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波罗的海之心 > 第4章 第 4 章

波罗的海之心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沈无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41:18 来源:文学城

陈谦甚至可以听见自己咽口水的声音,抬手摸了摸鼻子。

夏长安倒是没生气,对着隔壁桌上的镜子把脸上的金粉擦掉,随手把最后一个书签也做好了。

“小事啦。”

听到夏长安的回应,陈谦长舒一口气。他下午没课,把自己的工位收拾好便心虚地逃回宿舍了。

夏长安感受着空荡荡的办公室,他觉得这群同事还挺有意思的。

距离上课时间还有不到二十分钟,夏长安把东西都带上,提前去教室准备。

陆陆续续有学生背着书包进来了,最先到的是一个棕色头发的小女孩,她腼腆地说了句很标准的“老师好”。

夏长安站在讲台边,她坐在台下的位置上,两人对视了半分钟。夏长安觉得作为老师要主动,深吸一口气,尝试着和她聊天。

女孩子叫约兰塔,通过聊天,夏长安发现她已经对拼音很熟悉了,也能和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中文对话。

学生到齐了,夏长安先是将书签送给了他们,向学生们介绍了每个成语的意思。

学生们很兴奋,埃德加尔斯和克里斯蒂内这对兄妹还起哄说要夏长安教他们毛笔字。

第一节课,夏长安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和同学们做了几个小游戏。

在白板上写了几十个不同的拼音,夏长安报到哪个,同学就擦哪个。

整体的氛围很愉快,夏长安觉得这份工作要比想象中特殊,不像一个刻板印象里的老师。

今天为数不多的卡壳存在于自我介绍时,说到自己的英文名,夏长安的话卡在喉咙里。

夏长安突然很不希望别人喊他“Victor”,最后他决定告诉学生,可以喊他“Summer”。

一天的工作结束时还不到下午四点。

风小了很多,云层估计是被风吹散了,天色比上午明亮。

夏长安昨天已经订好了一间临河的屋子,推开窗就可以看见道加瓦河,过了桥没多少就是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

他对那套房子的布置也很满意,内部空间不大,但是有一间宽敞干净的书房,里面还有一架子房东太太的书。有英文的、德文的、俄文的。房东太太说都可以看。

夏长安行李不多,昨天已经运了一部分,顺便把卫生搞好了,今天几乎可以拎包入住。

陈谦看到他搬行李还有些困惑,夏长安胡诌了几句,说有朋友在这旅居,自己出去陪他住。

陈谦表示理解,并在心里完成了“怪不得他要大老远报名我们学校这个来拉脱维亚的项目,原来是有朋友在这”的逻辑闭环。

这种下午四点就没什么事,直接回家准备享受独属于自己空间的日子,是夏长安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但现在真的实现了。

夏长安沿河走着,有一种空闲下来的负罪感,但同时又无比舒畅。

路过一个花摊,一个穿着中世纪服饰的老奶奶正在收摊,夏长安想起昨天看到餐桌上有个房东留下来的空花瓶,决定买一束。

夏长安用英文问了一句鲜花怎么卖,老奶奶摇了摇头,摆手,说了一句夏长安听不懂的话。夏长安听着像俄语。

他以为是不卖的意思,正准备离开,只见老奶奶抽了张报纸,包了几支亮橙色的花,配了点红色的蔷薇果,追上来塞给了夏长安。

她英文的口音很重,但夏长安听懂了那句话。

“祝你玩得开心。”

老奶奶哼着有东北欧特色的调子重新回去收拾花材。

夏长安看手里的花明艳温暖,搜了一下,是大丽花。

他觉得这束花是他见过的最美的花。

美好际遇带来的好心情一直陪伴夏长安来到家门口,直到他看见了那个意料之外的人。

某个烂片导演正推门出来。

夏长安放在门把手上的手收回,两人就这么在狭小的楼道里对视,也不好说是谁更尴尬。

黎泊愣在原地,眼前的夏长安站在阴影处,奶白色木门像一个相框将他框住,楼道窗户照进来的黄昏的柔光刚巧点亮了艳丽的花朵。

而夏长安的眼神又很有敌意,好像自己侵入了他的领地。

他脖子上还有一小处,亮晶晶的,衬得皮肤更瓷白。

黎泊意识到自己又失态了,说了句土掉牙的:“真巧啊。”

相较于第一次见面,夏长安已经能够收敛自己的情绪,他也知道一部电影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不能单单由导演决定,他的不满其实很不讲道理。

黎泊看到夏长安表情变换,一下子换上一个礼貌疏离的微笑。

“是啊,你住这?”

“最近暂时租在这。我打算去电影院找部电影看看,你这是……刚回?”

听到“电影”两个字,夏长安沉默了,半晌才回:“刚下班。”

“祝你玩得开心。”

说罢,夏长安立刻转身推门进屋,动作一气呵成,将自己和黎泊隔绝。

身后的黎泊好像说了句什么,但夏长安没有在意。

冰箱里没什么食材,夏长安将花束安置后,对着空荡荡的冰箱陷入了沉思。

昨天忘记提前买点吃的了。

但这也不能怪他,因为夏长安对自己的厨艺有着深刻认知,非必要不进厨房,所以一直是现吃现买。

临时出去买也不是不行,但夏长安不太想再遇到黎泊,每次遇到黎泊都会引起夏长安情绪的起伏,他不喜欢这种被人牵动的感受,不管那个人是有意还是无意。

翻箱倒柜了半天,发现自己实在是没有余粮了,夏长安掏出手机,最后寄希望于里加能有还算发达的外卖行业。

结果就是夏长安只能无奈再出门一趟,匆匆打包了份水饺。

里加的饺子和国内的饺子挺像的,但终归不是那个味道。这才几天,夏长安已经开始怀念中餐了。

这间屋子不高,还挂了吊灯,一到晚上,暖融融的光线霎时填满了房间。

虽然是临街,但里加人不多,坐窗边也不觉得吵闹。

夏长安翻了几本书,但心一直静不下来,脑海中反复蹦出最初写的那个故事。

他突然很想再看看那个故事。

于是夏长安打开电脑,找到已经几年未曾光顾的文件夹,从头回看过去的自己。

里加是主角来到的第一个波罗的海的城市,也是他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

他住在里加老城,日日欣赏对岸图书馆的夜灯,闲暇时下楼在河畔吹风,天马行空地畅想平行世界里自己的生活。

他去看了尤尔马拉的海上银月,乘轮渡前往赫尔辛基的圣诞集市。后面本打算去立陶宛寻找艺术家的乐园,但是来不及了,他的假期结束了,他要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了。

在尤尔马拉,他遇到了一个背包客,那是个摄影家,邀请他一同进行这趟旅程,他答应了。

虽然不知道那人来自哪里,不知道那人要去哪里,甚至不知道那人姓甚名谁。

冲动而又疯狂。

在两人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拉扯达到极点时,故事戛然而止,主角回到国内,而背包客继续远行。

读者们哭嚎着要HE,但夏长安觉得故事就该是这个结局,差一分一厘就失去了味道。

来都来了,按照那个路线去走一趟吧。

这个想法突然在夏长安脑海中浮现,满带着诱惑。

这个学期每周只有三天课,除了上课当天和孔院举办活动的日子,其他时候都可以自由安排行动。而波罗的海各个国家之间离得不远,来去应该很方便。

夏长安记起以前写书的时候查过,拉脱维亚各个城市之间的路程也很短。他拿出手机一搜,从里加前往尤尔马拉坐车只要不到一小时。

快中秋了,正是看月亮的好时候。

计划慢慢成型,夏长安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正在加速。

*

里加的电影院关门很早,黎泊到时今天还有排片的电影已经不多了。

他随手翻了翻,种类倒是齐全,爱情片、恐怖片、科幻片应有尽有,最后黎泊选择了一部英文的恐怖片。

黎泊的母亲是法国人,虽然他从小是在中国长大,但他的法语和英语都非常好,看英文电影没有语言上的障碍。

但是和过去这几年一样,黎泊完全不能沉浸地欣赏一部电影。

拉片仿佛成了他的本能。

看到一个场景,黎泊会下意识地分析人物的表情和造型,琢磨背景的布置,考量每一处细节的色彩和光影。

看到一个片段,黎泊会下意识思考角色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镜头的转换有什么意义?这段配乐是否和画面达到了共鸣?

导致一部电影看下来,累,还索然无味。

一个导演,失去了看电影的兴趣,还失去了拍电影的勇气,何其可悲。

电影里的“鬼”大开杀戒,主角正竭力对抗的**时刻,黎泊再也待不下去了,他走在空荡荡的老街路上,点燃了一支烟。

升腾的白色烟团在路灯光中消散,火星的蔓延在暗色中格外明显。

以前母亲吸烟的时候,黎泊总劝她戒了。后来母亲真戒了,自己却抽了起来。

想想也是讽刺。

黎泊没有烟瘾,只有在极度疲惫和烦躁的情况下才会来一根,强行调动多巴胺来刺激神经。

圈子里很多所谓“搞艺术的”都抽烟,他们口口声声说抽烟有助于灵感闪现,有助于排解压力,但黎泊丝毫感受不到这些“妙用”。

只不过是短暂地逃离现实,愉悦过后又将陷入更深的痛苦。

啧,想起什么艺术圈、娱乐圈的就烦。

黎泊烦躁地将燃了不到一半的烟按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