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情的发展,远不如萧岚与谢珩预期的那般顺利。
当谢珩私下找到冯铮,委婉提出朝廷希望他前往北疆执掌大局时,这位向来以服从皇命为天职的锦衣卫指挥使,竟断然拒绝。
冯铮身姿笔挺如松,面容冷硬如铁,声音没有任何转圜余地:“谢相不必多言,先帝病重之际,曾密诏于臣,
无论京城发生何种动乱,臣都必须坚守宫禁,护卫皇室安危。
此乃先帝遗命,重于泰山,北疆战事虽急,然京畿根本之地,更不能有失,臣,宁抗此旨,亦不敢离京半步!”
他将先帝遗命抬出,态度坚决,寸步不让。
谢珩无功而返,将冯铮的原话转述给萧岚。
萧岚凤眸含煞,显然动了真怒。
她立刻动用安插在朝中的官员,纷纷上书,或慷慨陈词,或分析利弊,口径一致地强调北疆危局非冯铮不能解,试图以舆论压力迫其就范。
然而,冯铮根基深厚,又占着恪守先帝遗命的大义名分,面对潮水般的奏疏,他竟岿然不动,甚至直接称病不朝,以实际行动表明其绝不离开京城的决心。
局面一时陷入了僵持。
就在这僵持不下之际,北疆再传噩耗!北狄骑兵势如破竹,竟在短短半月内,连破三座边城!烽火照边关,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入京城。
与此同时,一股诡异的流言开始在民间,甚至部分低级官员中悄然传播开来。
流言称,北狄之所以如此凶猛,皆因大梁有“妖女”祸国,触怒上天,才招致兵祸。
而这“妖女”不是别人,正是那位迟迟不嫁,干预朝政的镇国长公主萧岚!更有甚者,直言应将长公主交出,以平息天怒人怨,换取边关安宁。
流言愈演愈烈,虽未敢在明面上传入宫廷,但萧岚与谢珩皆已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涌。
他们心知肚明,这背后定然有人推波助澜,目标直指萧岚。
谢珩立刻动用手下力量暗中调查,然而对方行事极为隐秘,短时间内竟未能揪出幕后黑手。
朝堂之上,因连番败绩和流言蜚语,气氛变得更加压抑微妙。
虽无人敢公然要求交出长公主,但那种无声的压力和若有若无的审视目光,却比直接的攻讦更令人窒息。
就在这内外交困,焦头烂额之时,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传来,北狄派遣使者,正式递交国书,请求……和谈?
“和谈?”萧岚接到谢珩禀报时,正在对着北疆地图凝眉思索,闻言抬起眼,眸中满是惊疑。
“他们如今势如破竹,连下三城,士气正旺,为何突然要求和谈?”
谢珩也是眉头紧锁:“臣亦觉得蹊跷,按常理,北狄应趁胜追击,扩大战果才是,此刻提出和谈,若非内部生变,便是有更大的图谋。”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不解,事出反常必有妖。
“冯铮那边依旧不肯松口?”萧岚揉了揉眉心,语气中透着一丝疲惫。
“是,态度坚决。”
萧岚沉默片刻,眼下冯铮调不动,北狄攻势凌厉,民间流言四起,朝局不稳……
接受和谈,似乎是目前唯一能暂时稳住局面,争取时间的办法。
“让他们来。”萧岚最终做出决定,凤眸中寒光一闪,
“本宫倒要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传令边关,放北狄使者入京,同时,严密监视其一举一动,绝不能让他们在京城兴风作浪!”
“是。”谢珩躬身领命,迟疑了一下,又道,“殿下,和谈期间,京城守卫…”
“加强戒备,尤其是宫禁和你的丞相府。”萧岚看着他,语气不容置疑。
“冯铮既然不肯离京,那就让他好好守着京城,你也要多加小心,本宫总觉得,这次和谈,不会那么简单。”
谢珩心中微暖,低声道:“臣明白,谢殿下关心。”
一场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暗藏汹涌的和谈,拉开序幕。
北狄使者入京那日,天色阴沉,朔风凛冽,带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小皇帝萧景宏高坐龙椅,稚嫩的脸上满是紧张,谢珩与萧岚分列御阶左右,文武百官肃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几个身形魁梧,面容倨傲的北狄使者身上。
为首的使者名叫兀术,目光锐利扫过殿内,最后竟毫不避讳地落在萧岚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一丝淫邪。
兀术粗声笑道:“久闻大梁长公主风华绝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可惜……嘿嘿,若早依我北狄所求,和亲于我王,何来今日兵戈之祸?”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这是**裸的羞辱!
谢珩气得脸色铁青,袖中的拳头骤然握紧,骨节泛白。
他几乎要忍不住出声呵斥,但余光瞥见身旁神色冰冷,不动如山的萧岚,以及殿下面色各异的百官,终究是将这口恶气硬生生咽了下去。
此刻发作,只会落人口实,于大局无益。
他只能强压怒火,沉声道:“贵使慎言!此乃大梁朝堂,非市井之地,若尔等真心和谈,便拿出诚意来!”
兀术嗤笑一声,似乎还想说什么,目光却状似无意地扫向御座上的小皇帝,脚步微微向前挪动。
就在这一瞬间,一直如同影子般沉默立于殿柱旁的冯铮,眼中杀意顿起!
他身形如电,几乎是在兀术抬脚的刹那,便已横跨一步,精准地拦在了御座之前,手按刀柄,杀气凛然!
“退下!”冯铮声音不高,却带着尸山血海中淬炼出的血腥煞气,瞬间笼罩了那名使者。
兀术脚步一僵,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冯铮反应如此之快,戒备如此森严。
他干笑两声,退了回去:“冯将军何必紧张,本使只是想更清楚地瞻仰天颜罢了。”
殿内气氛刚刚因这小小的插曲而更加紧绷,突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惊慌的呼喊!
“报,!城外……城外有叛军作乱!打着…打着三皇子的旗号!”
“什么?三皇子?他不是被北狄劫持了吗?”群臣哗然!
萧岚瞳孔骤缩,心底困惑放大,先是猛地看向那几名北狄使者,只见他们脸上非但毫无意外之色,反而露出一丝计谋得逞的狞笑!
随后她目光看向朝堂中心的五皇子,眼底杀意也起。
只是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她身边有奸细!萧景桓的劫持!还有这次的和谈!全是幌子!背后的人明显是冲自己来的。
看来和北狄勾结的是萧景桓!他隐忍不发,等的就是今日里应外合,强攻京城!
但是萧岚心有困惑,之前分明种种勾结北狄的迹象都指向五皇子,不然她也不会掉以轻心,不仅仅是萧景桓在等这个和谈。
萧岚也是等着这次和谈,叫五皇子暴露,然后一举拿下,皇子一批,都将不在,于小皇帝萧景宏的地位,更加巩固。
但是现在情况有变,萧岚也只能站出来,声音冰寒刺骨,凤眸中杀意沸腾,冷言:“好一个里通外国,引狼入室的逆贼!”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话,京城内外,杀声骤然四起!
城外,烟尘滚滚,显然叛军人数不少;城内,多处府邸,街巷也同时爆发了战斗,显然是萧景桓早已埋伏下的私兵!
金銮殿上顿时乱作一团!百官惊慌失措,小皇帝吓得瑟瑟发抖。
“护驾!紧闭宫门!”冯铮厉声下令,锦衣卫迅速行动起来,将御座团团护住,同时与那些突然暴起发难的北狄使者及其混入殿中的内应厮杀在一起!
“曹公公!带陛下从密道先走!”萧岚当机立断,对曹公公喝道,随即看向谢珩,眼神交汇间,已无需多言。
谢珩虽心惊于这突如其来的巨变,但或许是早有心理准备,此刻反而异常镇定。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诸位同僚勿慌!叛军逆天而行,必不得善终!周焕将军已奉密令在城外埋伏,京畿大营援军即刻便到!”
仿佛是为了响应他的话,城外原本激烈的喊杀声中,突然混入了更加雄壮整齐的战鼓与号角声!那是大梁军的声音!
原来,谢珩早在北狄提出和谈时,便觉蹊跷,暗中已与萧岚商议,密令原本驻守边疆,正在回撤途中的部分精锐,由周焕统领,悄无声息地迂回至京城外围设伏!
同时,他也加强了对京城内各处的监控,只是萧景桓隐藏得太深,私兵分散,未能提前尽数铲除。
此刻,城外伏兵四起,顿时将萧景桓和北狄联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兵力折损近半!
然而,城内的战斗依旧惨烈。
萧景桓的私兵与北狄潜入的好手负隅顽抗,与冯铮的锦衣卫,禁军以及谢珩调集的府兵展开殊死搏杀。
长街染血,宫墙之下尸横遍地。
萧岚立于殿前高阶之上,素手紧握,冷眼看着下方的厮杀。
谢珩护在她身侧,官袍上已溅上点点血污。
这场京城攻防战,从午后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
最终,凭借着谢珩事先布置的后手,冯铮的拼死护卫以及将士用命,叛乱终于被镇压下去。
萧景桓在乱军中被冯铮亲手斩杀,其头颅与二皇子萧景琛一样,被悬于城门示众。
北狄使者兀术及大部分潜入城中的北狄人尽数伏诛,只有少数趁乱逃脱。
当最后一声喊杀声平息,京城内外,已是一片狼藉,血腥气弥漫不散。
虽然险胜,但大梁经此一役,京城防卫力量受损,民心浮动,国力可谓重创。
[吃瓜][吃瓜][吃瓜]又是剧情,怕大家懵逼,因为不知道我写好没,统一解释一下,不涉及剧透,只是一个对前面的剧情概括。
大概就是,三皇子不是被公主发配边疆了吗?公主一开始知道皇子中有人勾结北狄,只是大部分证据都指向的五皇子,所以公主才把五皇子留下京城。
但是公主身边出奸细了,情报有误,三皇子才勾结了北狄,还杀回来了,好在女主早有准备。
只是要是这样,五皇子就没罪了,而且背后有人布局公主,公主中间能感觉到有人布局,只是一直不知道是谁。
所以才以身试险,准备用北狄谈和为诱饵,引出背后的人,但是现在却发现自己身边人背叛自己,而且女主不知道是谁,她也没抓住背后的人。
好了,以上是到这的剧情。
现在是二皇子,三皇子死翘翘了,还有四皇子,五皇子,依旧不知道背后是谁的boss[吃瓜][吃瓜]
但是没事哈,这边宫斗他们的,小谢还是想睡公主的[害羞][害羞]嘿嘿。
小谢——你们斗,我就想要个老婆[捂脸偷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