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婚不育在七十年代 > 第18章 救人

不婚不育在七十年代 第18章 救人

作者:凤凰飞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7 08:58:41 来源:文学城

自从那天晚上林双见过沈承带队抓人以后,就一直没有再见过他。最先见到沈承的不是林双,而是林家的人。

林家的客厅里,气氛沉闷压抑。他们家的人已经陆续赶回来了,现在没人说话,只有周青低低的哭泣声,飘荡在众人的耳边。

周青坐在沙发里,手里拿着毛巾捂着脸,其他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林帅已经被公安抓了三天了,他们现在才知道消息。

“为什么被抓?他干什么了?”陈海霞厉声问还在哭的周青。

“没干什么,就是跑车的时候私下带了点儿东西。”周青声音模糊,说话的时候带着浓浓的鼻音。

“一个个的就没个省心的。”陈海霞恨恨的说道。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周青辩解道。

“别人做,他就做吗?”陈海霞怒气冲冲的说道。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已经打听过了,抓林帅的不是咋们这边的公安,我是没办法了,只能去找找你们二叔,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无论如何也要先知道林帅现在的情况。”林红旗疲惫的说道。

他说完没有人再说话,周青已经不哭了,客厅里只响着她的抽噎声。

正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林红旗走过去打开门。门外站着的人竟然是林帅,林红旗忙让开门口,进来的除了林帅还有沈承和一个小伙子。

周青看见林帅,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哭着扑了过去,林帅接住了她。

林帅的衣服邋里邋遢,脸上胡子拉碴的,眼睛里还充满了红血丝,满身的憔悴和沧桑。

沈承站在旁边,穿着干净整洁的四个兜的军装,小张跟在他身后身上了军装是两个兜的。

林安招呼沈承和小张坐下,林帅还在安慰哭个不停的周青。沈承走过去坐在了沙发上,小张站在他身后,张红梅给沈承和小张倒好水就去厨房给林帅做饭去了。周青终于不哭了,她坐在林帅的身边。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周青问林帅,她哭的眼睛浮肿,鼻子红红的。

“因为小妹。”林帅平静的说道。

“这跟双双有什么关系?”林红旗问道。

“举报我的是厂子里新分给我的搭档,他以前说过让我给他介绍小妹。跟我说过几次,我都没理会,他就记恨上了。”林帅说完,端起林安给他倒的水一口气喝完了。

“他见过小妹吗?”周青满脸不解的问,林双都多长时间不在家了。

“没有,他见过小妹的照片。”林帅说完看了陈海霞一眼,陈海霞冷着脸无动于衷。

“这次多亏了妹夫救我出来。”林帅说完感激的看了看沈承。

“也是顺便的事儿,正好我最近和公安有接触。这次过来是想跟家里说一声,我想让双双跟我随军。”沈承说完看了一圈林家人。

“你们的事儿,你俩商量就行了,家里没意见。”林红旗摆摆手。

“以后我会照顾双双的,家里就不用再给她钱了。”沈承对林家人说道,林双已经嫁给他了,在要娘家的钱就说不过去了。

“我会继续给小妹钱的,她在乡下太不容易了。”林帅说道。

“在乡下实在是苦,我们也给。”张红梅看了一眼林安,乡下的苦她最清楚。

“那这样吧,等她跟我去了部队,家里就别给了。”沈承沉吟了一下说道。

“好吧。”周青应道。家里就她知道,林双就算是没有家里人给她钱,她自己也有不少房租收,周青帮林双往外出租房子的事儿,她连林帅都没告诉。

沈承跟林家人说好后,就带着小张走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陈海霞从始至终都没说话,她从前看不起的人变成了现在这样,实在是打她的脸。

清源大队的麦苗已经返青,麦地到了需要浇水的时候了,林双上工的时候小队长让她去给麦地浇水。

林双站在田垄上看着水被抽水机从河里抽上来,河水顺着水渠哗哗的奔淌着。

水渠修在一块块麦地的地头上,给麦子浇水不能急,要一块儿地一块儿地的慢慢浇。

林双先从最边上的一块地开始浇。河水顺着水渠流到这块儿地的时候,林双先在麦地这边的水渠边上挖开个口子,然后再用土把水渠里的水挡住,河水就顺着挖开的口子流进了麦地里。

这块地浇好后。把挖开的口子填上,再把挡在水渠里的土挖掉,水渠里的水就又欢快的往前跑了。河水流到第二块地的时候把第二块地的水渠边上挖开,水就流到第二块地里去了,林双一块地一块地的浇着水。

沈承骑着自行车回来了,他大老远的就看见林双站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

蓝天白云的天空下,绿油油的麦田像地毯一样铺满了大地,田间分散着劳作的人们。

现在天气暖和,太阳也不晒人,林双没有戴草帽。微风徐徐的吹着,吹的她乌黑的头发有些微乱,还有几根飘散到了她白净的小脸儿上。

林双抬手拢了拢头发,她身上穿着一件二嫂给她做的蓝底碎花的褂子和一条深蓝色的裤子。沈承推着自行车走到地头上,锁好车走了过去。

林双看到沈承过来,就把手里的铁锹递给了他,沈承接过铁锹帮她挖土。河水顺着挖开的口子漫过一颗颗麦苗,有风吹过,麦苗随风轻轻摆动。

“你没有要问的?”沈承一边看着水一边问。

“没有。”林双回答道。

“你没有,我有。你怎么会工夫的?”沈承看着林双,她这娇滴滴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功夫的。

“练的呗。”林双随意的说道。

“你以前没说过。”沈承说道。

“你以前不也没说过你是什么人吗?”林双反问道。

“案子没破,不能说。”沈承给她解释道。

“嗯。”林双应了一声。

“现在案子是破了,但是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可能会有危险,你得跟我走。”沈承说道。

“去哪儿?”林双不在意的问道。

“随军。”沈承回道。

“这么说你是当兵的?”林双问道。

“我要不是当兵的,你能随军?”沈承说完看了林双一眼。

林双脸上露出了犹豫。

“怎么你不愿意?”沈承看着林双问道。

“也不是不行,就是有点儿舍不得。”林双慢悠悠的说道。

“你舍不得谁?”沈承面色发冷的问她。

“什么谁,我舍不得现在住的宅子。”林双有点儿惆怅。

“看你那点儿出息,那个宅子现在也算是你的了。” 沈承掏出烟来点上。

“什么意思?”林双不解的问道。

“那是我家的老宅,现在是我的,你嫁给我自然也是你的了。”沈承给林双解释道。

林双看了眼沈承,想起了那两盒宝贝。这么说,她拿的是沈承的喽!

“就这么说好了,我回去就打随军报告,案子还有些事情需要我跟进,等事情都办好了,你跟我走。”沈承说完,看了看林双。

“知道了。”林双懒懒的答应着。

“让你受不了委屈。”沈承对林双都有点儿无可奈何了。

“哦。”林双应道。

“我没时间多待,一会儿回去收拾东西就走了。你等我给你写信,这个电话号码你记好了,以后去镇上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沈承一样一样的交待她。

沈承把写好电话号码的纸条,还有不少钱、粮票和各种军用票给了林双。

看林双收好后,沈承又叮嘱了林双一番。然后匆匆忙忙的骑上自行车去找大队长了,他拜托大队长照顾林双后又回知青宿舍收拾东西去了。

沈承要收拾的东西不多,他很快整理好了一个包裹,把包裹绑在自行车后座,骑车去了县城。

沈承收拾东西的时候,婉仪正在做饭,沈承让婉仪帮他给知青们说一声,婉仪答应了。

春天已经到了,村里小河边的桃花开了。粉红色的花瓣,白色的花蕊,美丽的花朵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

小河水哗哗的流着,有小鱼在河底游来游去,河岸上嫩绿的草丛里点缀着各色的小花。

早上上工的时候,初升的红日把整个田野都染成了金黄色。晨雾萦绕着大地,林木和草叶上结满了水珠,到处都弥漫着淡淡的湿气。

沿着道路往农田走,一路上踏着柔软的泥土穿行在田野之间。田里青绿青绿的麦苗随风摇摆,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像金子铺满了大地,春风吹过,柔嫩的枝条在风中摇来摇去,吸引来了大批的蜜蜂,小鸟也飞上了枝头,叽叽喳喳的叫着。

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拖拉机突突的翻着地,土畦里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中散发着湿猩的味道,跟在拖拉机后面的村民,用铁锨把地里大块的泥土拍碎。

在这秀丽的田园风光里,男女老少都挽起了裤脚,头戴草帽或是斗笠,有的人脖子上还披一条毛巾。大家躬身弯腰利索的把嫩绿色的秧苗移栽到水田里,这些秧苗必须赶在梅雨季节前移栽完,否则会影响到产量。

经过辛勤的劳作,水田里嫩绿色的秧苗一排排插的整整齐齐,像用线尺量过一样标准,风吹过,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有人从水田里出来,想去岸边喝口水,带着泥水的脚刚踩在地上,就看见腿上正挂着几个血红色的软体虫子。

下田最怕这玩意儿,这是蚂蟥。它盯在人的腿上吸血,你自个儿还发现不了。去喝水的村民拿起岸边的鞋子,用力拍打自己腿上的肉,蚂蟥自己掉下来了,打蚂蟥有讲究,不然它会往你肉里钻!

大队长心里很急,这个时节,样样都得种。水稻,大豆,红薯等等作物都是在这时播种的,现在农忙季节正式进入**。

今年雨水多,这些作物一定得赶在梅雨季节前下种出苗,这关系着全村人一年的收成和口粮。

农忙时节时间珍贵,大队长在地头上转了两天。然后和支书一起召集生产队的小队长、记分员和新任的会计开会。

大队长的意思是,虽然现在早上上工已经提前了,但是还是不行。这样下去,有些作物在梅雨前种不完出不了苗,以后影响产量。他的建议是,开大队的食堂,让村民们去食堂吃饭,把中午吃饭的时间缩短,腾出时间来播种,其他人听到大队长的建议都开始思考起来。

支书说,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开食堂以后每天管村民几顿饭。现在粮食和分红都分下去了,是收钱还是不收钱,收钱怎么收,不收钱粮食和做饭村民的工分从哪里出,每顿饭的标准是什么,村民提前上工要补偿多少工分。

支书说完下面的人开始讨论,各说各的意见,最后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来。大队长在散会之前说,让他们明天上工的时候和村民们说说,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又让会计把帐都算算,明天晚上接着讨论。

以前的会计被抓了,新上来的会计是大队里的记分员,他原来就做过会计,而且做事认真没出过错。

填他记分员空缺的是妇女主任的儿子,他刚退伍回来,分在了县文化馆,已经报过道了,还没正式上班,他妈让他先帮大队做记分员。

第二天上工,小队长把大队的意思说了,让村民们商量,有什么建议直接告诉他。

上工的时候,田间地头都在讨论着这件事儿,村民们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记分员和小队长一边干活儿一边听着村民们讨论。

晚上开会,小队长、记分员把白天听到的村民意见捡有用的给大家汇报了。然后他们在研究其中的可行性和利弊,会计也把饭菜标准和成本汇报给了大家。

经过研究,第三天晚上大队长做了决定。上工时间改成早上六点,中午十二点到一点在食堂吃饭,特殊情况离食堂远的可以把饭送到到地头上。

早饭和晚饭在自己家吃,只有上工的人能在食堂吃饭,每顿饭只收成本一毛钱,孩子们减半。菜谱提前订好写在食堂门口,做饭的人员自己报名,筛选后上岗。

另外上全天工的村民,每天多加二个工分,孩子们多加一个。

第二天上工先公布了商议结果,村民议论纷纷,对大队的安排基本满意。

大队长又从报名做饭的人里选出了几个,周婶子、林双、陈婉仪,牛五,还有胖婶的儿子李柱子。

李柱子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原本他是要去上工的,但是因为他前一阵子干活儿的时候左手扭伤了,虽然现在已经好了,但是赤脚医生让他先别干重活儿,所以他报名来食堂做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