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不纯臣 > 第55章 五十五

不纯臣 第55章 五十五

作者:轻微崽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31 10:24:55 来源:文学城

屋里点起三盏灯,将整间屋子照得通亮,纪逐鸢是趴着被人抬回来的,周戌五使了几个钱,雇得两个脚夫,把人抬回来便各自散了。

郑四请大夫未归,沈书一看纪逐鸢自腰往下连武袍都是湿的,入内便闻见浓重血气,知道这是被打得皮开肉绽,恐怕伤得并不轻。当即一股怒气冲上脑门,沈书从挂在墙上还未来得及整理的行囊中取出短刀,也没同纪逐鸢说一句话,转身就要出门。

“上哪儿去?”

前脚沈书跨出房门,没见高荣珪坐在廊下阴影中,突然这一声让沈书从狂怒中抽出些神来。

“找朱文正。”沈书喘息不止。

房中纪逐鸢已经在叫他的名字,沈书犹豫地回头看了一眼,并未答应。

高荣珪抱臂坐在廊下,一只脚踩在座位上,单手撑膝,斜乜沈书:“找朱文正何事?杀他?”

沈书不吭声。但他知道,杀是杀不成的,而且杀了朱文正以后又只得集体逃离滁州。只是朱文正把纪逐鸢打成这个样子,沈书心中憋着一口气,这口气激得他眼圈发红,牙齿紧咬着把高荣珪看着。

“你师父呢,叫我来看着你不要惹事。”高荣珪起身,“看样子二少爷不打算惹事了,去照看你哥吧,五十军棍不是小事,一两个月都好不全。上药穿衣洗澡都得有人服侍,他带你一夜之间逃出家,想必一直都是他护着你,照看你,吃了不少苦头,是你报答他的时候了。”

沈书呼吸发烫,高荣珪走了,沈书听见房里纪逐鸢在喊他,喊他的声音却与平时大不相同。

纪逐鸢总爱粗声粗气,哪怕说的是好话,也让人感到凶巴巴的。高荣珪说的话一直在沈书耳朵里回响,确实,从滨海到徐州,辗转大半个中原,再到高邮、滁州,无论何时何地,纪逐鸢总是挡在他前面。

一股难言的酸涩钻进鼻腔里。

“沈书!给你哥倒点水,我要渴死啦!”纪逐鸢扯着嗓门喊。

沈书当啷一声把短刀丢在桌上,纪逐鸢扭头过来看了他一眼,重申了一遍让沈书给他倒点水。

等沈书端水过去,纪逐鸢只喝了两口。沈书一下便明白,他也不渴,要水喝只是不让沈书出去惹事罢了。

沈书把纪逐鸢才喝过的茶杯端起来,杯底浅浅只有一口,沈书喝完索性回桌前提起茶壶,就着壶嘴把冷冰冰的水灌进肚子,透心的凉意让沈书彻底冷静了下来。沈书转过脸,便看见纪逐鸢还盯着他,嘴一撇,沈书无奈道:“我不出去,哥你睡会,等大夫来了我叫你。”

“嗨,睡不着。”纪逐鸢道,“屁股疼得厉害。”

沈书:“……”他没好气地坐到榻边去,让纪逐鸢伸手,从右到左,脱了一只袖子,再连着整片武袍脱下来。出兵时外面还罩了件号衣,武袍从肩头到袖口沾了不少敌人的血,整整四日没有洗过澡,顶多是路过有活水的小溪,随便洗一下,或是随处捡雪来擦一擦脸。这一回来,一顿饭的功夫,沈书只是在浴桶里打了个瞌睡,他哥就给打残了。

“生气了?”纪逐鸢伸手捏了一下沈书的嘴,“可以拴一头驴了,咱们还带了一头回来,早知道就不上交直接带回来,反正曹震也不知道。”

沈书道:“你去找朱文正,为什么不带我?”沈书心想,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好歹能让朱文正讲讲道理,嘴炮也是炮。

“带你去?”纪逐鸢眼神现出好笑,牵扯身上伤口,登时面部搐了一下,收敛笑意,尽量平缓地同沈书解释,“真带了你,现在我们俩就真成难兄难弟了,我一个人挨打,还有你会细心照看我,也能好得快些。要是两个人都挨打,谁给我端茶倒水擦身换药?那才真是都得急死。”

“你带了我去,未必会挨打。”其实沈书知道,这顿打是逃不过的,违抗军令,挨打是轻的。战场上掣肘颇多,自作主张是当兵的大忌,人人一个主意,整支队伍都会寸步难行。除了韩信,谁敢大放厥词说自己带兵能多多益善,人,是最不好管的,当兵和带兵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做的决定也可能会迥异。像曹震丢下重伤员,先行出发,是规避风险的最佳办法。对他而言完成运粮回城的任务第一,其次才是减少伤亡。

沈书跪到榻上去,纪逐鸢薄薄一条衬裤上全是鲜红的血,裤腰往上,腰部也是伤,有的破了,有的则被打得隆起一道红。

看着看着,沈书眼睛便红了,将牙帮死死咬着,再一看纪逐鸢,沈书气不打一处来,急声道:“你还笑!”

纪逐鸢哼哧哼哧地把头埋在枕头里。

沈书彻底没脾气了,朝纪逐鸢问:“疼得厉害吗?”

纪逐鸢背对着沈书,每次说话便要抬头起来,累得慌,索性不回头了,语气听着甚是无所谓:“还行。消气了?”

好像无论自己多么细微的情绪变化,纪逐鸢总能知道。沈书暗暗想,有一个从小陪你一块长大的人在身边真可怕,什么事都瞒不过,无非嘴硬。

“打了多少军棍?”

“没多少。”

“到底多少?”

纪逐鸢朝肩后亮出食中二指。

沈书在纪逐鸢腰侧捏了一把,小心着没碰他的伤,却也恶声恶气地说:“还撒谎!”

“你这人!”纪逐鸢扭头瞪了沈书一眼,抓住他作怪的手,将沈书扯到床头让他坐在自己头旁边,装腔作势地喊冷,反手把被子往上一提,被子与伤口碰到就满脸变形。

“等哥哥养好了伤,有你挨揍的时候。就现在我照样能把你揍趴下信不信?”纪逐鸢道,“打都打完了,让大夫来瞧便是,问那么多做什么?”

“天天就说,有本事你什么时候真揍我一顿啊?”沈书不自在道,“你疼我我又不是不知道。”

纪逐鸢脸上微红,把头转了个方向,不让沈书看见脸。

“谁疼你?别自作多情。”纪逐鸢道,“别多想了,违抗军令,朱文正肯定是会罚。这趟派我出去,也是想看看能不能用我,是我要带你去,自然有什么状况也应当我来担。便带的不是你,是李恕同去,这顿棍子我也会一个人去挨。”

从前纪逐鸢每天就是想着怎么不被杀死,在元军当然没那个机会逢年过节求神拜佛,半步也不能离开军营。但两个人一旦有机会晚上一个铺睡觉,沈书很清楚纪逐鸢才当兵那段时日,每天夜里都要做噩梦。军队里夜惊的情况不胜枚举,世祖年间元军尚且军容整肃,到这些年,是真不行。

纪逐鸢被噩梦惊醒倒是不会大呼小叫,仅仅浑身抽搐片刻,醒来时沈书总要摸摸他哥的脸,拍他的肩膀,让纪逐鸢尽快从梦境里缓过神。说是敢死队,兵员却大部分都是被生拉硬拽来或是走投无路的底层民众,大家只想活命,一旦攻城,总是成千上万的人一起不要命地冲锋,既无人专门让敢死队的盐丁拉练,主帅更不会为他们排兵布阵。

说起来,这种队伍的用法,竟与火炮无异。死了也无人收尸,伤病者也不像旁的正规部队有人日日清点照应。有时候同营房的人一病就是数十人,拔营时直接就不带了,若不是纪逐鸢把沈书带着,像他这样体弱多病的,早就不知道死哪儿去了。

“哥。”沈书叫了一声。

纪逐鸢肩膀向后动得一下,没有应声,意思让沈书说就是。

“我以后不会心慈手软了。”沈书不知道这话是说给纪逐鸢听,还是说给自己听。

纪逐鸢翻过身来,看着沈书,道:“明日你就去找朱文忠,跟着他做个伴读,你不适合杀人。”

“不杀人,就被人杀。要是我再心狠一些,温歆就不会死。”沈书道,“他还想为他哥报仇,他哥是被元军的战马踩死的,既然我害死了他,就该替他报仇。”

纪逐鸢想起身,奈何伤实在疼,而且起来又会弄得到处是血,搞不好大夫一进来以为是凶案现场,掉头就跑。

“温歆会死,是他的命,你不要多想了。”纪逐鸢嘴笨,不会安慰人,但他坦然的表情显示出,他确实不认为这是值得沈书放在心上的事情。

沈书心想:他哥才是真正的将才,曹震也很赏识他,假以时日,纪逐鸢一定会成为一把光彩夺目的宝刀。这让沈书既觉得安慰,也感到紧迫。

他得做点什么,才能帮得上纪逐鸢。这趟押运纪逐鸢若是不带他,恐怕早两日便跟曹震回来了,不但不会平白无故挨一顿棍子,也许朱文正还有东西甚至是职位奖励他。

“叫你不要多想,你反而想得更多。”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沈书忍不住抱怨。

“你这个表情,沮丧得都快哭了,我又不是瞎的。”纪逐鸢道,“你没有给我拖后腿,沈书,永远要做你自己觉得对的事,哪怕随着你一天一天长大,会有数不清的人教给你为人处世的道理,你也得自己去判断,做你本心所愿。”

沈书的呼吸急促起来,少顷,恢复平静。

“你的嘴总是骗人,你总是觉得我什么都好,其实我根本不好。你要让我去打仗,我也根本打不好。”

“没有人天生就只做对的事。”

纪逐鸢的声音同沈书印象中的爹重合起来,总感觉他爹也说过一样的话。

“这是你爹教我的,从小到大,我犯的错可比你多多了。”

沈书心中一动,问:“我爹什么时候说过,他还说什么了?”

“他生病的时候。”纪逐鸢脸上现出追忆,唇角弯了一下,“你应该不记得了,以前同我们住一条街的小乙。”

沈书有些动容,道:“怎么不记得,他生下来便异于常人。”

“是啊,都说他弱智,三魂七魄里缺了点什么。那时街上不是有一霸,总带着他的娃娃兵欺负他。有一天,我趁那个锦衣玉食的孩子王落单,把他堵在巷子里,请他吃小乙做的一桌好菜。”

“小乙哪儿会做菜……”沈书哑然,想起来了,那个小乙因为智力与常人不同,没人跟他玩,爹娘是做陶器的手艺人,耳濡目染,他无事时便歪着头,嘴角流口水地坐在家里搓泥巴条玩。

“我把小乙用泥搓出来的一桌子菜全喂给那个少爷吃了。”现在想起,纪逐鸢露出邪性的笑容。

沈书略略记起,那时无论寒暑,纪逐鸢几乎日日都过来找他,唯有一次半个月都没来。刚开始纪逐鸢不来,沈书被他爹督促着读书,无暇去想,顶多是夜里上了榻,想起这档子事,翌日晨起后,又有新的功课。一来二去竟全没想起要去探一下纪逐鸢为何不来。

“你爹来找我爹,我爹那可是下了狠手,打得我躺够了十天才能下地。好像是第四天上?”纪逐鸢也有些记不清,“唯有你爹说的话我记得很清楚。你爹说,没有人天生就只做对的事,人一生的轨迹便是在不断修正,寻找自己要走的路。幸运一点的人,年少时就能找到自己的路,运气欠点,及冠以后,有了妻子儿女,多半也能找到使得内心平静安宁的道路。也有人一生都在寻找,浑浑噩噩,不断从一条岔路走上另一条岔路,离正道越来越远。”

沈书失笑:“确实像我爹说的话。他给你指的正道是什么?”

“你爹你还不知道……”纪逐鸢尴尬地抓了抓脖子,板起脸学沈书他爹板正严肃的表情,“还想不想考功名了?父母送你们来,是费了多大的苦心,百善孝为先,读书是教你们明事理,懂做人,如此无论将来你们做什么,心中自有一盏明灯,不会堕入迷障。”

沈书笑得打跌,缓过气时又愣怔起来。他有些想爹了,现在有时沈书也会觉得当年爹是读书读得有些迂腐了,爹的郁郁而终与不得志有分不开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沈书不想只会读经,平日里读杂书总是挨他娘数落,相比之下,沈书的爹对学生比对儿子严格。

念学时每日里午后沈爹要小憩片刻,于是沈书也跟着睡个觉。其实都躲在被里翻闲书,譬如说前朝笔记,志怪杂谈,天文医理,读得散碎。部分是沈家的藏书,余下便是托纪逐鸢的福,常常拿着自己不多的那几个搬扛出来的苦力钱给他带书斋的本,就是千万不能叫亲娘瞧见,否则告到沈父跟前,父亲不忍责罚,于是父子二人一起在院子里罚跪。

是以读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事儿,年幼的沈书简直无比庆幸还有个同甘共苦的爹,否则子不学,他娘就要烧闲书了。

沈家的书塾一早要叫学生默诵,这时爹便不盯着学生,而是回书房里写旁人托的扇子或是寿屏,借以换几个酒钱。实在无事便回房写字,沈书一度甚是疑惑,夫子不把学生盯着,如何养规矩。稍年长些,书读得多了,沈书才明白他爹是为了让学生懂得慎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 五十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