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不纯臣 > 第3章 三

不纯臣 第3章 三

作者:轻微崽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31 10:24:55 来源:文学城

庙里沈书从纪逐鸢带的水囊里,小心翼翼倒出水来清洗浑身是血的两条鱼。水得省着用,来回都得跑,昨晚上纪逐鸢去了那么久,想必取水的地方不近。沈书想着,把鱼洗干净之后,以少许水冲了下手指,用干草蹭干净手。

他把手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

腥味还很明显。沈书耸起肩膀,身上闻不出什么味儿,便是随军的时候,纪逐鸢也会每天晚上给他擦洗脖子胸膛和背部。

都亏了纪逐鸢。

沈书抬头向庙门望去,突如其来的一个晴天,让他有些目眩神迷。走到门口,纪逐鸢已经出去,沈书心想,他应该是去捡拾柴火。吸进鼻腔的空气仍然冷而潮湿,沈书两手互相搓了搓,放在嘴边呵气。

破庙东西两侧廊庑下散乱地靠着三排花架,木头上一层淡青,甚至有的地方长出淡褐或者白色的菌菇。

沈书想起他爹说的,菇不能乱吃,便站在门上透气。他现在走路还两腿发软,跟腾云驾雾似的。

天色湛蓝,万里无云。

就在这时,门口走来一个人,沈书才要回去,认出了来人是昨天晚上下山离去的两人之一,也是在这间破庙里坚持最久的一员士兵,便笑着朝那个人招手:“李伯,你怎么回来啦?”

那中年男人头上扎着布巾,脚上穿草鞋,身上的号衣已换了,穿着普通农户的短葛,面孔冷得发红,听见沈书的声音,他浑身一抖,朝后退了半步。

沈书再次招呼他。

李伯急促喘气,拧着眉头,朝这边来,一面向庙里张望,一面问沈书他哥上哪儿去了。

“就在外头。”沈书觉出一丝不同寻常,随口答他。

李伯迟疑地问:“你们见着黄三了吗?昨晚上他说不放心你们两个小娃,回来找你们了。”

沈书摇头。

“真没见着?”李伯仔细瞧沈书的表情,见少年人满脸茫然,寻思他可能真不知道。

而沈书却注意到,对方手里还抓着一柄斧头。这不是军队里用的兵器,而是农家劈柴所用。纪逐鸢所在的部队,是一支盐民组成的冲锋队,实则就是敢死队,冲在最前面以人命做利刃,破开城门。不要说环刀、弓箭这些骑兵装备,连盾牌都不足。纪逐鸢现在所用的弯刀,还是捡漏捞到的,这支敢死队在徐州城下匆促召集起来,辗转十六州,几度易帅,直至天子再度命丞相亲自领兵。

围困高邮四十多天,城里城外,都是人困马乏。好在丞相每每出征,钱粮总是够的,纵然无法和开国时汉军每人每月五六斗米、一升盐的待遇相提并论,好歹能吃饱饭,丞相从不带饿兵。

然而四天前的傍晚,丞相被解职带走,各营将领面面相觑,竟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人来传令,命令部队就地解散。

那可真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散也不敢散,若不是有人来驱赶他们离开营房,大家伙儿都想着再等等看,观望观望,是否还会有新的事派下来。

直到一伙黑甲兵像驱赶羊群似的,朝他们举起了鞭子。

众人才敢确信,真就是皇帝的旨令,让这支南下后先连挫濠州集团军数次,逼得朱元璋交出缴获的战马,隐忍不发佯作良民的大军就地解散。

事发突然,于是便有相熟的,三五一十地成群聚在一起,盘桓于高邮城外,各自图谋生计,做好打算后,便陆续有人离开。

李伯与黄三,是最后两个离开这间破庙的同伴,他们两个是打一处来的,原就是一个村里的。

李伯是个屠夫,黄三贩卖竹编背篓、簸箩,偶尔也织些草席为生。昨儿走之前,给沈书留饼的便是黄三。

“该不会让人抓走了。”李伯犹豫地东张西望,缓步朝庙门走来。

沈书向后让他进来。

“哟,你们有鱼吃?”

沈书听见吞咽口水的声音,笑道:“还没弄,等我哥回来弄。”

李伯顺手把斧头插在腰带上,跟沈书对面坐下来,仔细端详他片刻,说:“你今日像是好些了?”

“嗯。”沈书点头,也坐下来,同李伯隔着燃尽的火堆,问他,“山下怎样了?他们先走的人都走远了吧?”

李伯眼神一黯,叹了口气:“走哪儿啊?遣散大伙没个说法,都是两手空空,口粮也吃没了,山下还聚着好些人,填饱肚子而已。”他话音戛然而止,眼神突然犀利起来,又问沈书,“昨天晚上我们还没走到山脚下,黄三就回来了,该不会这么晦气就找不回来了,你真没见着他?”

“我昨晚发烧,哥叫我先睡,很早就睡了。”沈书没提那胡人。

李伯坐立难安,焦躁地不住搔弄头皮,突然起身说出去再找找。

沈书问他还回来吗。

“回,这不有鱼?”李伯生得一只眼大一只眼小,目露贪婪。

待他出去,沈书立刻从地上起来,小心翼翼地靠近门口,就看见李伯在院坝里四处拿斧头挥开杂草,掀翻木架,朝可能的隐蔽处小声叫“黄三”。

还真是来找人的。沈书略放下心,不到片刻,又着急起来。想起他爹说的,世道越乱,人心越不可靠。那些易子而食的故事,他爹重病的时候,没少朝他说。纪逐鸢怎么还不回来?

李伯甩开臂膀在院子里找了两圈,突然在草棚附近停下脚步,他警惕地回头看了一眼,重新低下头去。

沈书才缩回来的脑袋探出去,便见李伯双手使劲,从草棚旁比人还高的野草堆底部,拖出来一个人。

沈书惊得眼睛都大了,下意识往回一缩,心头噗噗直跳。

黄三的手腕上常年系着一条草编的链子,说是他女儿给编的,家里人人都有,虽然女儿被人抱走了,这链子他一直留着。

李伯匆匆回头看了一眼,额头俱是汗水,他眉宇间闪过戾气,咬咬牙,一不做二不休,掏出斧头,朝黄三的肩部砍下。

躲在门边的沈书感觉喉咙被人掐住了。在他眼皮底下,李伯砍下黄三两条手臂,分成数段,只取上臂。沈书看着他掏出了一小袋盐,突然双眼一鼓,自己牢牢捂住嘴,不发出一点声音地沿着门往侧旁退。

沈书几次干呕,吐出才喝的清水,他强抑住恶心,心中既恐慌又混乱,那把纪逐鸢用来刮鱼鳞的弯刀闯入视线,沈书当机立断,小心翼翼地挪动过去。

外面响起来扑扑的脚步声。

沈书心跳如雷。

“算了不找了,大海捞针,叫也不应,我自个儿回乡里,慢慢走回去。”李伯气喘吁吁,听见沈书抱怨,“我哥说就在外面墙根儿去摘几片叶子,还不回来。”

李伯红光满面,笑着逗弄沈书:“饿了?”

沈书不答。

“咱把鱼烤了,给你哥留点儿,我这里有盐,只放盐也好吃。”

听见“盐”字,沈书险些又吐了。

李伯腰上绑着一个皮囊,也是不属于临时招来的步兵能带的东西。

“再等等。”沈书坚持。

李伯呼吸尚未完全平复,喘息片刻,他搓了搓手指,指尖是一片草汁与泥土混杂的墨绿色。

应该是就着棚子旁边的野草擦了手,以免被人看出手上才沾过血。

沈书只觉得脖子里的汗毛都立了起来,背上汗出如浆,他恹恹地打了个呵欠。

“你这病,就该好好休息,要不然拖成个痨病鬼,真就全完了。”李伯向外张望了一眼,放缓语气,朝沈书说,“你歇会,等你哥回来,我立刻叫你。”

沈书吸了一下鼻子,犹豫地看身边的蒲团。

李伯又诓了他两句。

早知道就不把刀坐在屁股下面了,抽出来一定会引起注意,沈书佯装倒下去睡,小心地挪动大腿和屁股,又不能发出半点金属摩擦的声音。好在李伯的注意力完全在门外,连看数次,沈书已经侧倒下去,闭起了眼睛。

一个人若是看不见,听力就会格外敏锐。加上高度紧张,沈书头皮都快绷裂了,他一只手藏在大腿下,一只手枕在下巴颏。

分明只过去了一会,沈书却觉得过去了很久。

终于,脚步声清晰地在耳朵里放大,良久,第二声脚步才靠近过来。

空气里仿佛已有了血腥的味道,沈书缓慢悠长地吸了口气,只待李伯低下身来,便可抓住时机,拔刀暴起。

这是全力的一击,且只能一击必中。

第二个脚步声响起,沈书疑惑地皱起眉头,没睡好似的往草堆里拱了拱。

李伯才提起的一口气松下来,取出腰间的斧头,他紧张地咽了咽口水,看沈书的目光里充满了挣扎和犹豫。最后他两眼睨成线。

草堆上懵然不知的少年人睡得不安稳地抽动了一下肩膀。

斧影斜斜摇曳到沈书交衽的领口。

空气里极轻微的一声嗖然。

沈书猛然坐起,手里的弯刀还没动,迎面就是李伯的身体倒下来,幸而沈书眼明手快朝旁闪过。

李伯双眼怒突正面扑在沈书身旁,双手与肩部不住抽搐,不消片刻,整个人便不动了。

沈书喘息不已地盯着死人,好半天才使劲呼吸,强令自己保持一呼一吸的节奏。

昨夜的胡人从门口走了过来,弯腰抓住李伯一只脚踝,把人拖到门口。

身体随门槛抖动数次,被胡人拖出到院子里。胡人一松手,尸体趴在院坝中,那胡人低头厌烦地看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想了想,还是弯下腰,抓住李伯两只脚踝,把他拖到一边,随手抓过满是荒草的木头架子略作遮掩。

胡人舒出一口气,走进庙里,见到沈书失魂落魄地坐在那,两手抓着那柄弯刀。

“没事了。”胡人沉沉的嗓音像是一道惊雷,把沈书给劈醒过来。

“他、你、你杀他……”沈书结巴道,“你是谁?你没走吗?你回来是做什么?你为什么要杀他……”话音刚落,沈书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他放下刀,跪坐起来,背脊笔直地向那胡人行了个揖礼,继而声音响亮地朝他道谢:“多谢侠士救命之恩,将来我一定报答你。”

胡人眼底浮起笑意,递出昨夜沈书见过的酒壶,示意他喝一口。

沈书表情里满是犹豫,动作却毫不迟疑,酒壶里装的是烈酒,一口下去,辣得沈书呛咳不止,他擦了擦嘴角。

胡人用手指擦干净壶口,自己也喝了一小口,拧上盖子,一条腿向旁让开,踞坐在地,袍襟委顿在地。

“你哥呢?”胡人看了一眼鱼,“你们做鱼吃?”

沈书吓得有些傻了,忙不迭点头。

胡人压根没回答他的问题,出外去他的马上那个包袱里,取了个拳头大的皮袋子过来,打开是五花八门的香料。胡人蹲在地上,吹着欢快的口哨,料理起那两条鱼来。

鱼在地上磕得叭叭儿的响,死白而绝望的眼珠一只接一只看沈书。

一时之间沈书哭笑不得,心里大起大落,竟然觉得胸口隐隐有些作痛。那口酒劲这才上来,他脸色变得通红。

“你叫什么名字?”胡人戴着皮套的手指灵活地把鱼肚子翻开,均匀涂抹上粉料。

“沈书。”

胡人一只手悬在鱼上方,斜乜沈书,奇怪地朝他问:“怎么你不怕我?”没等沈书回话,他又说,“我才杀了人。”

“你救了我一命。”沈书说,“我爹说过,救命之恩,甚过天恩。”

胡人笑笑没说话,摇头:“你爹念过书吗?忠君在先,道义次之。”

沈书不服气地脱口而出:“我爹是进士。”

胡人明显感到意外,鱼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好整以暇地坐着擦手,头一次拿正眼打量沈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