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婚不育在七十年代 > 第59章 报到

不婚不育在七十年代 第59章 报到

作者:凤凰飞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7 08:29:46 来源:文学城

元宵节过后,离林双开学的日子又近了。沈承越来越忐忑,不知道林双想要只考试不上课的要求学校能不能同意。

按照录取通知书的要求,林双的户口和粮油关系是要转到学校去的,沈承在休息日去给林双办了手续。

家属院的人都听说他们这里有人考上了大学,只是一直不知道具体是谁。等沈承拿出林双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办手续的同志才知道。看着沈承冷肃的面容,办手续的同志没有到处宣扬。人家要是想让人知道,自己不会说吗?

迁移手续办完,沈承给林双收拾行李和日用品,被林双给制止了。

“我又不住校,这些东西用不着。”沈承听林双这样说,把手里的饭盒放下了。

到了报名这天,沈承请假带着林双开学要用的手续和文件,开车送林双去学校。

学校门口非常热闹,大门上挂着欢迎新同学的条幅,还有很多人背着大包小包的来报到。

今年的同学年龄差距很大,来报到的学生里有三十多岁的,也有十几岁的。

林双和沈承下了车,随着来来往往的人流向学校内走去。现在的学生衣着都很朴素,很多人背着的行李袋上还打着补丁,有的同学没有行李袋,背的是家里的木箱。

所有来报到的同学,脸上都洋溢着意气风发和踌躇满志的神情,这和衣着行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待新生的老师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有些发懵。接待学生这么多天,没有带行李来报到的只有眼前这个女同学了。

学校老师给林双办好了各种入学手续,沈承拿着新书还有学校发的其他东西和林双一起去找了学校相关的负责人。

“您看,我是军属,有家庭要照顾,不方便来上课,我只参加学校的所有考试行不行?”林双对负责人提着自己的要求。

负责人看着眼前的漂亮女孩儿,知道她是他们学校这次招生考试的第一名,这么好的成绩可她偏偏只报了大专。负责人听到林双提出的要求有些为难,以她的成绩如果她来上学的话是能帮助很多同学的。

“我们是要开英语课的,你要是不来上学,英语考试你怎么通过?”负责人也是为林双着想。

“您放心,英语我没有问题的。”林双前世经常出国,她的英语可能比现在教她的英语老师都好。

“林双不住校,生活费我们就不领了。”沈承对负责人说道。

现在有规定,考上大学的学生里,是国家职工的,入学时工龄满5年,在学校学习期间,工资由原单位照发。

其他学生从入学开始,一律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也就是说没有工作的大学生每月可以领10-16元的生活费,学校根据“家庭情况”会分级发放。

沈承说的就是这部分的生活费。

现在虽然物质匮乏,但幸福度很高,上大学没有学费,还包分配工作。

“好吧!”负责人看他们都已经考虑好了,只好同意。

“谢谢您,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事情麻烦您给我打电话。”沈承把自己办公室的电话留下了。

负责人看了沈承好几眼,没有再说什么,把电话号码收好了。

事情已经办好,沈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林双没有急着回去,她还想去宿舍看一看,沈承又拎着林双新发的书和她一起去了。

现在的宿舍和后世比起来就显得简陋了。林双从门口就能看见屋内,宿舍里几张上下铺靠墙摆放着。有一面墙上打了几个带锁的壁橱,不过锁是要自己带的。

壁橱上还贴着学生的名字。房间中央的空地上摆着几张拼起来的课桌,在墙角还放着几个暖壶,现在有几个同学正坐在桌前看课本。

林双看见屋里还有两张空着的床,其中一张应该是她的,除了床板上面什么也没有。

现在的宿舍里住了八个人,除了林双和另一个同学之外,其他同学们都已经来了,别的同学看林双什么都没带很惊讶。

“我是林双,今天刚来报到。”林双迎上众人的目光自我介绍道。

“你就是林双啊!早就听说过你了,你的床在那边。”一个三十多岁脸上已经有岁月痕迹的同学说道。

“我不住校,平时只参加考试。”林双微笑着说道。

其他同学更诧异了,不过这也是林双自己的事情,她们没有说什么。

林双好奇的打量着这间宿舍,同学们的床上都已经铺好了褥子床单,床头放着叠好的各种花色的被子。

同学们的床单都是各自从家里带来的,有粗布的,有棉布的,花色也是各式各样。

其中有一个床上铺的床单,是把旧床单从中间剪开,再把床单中间的位置和边缘的位置互换,然后在把两个边缘从新缝起来,这样就能让快要破损的床单继续使用了。

大部分同学用的都是,大红大花图案的被子,还有“红双喜”的搪瓷脸盆,那种黄色印有牡丹花的“国民床单”用的人最多,中间的桌上还摆着露出黑色底色的搪瓷茶缸。

林双把带来的糖果和瓜子放在中间的桌上。

“我不来上课,以后学校有什么事儿只好麻烦大家打电话告诉我了。”林双看了一圈她的同学们。

“不麻烦,都是同学互相照顾都是应该的。”有同学站起来对林双说道。

林双给同学们留下了沈承办公室的电话,岁数最大的最先和林双说话的那个同学接过去收好了。这个宿舍里她的年龄最大,她把其他同学都当成妹妹照顾。

林双从宿舍出来,沈承正等着她。两人一起往校外走去,一路上除了拿着行李刚来报到的同学之外,其他的同学手里全都拿着书。

校园里所有的人无一例外的全都是,眼睛明亮有神,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个个充满了天之骄子的自豪和无穷的上进的力量。

他们这代人,一进入大学,全都一心扑在学习上,只有向前看,没有向后看。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很少有同学会聊以前的事,更不会问过去10多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后来这一届学生的老师们评价,77级的读书热情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真可谓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学生们戴着红字白底的校徽,无论是买饭排队,还是饭后散步,甚至是坐公交车、上厕所,都在看书,手里无书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林双上学的事情已经办完,沈承彻底放下心来。从学校出来,两人去国营饭店买了两个菜和米饭,带回家去了。

到家的时候,都快过饭点儿了。林双把她新发的课本和学校发的其他东西放好,沈承去阳台上热饭。

饭后,沈承洗碗,林双去午睡。沈承没有休息,洗完碗他又挽起袖子去卫生间洗衣服。

林双一觉醒来,上午的寒冷与疲惫全都消失了。她坐在书房里,翻看着今天新发的课本。

林双现在学习的专业和她前世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差不多。不过现在的课本比她以前学习的要简单,这些课本对林双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把所有课本大致翻了一遍,林双彻底的踏实了。

今天没有去买菜,下午林双翻看着家里的食材。

“能做个腊肉煲仔饭吗?”沈承很喜欢吃这个。

“行。”林双拿出了三嫂给她带的腊货。

林双翻东西的时候,发现家里还给她带了裙带菜,在蒸煲仔饭的时候,又做了一小盆裙带菜鸡蛋汤。

第二天林双去食堂上班,因为昨天请了假,今天的工作有些多,都做完的时候已经不早了。

林双赶到服务社,猪肉已经卖完了。她想起家里的鸡蛋没有了,林双又买了一些。

看着篮子里的这几个鸡蛋,林双有些无可奈何。这个月的鸡蛋定额已经都买完了,要想再买只能等下月了。

林双有些不甘心,又去家属院门口碰运气。还真让她给买到了,现在的鸡蛋个头偏小,可确确实实是家里吃粮食的鸡下的柴鸡蛋。

经常卖给林双东西的大叔今天也在,他今天卖的东西和平时不同,除了他上山套的兔子,还有一只肥美的鸭子。

林双全都要了。中午林双做了个冷吃兔,还给陈政委家和张嫂子家各自送去一碗。

陈嫂子他们今年也回陈嫂子娘家过年了,还背回来不少的米线,分给了林双很多。

张嫂子送给了林双很多红薯面和用红薯面做的粉条,她很不好意思,毕竟这在他们老家是不值钱的东西。

下午林双算着时间,去食堂用烤箱把腌制好的鸭子给烤了。除了鸭子林双还烤了花生米和早上从家属院门口买来的栗子。

林双在烤鸭子的时候,还帮着做烤包子的老大姐包了一会儿包子,两人一边干活儿一边聊天。

“最近管的有些松了,有的家属又回来了,家属院里的人多了,咋们的烤包子和梅干菜饼卖的也多了。”老大姐对林双说道。

林双后来把肉馅的梅干菜饼的做法也教给了老大姐。

“会不会又乱起来啊?”林双有些担心。

“不会,这次回来的人要通过妇联同意才行,她们最知道谁是什么样儿。”老大姐肯定的说,他们食堂也算是消息灵通的地方之一。

“那就好!”聊天也没耽误林双手里的活儿。

时间到了,林双把烤鸭取出来,趁热用刀,片成了薄片,放进了她带来的饭盒里。

烤鸭的香味儿弥漫在厨房里,和炒菜味儿,米饭味儿,各种饭菜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香。

林双的刀法长时间不用有些生疏了,就是这样看的老大姐也是目眩神驰的。

“你这手艺真是没的说。”老大姐羡慕的说道。

林双笑笑没有说话。把装着鸭肉把饭盒盖好,带着剩下的鸭架和烤好的花生米回家了,烤栗子林双送给了食堂的同事吃。

回家之后,林双又把鸭架用油炸了,还撒上了盐和孜然粉。鸭肉要用小饼卷着吃,林双把提前做好的蒸饼又热了热。

炸鸭架的时候,林双突然想念起了前世经常吃的酸辣粉,家里有张嫂子给的红薯粉条,那还犹豫什么,做!

沈承回来的时候饭已经全都做好了,桌上放着满满一饭盒的鸭肉,旁边还有炸过的鸭架,和放足了料的两大碗的酸辣粉。一眼望去,红汤与满满的配料,让人胃口大开!

酸辣粉除了红薯粉之外,配料同样丰富:家里给带回来的炸酥肉,炸豆腐,煎的两面焦黄的煎蛋、烤箱烤过的花生、细碎的香菜末与葱末点缀其上,为其增添上了一抹鲜绿。

沈承喜欢吃辣,闻着这股酸辣味儿,他没在耽搁,洗手坐下开始吃饭。他夹了一筷子酸辣粉,还未入口,闻着那股霸道的酸辣味忍不住道:“这个味道真不错。”

随即送入口中,入口的红薯粉滑熘、软糯又劲道,吸饱了那股酸辣汤汁的味道,一口嗦入其中,带着汤汁一道吸卷入腹。

“这是什么?”红薯粉好吃,但是沈承没有这么吃过。

“是张嫂子给的红薯粉。”林双闻着碗里那股独特的酸辣味儿,不由自主的开始吞咽口水。

林双先用筷子将煎蛋往那酸辣的汤汁里压了压,嗦了几口粉,待到煎蛋吸满了酸辣的汤汁,才将煎蛋夹起来,一口咬了上去。

煎蛋的外表焦脆,内里的蛋白嫩滑,蛋黄紧实细腻,干吃略噎,可浸润了汤汁之后,便只余细腻的口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