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眠金鱼 > 第12章 第 12 章

不眠金鱼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扯梨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53:47 来源:文学城

葛思宁很少分心,她自认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专注力,这会儿被老师一点,她突然明白——她确实被李老师的话给影响到了。

她就知道,在她心里,分科这件事情一辈子都过不去了。

时间到了,数学老师回到讲台上,问今天是几号,根据月份和日子抽了两个男同学到黑板上做题。

他们做的时候葛思宁在下面把这两道题重新算了一遍,对了。她翻开课本后面的课堂练习,又找了几道题做,了解常见的几种套路,便彻底掌握了。

数学老师接下来还要讲解,葛思宁握着笔,懒得听了。

她坐的位置靠窗,楼层高,几乎可以看见树梢。

枝桠上有一个空鸟窝,没鸟在家,她研究了一会形状,又分神去看天空。

今天天气特别好,跟葛天舒来学校找李老师那天一样好。

-

其实中考前的小说创作事件只是导火索,让葛天舒下定决心让葛思宁读理科的根本原因在于,她自己就是理科生。

葛家有钱,她又是独女,祖父母托举她出国读书,回国以后创业直接赚得盆满钵满。

葛天舒的人生太顺了,顺到她就算自大也理所当然,她认为她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都是因为她敢于选择且做对了选择,至于时代、风口、家世等因素,全都靠边站。

凭借自己成功的案例,她给葛朝越选了理科,还指定了大学专业,企图在孩子身上复刻一个自己。

然而葛朝越天生没心没肺,很多事情他谈不上喜欢,却也不反感,并且对于他来说,有人帮他做计划更好。

没有反抗的先例,家里就这样唯母独尊了许多年,等到葛思宁长大,葛天舒已经习惯了事事顺遂的生活。

她从前就不允许自己的人生出现偏倚,人到中年更是执拗。

所以当葛思宁鼓起勇气,想要心平气和地就实际出发,和葛天舒谈一谈分科的事情时,葛天舒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是不是还放不下你的文学梦?你是不是觉得学文科会对你写小说有帮助?”

“葛思宁我告诉你,你不要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了。选文还是选理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其实这背后将关系到你以后高考能读什么大学,能选什么专业,乃至日后你的职业、前程,都会被这个选择左右。一旦方向错了就什么都错了,如果你今天因为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就轻率做决定,我只能说你不配当我的女儿,你的目光太短浅了。”

葛思宁听完立马变成了一只应激的刺猬,努力保持的平静就这样被葛天舒轻蔑地打破,她顿时暴怒。

“我根本没有把世界想成怎么样,拜托你别对我下定义好吗?”她下意识反驳。

她都还没有见过完整的世界,天真不是正常的吗?她不明白为什么最应该守护她天真的母亲,会如此残忍地说出这种话。

“我不是为了写小说才选文科,我也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就是觉得我文综比理综好,如果我选文科我能考上更好的大学……”

葛天舒打断了她,“是吗?”

“你能保证吗?”

葛思宁吸了口气,气急失语,且一时之间权衡不定,于是选择短暂沉默——她害怕自己会冲动应战,以葛天舒的个性,她一定会向葛思宁索取承诺。

可她的战略性回避在妈妈看来就是认输了,而她的反应在葛天舒眼里就是一场无能狂怒。

葛思宁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葛天舒坐在皮革椅子上,一只手转着钢笔,弯唇嘲笑她的样子。

“你看,葛思宁,你根本就不能保证,所以你怎么和我谈?我对你的未来做过周详的计划,不然我请那么多老师、给你报那么多班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希望你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选择正确道路吗?”

她说不过葛天舒,耻辱的眼泪流下来,溃不成军地另辟蹊径:“你根本就不爱我。你这个占有欲狂魔。”

葛天舒笑笑,并不为她的冒犯而动怒。葛思宁骂她,她就往她肺管子上戳:“你平时写小说词汇也这么匮乏吗?你的故事里是只有爱吗?两个主角爱来爱去,除了爱什么也没有,是这样吗?”

“不是!”

葛思宁气到发抖,葛天舒根本没读过她的作品,她凭什么评头论足!

“那是什么?你的脑子里不就只有这些?”

葛思宁很想反驳,但是葛天舒已经把注意力放到了电脑上。她知道她们的谈判结束了。

葛思宁走出书房,开门的那一刹,她听见葛天舒说:“别去找你爸当救兵。他就是文科生,你觉得他的人生成功了么?”

那天晚上葛思宁在房间里放声大哭了很久。

她很伤心,她原以为自己长大了,能从打压式教育里跳出来了,结果还是井底之蛙。

她更伤心的是,她哭完以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她居然还心存葛天舒因为她的眼泪而妥协的幻想。

葛思宁和葛天舒较劲,王远意和葛朝越劝了很多次,无解。

葛天舒觉得可笑:“就让她闹,我看她能蹦多高。”

她笃定并非狂妄,而是十五岁的葛思宁可以反抗的工具实在有限。

除了成绩,她没有任何可以动摇葛天舒的东西。

王远意私底下和葛天舒谈过,他问她:“你把公司那套搬到家里来,有意思吗?思宁是你的女儿,不是你的员工。”

葛天舒不以为意:“她以后会感谢我的。”

“但十五岁的思宁永远也不会原谅你。”

葛天舒笑了,“所以为什么人们都说女儿像爸呢,葛思宁那股倔劲真的和你一模一样。”

王远意摔门而去。

相敬如宾这么多年,他几乎没冲葛天舒发过火。

葛天舒看着那扇门,只一秒就收回了视线。

她和王远意结婚,是因为她欣赏他的倔强。

但是有时候,她也讨厌他的清高。

葛思宁虽然有意提高文综的分数,但是碍于补习班的加持,她的理综虽然略显薄弱,却也还没到拖后腿的地步。

她也没有任性到故意考差。这种手段牺牲太大,她没必要为了激怒葛天舒而自毁前程。

那段时间她很迷茫,她不习惯和人推心置腹,同龄人里也就问过经常一起帮老师跑腿的班长徐之舟。

对方的意志很坚定,果断地表明自己会选理科。

葛思宁问他为什么,他陈列的理由很清晰,“个人方面,我学理科会感到快乐,也有天赋;前景上读理科确实更有出路,虽然考大学没有文科容易,但是以后找工作会比文科生轻松。”

见她沉思,徐之舟问:“葛思宁,你有什么不选理科的理由吗?或者你有非要读文科的理由吗?”

面对真挚的疑惑,葛思宁褪去了个人情绪,开始真正地审视这个问题。

然而越审视,她越心寒。

因为她发现,葛天舒的话并不完全是错的。

而她的坚定,也并不完全能被称为“孤勇”,换个角度,或许就是莽撞。

但是,人生只能做对的选择,不能做自己想做的选择吗?

徐之舟想了想,说:“我不知道。我们的人生阅历还没有到可以思考这么深奥的问题,并且得出答案。毕竟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是人生的岔路口,而非终点。”

葛思宁嗯了一声,虽然没得到答案,但还是说:“谢谢你。”

“不客气。”

葛朝越没空回家,又担心家里的“战况”,于是总给葛思宁发信息。

葛思宁病急乱投医的时候也问过他,但是他是理科生,当然说理科好。

“我那年的重本分数线,理科可比文科低了不少。如果学文,你哥估计就没书读了。”

但这只是他个人的情况,现在学制和环境如何变化,葛朝越并不是很了解。

“要不你问问爸?”

葛思宁回了个【NO】的表情包。

在过往的家庭矛盾中,王远意总是发挥着润滑油的作用。

但是这次有些不一样,他既没有劝葛天舒,也没有安慰葛思宁,有时候吃饭还能看见他发呆。

葛思宁知道,爸爸在思考事情。

至于思考什么,她模糊地有个认知,却不清楚具体。

又因为葛天舒的话,葛思宁憋着一口气,让自己忍住不搬救兵。

但她心里确信,王远意是支持她的。

京都的冬天很冷,葛思宁每天骑自行车去上学,一不小心就冻感冒了。

月考前她没有背完的政治提纲,刚好考到了两道大题,七八分拉开将近五十人,葛思宁拿到了入学以来最差的成绩。

葛天舒借此嘲笑她,她声嘶力竭地解释了理由,全然忘记了葛天舒是唯结果论者。

葛思宁受了委屈,闹得很厉害,她像失序的小兽一样质问葛天舒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难道她就没有犯错的机会吗?

然而葛天舒只是冷冷地看着她,说:“葛思宁,你马上就要十六岁了,应该明白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种手段没用了。”

“你应该拿成绩和实力跟我谈判,而不是眼泪。”

她知道。葛思宁心想,我一直知道。

可你不是我的妈妈吗,你为什么舍得我难过。

晚上王远意送牛奶进来的时候,葛思宁还在抽噎。

他一如既往的说了几句叮嘱的话,葛思宁没有理会。

良久,王远意叹了口气,在床边坐下了,摸她哭到湿漉漉的头发。

“思宁,我知道你很痛。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你以坚硬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给你的荆棘,反而落得一身伤痕。或许换个方式会更好呢?”

葛思宁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望向他。

从小到大王远意明里暗里地偏袒她,一个眼神葛思宁就知道自己这次又侥幸过关。所以现在王远意不帮她了,不需要明说她也能意会。

葛思宁心如死灰,将王远意赶出房间。

爸爸握着她的肩膀企图让她冷静,可葛思宁一直在说:“我讨厌你!”

“你为什么要一直顺着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出去工作?”

“妈妈让哥哥走她走过的路,那我为什么不能走你走过的路?你为什么不支持我?难道因为你自己的人生不够精彩不够风光,所以就断定我也会碌碌无为吗!?”

这话一出来,彼此都愣住了。

葛思宁摔上门,企图用结束来逃避自己出口伤人的过失。

第二天早上,她忐忑地下楼,特地早起想要避开王远意,但还是被他抓到。

“我今天要值日,就不吃早饭了。”葛思宁撒谎。

“把面包和牛奶带上。”

“学校里有卖。”

“学校里的不是热的。”

王远意跟出来,把牛奶塞进她书包的隔层里。

他一如既往地温柔体贴。

可葛思宁知道,她让王远意伤心了。

她和母亲的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她就已经失去了于她而言很重要的城池。

这个认知让葛思宁十分挫败,她劝自己打起精神来,但怎么也调整不了心态。

她知道自己应该像个无畏的英雄一样冲锋陷阵,向敌人证明她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杀出重围。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那次成绩下滑以后,她就再也上不去了。

重点高中竞争激烈,她本来就是吊车尾进来的,天资只能说一般,前期都是靠暑假的补习撑着。

高中的课程强度高,难度大,再加上季节萧瑟,葛思宁变得郁郁寡欢。

有一天回家,她发现葛朝越回来了。

难得的,他看见进门的葛思宁没有出言挑衅,还怜惜地说:“给你买了很多零食,放房间里了,你要吃我给你拿下来。”

葛思宁却没有一点心情,脱鞋,摇头:“不了,我上去写作业了。”

葛朝越目瞪口呆。

王远意在电话里和他说葛思宁状态不好,他还以为小孩厌学了。

现在看来,情况比厌学还糟糕。

葛思宁失眠严重,她偷偷买了安眠药吃。

今晚写作业写得太晚,她懒得吃了,倒头就睡,结果根本睡不到天亮。

她下楼倒水喝,听见葛朝越在阳台打电话。

“嗯。情况不是很好……唉,我都不知道怎么说。而且我根本不能理解啊,不就是文理分科这么件小事吗,我妈和我妹,甚至我爸,怎么就闹得这么僵呢?”

顿了顿,他似乎没辙了,提议:“江译白,你不是说上次我妹还问你化学题吗?你们还有联系吧?要不你来我家一趟,劝劝她?”

葛思宁听到这个名字,端着杯子跑上楼。

她无法堵住葛朝越的嘴,但是她私心希望江译白不要知道这些事。

因为她现在很落魄,几乎弹尽粮绝。

不过她内心还是藏着一点小期待,期待江译白会主动联系她,安慰一下她。

然而等了好几天,消息列表依旧空空如也。

葛思宁看着他的头像发呆,呆完了又开始学习。

她这段时间效率很差,但是上课看起来依旧很认真,班主任找她谈话,问她:“思宁,你知不知道有一个词语叫‘假努力’?”

又一次滑铁卢,引起了各科老师的关注,王远意被请到学校来,听完了情况以后,跟年级主任申请了两天假期,让葛思宁回家自习。

说是自习,葛思宁回教室拿书的时候,王远意却说不用了。

“这两天你就好好休息,什么也不要想,放松一下,找找状态。”

葛思宁不敢看他,小声说:“可是这样我会落后很多。”

他们学校一轮复习开始得很早,所以高一高二的老师都在拼命赶课,她少上两天学,后果很严重。

王远意知道,但他认为:“人是需要喘气的。”

这件事葛天舒不同意,是他抗住了压力。

葛思宁想起自己说的那些话,越是享受王远意的好,越觉得自己不是东西。

-

她在家那两天,葛朝越经常给她打电话,或者发信息,净说些废话。

有一次葛思宁接起来,不等他开口就打断:“我很好,不劳您费心了!”

那边顿了顿,传来一声清朗的笑。

葛思宁眉心一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喊了一声。

“思宁。”

太久没有听到过这个人的声音,葛思宁一下子从讨厌的冬天回到那个燥热却充实的夏天。

她缓了缓才嗯了一声。

表面冷淡,其实心跳都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江译白等她应了才问,“最近过得好吗?”

而她记得她刚才说过,自己很好。

他不信。

葛思宁趴在书桌上,闷闷地回答:“你不是都知道么?”

她哥肯定都和他说了,甚至很大概率会添油加醋。

江译白显然认可她的腹诽,因为他说:“葛朝越的话不太可信。”

那我告诉你。

葛思宁说:“我不好。”

我很难过。

很颓废。

做什么都没劲。

“那你当我是个树洞,和我说一说,好不好?”

不知道为什么过去这么久了,江译白才来关心她。

但是葛思宁一直期待他的电话。

所以她愿意说。

她说她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现在抗争的事情究竟是对是错;她说她觉得自己很差劲,她身边没有一个同学为此苦恼,似乎每一个人都意志坚定,只有她状态下滑;她说她身边没有一个人支持她,她害怕孤军奋战。

她还在深思那个问题:我究竟是要做正确的选择,还是做想做的选择?

徐之舟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江译白给了她答案。

“思宁,绝对正确是不存在的,你想做的选择不一定是错误的选择。”

“可是…”她听到这段话眼泪就掉下来,哽咽难藏,隔着手机才能流露的脆弱倾泻而出,“没有人支持我,也没有人帮我。”

她有些狡猾,把七分的委屈说成十分。

她希望江译白说“我支持你”,像从前总是无条件对她好一样。

可江译白说,“思宁,这不是以数量取胜的战役。”

你想要的胜利是战胜母亲的权威,还是为了梦想冲破阻碍呢?

“但不管怎样,”他声音温柔,“勇敢的少女,前进吧。”

别纠结这些。

-

他的话像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原本就想背水一战的葛思宁有了献祭的勇气。

文理分科的意愿表在期末前的最后一次月考出成绩后发了下来,葛思宁想也没想就填了文科。

班主任李老师找她聊天,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学校领导暗地里想要增加理科班的数量,所以他走下面子工程。

李老师问她:“这是你和家长商量过的结果吧?”

葛思宁昧着良心说:“是。”

她忘了葛天舒在他们学校是有人脉的。

葛天舒知道了这件事,第一时间不是向她发难,而是大张旗鼓地到学校来兴师问罪。

葛思宁从教室跑到教师办公区,正好赶上她进门。

葛天舒用锐利的目光将她至上而下地扫了一遍,说:“葛思宁,没用的。如果我想要你转科,只是一句话的事。”

她走进会议室,和各个科目的老师聊了很久,还耽误了某个老师的一节课,于是那天半个高一都知道,葛思宁的家长来学校了。

年级主任不得不下场,绕是他见过那么多难缠的家长,在葛天舒面前也仍需打起十二分精神。

葛思宁不偏科,选文选理差别都不会太大,所以家长开到口了,趁着还没有分班,让葛思宁改意愿就是了。

多方压力并施,葛思宁不得不妥协。

那是她第一次鼓起那么大的勇气,也是第一次在豁出去以后失败,从此以后她明白很多事并不是尽力而为就能称心如意。

她忍着泪意改填,最后笔掉在地上,她失声痛哭。

葛天舒嫌丢人,目的已经达到,就说先带孩子回去了。有的事情需要好好谈谈。

“毕竟她没和家里人商量就选了文科,我们做父母的都很失望。”

于是老师们都知道葛思宁撒谎了,好学生的印象被打破,是葛天舒有意让她难堪,这是她给她的教训。

出了校门,葛天舒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打电话订座,中午要请人吃饭。

葛思宁看着姗姗来迟的副校长,面无表情。

他私底下告诉葛天舒,以葛思宁的平均成绩,选文科被分到重点班的概率会更大,且文科重点班的班主任已经钦定好了,是市里有名的特级教师。

葛天舒皱眉问:“那理科重点班的班主任呢?”

副校长说,“也是老教师。”

他没有多余的赘述,葛天舒就懂了,多半是个老混子。

期末考以后有一场家长会,是分科前的最后一次确认。

葛天舒松口了,让葛思宁填自己想填的。

“妈妈不阻止你了,开心么?”

“这次顺着你了,以后要更加用功读书。”

葛思宁嗯了一声,没说什么。她已经习惯葛天舒的道貌岸然了,抬手写下名字,班级,文科。

葛天舒摸了摸她的手背,笑着说:“你啊你,真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孩子,这一点你和我很像。”

葛思宁突然明白,葛天舒从来没有在乎过输赢。

她是她的成果。

赢了是理所当然,输了也能证明葛思宁长大了。

尽管葛思宁在这场斗争中牺牲了她的勇气,浪费了很多时间,淌下了无数滴眼泪,煎熬在无数个失眠的夜晚里,葛天舒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葛思宁告诉自己,只要目的达到了就好。这一点她要向葛天舒学习。所有的牺牲都只是手段,而她正处于手无寸铁的年纪,能赢已经是运气加持。

而她释怀不了的是,替她的幼稚买单的人不止她自己,还有王远意。

在这个过程里,她伤害了她爱的人。

究其根本,恨来恨去,都怪她自己。

她开始痛恨自己的孩子气。

写到这里终于明白自己想写什么了。开文的冲动原本就来源于思宁,她的血肉生长太快,我始料未及。

所以除了恋爱,我更侧重于写她的成长。而少女的生长痛本就是难言的恻隐,我用具体的文字将其叙述,在写的时候总会感到淡淡的忧伤。

我知道这章妈妈的观感很令人窒息,但是或许是我长大了,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的立场,我都能理解了。所以我想说,葛女士虽然强硬、冷漠、不近人情,但她给思宁的托举也是毫无保留的。如果要骂她的话还请温柔一点(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