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沧海暮天记 > 第2章 旧时歌

沧海暮天记 第2章 旧时歌

作者:Epony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1:44:34 来源:文学城

出了长阳城往西,沿着官道走,约三里地处有个驿站。

曾卧雪矮身掀开门帘,身后一直为他撑伞的褐衣人将伞收起,灵光一闪,变做一个木雕的小人,挂回他的腰间。

雨天客少,小二坐在角落的桌椅后面打瞌睡。

曾卧雪自寻了一个靠着窗户的位置坐下,对着店内喊道:“有劳,一壶热水。”

被他这一声惊醒的小二匆匆去提水。柜台后,掌柜的眼神望过来,眯了一会儿的小二愈发殷勤,三下五除二擦好了桌子,摆上茶碗,为他斟上水,又把水壶放在一边。

“客官可要留宿?”小二道,“今儿这雨一时半会儿可难停,方圆十里就我们这一处歇脚的地方。这荒郊野岭的,您若连夜冒雨赶路,遇到危险可是不好。”

不抱希望,他还是问道:“小二哥,你可曾见过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女子,和我相似的打扮,行走时常戴一顶雪纱帏帽。”

“没见过。”小二摇头。

“前面是宁远吗?”曾卧雪问。

“是宁远。”小二念叨着,“过了宁远就到了颐中;出了颐中就是蓝关。要再出了蓝关,过了平堂山,可就彻底离开雪国国境了。”

“往北走呢?”曾卧雪又问。

“往北走是松连。”小二说,“不过松连可不近,离了我们这儿,还要走好几百里地呢!”

曾卧雪本打算先借皇室探寻一些师姐的消息,再循着消息继续寻找。不料计划被长阳城中怪异的气氛打乱,他无奈出城到此,一时失去方向。

看了看天色和雨势,他略一思索,问:“住宿多少钱?”

“上房一两银子。”小二乐呵呵地答道。

挂在曾卧雪腰间的木偶光芒一闪,发出温和的男声:“一两银子,似乎有些贵了。”

小二新奇地看着这个会发声的小玩意儿,像是在跟主人家会说话的鹦鹉对话似的开口:“哎呦?一两银子还贵?你以为是十几年前呢?”

曾卧雪捂住木偶的眼睛,又问小二:“除了上房,还有别的吗?”

小二道:“我们这儿都是上房!”

曾卧雪想了想,还是抛给小二一锭银子:“一间上房。”

“好嘞客官。”小二接了银子,欢欢喜喜地去了。

没了小二聒噪,四周一下子安静下来。

雨天果真人少,这么半晌过去,官道上就只走过一个背着背篓的和尚。

曾卧雪收回视线,想到自己没跟闭关的师父说一声就下山来找师姐,如今已到人间,还是要跟师父打个招呼,于是掏出一张信纸,问小二借了笔墨,提笔写道:

燃灯吾师,

恭请师安。

师姐下山半月未归,弟子向师姐传信亦久久未有回复,不由挂怀,故下界来寻师姐,寻到后自当与师姐一同回山,师尊请勿担忧。

另,昔日师尊曾说凛岳受人间雪国供奉,但弟子此次下山,见江流派曲照亲率雪国禁军,似与雪国皇室过从甚密,不知情况如何,还望师尊视下。

肃此,

弟子曾卧雪拜上

放下笔,曾卧雪将墨迹细细吹干,而后把信纸折成一只纸鹤,拢在手中吹了一口气。

掌心中的纸鹤散发出盈盈白光,扑棱棱扇了扇翅膀,自曾卧雪手中飞出,于空中徘徊几下便消失不见了。

自记事起,曾卧雪就在凛岳长大。

不像其他门派那样热热闹闹人丁兴旺,凛岳就只有他和师姐还有师父三个人。

小时候,师父带着他走过山脊,告诉他这几座山头曾经是凛岳的上三峰,这几座山头曾经是凛岳下五峰。“而今都荒废啦。”师父总爱这样感叹,然后带着他回到天烛峰去——那里既不属于上三峰也不属于下五峰,山顶只有一座高高的门生堂,他们师徒三人就住在门生堂旁边的几个偏殿里。

师父时常闭关,师姐偶尔下界,但是很少带他。他早习惯了天烛峰的清冷孤寂,若非师姐此次离开后十数日音书断绝,曾卧雪也不会私自下山——师姐这么长的时间一封信都不给他回,实属反常。他思前想后,到底放心不下,还是决定下界来找一找。

而今人海苍茫,一时之间,他竟不知从何找起。

他正想得出神,忽有细微的歌声从窗外传来。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曾卧雪倏然回神,半惊半喜地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却只见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小孩子,正站在驿站的屋檐下避雨。

许是赶路疲惫,小孩躺在年轻女人的臂弯里昏昏欲睡。那年轻的女人一边轻轻拍着孩子,一边哼着这支歌。

歌是同一支歌,但唱歌的人却不是他要找的那个人。收回目光,曾卧雪给自己倒了碗水,静静听了一阵。

不一会儿,孩子睡得熟了,那个年轻的女人收了声,将孩子的头轻轻扶起来,让他靠着自己的肩膀。

曾卧雪怕吵到孩子,朝窗外轻声地问:“这位姐姐,敢问你刚才唱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年轻的女人转头看过来,见他问的是自己,便答道:“没什么名字,乡下人浑唱着哄孩子睡觉的。”

“原来如此。”曾卧雪一笑,“之前也有人给我唱过,刚刚听你一哼,我就觉得熟悉。只是她唱得和你不太一样,你刚刚唱的是‘月儿明、风儿静’,她唱的是‘风儿静,月儿明’。”

年轻的女人道:“我们一般都是唱‘月儿明、风儿静’,我从没听人唱‘风儿静、月儿明’的。不过本就是浑唱的,词么,前后也没什么要紧,各人爱怎么唱就怎么唱了。”

“您说的是。”曾卧雪应道。

见曾卧雪年纪不大又长得面善,抱着孩子的女人热情地多问了两句:“你是雪国哪里人啊?你这口音可一点儿都听不出来。”

“我不是雪国人,”曾卧雪道,“只是赶路经过这里。”

“哦,难怪,我说怎么听你口音不像本地人。”年轻的姐姐又道,“不过想必你家里人和雪国有点关系吧,不然你怎么听得到这首歌呢。”

曾卧雪一愣:“这首歌是只在北境才有么?”

“那是的。”年轻的姐姐说,“反正我是没听南方人哄孩子的时候会唱这个。”

曾卧雪一时默然。年轻女人又问:“小哥,你这是要往哪边去?”

“在北境内到处转一转吧。”曾卧雪说。

“哦,”她似懂非懂,“你这是做什么的?”

“我来找人。”曾卧雪说着,又解释了一下,“就是刚刚跟你说过的那个人。你跟我说了这首歌,我才知道她可能出身雪国。还没谢谢您。我原本没什么头绪,但听你一说,我打算先在雪国境内找一找。”

“雪国这么大的地方,要找一个人可不是那么好找的。”年轻的姐姐颇有些担忧地说,“你没给她寄封书信什么的吗?你们两个最好约一个地方见面,不然的话,人可是长腿会走的,万一她走了、你到了,你俩这不就错过了么?”

曾卧雪一笑:“就是书信不通,我才下来寻人的。”

“那你不如去蓝关看看。”姐姐给他支招,“那边往来车马多,说不定就有人见过她呢。”

鬼集河。

连日山洪引下浑浊的河水,几辆马车在河边的官道上冒雨前行。

“这雨太大了!”卜芥掀了帘子,回过头来冲车里说,“在河边走这路太危险,我们得找个地方避避雨。”

车厢里是暖暖的药香,几个女孩子正凑在一起捻药信子。

“雨这么大么?”其中坐在窗边的那个听他这样说,掀开窗帘往外一望。这一眼,正看到江中有什么白影一闪而过。

她的神色一下子紧张起来:“你们快看,水里好像有个人!”

“什么?”

卜芥找了两眼,没找到,立刻勒住缰绳。车厢里的人都挤到临河的那一侧,一齐往外看去。

“在那儿,在那儿!”另一个略有些胖乎乎的女孩子眼尖,一边用力拍着卜芥的胳膊,一边急急地给他指,“看到了么,就在那儿,刚刚露了个头,又被浪翻下去了!”

“看到了。”卜芥立即拎起斗笠跳下车,又跟车里的人说道,“我去前面找师叔,你们别急,雨太大了,不用都下来。”

卜芥飞奔着追上前面的车,扒着车窗跟他们说了这边的情况。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几个人,和卜芥一起朝河边跑去。

女孩子们焦急地看着。水流湍急,这一会儿工夫那白影已不知漂了多远。车队里的几个人往下游去追,没多久就看不见人影了。

“哎呀。”那个之前推卜芥的女孩子急得一跺脚,提起裙子就下了车。

“欸!广丹!”

女孩子灵活得像只小猫,别人想拦但没拦住。

看她下去,最开始发现人影的那个女孩子抓起针灸包,也跟着跳了下去,还不忘回头对还在车里的人吩咐:“你们看好马车!”

一下车,冷雨浇到身上,两人齐齐打了一个冷战,衣服瞬间湿透了。顾不上这么多,二人提着裙角,飞快往江边跑。

“出什么事了!”后面那几辆车上的人纷纷来问。

广丹回头冲他们喊道:“水里好像有人!”

赶到江边时,之前下车的人正在从河里拉人。

“情况怎么样!”隔着老远,广丹就大声问。

人被拖上了岸,一群人围了上去。主事的川连满脸雨水,托着那个人的脖子朝她们喊:“丹砂!快过来搭把手!”

拿着针灸包的小姑娘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近前,不顾满地的泥泞跪到落水之人身边,展开针灸包,在其他人的配合下手速飞快地在落水之人的几个穴位上施针。

几针下去,川连探了探那人的脉搏,略微松了一口气,转而对身边几人说道:“快把她送上车。”

村民姐姐:(路过顺便跳预言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旧时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