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不纯臣 > 第39章 三十九

不纯臣 第39章 三十九

作者:轻微崽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31 10:24:55 来源:文学城

沈书醒来还不到子时,迷迷糊糊靠坐起来,纪逐鸢收回手臂,把被子拽上来点盖住沈书心口,问他冷不冷。

沈书摇摇头,听见康里布达呼吸时拉风箱的声音,好像比他睡之前轻微一些。

高荣珪支着一条胳膊靠在康里布达旁边打盹,稍有动静便醒过来,先看了一眼康里布达,再看向沈书:“没醒过,朱文正的人今晚还来不来?”

所有人都是合衣躺在床上,等朱文正的人来叫。

纪逐鸢说:“还没,但他说过夜里有人会来,再等等。”

沈书下了床,没睡醒的样子有些呆,看到桌上有个漆红绘彩的食盒,突然觉得饿了,肚子咕咕叫起来。

“朱文忠让人给你送的,贺你生辰。”纪逐鸢道。

“你们都饿不饿?饿了过来吃。”沈书看到有兔子馒头,哈哈大笑起来,“他怎么知道我属兔的。”

“打听过了吧,你们两个同年。”高荣珪说。

纪逐鸢看了高荣珪一眼,眼角余光瞥到韦斌在高荣珪身后翻了个身。这一伙人里还能跟谁打听消息,明摆的事。

桌上没有热茶,沈书凑合冷透的茶水,狼吞虎咽地吃下一些点心,他不怎么爱吃点心,也不爱吃甜食。就冷茶吃下去一肚子糕点,开始打嗝,只得猛灌茶喝,好不容易缓过来,沈书觉得险些打嗝打得没气儿了,累得要命。

纪逐鸢拧来帕子让他擦脸,蹲下去给沈书把鞋子穿好,朝康里布达那里看了一眼。

“跟我来一下。”

沈书像个尾巴似的跟着纪逐鸢出门,冷风灌顶,猛然一个喷嚏。

纪逐鸢服他了,伸手要摸沈书的额头。

沈书忙道:“没事儿,鼻子不舒服,空气太冷。”嗓子也不太舒服,沈书轻嗽一声,怕挨训,赶紧忍住。

是夜没有风雪,天空中朦朦胧胧悬挂着孤月,披挂着丝丝缕缕的云。风走云就走,日行千万里。

“十五了。”纪逐鸢松下一口气来,凝神专注地看沈书,用手抬起他的下巴。

沈书不自在地躲了一下,但抬起头,由着纪逐鸢打量。你看看我我就看看你嘛,礼尚往来。纪逐鸢的面容,更加沉稳,也愈发坚毅,轮廓分明,此刻纪逐鸢的眼睛里隐隐流露出紧张。

“不问哥要生辰礼?”

“啊?”让纪逐鸢一打岔,沈书白皙的脸上微微透出红晕,“要什么生辰礼,啊,还是应该买一把短兵,李恕送我的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回来……”话音未落,沈书的手被牵起来,他愕然地看着纪逐鸢,慌张道,“给、给我的?”

“嗯,给你。”纪逐鸢的薄唇竟也显温润。

沈书一边耳朵通红,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以为长寿面和鸡蛋就是生辰礼了。”

“……去年在打仗,欠着的,明年给你补上,今年太穷了。”纪逐鸢搓一下手,朝后随意地坐在廊下,一条腿踩在横栏上,紧张地看着沈书的反应。

用手一摸便知道是木雕,沈书莫名间心跳得很快,抬头看纪逐鸢,见他哥也在看他,登时脸红。

纪逐鸢抓了一下耳朵:“快打开,没找到好的木料,就、就随便找的,你看看喜欢不喜欢,不喜欢我就……”被沈书看了一眼,纪逐鸢张张嘴,突然忘记要说什么了。

“你怎么刻得这么好!这猴子真精,跟活的一样,哈哈哈,好玩儿。”

纪逐鸢放心下来,朝沈书说:“你可以放在案头。”

“嗯,等我们有自己家,再摆起来,就放在书桌上。”沈书爱不释手地摸来摸去,木头的质地很好,摸在手中温润光滑,不似玉石冰冷坚硬,猴子细细的眉眼栩栩如生,表情顽皮,咧开的嘴巴透露出些许讨好。沈书看一眼纪逐鸢。

纪逐鸢:“?”

沈书:“哈哈哈,没有,我会好好收藏的。”这么一看纪逐鸢刻的猴跟他本人有某种程度上的神似。沈书眼睛微红,一股难言的情绪在他的胸腔里涌动,驱使他开口跟纪逐鸢说点什么,却好像也不用说什么。

十年、二十年,只要他们还活着,每一年纪逐鸢都会这样给他过生辰。不过搞不好那时候纪逐鸢已经有了老婆孩子……

沈书低下头去,抹了一把脸,再抬头时露出心无芥蒂的笑容。

“谢谢哥。”

“跟我说什么谢。”纪逐鸢道,“你永远不必跟哥说个谢字。”

沈书睁大眼睛看着纪逐鸢。

“你只要别一生气就往外冲就行,跑得真跟个兔子一样,撵不上。”

沈书笑起来。他的脸浸在融融白光里,两道秀气的眉毛已隐隐生出英挺的轮廓,鼻子挺拔,嘴唇红润,面容里带着些许不谙世事的天真。

沈书奇怪地看着纪逐鸢,拿手摸了一下脸,问:“我脸上有什么吗……”

“咳咳。”纪逐鸢忙把眼挪开,本朝沈书脸伸过去的手改而拍上他的肩,推他进门,边走边说,“保儿让人给你送来两本书,叫你别忘了好好读书。”

沈书:“……嘿,他书还没我读得好吧!送的什么?”

“你自己看。”

胡乱撕掉桑皮纸,沈书乐了,竟然送两本志怪小说,还叫他好好读书,这是儒生最瞧不上的杂书好吗!不过也算心意,沈书把书收起来,打算无聊时再翻。沈书把鞋蹬去,爬到床上,把玩纪逐鸢送的木雕,纪逐鸢的手艺真绝,沈书朝旁看了一眼,叫一声“高大哥”。

高荣珪打哈欠,看过来。

“我哥刻的,厉害吧?”

高荣珪哭笑不得,连连点头:“厉害,你哥天下第一。”

沈书笑了起来,笑容里带着腼腆,心中隐隐自豪,见王巍清也起来了,叫他来看,又跑到穆华林的面前,告诉他师父这是他哥亲手刻的。

穆华林认真拿起来看了看,说:“比大师也不遑多让。”

沈书哈哈哈地笑:“师父你这太假了。”

穆华林嘴角略勾起来。

纪逐鸢看不下去把沈书叫回来,让他安分坐下,要睡就再睡一会,不想睡就呆在自己身边。

“沈书,给我看看。”李恕从铺上爬过来。

沈书大方地给他,李恕看得啧啧称奇,眼睛发光,央求纪逐鸢教他。

纪逐鸢都不用问就知这小子要拿去给舒原献宝,怕他聒噪,只得先答应,什么时候教就不知道了。

四更更末,总算来人,连那傅大夫在内,朱文正派来七个人,倒不用沈书他们动手,派来的下人手脚轻快,有的抬头,有的扶腰,三两下把康里布达移到绑了厚褥子的木板上,分两人一头一尾地抬起来,左右又各有两人拿手撑着以免康里布达摔下去。

沈书见着朱文正的人办事稳妥,就在后面跟着,同傅大夫问几句康里布达的伤情。

“明天入夜若能醒来,照我的方子吃着,好好将养,开春就能下地。”这傅姓的大夫在滁阳行医二十余年,祖上历代悬壶济世,沈书找到他前在街巷找人打听过,都如是说,是这城里能找到最高明的大夫,他要是把人救不活,便是再有医术高明者,找来康里布达也已咽气。

“行,偏劳先生事事费心。”

新挪的屋舍在朱文正家朝西北方向,得穿两条胡同,过一个南北交叉的街口,又称八井坊,门口有一棵老柳树,树干粗壮,足要四五个小儿才能环抱住。

老树成了精,朱文正也真会找地方,早有一个人打着灯笼在屋门前等,引沈书他们入内,房子有两进,粗粗一看七八间屋子是有,大水缸就在檐角下接水,设一影壁,爬满青苔,嵌着青蓝碎瓷片,看得出原先大抵是有字的,如今已斑驳,瓷片东一片西一片被抠掉不少。

“一,二,三!轻放咧!”

康里布达没醒,眉心紧锁。

“大夫他这是知道痛吗?”高荣珪向大夫问。

“可能有一点,知道痛才好,那就是快要醒了。”傅大夫坐到榻畔,翻看康里布达的眼睛,扯开他的衣袍检查外伤,把药箱放下,给康里布达处理渗血严重的伤口。

“走。”纪逐鸢拉了拉沈书的衣袖。

穆华林把房间分了,这下每个人都能住一间。

“有什么问题吗?”穆华林察觉到沈书和纪逐鸢好像有话要说,便问他们。

“没。”沈书忙道。他都十五岁了,总不好一直赖在纪逐鸢的房间里,之前是没有条件,有条件当然应该各睡各的。于是沈书拿过挂在纪逐鸢身上的自己的包袱,进房间去。

火石火绒都在桌上,沈书把油灯点起来,见榻上的厚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空气虽然潮湿,但没有霉味,总体还是干净整洁的。沈书过去把支开窗户的木棒取下来,他坐到榻上,发起呆来,一时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沈书一骨碌从榻上起来,把金猴捧桃的木雕拿到榻上,把玩一阵,置于枕畔。吹了灯,沈书躺到榻上去,预备再睡一会。

可被窝里真是太冷了,沈书把身子蜷缩起来,左脚贴着右腿取暖,手揣在怀里,睡了半天也不暖和,被子是很厚,可他自己手脚都冷,半晌也睡不暖。

沈书忍耐着,把那猴盯着。

猴也把他盯着,嘴角咧开,讨好地给他一个桃儿。

不觉间沈书叹了口气,无奈地舒展开眉头。他已经十五了,真快,父亲已经离开他接近两年。当时当日,他憋着一口气不肯哭,操持完丧礼,仍不敢哭出来,怕让母亲伤心。谁想不久后,他又操持了母亲的丧礼。

那天街坊四邻散尽后,沈书一个人爬到被窝里,终于放声大哭,他自己听着也像鬼哭狼嚎,可就是止不住。哭一阵停一阵,没一会又悲从中来,半夜里沈书哭得饿了,起身去找吃的,门口坐着一个人,险些把沈书吓得再次大哭起来。

“别叫,是我。”

沈书现在还清楚记得纪逐鸢那时神色,极尽尴尬之能事,眼神闪躲,带了几块酥饼,拿出来稀碎。

沈书一下就乐了。

俩人坐在沈书家后院里放着春耕时用的木犁上,边吃边说话,说的什么沈书已经不记得了,光记得那饼真的香,结果纪逐鸢说是从佛龛上偷的。好像自己后来就睡着了,再后来隔三差五纪逐鸢就来自己家里陪|睡。

那时自己还是小孩,跟纪逐鸢尚且能彼此依偎,往后可不能如此了。

沈书平静地注视着木雕,拿手摸了一下猴子的头,翻个身,将四肢伸展开,寒冷无处不在地侵袭他的身体,沈书闭上眼睛,尝试入睡。

门外,纪逐鸢满脸懊恼,不明白怎么突然就吹灯了,且再也没亮起来。

纪逐鸢又等了一会,屋里还是没亮灯,估摸着沈书已经睡了,只有等天亮之后再找他,抱着被子悻悻然回自己房间去。

腊八节毫无腊八的气氛,除却午饭时,从朱文□□上送过来的腊八粥,稀稀拉拉熬成清汤寡水的一碗。

过午,天色阴沉起来,不一会下起小雨,雨中夹杂着雪粉,未及落地,便已经融化,很快将屋瓦、地面、天地间恣意生长的万物都盖上一层蒙蒙的灰色。

朱文正派来的两个小厮,一个叫周戌五,另一个唤作郑四,原都是富人家中的奴。

由于天冷,沈书想起来朱文忠送的那些炭好像忘搬过来,只有劳烦郑四和周戌五跑一趟。

此时郑四生起火盆,铁钳咔咔地戳火盆里的炭,火星乱溅,明火渐渐消散,蓝焰沉寂,黑炭里涌动着红光。

“诶,咱们这叫驱口,少爷听过没?”郑四放下铁钳,一双粗糙起皮的手凑在火盆前取暖,“就是奴,男为奴,女为婢,都称驱口。”

这沈书知道,但他没有说,只问郑四:“你家里还有人吧?都是滁阳的?”

“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姐姐们都在朱家做事,跟着夫人。”

夫人没有旁人,肯定是朱元璋的妻子,郭子兴的干女儿马氏,沈书隐约记得朱文忠提过一嘴,说他舅母人特别好,温柔大方,心肠也软,把他当成儿子一般疼。

“那是好事。”沈书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