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的压力像一层无形的薄膜,笼罩在几个人周围。沈墨言和江尽野之间的互动明显减少,即使在同一间自习室,也各自占据一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各自为战的紧绷。
苏久依旧记录着,但笔触间多了几分迟疑。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用纯粹的“观测者”视角去分析那两人之间微妙的气场变化。沈墨言一如既往的冷静下,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而江尽野惯有的张扬里,也掺入了几分沉郁的底色。他们像两艘并航的船,暂时收起了连接的缆绳,在各自的航道上破浪,却又时刻感知着对方的存在。
周六下午,阴天。苏久为了查找一份关于她正在研究的“青少年群体非语言交流模式”的论文资料,来到了市中心那家以藏书丰富闻名的“墨香”咖啡馆。这里安静,氛围沉静,是她偶尔会来的避难所。
她点了一杯热美式,在靠窗的角落坐下,刚打开笔记本电脑,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苏久?好巧。”
苏久抬头,看到林澈站在桌旁,手里端着一杯拿铁,脸上带着他标志性的、暖阳般的笑容。他今天穿着简单的白色毛衣和牛仔裤,少了些校服的拘谨,多了几分邻家少年的清爽。
“林澈?”苏久有些意外,“你怎么会来这里?”
“我来这边的琴行看一份乐谱,顺便过来坐坐。”林澈自然地在她对面的位置坐下,将手中的拿铁轻轻放在桌上,奶泡上拉着一片精致的树叶图案,“不介意吧?”
“当然不。”苏久合上电脑,摇了摇头。她对林澈的印象很好,安静,温柔,不像那两个人那样带有强烈的侵略性。
“在看资料?”林澈目光扫过她手边摊开的几本社会学和心理学书籍。
“嗯,一个小课题。”苏久简单带过,不想多谈。
林澈笑了笑,没有追问,只是低头搅动着他的拿铁:“这家店的拿铁不错,奶泡很绵密。要不要尝尝?”他顿了顿,补充道,“我还没喝过。”
他的语气自然坦荡,让人生不出丝毫反感。
苏久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谢谢,不用了,我喝美式就好。”
两人之间陷入短暂的沉默,但并不尴尬。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和行色匆匆的路人,咖啡馆里回荡着低沉的爵士乐。
“最近……感觉你们,嗯,就是沈墨言和江尽野他们,好像很忙。”林澈找了个话题,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并不让人感觉打探。
“嗯,竞赛要到了。”苏久端起美式喝了一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
“压力一定很大。”林澈表示理解,他看着苏久,眼神温和,“你呢?看你好像也很专注的样子,黑眼圈有点重。”
苏久下意识地摸了摸眼下。她最近为了那个观察课题和应付常规学业,确实睡得有些晚。没想到会被林澈注意到。
“还好。”她轻声说。
“别太拼了。”林澈的声音很轻柔,像羽毛拂过,“有时候,停下来听听音乐,或者就像这样,喝杯咖啡发发呆,也挺好的。”
他的话像一股暖流,悄然浸润着苏久因过度思考和观察而有些干涸的心田。和沈墨言、江尽野在一起时,那种智力上的高速运转和无声的博弈,虽然刺激,却也耗费心神。而和林澈相处,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放松而安稳的体验。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话题渐渐扩散开来,从最近的电影聊到各自喜欢的书籍,林澈甚至简单聊了聊他正在练习的一首新曲子。苏久发现,林澈在音乐和理解他人情绪方面,有着惊人的感知力。他总能恰到好处地接住她的话头,并给予真诚的回应。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当苏久意识到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我该回去了。”苏久开始收拾东西。
“一起走吧,我也该去琴行了。”林澈站起身,很自然地拿起她的空咖啡杯,和自己的拿铁杯一起送到回收处。
走出咖啡馆,晚风带着凉意。苏久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
“谢谢你,林澈。”苏久站在路口,准备去乘公交,“今天……聊得很开心。”
“我也是。”林澈看着她,路灯在他眼中映出温暖的光点,“下次如果你还需要找资料,或者只是想找个地方安静待会儿,可以叫我一起。”他的邀请坦然又体贴。
苏久看着他清澈的眼睛,点了点头:“好。”
公交车来了,苏久转身上车。在车厢里,她透过车窗,看到林澈还站在原地,朝她挥了挥手,脸上依旧是那温和的笑容,直到公交车驶远。
苏久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霓虹灯,心里有些异样的感觉。和林澈的偶遇,像在紧绷的乐章中,意外插入的一段舒缓轻柔的间奏。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后,林澈并没有立刻去琴行。他站在原地,看着公交车消失的方向,脸上的笑容慢慢沉淀下来,化作一种复杂的、带着些许落寞的温柔。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屏幕亮起,上面是他母亲发来的、关于下周医药费的短信。他静静地看着,许久,才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转身,走向与琴行相反的方向——那是一家灯火通明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橱窗上贴着“招聘夜班理货员”的启事。
而在苏久回到家,打开电脑准备继续工作时,她收到了林澈发来的一条消息,是一个音频文件,标题是《雨声与即兴》。
她点开播放,一段轻柔的、如同午后咖啡馆窗外细雨般的钢琴旋律流淌出来,安抚着她有些疲惫的神经。
苏久闭上眼,听着音乐。沈墨言冷静深邃的眼神,江尽野张扬不羁的笑容,以及林澈温和关切的话语,交替在她脑海中浮现。
她忽然意识到,在她专注于观测那两颗耀眼夺目的“双星”时,另一颗温暖而坚韧的“星辰”,正以他自己的方式,悄然散发着光芒,试图照亮她周围的些许黑暗。
这种感觉很陌生,带着一丝暖意,也带来了一丝……迷茫。
她在笔记本上,关于林澈的那一页,缓缓画下了一个问号。
情感的坐标系,正在悄然增加新的维度。而少年少女们的心事,如同此刻城市夜空下无声流淌的旋律,复杂难辨,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等待着某个时刻的共鸣或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