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不纯臣 > 第6章 六

不纯臣 第6章 六

作者:轻微崽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31 10:24:55 来源:文学城

当天傍晚,高邮城外依然拥着层层叠叠的人,放眼望去,黑乎乎的都是人头攒动。看身上穿的衣服,几乎都是元兵。

原先沈书担心穆华林长得过于引人注目,结果到城外时,发现人群中也挤着不少蒙古人和色目人。

穆华林很是意外,他早上来时还不像现在这样。

三个人本来吃饱了下山,穆华林的马过于瞩目,且马臀上有漠北牧场的徽记,只得弃了,他那个百宝箱似的包袱里所带的东西,能随身装备的就随身,不能的沈书都让纪逐鸢帮忙挖了个坑,在乱草坡里给埋了。

不怕万一,若是随意弃置,不巧被人发现,就会多一分戳穿穆华林身份的可能。

视线所及的每张脸上都挂着又饿又困的疲惫,已经是大军被解散的第四日,士兵们随身携带的干粮便是再省着吃,也基本告罄。

沈书年纪小,透着读书人的弱气,前后一起等待的人群本是各自警惕,都不愿多说什么。但跟牲口似的这么簇围了一整日,有些人也互相攀谈起来。

无非是老家太远,作为步兵,要坚持到回家乡,也许会把命丢在路上。如今自河南以南,两淮地区,江浙行省,无不置身乱局之中。且不提各路农民武装,就是元政府军,也未必把汉人认作自己人,便有人说,汉人天生反骨,心怀旧宋,视外族为蛮夷,便是再历百年驯化,也难保不反。

“远有张珪,近有贾鲁,想必这样的话,皇上也不会信。”

闻言,方才与人闲谈那人循声看来,却见个少年坐在不知道哪里捡来的箩筐上。

“那咱们这些人,又为什么聚在这里呢?还不是上面朝令夕改,想什么是什么?天生人人一张嘴,不是让你说话,而是让你向天求一口饭吃。”中年男人开口便道,语气颇有挑事的意思。

纪逐鸢冷冷看着他。

那人以及同伙十数个人并不在意纪逐鸢,只当是个愣头小子,一看便是兄弟二人,想是大的要为小的出头。

沈书编了个草蚱蜢,随意往腰中一塞,起身,显得郑重其事起来。

那男子也收了戾气。

“不是为混一口饭吃嘛。”沈书挠挠头,一派少年人不知世事的模样,他生得眉清目秀,便是衣着脏污,气质也显斯文。

笑时更令人不忍苛责。

“哈哈,老卢,你这个暴脾气收一收,别吓到小孩子。”一只手搭到中年男人的肩头,侧旁走出来一位长者。

沈书心里叹了口气。五六十还被征到军中来,只能是家里壮丁都已不在人世。沈书规规矩矩站着,朝眼前这群人行了个礼:“沈书,这是我哥,纪逐鸢。这是参军以后结识的大个子,穆华林。”

看见沈书身后的人,众人脸色都是一变,显然各怀心事。

方才高谈阔论的数人皆是汉人,而穆华林,长得就是一身一脸的非我族类。自蒙古铁蹄摧毁金,又与南宋对峙数年,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房庐焚毁,城郭丘墟。历经十数任帝王之治,各地经济逐渐恢复,但自唐以降,中原地区生产便无法与江南相提并论。世事变迁,改朝换代自古有之,对胡人的仇恨早在数十年前便渐渐淡化,蒙古人统治以来,虽有四等人制,实则并不以此划分阶层高下。素本齐民为之良,店户、倡优、官私奴婢为之贱。

“这个大兄弟是鹰房户。他娘是汉人。”

听沈书这么一说,众人敌意稍减。

“卢有民。”那中年男子朝穆华林通过名姓,余人也都各自报了姓名,就算认识了。

进城之后,各人都要自谋生路,在这里短暂停留时,便是站在一处,大家也不过是谈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道消息,没有必要接触得更为深入。

倒是那卢有民提醒了沈书,在外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惹事。

排队一直排到翌日清晨,沈书坐在那个捡来的箩筐上打瞌睡,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靠的是穆华林还是纪逐鸢,早上他突然浑身一哆嗦,醒了。

纪逐鸢就手往他嘴里喂了块奶豆腐。

穆华林如同一只警惕的鹰,时刻留意着四周的情形。昨夜不到亥时,就不放人进城了,谁都不敢走,一旦离开,搞不好又要重新排队等进城。也算运气好,这一天一夜里,在城外没遇到什么危险,也无人来高邮攻城。

“还没到我们。”沈书含含糊糊地嘀咕。

“快了。”穆华林皱着眉头遥遥向前望去,城门放下了吊桥,整个城楼上都是瞄准人群的弓|弩,一旦发生骚动,四角的哨塔立刻便能察觉。

沈书站到箩筐上朝前望去,每人都要经过搜身,登记,询问,然后放进城去。

“好像没有不让进的。”看了半天,沈书说。

“我也没看见谁被挡驾回来。”穆华林话音才落。

大概隔着数十人的队伍前方,就有人尖叫起来。即便如此,排队的人仍在排队,没有人离开自己应该站的位置。

没等多久,沈书他们轮到前面,才看见侧旁地上堆着十数具尸体,无序的堆叠在一起。大部分看不清面貌,但血色还新鲜的那人,肤色呈现无血的死白,脖子与手都是。

“色目人。”纪逐鸢压低嗓音。

沈书看了一眼穆华林,问他:“你的兵器都扔了吗?令牌?”

穆华林皱了一下眉头。

沈书又说:“吃的也别留。”

于是随着队伍往前挪,穆华林断断续续在沈书与纪逐鸢一前一后的掩护下,把手靠在箩筐边缘,不引人注意地抛弃了一些小玩意儿。

接近城门时,索性箩筐也扔了不要。

所有进城的人都要搜身,排队时间很长,不少人带着路上捡来的箩筐、头盔甚或搬着一大块石头好略作休憩,到城下检查时,抛弃这样的物事再寻常不过。

沈书最先被摸完身,登记完了,在手背盖了个章。

沈书抬起来一看,是个“儒”字。

很快,纪逐鸢也过来,他手背照样盖了个字。

“盐。”沈书放下纪逐鸢的手,小声朝他说:“好快,咱们不会要分开吧?”

纪逐鸢握住他的脖子,侧过头去,低声道:“要分开就把这个擦掉。”

五十个人排在一起,一人身穿青色布衫脚踏麻鞋,头裹唐巾,腰缠布带,手里拿着一张写满名字的纸走来。随在他身后的便是穆华林,穆华林走进人群,引起不少人侧目。

纪逐鸢与沈书站在他身前,穆华林略把背驼起,跟沈书说话,看不着渐渐也就没人看他了。

“你们一队五十,跟着我走,有问题的先别说话,到地方再问。”那人声音响亮。

沈书个子小,在人群里蹿来蹿去,气喘吁吁地回来。

“你……就不能好好呆着?”纪逐鸢一把提住沈书的领子,不让他再去人群里打探。

“那个人叫舒原。”

“谁?”纪逐鸢问。

“领头的。”穆华林道。

“对。”沈书点头,“他也是投诚来的。”

“不怕普通人跟这些领头的勾结,里通外敌吗?”纪逐鸢算见识了,高邮的管理也太松懈了。

“不是这次投诚,是张士诚打高邮的时候就投了。只考过乡试,都已经做官了。”沈书兴致勃勃地说,“诚王用人不问出身,能者居之。”

与城外的破败相比,高邮城中景象简直叫人吃惊,除了城墙附近,有被火炮重弹轰过的痕迹,整座城中俨然像是并未开战,集市繁华,琳琅满目的店铺照样开张,更让沈书惊奇的是,米铺也开,每间米铺门外都排着长龙,但看众人手里的口袋或是陶罐,容量都不大。

“每个人只能买一点。”纪逐鸢嘲道。

“有一点就不错了。”沈书道,他眼睛都看得亮了,抓着纪逐鸢的手摇晃,“哥,咱不用饿肚子了。”

纪逐鸢哭笑不得,又不得不承认沈书的判断应当没错。

穆华林声音放得很低,与他们说:“张士诚有钱,是几个里头最有钱的。”

到中午开饭的时候,这五十人已被舒原安顿好,每十个人一间屋,屋子够大,挤是必然,但在这些投诚的元军来说,早已习惯,行军的条件更差。

吃的白米虽少,却也有足够的鱼虾果腹。

吃完以后,沈书彻底不想走了。

饭后无人来叫,所有人回屋,等安排。

躺在潮湿的褥子上,沈书被纪逐鸢叫起来,让他坐起身来,接着纪逐鸢把外袍脱下来,进城前他在河里洗过一下,穿在身上又已经风干,这两天啥也没干,不曾出汗,白日晴好,外衣算干净的。

至少比不知道都有谁睡过的褥子好太多。沈书被叫醒一次,便有些睡不着了。

穆华林躺在一边,闭着眼睛。

屋子里还有七个人,有人走来走去,有人时不时趴到门缝上扒着向外看一眼,有一对儿像是父子,其余的五个人彼此不认识,两个在睡觉,另外的三个各自坐在通铺边缘上吊着脚发呆。

“你再睡会。”纪逐鸢摸了一下沈书的头,已经退烧,推测沈书的病还是由于跟着军队奔波,劳累所致。

“不睡了。”沈书坐起来,背靠墙,纪逐鸢便挨到他身边来,拍拍大腿,示意沈书可以靠。

沈书把头枕在他哥的腿上,脑子里转过无数的念头,一时之间也是杂乱无章。一路上他听过张士诚不少传闻,其实最早纪逐鸢说要投奔张士诚时,沈书也是因为一句诗才觉可行。

江南地区有诗云:“死不怨泰州张,生不谢宝庆杨。”

其中的“张”便是指张士诚,而宝庆杨是指杨通贯。张士诚屡次破城之后,律下甚严,禁止惊扰劫掠平民百姓。纪逐鸢效力于元军时,沈书也只能心向往之,毕竟一旦投敌,再要回头就不行了。

而一路上沈书三不五时就要生病,若不是这支盐军本就是临时招揽的敢死队,也就是攻城时用作冲锋人盾的消耗品,纪逐鸢也不能一直把他带着。

命大如斯,现在想起来沈书还觉得很不真实。

一间斗室,十个会喘气儿的人,有地方睡,还能填饱肚子。

沈书真是不想走了。

纪逐鸢把沈书一直在他肚脐眼抠的手给抓出来,警告地捏他的手腕子,捏得沈书低声叫疼。

“你太瘦了,把身体养好,不然我找个地方把你丢了。”

沈书一脸无聊:“哦,丢,想丢哪里丢哪里。”

纪逐鸢:“……”

“叔。”

沈书才一叫,穆华林就睁开了眼睛看过来。

沈书就知道他没睡,朝他说:“等给我们派事儿了,能不能请您教我们俩一点拳脚。”

“等我办完事。”穆华林说话时,眼角余光一直在留意周遭环境。和他们住一个屋的人都是普通人,看穿着,原来也都是普通的士兵。年纪都比兄弟俩大,

这间屋子背阴,除了他们仨在这里咬耳朵,其余的人互相不搭理,十分沉闷。

“你打算怎么办?”纪逐鸢朝穆华林问。

穆华林立刻道:“我一个人就可以。”

纪逐鸢便不再问了。

不到半个时辰,院子里就有人叫集合,所有人站在院坝里,足有接近百人。早上带他们过来的那位文士,在前面摆了一张桌子,桌上笔墨纸砚俱全,他揣着手,视线扫过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沈书他们在第三排,正在沈书目不转睛把那文士看着的时候,文士看到了他这里,视线短暂停留了片刻,不着痕迹地移向穆华林。

出乎沈书意外的是,那文士不曾多留意穆华林。

沈书左右看了看,这百来号人里,就有五六个都是外族,身材高大的几乎一眼便能看见,身上也都穿着元军的号衣。看来即便是胡人,通过城门盘查之后,也能被接纳进来,就不知道接下去的命运是什么。

沈书有些忐忑起来:纪逐鸢手上盖的是盐,穆华林则是鹰,而他是儒。

沈书的手悄悄握住纪逐鸢,纪逐鸢拧着眉头看了他一眼,索性用手把沈书的手抓着,他的手比沈书大,能够完整地把他弟的手包裹在手掌之中。

沈书稍觉安心了一些。

“卢有民!”

“到。”

被点到名字的人,便到前面去,一个胖妇人手中拿布尺替人量身高、肩宽,告诉身边一个小个子的学徒。量完以后,才到那文士跟前,文士问话,在纸上落下名字,翻看手上盖的章,问话后给一指长的窄木片,上面以天干为记。

站在桌子右边的人超过十人以后,文士起身,等他坐回去时,那十数人便按照手中的记数,站成一列。

“儒。”文士摸沈书的中指与无名指。

这时纪逐鸢已经量完身过来,一把拍开文士,抓着沈书的手,让他放下,警告地朝那文士道:“做什么?”

文士眉毛一扬,没说什么。

沈书得到的木片上,写着“甲”。

很快他便知道为什么那文士要拉着他的手摸半天,还老看他了。

没人跟沈书一个号,他一个人一列站到了所有人分完。

“两河山东……丘墟”引《两朝纲目备要》

“素本……为之贱”参考《吏学指南》

=======================================================

最近眼睛不大好,今天外出回来晚了,只更新一章,谢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