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藏卷难休:古籍修复大师误成科研大佬后 > 第23章 水毁古籍(二)

当天夜里,六人组成的文保小组抵达清溪市檐雨书院。

黄金72小时已经过去10个小时了。

书院外围依旧堆着沙包,前庭地势低洼,地砖缝里仍旧积着没退干的水,踩上去会泛起湿哒哒的回响。

夜雨刚歇,空气中湿气与霉味混合成一种几乎能贴在脸上的味道,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进门,众人便看到礼厅正中那张展览长桌上堆满了古籍残卷。

纸张卷翘、封皮开裂,有的页面边角已经出现灰白霉斑,墨迹洇开,一页页叠在一起,像是一座被雨水吞没的文献孤岛。

所有的志愿者都穿着文保局统一配发的深灰色风衣式外套,肩膀还带着反光条。

领口与袖口已经微微泛湿,沾着些未干的雨痕。

几位志愿者正在桌边尝试初步的分类,但处理的方式十分混乱,有的按图册尺寸排顺序,有的甚至根据封面颜色堆叠。

一位志愿者正拿着一摞湿漉漉的谱册页,迟迟不敢落手,像生怕一碰便碎。

林序南一眼扫过那些正在徒手翻动残卷的动作,眉心微皱。

不等文保局的工作人员向这些志愿者做个简单的介绍,便快步绕过台侧,从防潮背包中取出湿度与pH检测仪,立刻开始测取当前的环境数据。

仪器发出细小蜂鸣,他抬头扫视上方横梁,对着裴青寂说:“厅内湿度百分之九十六,纸张已超稳定临界,空气pH值偏酸。”

裴青寂站在门边没动,环视一圈后便已了然,他冲着陪同的文保局的工作人员点了下头示意不用介绍尽快开始。

随后,他向前走了几步,在礼厅侧墙一侧空出的位置将书院的地图铺开,用长笔快速标示区块编号,然后转身对着其他人开口:“别动书了,所有文献停止转移。”

语气不高,却稳,语调一落,全场动静立止。

“先从纸质结构和装订工艺判断。”

他走到左首那一堆纸卷前,指尖掠过一页泛潮的封边。

“这批是棉纸加生漆封边,脊线断了但墨层稳定,可以低温环境脱湿。这边是连页毛边本,中页有局部吸附粘连,要立刻控温隔离。”

“——现场总共分六类。”他抬头,目光扫过现场每一双眼睛,“每类编号贴签,搬运路线只走中轴。”

空气立刻静了下来。

滴水声从屋檐上传来,一滴一滴,像在对齐指令的节拍。

林序南起身,将检测数值迅速同步到平台,顺手抽出记号笔,站到裴青寂身侧,毫不犹豫地在图纸边缘添上一栏。

“这里,我加个辅助参数。”林序南的笔尖点在分区表右侧,“标湿度等级,方便二次判断。”

裴青寂低头看了一眼,没多问,只点了点头,“可以。”

两人语气极简,动作连贯,像两个早已对表的齿轮,精准无声地咬合。

原本混乱的现场,开始沉稳地运转。

许南乔默不作声地站到林序南身边,接过仪器操作手册,一页一页地翻到检测流程那页。

他戴着手套,口罩未摘,动作稳准,跟着林序南的节奏将工具整齐分发到各分组位点。

话不多,却像一个精准执行命令的哑语节拍器。

沈玉和顾然然一左一右开始分类打包,动作利落得像早就排练过一样。

两人一边抬着装了湿残页的小纸箱往侧厅走,一边低声咕哝,语气压得很低,但语速飞快。

“我就知道,咱裴博士一出手,连空气都不敢乱动。”沈玉抱着一个湿纸箱,偏头冲顾然然努了下下巴,斜眼扫了一圈周围,“那眼神一扫,我脚底都发紧。”

“他刚刚那个眼神……啧。”顾然然正拎着控湿材料往回走,小声应了一句,语气带着压不住的佩服,“太有魄力了,裴博士简直太稳了!!!”

“林师兄和裴博士的配合也太默契了。”沈玉一边说,一边蹲下放稳纸箱,手指迅速撕开标贴,一气呵成,“一个统筹一个实操,语速都不用调,简直像提前背好了台词、确定好了走位。”

“可不是吗?还真是齿轮咬齿轮,对头才懂对头的纹路。”顾然然一手撩了撩被汗黏住的头发,嘴角一勾。

她们俩说着话,动作却一点没慢。

“人和人还真不能比。你看范萧,她都换了第三双手套了,”顾然然偷瞄一眼前方,余光一扫,“还说自己皮肤过敏,怕纸张有酸。”

沈玉循着她目光看过去,只见范萧正站在离书架最远的阴影处,小心翼翼地捏着镊子,动作跟夹薄荷叶似的。

“纸张酸她?”沈玉翻了个白眼,身子一震,几乎笑出声,“怕不是她自己先酸了纸。”

范萧穿着自己的米白风衣,脚下却踩着明显不适合泥水地的皮鞋。

她站在一旁时还不忘皱眉看自己的裤脚有没有被溅湿,脸上带着毫不收敛的别扭。

范萧站在最靠窗那堆,捏着一把镊子,动作极轻,还不时低头看自己的手背,皱着眉自言自语,“我之前手上起疹子就是这种潮湿又带着发霉的环境。”

“范师姐,我说你拿镊子戳半天了,”沈玉忍不住朝他喊,“你要真怕过敏就别碰了,留着让我来。”

范萧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嘟嘟囔囔地一直没完,“我又不是处理这个方向的,干嘛非让我动手?不是说过来做修复嘛,怎么还得过来救灾。”

顾然然侧头看了眼,不接话,只翻了个无声的白眼。

而在整个书院礼厅中央,那些混乱一度扩散的纸页堆,如今正按编号逐步清理,一摞摞被转移进中堂书柜的中空层,以控湿材料分隔,临时封存。

原本混乱四散的纸页,如今以一个小组为单位,在两人之间的统筹下迅速稳定。

而雨后尚未清透的空气,也在这一层层有序调度中,被强行压出了一种可控的节奏,悄然有了层次与分明。

夜幕逐渐落下已深,书院礼厅内灯光泛黄,纸张散发出的潮湿气味随着时间愈发明显。

林序南留在馆内,继续调试干燥装置与传感设备。

他半跪在设备一侧,手指飞快在面板上切换参数,余光时不时地扫过空气数据平台。

桌子的台面也被他重新规整过——标记线、标签带、湿度缓冲包、试纸片和微粒收集盒按材质排开,整齐得像外科手术台,连剪刀柄都正对着固定方向。

他像是临时划出了一小块专属于自己的逻辑防线,连混乱都能被精准分区。

另一边,裴青寂则带着沈玉,以及两位志愿者程厌遥和许昭,绕过礼厅,从侧廊转入书院的西侧。

那边原是展览期间搭建的接待区,半敞的回廊正对着竹林,地砖略高,地面干爽些,是唯一一处可用的空地,适合临时设置操作空间。

“把展板全拆了,还有那边的折叠支架一起搬过来。”

“遮阳布先铺平,确认防霉层朝下。”

裴青寂说话的节奏不快,却极稳,所有人都不自觉加快了手速。

他没有什么废话,和几个人一起在折叠支架上铺上带防霉涂层的遮阳布。

他弯腰钉角钩时,膝盖直接抵在砖缝里,水灾后的地面透着一股潮湿与凉意。

他神色如常,动作甚至没停一下,任凭地上残留的雨水慢慢浸润裤子。

几分钟后,撑出一个带顶无墙的“简易修复棚”。

灯光还未完全接入,棚内昏黄的临时照明靠电池组支撑,布面遮住了大半湿气,一阵风吹过,帘布风中鼓动如水帘。

程厌遥和许昭正在铺防潮垫,顾然然去取控温灯,沈玉已经蹲在一角开始登记工具序列号。

裴青寂脱下外套搭在门钩上,露出里面被汗水浸湿的浅灰衬衫,紧贴着皮肤,勾勒出他精瘦的轮廓。

他利落地卷起袖口,迈步走向院角那座被雨水打湿的大理石展台,石面在昏暗光线下泛着湿润的光。

他俯身清除了覆盖在大理石上的枯枝败叶,随后缓缓弯下身,双手稳稳地握住大理石台面的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沉手臂线条绷得紧,皮肤下的青筋微微凸起。

沉重的石台压得他肩背一沉,却未有一丝迟疑。

他没吭声,也没回头喊人,稳住身体重心,一口气拖行过半个庭阶,泥水溅到裤脚,他连眼神都未曾偏移一下。

他将大理石展台放在修复棚正中,用裁切好的厚纸垫稳四脚,又弯腰一点点试重力,确保每一角都严丝合缝地贴合地面。

站起身时,他额前碎发已经贴上额角,脖颈后襟被汗水浸出一道明显的湿痕,手臂和衣侧沾着木屑和水渍,身上有种未经任何伪装的疲惫感。

但他的神情如常,呼吸均匀,仿佛刚只是翻过一页普通纸张。

此时林序南刚调完最后一条温控数据线,站在礼厅窗前查看信号覆盖。

他无意间望向庭院那头,正好看见一盏昏黄灯光在竹林边亮起,微弱却稳定。

帘布随风晃动。

裴青寂正从遮阳布下走出,手里拿着刚拆封的凝胶和纱布包,脚步干脆,袖子卷到肘下,肩膀还带着未干的水痕。

他穿过回廊时,细雨正落,灯光洒在他身上,像从潮湿空气中走出的光影一角,却又把那股混着汗气与雨意的热度留在原地。

林序南望着那抹身影,脚步忽地顿了一下。

他看得有些出神。

那副清冷的外表,被汗湿衬衫勾勒出的线条,让他忍不住心动。

那稳重干练的动作,有条不紊的安排,又让他感觉到心安。

那种不声不响地做完所有事、冷静得近乎冷酷的样子,让人又敬又想靠近。

越想离得远一点儿,心却越不受控地往他那儿偏。

他没说话,也没走出去,只低头继续调控温度数据线,动作不急,却比刚才更稳、更细致。

——像是突然明白,有些人不需要说话,也能让人不自觉地想靠近,想跟上他的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