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波罗的海之心 > 第2章 第 2 章

波罗的海之心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沈无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41:18 来源:文学城

一睁眼已经是十点,夏长安长久以来保持的良好生物钟被时差搅了个彻底。

他给自己冲了杯咖啡,吃着昨天买的葱香黑麦面包,打开写了章纲的文档开始发呆。

这是他最近在更新的一本升级流小说。这些日子各种忙,连着好几天没动笔,好在有之前的二十万字存稿,可以支撑他摆烂的日常。

手感这种东西,一停下就会被收回。直到咖啡见了底,夏长安也没能敲出第一句满意的话。

“泠风”的评论区留言还是一如往常的两极分化。

一方对他投身无脑小白文的行为扼腕叹息乃至唾弃。

一方表示支持泠风老师想做什么饭就做什么饭。

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热火朝天。

夏长安面无表情地合上笔记本,仿佛这场风暴与他无关。

从他的文字“转型”算起,差不多快六年了,网上也吵吵嚷嚷了快六年。

但是不管怎么说,夏长安的第一篇无脑小白文成功爆红,上了频道金榜。

什么BE美学啊,什么深刻内涵啊,在市场面前全部不堪一击。

没有天赋又想写出成绩,那就跟着市场走。

夏长安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变的,一开始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乌托邦,后来是希望能被人看到自己写的故事,再后来,陷入了“申榜-排名-申榜”的窠臼。

对成绩的追求像是被刻进了骨子里。

窗户处传来“笃-”“笃-”“笃-”的声音,夏长安思绪回收,定睛看去。

有一只蓝灰色的海鸥正优雅地立在窗沿,敲击着玻璃暗示夏长安交出手中的面包。

夏长安推开窗户,这的海鸥也不怕人,探进来脑袋啄了一大口面包,然后头也不回地飞进了湛蓝的天空。

看起来相当自在。

都飞来里加了,国内的事就让它们留在国内吧。

夏长安决定放过自己,起码在存稿用完前,给自己放一个小小的假。

门外响起脚步声,夏长安先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那应该是他暂时的室友。

脚步声的主人不知道在犹豫什么,徘徊在门口。

夏长安纠结了一会,还是起身开了门。

陈谦被突然打开的房门一惊,抓着后脑勺头发的右手迅速收起,磕磕巴巴地开口:“你……你好,我叫陈谦。”

夏长安整理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夏长安。请问有什么事吗?”

“哦哦我就是看中午了,想问下你要不要一起吃饭,然后一起去学校。”

“不好意思啊,我刚刚吃了东西,我昨天晚上买了黑麦面包,你要试试吗?”

不等陈谦反应,夏长安径自拿了一小袋面包塞到陈谦手里。

陈谦本来还担心能不能和室友处好关系,看夏长安白白净净又斯斯文文的样子,还主动送东西给自己,推测他应该是个好相处的。

夏长安拒绝了自己刚好,陈谦也没那么习惯和陌生人一起吃饭,刚才不过是脑子宕机后的客套话。

陈谦推脱了两下,就说那自己出去吃饭了,下午会上见。

默认了两人不会一同去学校。

夏长安对这位室友的边界感很满意,他感觉自己没有更多的精力再去处理无聊的社交问题。

*

下午的会议由院长扬尼斯主持,他是个幽默风趣的小老头,开会不讲什么套话,先高声诵诗一首,表达了对志愿者们的欢迎。随后介绍了一遍这期志愿活动的情况,便开始分享过去拉脱维亚孔院发生的趣事,最后祝志愿者们能够享受在拉脱维亚的日子。

陈谦来得晚了,只剩下院长身边的位置,他只好一直正襟危坐。其他的女孩子们好多都相互认识,三两个坐一块,偶尔交换眼神和悄悄话。

夏长安占了个角落里的位置,手指摩挲着孔院发的水笔,下意识用指甲扣着笔身上微微突出白色的印刷字。

领队何文心给大家发了工牌,分配好班级,便让大家回去休息。

何文心考虑到夏长安是唯一一个外校的志愿者,喊他留下额外嘱咐了几句。

之前在微信群聊里看何文心井井有条地安排调度,夏长安先入为主地认为她是干练的形象,但真聊上了,却又是温婉的感觉。

夏长安以为她要说些老生常谈的话,比如“要抓紧融入大部队或者”或者“工作方面不清楚可以问我”。

但是何文心说:“拉脱维亚天气变得快,平常可以带件外套。”

她又说:“里加很美,没事的时候可以去逛逛。”

夏长安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只低声回了句“好”。

里加很美,在八年前他查资料的时候就知道,今天何文心也这么告诉他。

夏长安突然想到了圣彼得大教堂,听说登上观景台可以看到里加老城的全景。

他今天就想去看看。

圣彼得大教堂很好找,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尖顶在老城格外醒目。

穹顶高而宏阔,由整齐的数百层的红褐色砖石支撑起来,金色的十字架由古铜色木架托举于教堂的正中心。鎏金困住种种神、兽、人,悬于每一道石柱上。

没什么人,一排排空着的木椅都朝中心的十字架虔诚地静默着。

它矗立于此三百年。

自走入教堂开始,夏长安感觉自己的心也随之安静下来,电梯拖着夏长安前往70米的高空,他小心地端详着手里的纸质门票,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

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整个老城的色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修饰。

波罗的海的居民大概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才能让一座座彩色的小房子交错出相得益彰的画面。

里加有很多教堂,隔着街道相望,蓝绿色的哥特式尖顶、闪着金光的粉色圆顶、黑色的塔顶,共同存在于这一片小小的土地。

道加瓦河的对岸有一座山峦形的建筑,夏长安倚在墙边,觉着它熟悉。

人对定位到自己身上的视线是敏感的,在夏长安大脑还没反应过来时,身体已经先一步做出了反应。

他下意识侧过头,眼神慢慢聚焦,才发现有个人正拿着手机对着自己。

那人看起来有些尴尬,手机举着,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是个亚洲面孔的男性。

夏长安莫名觉得怪异,他眯了眯眼睛,等着偷拍者的后文。

在这场短暂的对峙里,黎泊落了下风。他向夏长安展示自己的手机页面:“不好意思……刚刚那个角度,你和身后的画面很配。”

夏长安没有去看他的手机,目光紧紧定在黎泊的脸上,在他的声音响起的那一刻,夏长安恍然,一切怪异都得到了解释。

多巧啊,在这个只有不到两百华人的波罗的海小国,遇到了黎泊。

这个把自己小说拍成烂片的导演。

夏长安一直对自己的小说改编持眼不见为净的态度,但那是毕竟他的第一部小说。

他自己都说不清对它是什么样的情感。

被压抑许久的耿耿于怀终于找到了爆发的出口。

黎泊敏锐地捕捉到了眼前人的情绪变化,夏长安的眼神从疑惑到燃起怒意。

黎泊察觉到夏长安生气了,他以为夏长安是因为被偷拍生气,他也属实理亏,赶紧把那张照片删了。

“不好意思,冒犯到你……”

“知道了。”夏长安烦躁地一摆手,再没有兴致看风景,绕开黎泊下了观景台。

他知道这样不礼貌,但是他实在不想给黎泊好脸色。

黎泊看着夏长安离去的背影,深绿色的衬衫随着夏长安的动作摆动,他背后是白墙绿顶的悲伤圣母教堂。

里加老城沉在底下,泛着波光的河水在背景里流动。

很完美的一幅画面。

黎泊感觉自己是昏了头,才会干出偷拍这种事情。

想来是因为这段时间自己精神不好。

自从上一部电视剧上线,网络上的骂声和嘲讽声不断,原因无他,实在是拍得太烂。

最开始大家还停留在吐槽剧情和演技上,这些黎泊都已经习惯了,他有时也会自嘲,说自己平均每年产出一部烂片。

按过往经验来说,网友嘲个两三个礼拜,这个风头也就过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突然话锋一转,开始对黎泊本人猛烈攻击。

说他审美差,他认;说他能力差,他也认。

说他只会营销脸,他就当是夸自己了。

但是还有人说他“灵气没了”。

一句话正中靶心。

他也曾拍出过人人称赞的作品,他在声名鹊起时也曾有着对未来的满心期许。

但是多说无益,他已经背上“烂片导演”这个标签,忆往昔除了遗憾和不甘,什么也带不来。

黎泊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大醉一场后细数过往种种,最后定格在毕业后拍的第一部电影。

《入夏》,改编自小说《每个夏天都是最后一个》。

黎泊很喜欢这个故事,主角在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后,带着绝望来到拉脱维亚。在里加——旅程的起点,他遇到了另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两人在波罗的海度过了秋天、冬天、春天。

故事是Open Ending,作者没有正面描写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感情,也没有告诉读者,旅程结束之后,他们将走向什么结局。

这一趟旅程,是片刻自由的放纵,也是必将分别的遗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