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苍屠:她以铁血覆山河 > 第14章 经费

苍屠:她以铁血覆山河 第14章 经费

作者:永生亦永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15:56:05 来源:文学城

宋谨虽迟但到,众人起身相迎。

监令打量着这位青涩公子,随即侧首向长史探问:“这位是?”

“啊,这位是宋府尹的公子,今日代表府尹前来。”长史这边介绍完,对宋谨引见道,“这位是军器监监令,专程来秀止商讨技艺革新一事。”

宋谨无言微笑,对他颔首致意。

监令眼中闪过讶色:“素闻宋府有位曦小姐,竟不知还有一位谨公子,失敬失敬。”

长史抬举宋谨:“谨公子平日低调,能力不凡,宋府尹对他极为重视,否则也不会交付如此重任。”

宋谨不形于色:“长史大人谬赞,在下实不敢当。还请继续正事。”

监令切回正题:“言归正传,工部眼下风向明确,研发首重实效。能多快产出,便有多大机会通过审批。”

一名工匠问道:“不知这个‘快’具体是多久?”

“成果落地,至多五年,工部那边方有把握。”

工匠们闻言惊色。

监令叹息一声,道出原委:“去年许、边二州贪墨大案致使国库空虚,工部迫于户部压力才立此新规矩。研发若拖得太久,国库消耗实难支撑。”

宋谨直言:“此事或有余地,交州财政已承接许、边二州的涉案资产,正好可作研发之用。”

苍仁曲站立宋谨身侧,默默听着一切。

监令眉毛微皱:“这笔钱能动吗?本官听闻太子殿下任职交州都督,是奉王上之意将这笔钱收归国库。”

长史语气沉稳:“款项之事,诸位尽可宽心。太子殿下在应都奏对,王上首肯只是时间问题,眼下要务在研发本身。”

宋谨表明立场:“研发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若只求速成罔顾规律,无非于揠苗助长,钱投了也是白投。”

一名工匠深以为然:“赤武帝时期,像璇源鼎,蒸燎弩这等国之重器,都是花了数十年呕心沥血制才成。”

监令思索片刻,放宽口风:“几位大家的项目若能比肩赤武帝时期的潜力,朝廷倾力支持自然不在话下。 ”

长史欣然道:“交州技艺冠绝万邦,超越前朝并非难事。既如此,便有劳诸位大家,将项目方案取出,让我等一同参详。”

大匠们的学生各自将方案呈予在座诸位,人手一份。

“真如长史所言,项目根基扎实,构思新颖,大有可为。工部见了,定会酌情通过。唯独此册,”监令单拎出来一本,“初衷是好的,但是兵部资源全民化,太过危险,触及根本。”

宋谨正凝神细阅监令手中那卷项目,始终未置一词。

负责该项目的工匠解释道:“监令,偃人用于民生已有成例在先,此案确保毫无杀伤,且成本低廉,效率远超寻常,万民得益,请您明察。”

监令正色回绝:“涉及万邦安危,岂可轻授于民?由官府统一管辖,保万无一失,也是为了民生社稷。”

工匠张了张口,似想再争,最后只能无力妥协:“是…是……”

长史目光转向宋谨:“谨公子,您看完了吗?”

宋谨抬了一眼:“快了。对了,有一个问题我忘了问。”

“您说。”

宋谨转而问向监令:“这些项目呈报上去,工部最多通过几个?”

监令回答道:“此次情形特殊,经费既然从地方上拨款,按道理来说,只要地方承担得起,数量上没有限制。”

“既如此,经费一事,我还需与家父商议。这些项目也需再看一看。”说罢,他将那沓文书递给一旁的苍仁曲。

监令语气热络:“好说,好说。只要府尹这边敲定,工部那边不过是走个过场,尽管放心。”

长史对宋谨道:“谨公子,此项目已由府尹大人挂职监使,日后还请您代为督促,多费心了。”

“嗯。”

宋谨还在后头议事。

苍仁曲抱着文书先行出府等候马车。她随手翻开几页,其中天马行空的构想,只在她上学时略有耳闻。这些设想概念完整、逻辑自洽,连数据也严密得无懈可击。

她内心讶然,交州技艺竟发展到了如此程度 。

“你是我带过最差的学生!项目动笔之前,为何不先摸清军器监的红线?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你心里没数吗!现在项目黄了,经费没了,这东西白干一场!”

前方停着一辆马车,里头的工匠正在对他的学生撒气。

“对不起师父……”

“今天害我丢尽老脸,以后你别想着出师!”

马车在学生哭嗷叫喊声中滚滚远行。

苍仁曲翻开了那份被监令否决的项目文书——关于民用偃人生产线的方案。

“……偃人能将人力从重复劳役中彻底解放,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将来实现偃人量产,造价大降,可使偃人走入寻常百姓家,万家有机枢,户户得助力……”

……

三年前。

苍仁曲拿着勺子,对桌上的玉琼羹望眼欲穿。

“阿曲,这可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点心,怎么不吃?”许义歌催促道。

“舍不得吃。”

“为什么?”

苍仁曲怨声载道:“小时候一碗玉琼羹三钱一碗,自从上面规定民间作坊不得私制玉琼羹,如今一碗竟涨到了百钱。”

许义歌咂咂嘴:“要我说,你得这么想,寻常百姓能吃上一口,那可是天大的面子,说出去,可就成了身份的象征。”

苍仁曲愤然摔勺:“百姓百姓,玉琼羹是百姓发明的,不许百姓经营,让百姓吃不起,还反让百姓以此为荣?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许义歌被她举动惊了一跳:“有你这张嘴,父亲的官帽迟早不保。”

“饮玉琼羹原意求财,它却变成了掠财之物。”苍仁曲斟酌半晌,还是举碗喝了一口,“味道果然变了。”

“权力分走了一杯羹,味道自然有所不同。”许义歌晃了晃手中一干二净的碗盏,笑的意味不明,“不过这权力的滋味……确实新奇。”

“阿曲。”宋谨隔着车帘呼唤她。

“公子何事?”苍仁曲不紧不慢地行驶马车。

“一路上你都没怎么说话,有心事?”宋谨语气波澜不惊。

“公子,我话一向很少。”苍仁曲也语气淡淡。

“是吗?”宋谨声音慢慢贴近,苍仁曲似乎听到了帘后的呼吸,“看你对我话挺多的。”

苍仁曲不自觉身子前倾,陪笑着:“可能公子让人看着面善,让人情不自禁话多起来。”

帘后的人沉默了。

苍仁曲语气带着几分故意:“公子怎么不说话?男子不都爱听这样的玩笑话吗?”

宋谨即声反驳:“谁吃这套你逗谁去。”

“好,我不说了。”苍仁曲吃了爽。

宋谨冷不防掀开车帘,探出身来:“话既出口,你且说说,我究竟哪里面善?”

苍仁曲转头,宋谨的脸近在咫尺,一双浅墨色的目光正灼灼盯着她,对视片刻,苍仁曲便回头继续驾车:“公子若想听些赞美之言,我能为您说上一路,保证字字从心。”

宋谨望着她背影,问道:“那阿曲吃我这套吗?”

苍仁曲攥紧缰绳:“公子,我不饿。”

“……”宋谨轻咳一声,放下了帘子。

不得不说,宋谨长着一副贵公子相。

眉淡细长,睫如鸦羽,薄唇衬着挺立的五官,阴柔中透着一股凛然之气。与生俱来的权贵带给他一种矜贵气质,周身透着与寻常百姓截然不同的疏离感。

人中龙凤,生活在与众生迥异的环境,世俗罕见,一眼难忘,何况与他咫尺相视。

她的心不可避免漏跳一拍,时刻想着——

刮烂他的脸。

夜晚,宋府。

苍仁曲将今天的项目文书抱至书房,整齐置于案头。

宋谨拿起其中一本,嘱咐道:“去我房里,将璇源鼎的笔记取来。另外,寻大莱要今日的记录,一并带过来。”

“是。”

返至别院,苍仁曲第一次进入宋谨房间。

满屋沉香,苍仁曲不自觉心神一松。满墙书柜倚于东墙,轩窗之下仅设一桌一几,是宋谨平日观景品茶之处。

越过折屏,宋谨竟将书桌放置于床前,案头摊开着璇源鼎的笔记,上边密密麻麻皆是批注,底下还垫着几页演算草稿。

府中人言谨公子勤学,果真名不虚传。

苍仁曲收拾好草稿,将书桌整理干净,离开时随手翻看宋谨留下的笔记。

眼花缭乱的数据,公式,推理,计算……隐约间头发好像掉了几根。

……头疼。

不禁让她回忆起为了备考文试而苦读工程的时日。

苍仁曲先回房取了宋谨遗失的书,又转去匠作坊找到了大莱,大莱正在修理昨天那只损坏的木鸟。

苍仁曲上前招呼,用了府中侍从平日对他的称谓:“莱哥,公子吩咐我来取今日的记录。”

“喏,在那。”大莱眼皮没抬一下,指了指旁边用零件压着的两张书纸。

苍仁曲轻轻取下两张书纸,随口一问:“莱哥,公子做这些璇源鼎的记录,是有什么用处吗?”

大莱随口解释道:“没什么用,公子单纯感兴趣而已,外面的大人物知道他有这个喜好,上赶着给他送礼。”

苍仁曲闻言一惊:“璇源鼎乃是国之重器,关乎万邦机密,竟能当作寻常礼物送来送去?”

大莱倒是习以为常:“以公子的身份,璇源鼎的图纸在他眼里,与这只木鸟玩具无异。”

大莱装上木鸟的一边翅膀,木鸟振翅而飞,却往左边歪斜。

他不禁疑惑:“咦?怎么回事?我分明仔细校验过左右重量,分毫不差才对。”

“少了一根羽毛。”苍仁曲道明。

大莱断然摇头:“不可能,图纸上就是三十一根,我亲自数的,不会差。”

“其实有三十二根。”苍仁曲一边说着,将昨晚熬夜制成的一小片钢羽放在桌面上,“有一根钢羽藏在齿轮与翅骨的夹缝里,肉眼难辨。莱哥若不信,检查一下左边翅骨就知道了。”

大莱半信半疑,待他仔细查验完木鸟左边的翅膀,苍仁曲已经离开匠作坊,桌上还留着那一小片钢羽。

真如她而言,确实有三十二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