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仙家可认识他?”王老板看向身边之人。
那人看了逸闲一眼,逸闲满脸期待的回望过去。此时站在王老板身边的人一身淡雅的青衣勾勒出挺拔的身躯,黑发如墨束在脑后,最绝的还是那一张相貌堂堂的脸,如漆的剑眉之下分明是一双极好看的凤眼,但却透着股遗世独立的凌冽。
这人不是别念还能是谁?
“认识。”别念收回目光。
“那既然这样,等会的晚宴这位小兄弟就一起来吧。”王老板笑呵呵说道。
意外之喜啊!“好好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王老板热情款待。”说着逸闲便自然而然地跟着两人去了晚宴的餐厅。果然跟着别念有肉吃!
看着桌子上的菜逐渐丰盛起来,逸闲在心里咽了几次口水,可惜没人动筷子,自己也不好当这第一个,于是就这么眼巴巴看着。
“家里也没有什么好菜,还要麻烦两位将就一下了。我们这里金窑山洞的事就请仙家您多费心了。”
逸闲一听果然有问题,别念才不会平白无故出现在这里。不过这王老板倒是客气,这一桌子的好菜居然被说是将就,那逸闲整天吃的东西不就是狗屎不如了么。
“哪里。”别念也客气道。
“仙家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我已经吩咐过下人了。” 王老板指指菜,“快吃菜呀。”
逸闲便也不客气,埋头吃起来。心想一会儿一定要问问别念这金窑山洞究竟是怎么回事,想必与那闹鬼有关吧。
待两人吃完,王老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刚听下人说,这位小兄弟是来卖灵植的?”
“是。我听闻王老板喜欢收集这类东西,便想着来碰碰运气。”逸闲回道。
“那既然这样,小兄弟不妨拿出来看看?”
逸闲本想拿出那几个装灵植的筐子,手都摸到了乾坤袋,却想到别念还站在这里,摘了他那么多灵植仙草,顿时竟有些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是小兄弟没带来?”王老板问道。
逸闲咬咬牙,别念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被下个战书就是了。于是破罐子破摔道:“带了,带了!”说着一股脑都拿了出来,又偷偷瞄了别念两眼。别念还是一贯的面无表情,不过似乎没生气,幸好,幸好!逸闲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见逸闲拿出乾坤袋,王老板便知道他也是仙门中人,顿时客气了不少,“诶呀,原来小公子也是仙门中人,失敬失敬。不过王某最近生意不景气,恐怕买不了你许多。”
逸闲摆摆手,“没事,您看着挑就行。”
虽然王老板确实没买多少,但挑的都是名贵的灵植,逸闲晃着一袋子钱心情很是舒适。王老板还想留人在府上住下,逸闲倒是乐的有地方住,可还没等逸闲笑呵呵答应,却被别念拒绝了。
“今日已经多有打扰,留宿便不必了,在下谢过王老板。”说罢便看了逸闲一眼,转身朝王家大门走去。逸闲便满脸堆笑谢了王老板几句赶紧小跑跟上。
一路上,逸闲跟在别念身后,伸了几次手想问问金窑镇的事,可一想到挖了人家十大筐灵植仙草还当着人家面卖就又收回了手。等跟着别念一声不吭到了客栈,逸闲发现别念开房时居然给自己也开了一间,他心里悬着的石头一下子就落了地,眼睛瞬间明亮起来。
“你不生我的气了?”逸闲用胳膊肘撞撞别念。
别念疑惑的看着逸闲,“我何时生过你的气?”
看来是自己自作多情了,这点灵植,这点钱在他这样的名门之人眼里可能就不是个事儿。肯定是这样!逸闲兀自点点头。
“真是巧了,在这儿也能遇到你。”逸闲跟着别念进入他的客房,一点儿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别念在逸闲对面坐下,顺手剥了个橘子递到逸闲手里,“摘了这里的牌子。”
逸闲接住橘子边吃边好奇道:“什么内容的牌子?”
“告诉你可以,不过你知道了就得参与进来。”
“啊?就说说不行么?”逸闲皱起眉头。
别念嘴角轻轻勾起看着逸闲没有回答。
“我倒是想管,可是过几天我还要去见仝长盼呢。”
“你跟仝长盼关系不错?”别念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嗯,结交挚友不就是別氏雅集的目的吗?再说了,他很像以前我认识的一个人,都直爽的很。”逸闲笑笑。
“那……你以前认识的那人怎么样了?”
“死了。”逸闲叹口气,眼神也跟着黯淡下去,“跟我沾上边的都没好下场。”随即又深吸一口气,“不说啦不说啦。真不是我不帮你,仝长盼说的那地方我没去过,洞天又用不了,我得赶路过去。”
别念没接话,又剥了个橘子递给逸闲。待逸闲吃完,才开口道:“我可以送你去见仝长盼,而且解决了这个牌子,我也会给你报酬的。所以,这几天就麻烦你做个合格的徒弟吧。”
“喂!上次那是意外。我可没承认你是我师父。不是我吹牛,我都可以当你师父了!”逸闲不满道。
“都可以,那你这几天就当个合格的师父。”别念毫不在意。
“你……”逸闲哑口无言。
“再说了,”别念眼中掠过一丝笑意,他盯着逸闲,缓缓开口道:“你摘了我那么多灵植,不该出份力么?”
终于说出来了!这下,逸闲自知是理亏了,心里骂道不是刚才还说不生气吗?骗鬼呢!而面上只得装作妥协的样子,“那……说说什么事吧。”
别念立即坐直了身子,正色道:“若想从金窑镇出去,一直是通过一个山洞,当地人都叫它‘金窑山洞’。可是最近山洞里闹鬼,接连死了两个人。所以现在没人敢走山洞了。镇里百姓大多靠制作瓷器为生,镇里的瓷器运不出去,百姓们便没了收入。请仙牌是王尚德老板托人挂的。王老板家的仆役在第一次出事时在场,具体的,我们明天可以去问他。”说着将请仙牌摆在逸闲面前。
请仙牌这种东西一般是不会拿给外人看的,别念倒是完全不在意。逸闲不禁心想,这个别念还真是容易相信别人啊。
逸闲拿起别念的请仙牌,上面红色的穗子划过两人的手背。
扫过上面的文字,虽然上面的文字不痛不痒但和别念刚才的叙述基本一致,逸闲便点点头。
镇上百姓大多靠烧瓷为生,瓷器最怕磕磕碰碰,分量又不轻,即使还有山路能出去也走不得,这样一来,镇上的人们便没了收入,难怪逸闲今天来时发现镇上那么冷清。突然想起什么,逸闲把手伸进领口摸索了一番,拿出一个玉牌,“呶,芒种峰的玉牌。”
别念接过玉牌,用手指轻轻摩挲了几下收进口袋。两人又交谈了几句,逸闲便回自己客房休息了。
第二天两人又来到王老板府上,敲了敲门,开门的还是昨天那个少年,但是态度明显好多了,一见是二人,立即打开了大门,“老爷吩咐过了,二位快里面请。”少年又看向逸闲,不好意思的说道:“真是对不住,昨天没认出仙家。”
逸闲倒是不在意,摆摆手示意没事,“对了,你叫什么啊?”
“仙家叫我小郭子便好。”
逸闲点点头,“小郭子,这金窑镇运瓷器走的都是那个山洞么?”
“可不是么!”小郭子回答,“自从这山洞闹鬼,不仅是我们做瓷器生意的,还有镇南面那个货运行,都是赔了不知道多少呢。”
“还有个货运行?”
“对啊,平常人家哪儿有货运的马车,也就我们老爷以前买过一辆,这时间太长了,很多地方松动,补了钉子也不好用。所以运货出去基本就是靠白家的货运行,他家有五辆运货的马车呢。”
几人在院子里说着话,便有两人被带了过来。看走近的两人衣着朴素,鞋上满是尘土,这二人虽一高一矮,但都皮肤黝黑,憨厚老实。
“你们便是第一次出事时运货的车夫?”别念问道。
可能是看别念冷冰冰的,很是不好惹,两人被这么一问,都显得都点紧张,“是是是!是我们俩。”
逸闲见状忙上前拍拍两人肩膀,示意两人不要紧张放松一点,“那还要麻烦你们两位仔细给我们讲讲事情的经过。”
“诶!不麻烦,不麻烦!”高个子人看向另一个人,另一个用胳膊肘撞撞他示意由他来讲,于是高个子抬头回忆了一会儿。
“那天,我们老爷有八箱瓷器要运出去。我们府上是有一辆马车的,但是装不下,便去白家租了一辆,又雇了他们家两个车夫,所以其实是我们四人进的那山洞。我们出镇时进入那山洞还是好好的,可等回来……等回来就……”
似是想起了什么恐怖的东西,这人一时间竟然睁大了双眼,眼里充满了恐惧,说话也哆嗦了起来。似乎是旁边那人看不下去了,于是一把将高个子拉了过去,自己向前走了一步接着说道:“回来时我两人坐在前面的马车,点了灯先进的山洞。后面两人便不用点灯了,跟着我们走便是。本来是一切正常的,可是走到一半,后面那马突然惊了,我们就听见后面马鸣声,马蹄声和碰撞声混成一片。我二人就赶紧停稳了马车提着灯跑去后面查看。结果就见李海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那白三七倒是没掉下马车,但是看样子也吓出了一头的冷汗。”
逸闲皱皱眉,忍不住插嘴道:“不是说闹鬼么?可是这听起来就是一场意外啊,鬼呢?”
“仙家莫急,这鬼在后面呢。”那人说着咽了咽口水,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俩跑过去扶起李海,看到他头发、脸上都是血,头肯定是被地上的石头磕破了。于是我俩又探了探他的鼻息,竟还有气,心说有救,就想把人抬上车送去镇上医馆。这拿着灯,我二人实在不好动手便叫了马车上惊魂未定的白三七过来帮忙。那小子估计被吓傻了,叫了好几声才反应过来。等我们三人扶起李海正准备抬时,王六就问了我们一句:‘我们是几个人呀?’”说着指指后面的高个子,示意他就是王六,“王六说这话时哆哆嗦嗦的,我也没多想就回答说:‘你是不是傻啊,四个啊,不会数数吗!’结果就见王六颤巍巍抬起手指着墙上的影子。我本来还不耐烦,结果抬头一看才知道坏了,我们是四个人,我和白三七蹲着抬李海,王六弯着腰给我们照明,结果那影子除了我们几个还多出来一个人。那人是站着的,可我们,没人站着啊!”
身后的王六疯狂点头,忍不住插嘴道:“这畜生比人灵,那马肯定是感觉到了有不干净的东西才受惊的!”
“那接下来呢?”逸闲问道。
于是那人深吸几口气继续道,“我们三个当时都懵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候还是白三七缓过来劲儿来了,让我和王六先跑,他背上李海跟在后头,马车什么的就先不管了。没等我俩同意,就见那鬼影缓缓地抬起了一只手。王六这小子立刻就吓懵了,站起身拔腿就跑,我便让白三七快点跟上,也先跑了出去。出了山洞晒着阳光,那恐惧感才退了点儿。我跟王六在山洞口徘徊了没一会儿,白三七便背着李海出来了。后来我们三个轮流背着李海回了镇上。”
别念听完,思索片刻问道:“那李海后来怎么样了?”
王六这会儿似乎不那么害怕了,说道:“李海回来后还活了几天。只是他一只眼睛瞎了,兴许是掉下马车时磕到了什么吧,额头上也磕了个不大不小的窟窿。其实他躺了一天就醒了,就是脑子出了问题,跟个三岁小孩儿一样。过了两天就一直发高烧,没几天人就走了。”
别念又问道:“那出事之前李海就没什么异常?”
王六两人思索一番犹犹豫豫回答:“也不知道算不算异常。李海以前每次出活都会从邻镇买糖葫芦带回来,这次却没有。细细想来是不是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什么啊。”矮一点的那位插嘴道,“李海前几次就不买了。糖葫芦是小孩子才爱吃的,依我看他就是吃腻了。”
“那还有什么异常?”
“还有就是,诶呀,这事你得去问白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