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不纯臣 > 第89章 八十九

不纯臣 第89章 八十九

作者:轻微崽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31 10:24:55 来源:文学城

沈书到书房时,李恕还在,连样子也不做,端着一盏茶,一条腿跷在另一边膝盖上。

看见沈书,李恕放下茶盏,嗤了一声:“你怎么也来了?嘿,我专门给你哥腾地方,他也不知道抓紧点,竟还让你跑了。”

沈书只听不见,找了一本朱子,端端正正坐到书桌后面。

李恕啧啧两声,不再提这话,放下腿来,正经道:“要不我还是往文忠那里走一趟去。”

沈书手里的书耷在桌上,想了想,道:“我早上离开的时候,文忠去军营找他哥了,人不一定在总兵府。算了,晚上找我师父一问便知。”

“等你哥住到军营里去,我看我们要不要搬到总兵府,说是伴读,早晚也是文忠的幕僚,住在他那里岂不比在这里方便。”

这沈书倒是还没想过,并非沈书想不到,而是他隐约有些抵触搬去总兵府里。

“再说吧,我哥也未必就要住到军营里。”

李恕沉吟不语。

沈书看了李恕一眼,思忖道:“你若想去,赶明儿跟文忠说一声,你就搬过去,有什么你回来给我说一声也成。”

“我再考虑考虑。”说着,李恕把茶盏端起来,吃了一口,他唇上一片青,细细的胡须长了出来,平添几分年岁,实则也不到二十。

“舆图是交上去了,我在想,若郭公能成事,三五年间,早晚还是得开始屯田。”沈书从架子上取下一杆笔,把在手上玩,一面说,“军队每到一地,便是扫荡劫掠,每每坐吃山空,就要移兵就食。远了不说,先前滁州军进城,抢了别人家的女子,想必金银粮米也多有搜刮。这一遭孙德崖进城,直接让手下兵马住到民家,吃用住都是抢别人的。我早上在街头听人议论,有人问进城的都是谁,你猜旁人都怎么回答?”

“莫非有人识得孙德崖?”李恕道。

沈书摇头:“旁人回答左不过又是濠州、滁州过来的兵马。”

“嘿,这几日不是派了不少人在城里安抚,怎么他们觉着我们跟孙德崖是一伙的了?”顿了顿,李恕又道,“不过孙德崖的手下也太缺德带冒烟儿了,怎么能直接住到别人家里?他是起事还是借着起事当劫匪啊?”

沈书眼珠一转,抬起头来看李恕:“原是被打家劫舍欺负惯了,才起的事,起事之后却又离乡背井去别的地方打家劫舍。为什么各地一有人起事,便有人蜂拥而至?”

李恕抿着唇不答。

“无非是不想做那被人抢的,反过来要做抢人的。”

李恕讪讪一笑:“话要是都说穿了,就不大中听了。”

“这不是你我二人,私下里浑说。这话我自然不在文忠跟前说,将来也不会在哪个大人面前说。”沈书道。

李恕点头:“你是比我心里有数,不过白提醒你一句。”他好似在思索什么事,却未曾说开。

“我也没什么数,走一步看一步,今天跟我哥去集市看了,现在米要十缗一斗,一人一天只能买半升米一斤面。带过来的大军就有数万,和州也吃不了多久。早晚得定下来,劝课农桑,屯田养兵。手里没有一年的余粮,一旦被围就完了。改天我让那两个在平章府用过事的找本农桑辑要来,咱俩都得看。”

李恕听了色变,一只手托住脑袋,手肘撑在桌上,只觉得头大如斗,拿眼睛不住瞟沈书,气闷道:“我怎么越看越觉得,你跟我爹找来成日里拿戒尺抽我的许夫子没个两样。”

“那我还差得远了,起码差一把戒尺。”沈书调侃李恕道,“你要在总兵府里混口饭吃,将来在朱家手底下混口饭吃,让你打仗你要去的话,跟着我哥去也行。”

李恕吃了苍蝇似的,也不说不去。

“不愿意上战场杀人,要得个体面轻松就做文差,咱俩要学的还多。你要只是想给文忠做个帮闲跑腿,那不看也成。”沈书道。

“看,看,你找来我就看。”李恕叹了口气,嘀咕道,“不知道你哥怎么受得了你,你怎么不叫你哥读书呐?”

沈书撇嘴道:“以前也叫,叫不住,我爹都拿他没法子。一叫他读书,他不是要去放牛犁地了,就是他娘叫他去上山捡柴了。结果不过是找地方躲着阴凉睡大觉,各人有各人缘法,能有一两样傍身的手段就行了。”

“我也……”李恕才张嘴。

沈书便接过去说:“你也什么?”

二人大眼瞪小眼,李恕仔细寻思了一下,打仗他不行,在家又是个成日里混使老子钱的商贾家娇惯的儿子,他还真不知道能干点啥,养蛐蛐吃花酒是乐子,却赚不了钱还得花钱。姑且只有忍了。

是夜把饭吃了,纪逐鸢带着沈书,也算散步消食,到了总兵府,沈书手里有牌子,带个把人进去还不成问题。

然而进了总兵府,却换了纪逐鸢带路,他上回来已弄清楚穆华林住在哪儿。沈书与纪逐鸢说,路上要是碰到人问,他来答话,就说是找朱文忠来的。

想不到运气倒好,一路都没碰见什么人,几次有巡逻的兵将经过,见到沈书腰上挂的牌子,都没来问话。

穆华林的房间里亮着灯,纪逐鸢上去敲门。

门从里开,穆华林打赤脚趿着木屐,沈书见他挽着一边裤腿,下意识便望向屋内,果然穆华林已经在洗脚。

穆华林把兄弟两个让进屋里,关好门,示意他们随便坐,自去旁边胡椅上坐着,卷起裤腿,把脚伸到洗脚盆里的热水中。

“茶壶里是清水,若渴了就自己倒。”穆华林脚踩在有些烫的水里,先问沈书他们两个过来路上有没有什么人瞧见。

“遇到巡逻的两队兵,没问话。”沈书答道,扭头看了一圈,才说,“师父你一个人住这么大一间房子?”

“原是六个人一间,我是鞑子,没人跟我住。”穆华林调侃道,唇角微泛起一丝笑,显然并不在意。

“今天上午来总兵府的那队人马,是孙德崖的人吗?”沈书不绕圈子,直接就问。

“嗯,我还瞧见你了。”穆华林道,“孙德崖带着一队亲兵,朱元璋忌惮他城外的人马,迎进来以后不到两个时辰,便在城里安排了几百户人家给孙德崖的亲兵队伍住。”

“有这么多空着的人户?”那是不可能的,沈书才画了和州的舆图,心里有数。

穆华林看了沈书半晌,脸色阴沉:“自然是把原先的住户赶出来一些,腾给他的人住。孙德崖说他只是因为军队连日来缺粮,难得吃上一口饱饭,借和州的地界,让弟兄们吃两天饱饭,再捎带一些粮食就走。”

“军队里怎么没有听到风声?”纪逐鸢开了口。

“朱元璋不想插手,孙德崖想要赖在和州不走,自然麻烦事他自己解决,或骗或逼或抢,总不能让朱家出面,朱元璋不会乐意。他昨儿个才下令让将领们把有家有口的妇人还回民家,博了一星半点的名声,要是帮着孙德崖打劫,那马上就可以收拾收拾从和州出去了。”穆华林的脚在水盆里搓动了两下,三人都没有言语,室内只有水声。

静了片刻,沈书说:“老百姓手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任人鱼肉的份。”

“朱元璋已经同冯国用、李善长二人议过,你莫小看了他,他比郭子兴心里有数。濠州起事的一伙人里,将来坐大的十有**会是他。”穆华林把脚从盆里提起来,擦了擦水,目光不再看沈书。

穆华林把木盆放在门边,不曾出去,关上门,仍然回来在方才坐的地方坐下。

沈书心里想,穆华林所奉的密旨,是要劝降说和,自然他到了濠州也便一直在观察,谁才是这一阵营里真正的主人。上回穆华林说会送信出去,找人去找康里布达他爹的麻烦,传国玉玺这么重要的东西,穆华林肯定还是要拿回来。当时沈书就很疑惑,穆华林为什么把传国玉玺捏在自己手里,而非送回大都。

穆华林要修书送出去,比民间传书容易许多,寻常递信只能托人,从前也有人从急递铺送,后来公文数量过大,又有不少人让急递铺夹缠着送丝送墨,带钞带弓,南来北往,各样小玩意都从急递铺走,上下官员冗杂,这个亲眷有东西要送,那个铺卒的邻人有书要托,渐渐不堪其繁,朝廷三令五申之下,将可以通过邮传递送的官衙文书削减至七十九种。

便利自不待言,急递铺专人专马,一昼夜可传四百里。穆华林那封信,应当已经送到收信人手中。

只是进展不便当着纪逐鸢的面问。

“对了,有东西给你们。”穆华林起身,去床榻旁打开一口箱子,取出巴掌大的一只匣子,拿过来给沈书,让他自己打开。

里头是一对儿扳指,翠玉制成,上有鱼水云纹,像是一对,纹饰却是大同小异的两只摇头摆尾的鲤鱼。

“骑射没废吧?”

沈书拿扳指试了下,心里有点虚。

穆华林没有责备他,让他们兄弟各自试着戴了下,大小合适,沈书的那一只环圈要小一些。

“先收着,这几日事忙,过几日我得空去瞧你们。”说着,穆华林起身送沈书两兄弟出去。

开门时,沈书看到穆华林先前放在门口的木盆已被人收走,知道他在总兵府是有人伺候打点起居的,略微有一些诧异。转念一想,穆华林的本事,用不着他来操心。

次日天还不亮,沈书迷糊中翻身,便发现床榻已空,睁眼一看,就自己一个人还睡着。窗户纸上朦胧一层晨光,沈书起来,纪逐鸢也没在院子里,郑四说已去军营了。

白日里沈书跟李恕两个,带上林浩,让他不用驾车,三个人去街上转,打听成衣铺子,果然是没有开张的。李恕非想听会戏,说是来了和州以后,半日空闲都没抽出来过,好不容易沈书自己要出来,总不成才出门又回去。

于是三人听戏听了一早上,午间让林浩去街上买了茶饭回来,又在茶坊里用了些果子。沈书一盏汤也不吃,到下午装着一肚子茶水,只觉得耳朵里都叮呤咣啷,眼睛里俱是水波倒来晃去。

这一夜纪逐鸢没回来,军营里也没人来说,郑四去打听,说是远远就架了辕门,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沈书早早睡下,混到第二天上午,跟李恕踩着时辰上总兵府找朱文忠问了。

“你再晚一步来,就找不着我人了。”当时朱文忠正在吃早,叫沈书和李恕坐下也吃点,一边吃,他一边说来,“孙德崖的亲兵队伍在城里挨家挨户地敲门索要粮食钱财,怕城里生出乱来,这两日派了千把人在城里分队巡查。顺便我哥的意思,也查一查有无元兵的奸细。”

沈书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问朱文忠:“你不读书了?怎么今日也要出去?”前几日是才搬来和州,家中有许多事情要料理,不读书也便罢了。眼看正月都要过完了,竟然蒋夫子还不叫朱文忠读书。

朱文忠喝了口清粥,筷子在咸菜里翻翻拣拣,拿眼瞥沈书:“你是巴望着我让人鼻子上穿个环,好拉到田里去耕地吧?”

“哪儿!”沈书笑着否认,放下筷子,“我俩是来给你做伴读,你这一天到头不念书,我们就无事可做了。”

“到处都要用人,李善长那里巴不得得两个你们这样读书写字的,冯国用也想要几个书生,我才不给他们。”朱文忠一气把粥喝干,端详沈书和李恕两人,照实说了,“蒋夫子才来,他老母亲就病故了,我爹许他回家料理丧事,要些日子。你要想读书,我让郑四给你搬了那么多书过去,还不够你读的?你就在家呆着也行,那些誊抄编册的活,让旁人累去。”

“那你都做些什么?不然我们俩跟着去给你打打下手。”沈书道,“家中也无事,又无田地,又无桑蚕,眼下也没机会考功名了,我俩在家呆着读书,我还能成,你是要让李兄闷得长芽了。”

早前李恕得了沈书叮咛,在朱文忠跟前总是少说多听,一听说蒋夫子一时半会不开课,本就觉得要闷出鸟来了,两人齐齐向他看来,恰好李恕正在无聊翻白眼。

李恕:“……”

朱文忠笑了起来:“那是我考虑不周,我父亲打量着给我再找个夫子,蒋夫子年纪大了,打算多找几个轮着授课。正找,昨日我哥说是让我这几天就在城里帮他带带兵,在城里巡逻。”

沈书道:“是不许孙德崖的人逼着庶民交粮吗?”

“倒是想不许,不敢不许,就指望他赶紧吃够了刮够了滚蛋。是盯着不能让他的兵糟践民户,只许在咱们给他们腾出来的地方住,只许捎粮,不许抢劫,更不许杀人。但又不能明火执仗地派人跟着他,把他的亲兵队给盯着,只能在城中增派巡逻的兵丁,遇上动粗的前去制止罢了。”朱文忠也是无奈,可没办法,城外孙德崖还有数万大军,跟他开打着实不划算。

“他不会其实想占和州的地盘吧?”李恕战战兢兢地说。

“他不敢。”沈书道,“郭公在滁州虽然没留多少兵马,孙德崖未必清楚,只知道如今从滁州到和州,都姓了郭了,就是再眼红,他也不敢直接上手抢。”

朱文忠叹了口气:“能把这瘟神打发到总兵府外,已经谢天谢地谢过祖宗们了。我舅杀了他祖父母全家,上回是从他家里把郭公抢出来的,孙德崖说话皮里阳秋,他要是在总兵府里动手要我舅舅的命,那才不知道如何是好。就算没让他讨到便宜,也是要两败俱伤的。人住到外面去最好,好歹我舅也敢睡个安稳觉。”

“但也不可让他长久地住下去。”沈书道,“和州就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乍然涌入数万人已难以负荷。”

“是这么说,可狗皮膏药黏上来了,扯都扯不脱,要扯脱了,皮子先就得受一次罪,那恶臭还得跟几日。”朱文忠冷笑道,“前些日子争总兵的位子,那几个濠州的天天来,前天一早又来,结果孙德崖带着亲兵上门时,派人去请他们都不来。对了,张天祐身边还有两个心腹出城去了,打量能瞒得过谁?”

“是回滁州去告状的?”沈书当即想到郭子兴跟孙德崖那笔算不清楚的账。

“就算是,我们也不敢拦着,郭公最疼爱的就是小张夫人,张天祐是她内弟,要是把人截下,多半会说是在和州已经得胜,着人回去报捷,平白多事。”朱文忠一脸头疼,“要告状也只得由他,郭公能叫我舅舅坐镇和州,必然还是要听他一句辩白的。”

朱文忠略略振奋起精神,脸上挤出些许笑意:“有你们俩跟着我,我这巡城也巡得没那么无趣,吃好了就走。”

沈书、李恕本就是吃了早饭才来,当即放下碗筷,跟朱文忠出门。

二门外有人牵马过来,沈书翻身上马,心里还砰砰直跳,座下的马儿甚是温顺,沈书回忆着穆华林曾在赶路途中无意中说过的,他试着用手抚摸马儿的耳朵和脖子。

从沈书坐着的高度往下看,只见马的侧脸上,一只硕大的眼珠流光溢彩,睫毛覆盖之下,显得十分温驯,沈书食指在马耳朵后面顶着它柔软耳朵中间的凹陷轻轻滑动。

头前有人牵马,一直牵到总兵府外,巡城的士兵已经列队集结,有二十余人,沈书张望了一番,没见到纪逐鸢,便专心控马,落后一马的距离跟随在朱文忠后面。李恕的马并过来,与沈书一左一右随朱文忠巡城。

李善长本来叫李士元,后来改的名字,因为修改不便,这一个细节就不放进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9章 八十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