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向东去报道,开始被安排去干活。农场厂长是周大林的老班长,都是事先打过招呼的。表面不给好脸但安排的活儿却并不重,也不脏。
舒窈已经报备过,有很多种病痛,所以并不强制要求上工。如果上头抓的紧,有检查的就去上。如果没有,那就不必要。
老公去劳动了,她自己在家将被褥晒了一下,洗了衣裳。将水都用完了,她自己挑着桶去担水。
“糖糖,妈妈去挑水,你乖乖在这儿自己玩,不许乱跑啊。”
小闺女刚才还跟她一起洗衣裳,这会儿拿了根草,蹲在那里逗蚂蚁。闻言转头起身,哒哒哒跑到她跟前。
“妈妈我陪你去。爸爸说,让我陪着你的。”
舒窈噗呲一下笑了:“妈妈是去挑水,很快就回来。”
“那我也陪着你。”
“好吧,那走。”
母女俩出去,昨儿听苏向东说了水井在东面,她就朝着东面走。辘轳井很快看到、她挑着水桶过去。这边井绳上没有桶,需要将自己挑来的水桶绑在井绳上。
因为不习惯这样的打水方式,她试了几次都只打到半桶水。有些挫败的嘀咕:“真是的、苏向东怎么就能打起来,他也很多年没用过这个了吧。”
“不会打水啊?”
一个挺俏丽的女声,她回头看到个年轻女同志,梳着俩大辫子五官明朗。在看清她的长相后眼眸亮了一下,动手去接她手里的水桶。
“是新来的吧?”看她点头,女孩主动开口介绍自己。“我叫王翠灵,你应该比我大吧?”
“是,肯定的。”
舒窈三十了,可她这些年生活轻松保养的好,看起来阳光明媚特别显年轻。女孩看她身旁的糖糖,但还是问了一嘴。
“我叫舒窈、刚来农场的下放人员。”
“哦,我爸说了,昨儿个来了一家子。”女孩对此丝毫不避讳,但还是看了看周围。“你们真好,很多都是自己来的,还带着伤。”
“谢谢。”
说着话的工夫,女孩将水给她打满了。将水桶给她放那儿,舒窈拿着勾担去挑水桶。
“不客气。”女孩笑呵呵的说完,然后眼珠子转转。“是这么说的吧?我们农村人不讲究这些,听说谢谢对应的是这个。”
舒窈笑笑但没回答,觉得她挺好玩。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不过口头的客套话而已。
“唉,姐姐、你小心点儿。”
舒窈太多年没干过这些活儿了,一下子还有些晃。前世肩膀上能挑一百多斤,如今这水没那么重,她却感觉肩上沉重脚下开始飘。
“谢谢、没事的,我习惯就好。”
女孩看她先是晃的厉害,后了慢慢就稳了。当然了,看起来还是吃力的。城里人嘛,没干过重体力劳动,可以理解。
舒窈挑了两担水,不大的水缸基本装满。来的时候带了米面油盐酱醋这些,但新鲜的蔬菜没有。她提着篮子,想着到附加农家去换一些回来。走了一二百米,看到一户人家院里菜长的郁郁葱葱,她站在大门口朝里眺望。
“有人吗?你好,我是附近的邻居、”
屋门被人打开,出来一个年轻女孩。距离远但也不耽误看清,那衣裳和身形正是刚才挑水时遇到的。
“妹子,这是你家啊?”
“对啊,我家就住附近。”女孩热情的给她打开门,邀请她进来。
“那个、我们刚来没有菜、所以能不能、”
“能。院里菜这么多,你随便摘。”
都不等她说完女孩就爽利的让她随便摘,她笑着摆手。“那怎么好意思。我是说能不能换我一些?按照菜店价格给。”
“啥钱不钱的。”女孩摆手,“你摘吧,豆角茄子黄瓜辣椒啥都有,你随便摘。”
舒窈被这热情给弄的有些踌躇,心想你看着不像当家的样子,真的不用问问家里人嘛。正想说什么呢,屋里又出来一个女人。看年纪四十来岁,同样慈眉善目的。
“大姐、能卖我一些菜吗?”
女人笑着朝她走来:“你是苏向东他媳妇吧?”
“是。”
“哎呀,不用这么见外。我弟跟你弟是战友,我正说让给你送去些呢。你看爱吃啥,你随便摘。”
虽然农民地位高,这时期被下放还是惹人疏远的。舒窈万万没想到,这位副场长会如此不避嫌。又或者这是人后。但不管如何吧,能这样已经非常好。有他们暗中照顾,生活差不到哪儿去。
“谢谢、太谢谢你们了。”
舒窈在这里摘了些菜,大嫂看她放不开,干脆亲自给她下地摘。原本想着能吃两顿就好,这一篮子怎么也够一周的了。
土豆耐保存,豆角、黄瓜、茄子、西葫芦、辣椒,一样样的特别新鲜。水灵灵的惹人喜爱。
“有事就来啊,不用外道。”
舒窈点了点头,却是已经做好了打算,下次到旁人家去买。大家表面不好跟她们多接触,但私下谁也不会有钱不赚。而且这钱很好赚,现在正是菜蔬多的时节。
有了菜了,她午饭做了面条。杂粮面、茭瓜辣椒做的臊子。苏向东干了一上午的活儿,中午结束后几个下放的一起回,他这才知道周围居然住着人。幸好旁敲侧击打听后,大家都对昨晚摇头,没人提什么肉之类的话,他这才放心。
“老苏,回家做啥饭吃?你刚来,米面蔬菜什么的都么有吧。要不到我那儿对付一口,咱俩熬锅粥。”
“不用,我媳妇在家呢。估计做了饭了。”他笑的满脸幸福,这么多年知道媳妇什么品行。不用说,家里肯定做了饭。就算没菜,她肯定也会想办法。
“我……你居然有媳妇陪着?”
“嗯。”
“我们一屋子五个人,全都离婚了只剩自己。你小子居然有媳妇陪着,这……”
“羡慕了吧?”
“岂止,那是羡慕嫉妒恨。”
“哈哈、”
苏向东笑的开怀,这一段没人管他们了,不用怕人训斥或者招惹麻烦。跟人岔开回家,果然一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面条啊,来,来、”他洗了手站媳妇身边去抢她手里的擀面杖。“我来擀。”
舒窈不给他:“坐那儿休息会儿,我会擀。”
他笑的很轻松,不似作假,看来的确没受什么苦。“没多累,就是在地里锄草。也没人看着,可以偷懒的。”
“那也坐那儿歇会儿,我很快就好了。”
“你在家不也洗了衣裳又打扫卫生。对了,菜在哪儿弄来的?我正想说中午去找人弄点儿回来,院里也可以收拾出来,现在正好种萝卜白菜。”
“好,我跟人寻点儿种子来。”
“不用,我有种子。”
舒窈将面从擀面杖上叠下来,拿着刀准备切。“你哪儿来的种子?”
“忘了我以前是干啥的了?虽然现在时局不同,但有些人还是可交的。我早有准备,需要自己种的菜种都有。”
“好吧、”她笑着将面条煮进锅里。“看来是我多虑。”
因为有积蓄,再加上有人暗中帮忙。所以日子从城里来了农村,但却好像没什么大的分别。舒窈是个闲不住的,将家里的事儿都弄好后,她也会跟着女人们一起去上工。
这个时节就是锄草,她也不挣多的工分,每天就挎着篮子薅草。一天几个工分不算什么,但这样既让人说不出闲话,又能有个事儿干。糖糖就跟在妈妈身边,小闺女非常懂事,从来不会随便乱跑。
“妈妈、是舅舅。”
下工回家就看到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她笑着迎上去先开门。“怎么有时间过来的?”
周大林伸手将糖糖抱起来:“周末,我请了一天假。姐,你们在这儿还好嘛?不是说你不用上工的嘛,怎么还下地去了?我去找……”
“不用。”舒窈阻拦他,从暖壶里给他倒了水。“我自己乐意的,不然闲着也无聊。你那老班长很照顾我们,我正想说怎么感谢一下人家。”
“不用。我们关系非常好,不用那么客气。”
“话是这么说,可、你战友的姐姐母女俩帮了我们很多。不做什么,实在觉得过意不去。”
他皱着眉有些为难,倒是舒窈一下子看到了他手里提着的鱼。“鱼是给我的吗?”
“是啊。”水库里抓的,两条都是七八斤的大草鱼。
“那就把这个送人一条。”
“行。”周大林挠挠头:“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那这样,我就不去了,我们现在这样明面上还是跟人保持距离的好。你过去一趟,将东西给人。”
“好。”
鱼、兔子、野鸡、只要有这样的东西,有合适的机会,舒窈就会暗中给与人家回馈。场长和他姐两家都是十分好的人,再加上礼尚往来,所以明里暗里的帮衬着。
“天冷了,冬天是不是地里就没活儿了?”
“屯田造地,冬天有活儿干其实好。”
舒窈秒懂,人就是不能太闲着。干活不怕什么的,他们如今最怕的是运动。只要没运动,干活都是小意思。
“大半女同志都不参加,要在家里照看孩子做针线。你也不用去,抽时间回趟城吧,我给你开介绍信请假。回去看看咱俩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老父亲惦记俩大的,小的在跟前看得到还好,大的不在跟前他是时刻挂在心上。时不时的就会自责,都是自己,连累了家人。
“好,我回去看看。”
能回去当然回去啊,她也惦记俩孩子呢。等地里的活儿彻底干完大家没那么忙,她终于用生病需要去医院的名义获得了回去的机会。
一路倒腾了一整天才终于到家,糖糖看到家门口了,提着东西就往里跑。一边跑一边喊,兴奋的脸都通红。
“哥哥、姐姐、我回来了。”
双胞胎正在屋里写作业,听到动静放下笔就往外跑。禾许伸手将妹妹抱起来,禾依跑去接妈妈手里的东西。
“妈妈,我好想你啊。”
她摸摸大闺女的发顶:“妈妈也好想你们。怎么样,在家里还好吗?”
双胞胎一起点头:“都挺好的,就是想你和爸爸。爸爸怎么样了,听他们说被下放可怕的很,我们都很担心你们。”
“没那么玄乎。”不能给孩子增加心里负担。“爸爸也很好,不过是农场有活儿要干,所以他回不来。”
“哦。”
三婶出去串门了,听说她回来了着急忙活就往回獠。一进门先抱住糖糖,一手带大的孩子,她对这仨哪个都喜欢的不行。这一段小的不在身边,她真是日思夜想。
抱着孩子亲了又亲。“宝,奶奶不在身边,你跟爸爸妈妈都好吧?”
糖糖也跟奶奶亲,乖巧的回答。“都好。”
三婶仔细观察小家伙:“长大了些。这孩子,越长越像她奶奶。”
“是吧。苏向东也这么说,没想到糖糖会这么像奶奶。”
禾依过来搂住妈妈胳膊:“妈妈,我是像您对吧?”
“对,像妈妈,像你外婆。”
禾许也过来凑热闹:“妈,那我就是像我爸吧,我是男孩子。”
“是,像你爸。”
双胞胎不论外貌还是性格,都没有遗传孙家人。禾许其实很像舅舅,不过大家都没见过所以没感觉。而他从小被苏向东带着,言行举止跟着爸爸学,所以特别神似,一看就是一家子。
她回家了,双胞胎兴奋的不行,晚上跟她聊天到很晚。翌日苏娟听说她回来了,急匆匆的跑来。和三婶一样,具体问了情况。
“家里你放心,有我们两口子在呢。”
“谢谢。”自从苏向东出事,他那堂兄弟一个没见。倒是苏娟来了好多次,之前他们离开时苏娟也来送行。因为有她在,她们才放心将双胞胎和三婶留在家里。
“你们两口子还好吧?”看苏娟气色不对,好像心事重重的。前世苏娟男人后来成了造反派,他那种性子就是爱投机取巧的。七十年代初出了意外没的,好像是这样,她记不太清。
“唉、随便他吧,我现在是不管了。他爱回家不回家,想干啥干啥去。”
三婶也是知道的,在一旁无奈皱眉。她们都是希望可以安稳过日子的人,如今这样显然非她们所愿。可是又管不了,甚至都不敢多说。那些人风头正劲,一句话就能给你一顶大帽子。
“算了不提他,反正眼下日子能过就过着。这么多年就这样,我也习惯了。所幸孩子大了,尤其老大已经是大人,进厂子接了他的工作,能照应这个家。”
舒窈点点头:“那老二是不是得去下乡?”
“是。都登记了,明年开春走。唉,去就去吧,城里没工作岗位,那就下乡去种地吧。都大了,他们的路他们自己走吧,我担心也替不了。”
“是。”
大势所趋非个人可撼动,该怎么走就怎么走吧。对于这个堂姐夫,她多余话一句没有。那些人这些年正在兴头上,可不是旁人三言两语可劝得动的。一个不好甚至被他们反咬一口,说你破坏。
舒窈在家里住了五天,临走俩孩子依依不舍的。都以为他们被下放可是要受些罪,实际上有她预先的安排,和周大林的帮忙,他们在农场的生活跟之前没什么不同。
苏向东这些年没怎么干过体力活,但适应的非常快。他身体健康结实,性子踏实能吃苦。只要没运动,他一天天干活一点问题没有。
周大林挂念他们,有时间就往这里跑。过年的时候提前给他们送来了年货,又去老班长家送了两只山鸡。老班长看着他皱眉欲言又止,两人在部队的时候相处过一年多,战友情让他不能不开口。
“还是跟苏向东他们保持些距离的好。现在这个时候,小心被牵连了。”
“不至于吧。”周大林脸上笑着,心里同样有些担忧。他当然清楚这时期的严重性,可真的连来往都不行了嘛。
“怎么不至于。没看很多夫妻都离婚了嘛,划清界限。现在正闹这个呢。”
周大林没回答,送了东西后离开老班长家。没想到舒窈临走同样叮嘱他:“以后少来,别被牵连了。”
“姐、我不怕。大不了跟你们一起种地。”
“那我们都吃糠咽菜、只能被动被安排,而完全丧失主动权?”
“可是、我要是跟你们划清界限,那我成什么人了?”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苏向东拍拍他肩膀,“能实打实的帮助到才是真的,要那些虚的干什么。”
大林默默点头,将大家的话听进了心里。之后照应都是暗中,他开始一趟趟的跑老班长家。有什么东西托老班长外甥女给转交,两人因此多了许多交集。
来年秋天,舒窈得知他和翠灵修成了正果。暗地里晚上在外头见面,两口子都表达了恭喜。
大林憨厚的笑笑,他也没想到会在这儿找上媳妇。翠灵真是个很好的姑娘,这些日子一直在帮他的忙。
“结婚了好好过。”
“嗯,我知道。”他也要有自己的家了。母亲去世他从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是非常盼望有自己的家庭。他发誓会好好对妻子,好好对自己的孩子。把自己没有得到的,全都给她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第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