善道:“那袁本初说了什么?”

曹操长叹一声:“能说什么,无非道我是腌臜阉狗之后,从前也是对他俯首称臣的。如今不过侥幸得了天子做依傍,就以为可以平定乱世、统一九州?这不摔了个犬啃泥,宛城败于张绣这个废物便罢了,竟还丢了自己亲生儿子和麾下一员猛将的性命。”

郭嘉尽量不惹人注意地“嘶”了一声。

曹仁气得目眦欲裂。

就是在曹仁发怒之前,曹操自己猛地一拍桌案,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贯彻整间议事堂,并伴随余韵绕梁。

曹操嘶吼道:“无知袁狗,自己尚且局势不明,竟好意思奚落、侮辱于我。我曹孟德定与他势不两立。”

此时便有另一个声音:“主公三思,袁本初乃四世三公之家,广揽民心、厚积而薄发。我等初入许都,堪堪站稳,实不宜与袁本初有所嫌隙。而是该先安抚、稳住袁本初再议。”

曹操不耐烦地看着那说话之人,倏地话锋一转:“文若以为呢?”

突然被点到名字的荀彧,没有任何怔愣和迟疑。

他不紧不慢道:“以彧之愚见,主公与袁本初终是敌非友。”

此话一出,堂上有人更呼吸滞了又一滞。

可曹操却笑起来,望向荀彧,目色欣赏,但仍嗔怪道:“文若好大的胆子,莫非不知我与袁本初实力悬殊。袁本初坐拥冀州、广揽天下英才,又是民心所向。我如何能与之为敌?”

荀彧:“实力之强弱从来不是一定,正如战场之上总有胜有败。昔日项羽之强,终究为刘邦之弱所败。主公之于袁绍亦然。如今主公坐拥许都,扶持天子。天下可与主公争者,唯袁绍也。然袁绍虽势强,却心胸狭窄、少决断;尽揽天下英才而不知善用。袁绍比于主公,无论德行还是才能,皆不及。况主公扶持天子,乃正义也。”

荀彧这一番话,不仅向曹操,实则向其他群臣解释了为何曹操可与袁绍抗争,还安慰了曹操“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一直因宛城之败而屈辱、不振。

曹操心满意足地颔首扬笑。

但众臣之中仍有微词:“此些皆乃令君一人之言,虽不乏道理。但主公难道不知,宛城一败,主公已经失去了儿子和将军。若是再败于袁本初,只怕……”

剩下的话,那人不敢再说下去,因为曹操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但附和此人的不在少数:“还请主公三思。”

议事堂上一时僵持不下。一面是劝曹操三思,莫听信荀彧一人之言的;另一面是拥护荀彧,直言不过是与袁本初打仗罢了,难道我们曹军怕他们不成?宛城虽败,可从前青州、兖州、鄄城,无有不胜。

眼见谁也不服谁,曹操又去寻其他人开口。

他目光掠过程昱、荀攸……这些都是他十分信赖的谋士,只是郭嘉一副事不关己的看戏姿态。

曹操佯装不满地唤:“奉孝,不如你来说说。”

郭嘉本还在幸灾乐祸,这下不好再笑了。他愣了愣,望向周围的众人,其中不乏有看轻、调笑他的。

毕竟,宛城一战,他除了救主,并未使此战获胜。

郭嘉叹了口气,又耸了耸肩,一副莫可奈何的模样,缓缓开口:“以嘉之见,主公之于袁绍,有十胜十败。”

“哦?”曹操来了兴致。

荀彧望向郭嘉,目光带着笑意。

郭嘉娓娓道来:“绍繁礼多仪,公任体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主公有此十胜,欲克袁绍无难以。”

曹操听完,拍手大笑:“好好好,真是有理有据,且十分酣畅淋漓的一番论断。”

曹操高兴地自主座上走下,到群臣中间,先是拉起荀彧,而后往前更几步,再拉住郭嘉,望众人,一字一顿:“文若善观大局,而奉孝能察微势,此二人乃我左膀右臂也。”

“众卿们也都说说吧,接下来吾欲克袁绍当如何为之。”曹操看向程昱和荀攸。

荀攸与荀彧有族亲之联,率先开口笑道:“欲克袁绍,主公还当先扫平周边。宛城张绣、下邳吕布。”

程昱正声:“昱望主公牢记宛城之耻,虽败却不怯。再临宛城当所向披靡、得报大仇,再不为蝇头小利所惑。”

《十胜十败论》出自《三国志·魏书十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胜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