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病美人带球不跑后痊愈了 > 第20章 第二十章

病美人带球不跑后痊愈了 第20章 第二十章

作者:螺髻山下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7:31:35 来源:文学城

用过午饭后,穿青布短衫的行宫杂役轻手轻脚进屋,将桌上的青瓷碗碟、象牙筷勺一一收进朱漆食盒,连落在桌角的汤汁都用绢帕擦得干净,才又提着食盒躬身退下,全程未发出半点声响 。

沈清辞转身往盥洗室去,取过银质牙线细细剔净齿间残渣,再用锡壶里温着的温水漱口,待口中饭香散尽,才拉过立在门边的宋竹,压低声音问:“你和石野可用了饭食?”

宋竹忙将手里叠得齐整的素色棉帕递过去,回话时眉眼都带着笑意:“回公子,早就用过了。方才您和世子用饭时,就有另两名杂役提着食盒过来,我和石野跟着王府的护卫大哥们在后院偏厅里用的。”

说到这儿,他像是想起什么稀罕事,凑近了些,语气里全是满足与惊叹:“公子,这行宫里的饭食就是不一样,比咱们府里要好上几倍不止呢!就连咱们这些下人吃的饭菜里,都有一道人参炖鸡。那汤炖得乳白,人参味儿可浓了,我都不敢多喝,就怕补得太过了会流鼻血。”

沈清辞闻言倒是不羡慕,只觉得这御膳房里的厨子怕是不懂养生,这大夏天的,谁吃人参进补啊。

他却不知,行宫上下近百人用膳,御膳房的厨子们从寅时便开始忙活,蒸、煮、炖、炒连轴转,实在分身乏术。既要顾着圣上、皇子与百官的膳食,讲究食材珍稀、摆盘精致,又要兼顾随从护卫的饭食,能有参须子炖鸡已是格外用心。

在御膳房众人看来,即便是参须,那也是寻常人家难得一见的好物,哪里顾得上时令合不合宜 。

秦烨不住右边屋,却不妨碍他大摇大摆地往右边屋里跑。

他刚踏进门,便见沈清辞正立在书架前,指尖在《论语》《孟子》等典籍间轻轻滑动,似是想挑一本打发午后时光。

秦烨几步上前,一把拽住他的手腕便往外走,语气里满是嫌弃:“先生在国子监日日对着这些书,难道还没看够?别瞧了,我带你去瞧些新鲜景致 。”

确切来说,沈清辞看这些书,应该看了快有二十来年了,书海无涯,本就没有“看够”一说,但……,他确实也有点看腻了,只是一时丢不掉这习惯,也踏不出固步自封的圈子罢了。

如今被秦烨这般粗鲁又霸道地拽着往外走,倒像是有人替他推开了那扇紧闭的门。

少年人掌心温热,力道不小,却又很是轻柔,兴冲冲地拉着他往阁楼二层去。

通往二层的楼梯建在阁楼外侧,是用整块的汉白玉搭建而成,历经多年风吹雨淋,石缝里竟冒出了零星的苔藓,还有几株不知名的小草、小花开得热闹。

仔细看去便知,有些杂草被细心清理过,有些却刻意留存,瞧着果然多了几分野趣。

石阶约莫有五十多级,每隔五级便设一个四四方方的石柱围栏。每一根石柱上都雕着不同的纹样,有缠枝莲、卷草纹,还有云纹如意,刀法细腻,纹路清晰。

石柱顶端各蹲着一只石雕小兽,模样似狮非狮,浑身布满鳞甲,姿态各异。

有的前爪撑地,昂首挺胸,仿佛在眺望远方;有的蜷缩着身子,脑袋埋在前爪间,像是在打盹;还有的前爪抱着一颗圆石球,尾巴微微翘起,瞧着竟像是在玩耍。

阳光洒在石兽身上,为冰冷的石头添了几分暖意,一个个灵动得好似下一秒就要活过来。

沈清辞看得稀罕,拾级而上时,指尖忍不住轻轻抚过石兽的轮廓 。

秦烨见他这般模样,眼珠一转,故意快步上前,挡在其中一根石柱前,半蹲着身子,仰着脑袋等他。

可沈清辞走到近前时,见他这副模样,立刻收回了手,径直往前走。

秦烨见状,立刻站起身跟上去,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怎么,先生是嫌我不如那石狮子憨傻么?”

沈清辞被他这副模样逗得气笑了,转头睨了他一眼:“不,世子可比那石狮子憨傻多了。我怕摸了世子,回头被传染上傻病。”

秦烨却不恼,快步跟在沈清辞身后,突然伸手抓住他的手腕,将他的手往自己脸上贴去。

少年人的脸颊温热,沈清辞的指腹不经意间划过他下巴上冒出的青茬,触感略微有些刺痒。

秦烨仰着脸,语气带着几分撒娇:“那先生就染一点聪明劲儿给我,不说能考上状元,至少下回季考,我不用偷偷溜号了 。”

“放开!”沈清辞惊得猛地抽手,指尖还残留着刺痒的触感,他皱着眉挖苦道,“世子与其抱着这般虚无缥缈的幻想,不如沉下心来好好读书 。”

秦烨却还在回味脸颊上残留的温凉触感,嘴角勾起一抹暧昧的笑,跟在他身后步步紧逼:“学,肯定学。这不特意请了先生来为我补课,打算好好学了么?不过,除了书本上的知识,我还想跟先生学点别的 。”

沈清辞懒得理他,转身继续朝二楼走。

踩过最后一级石阶,阁楼二层的景致豁然开朗。

这里没有任何隔断,不似底层那般屋舍厅堂俱全,只在中央区域摆着几张梨花木桌椅,还有一张铺着青竹凉席的软榻,四面无墙,倒像是个开阔的观景台。

周遭立着八根朱红圆柱,柱身漆色鲜亮,柱与柱之间挂着淡青色竹帘与月白色轻纱,风一吹,竹帘轻晃,轻纱飘拂,平添几分雅致,四周围着汉白玉围栏,抬眸四望,入眼的全是壮丽山河。

沈清辞先往东边望去,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最高的那座山峰直插云霄,山间云雾缭绕,苍翠的松柏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若传说中的仙山。

近处的几座小山头上,长满了杜鹃,正值盛放时节,粉的、红的、白的花朵挤挤挨挨,铺在青翠的枝叶间,像极了天边落下的彩霞,绚烂夺目 。

转头往南边看,便是京城来的方向。

一条宽阔的官道在平原上绵延,像一条黑色的绸带伸向远方。

烈日之下,官道上的车马行人络绎不绝,远远望去,如同密密麻麻的蚂蚁,来来往往,步履匆匆。顺着官道往尽头望去,还能隐约瞧见平原边际那巍峨的城楼,青灰色的城砖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 。

再看向北边,山脚下沿着溪流修建着一座座庄园。

这些庄园大小不一,景致也各具特色:有的围着雕花竹篱,院里种满了月季;有的依水而建,搭着木质水榭;还有的栽着大片竹林,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

沈清辞的目光在庄园间流转,忽然在靠近溪流的一处河堤旁,瞧见了自家府邸的一角,那熟悉的青瓦白墙,还有院墙边上的羊圈,一眼便能认出 。

最后望向西边,那里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山谷,占地极广,地势多样。

山谷北侧是大片的草原,绿草如茵,像一块无边无际的绿毯;南侧是茂密的树林,古木参天,枝叶繁茂;林间还散落着几处小小的深潭与湖泊,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

山谷四周环绕着山崖峭壁,如同天然的围栏,这里便是皇家猎场 。

沈清辞扶着汉白玉栏杆,目光落在猎场中悠闲踱步的鹿群上,眼神里满是新奇。

秦烨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撇了撇嘴,语气里带着几分嫌弃:“先生是在瞧那一群傻狍子么?这些个圈养的东西,死到临头都没半点警觉,就它们这不怕人的悠闲模样,闭着眼估计都能射死几只 。”

沈清辞估算了一下自己的骑射本事,很是客观道:“我估计没这个本事。”

秦烨仿佛很经验,笑着分享道:“先生有所不知,这猎场有人专门打理,里面的动物差不多算是半家养的,见了人都不一定会跑。您不用弓箭,也不用骑马去追,只需找根结实的棍子,蹲在草丛里等着,等那些傻狍子慢悠悠靠近,上去给它一棍子,保准能成 。”

沈清辞慢悠悠转头,眼神幽幽地打断他:“世子这是拿我打趣呢?别人是守株待兔,你倒好,教我装木头桩子打鹿。你是觉得鹿傻,还是觉得我傻呢?”

“噗嗤——”秦烨终于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见沈清辞脸色微沉,连忙收住笑,摆着手认错,“不不不,是那些狍子傻,先生一点都不傻,我哪儿敢打趣您啊。”

沈清辞懒得与他计较,自顾自走到围栏旁的竹榻上坐下。

竹榻旁的梨花木茶几上,摆着一个描金攒盒,里面装着五香花生、松子、杏仁等干果。

他拿起一颗五香花生,指尖轻轻一捏,花生壳便裂开了缝,正准备将果仁扔进嘴里,手腕却被秦烨一把按住,手里的花生也被他抢了去 。

沈清辞有些恼:“世子爱吃,不会自己剥么?”

秦烨挤到他身边坐下,将抢来的花生一颗颗扔进嘴里,慢慢嚼着,语气带着几分无赖:“我不爱吃这些小玩意,就爱吃先生剥的 。”

有的人,你越是搭理他,他越是来劲儿。

沈清辞干脆往竹榻外侧挪了挪,从身后的竹筐里捡了个圆柱形的竹编靠枕,隔在两人中间,又拿起几颗花生,一边剥着吃,一边状似随意地开口:“方才听世子的话,似乎瞧不上这处猎场。不知北境的草原是什么模样,可是要比这里广阔百倍?”

那竹编靠枕编得细密紧实,表面光滑,秦烨歪着身子往上面一靠,竹枕轻轻弹了弹,带着竹子特有的清凉触感,驱散了午后的燥热。

他望着西边那片被群山围着的猎场,像是在丈量它的大小,语气里满是怀念:“百倍?怕是千倍、万倍都不止!先生从未去过北境,定然想象不到那种辽阔——骑着马出城,不管是往哪个方向跑,跑上三四天,跑个几百里地,入眼的依旧是无边无际的草原,还有成片的密林。草原上,黄羊、野鹿、蛮牛成群结队,抬头能看见雄鹰盘旋;密林里,藏着虎、狼、熊罴,那才是真正的猎场,哪里是这小小山谷能比的 。”

沈清辞听着他的描述,指尖顿了顿,脑海中试图勾勒那片辽阔天地——无边的绿草原,茂密的原始森林,成群的动物,盘旋的雄鹰……可他从未见过这般景象,只能拼凑出一幅模糊又壮观的画面,具体的细节却怎么也描绘不出来 。

他低头继续搓揉花生红衣,目光落在秦烨脸上。

往日里,这少年总是一副桀骜不驯、霸道又无赖的模样,可此刻,提及北境,他的眼神柔和了许多,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连带着那份张扬都收敛了,只剩下对故土的眷恋。

沈清辞心中好奇,忍不住开口:“世子既然这般怀念北境,为何肯老老实实留在京城,还乖乖入了国子监?这可一点都不像你的性子 。”

秦烨伸手,又从沈清辞手里抢了几颗剥好的花生,塞进嘴里嚼着,语气得意:“我是什么性子,先生真的了解么?再说了,我倒是想回北境,可没完成父王交代的任务,回去了怕是要挨揍。”

见沈清辞只顾着剥花生,半点不问任务是什么,他不满地用胳膊肘碰了碰对方的胳膊,“先生就不问问,父王给我派了什么任务?”

沈清辞将手里最后一颗花生米扔进嘴里,拍了拍手上沾着的红衣碎屑,语气平淡:“不想问,也不想知道 。”

秦烨却不管这些,勾唇一笑,突然伸手轻轻握住沈清辞的手腕,微微用力,将人往自己这边带了带,语气带着几分任性:“你不想知道,我却偏要告诉你 。”

他压低声音,温热的气息落在沈清辞耳畔,“父王给我派了两个任务,第一,要在京城找个媳妇带回北境;第二,要跟太子堂兄处好关系 。”

说罢,他的指腹在沈清辞手腕细腻的皮肤上轻轻蹭了蹭,眼神意有所指:“媳妇倒是找着了,只是这位媳妇,估计暂时还不愿意跟我回北境。至于跟太子堂兄处好关系……”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无奈,“这可真是有些为难人 。”

沈清辞猛地挣开他的手,撑着竹枕坐直身子,像是在逃避什么,又抓起几颗花生剥起来,刻意避开“媳妇”的话头,只淡淡道:“太子殿下重情重义,与他处好关系,有什么可为难的 ?”

秦烨听完,忽然低低笑了起来,眼里带着几分调侃,语气像是抱怨,又像是陈述:“瞧瞧先生这话说的,我若是没来京城,怕是真要信了太子堂兄‘重情重义’。可怜我父王,也是个久居北境的莽夫,只凭着幼时与皇伯父一同遭受过的经历,便笃定皇伯父更重视嫡长子,特意叫我回京,多与太子堂兄攀扯攀扯情义,免得将来我继承北境之后,受未来帝王的猜忌 。”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通透:“可如今见了太子堂兄这模样,我总觉得父王的打算怕是要落空,太子堂兄这个储君之位,怕是有些不……稳当 。”

“闭嘴!”沈清辞不等他说出最后两个字,便急忙伸手捂住他的嘴,顺手将手里两颗带壳的花生塞进了他嘴里,语气严厉,“世子当真是胆大包天!事关社稷,什么话说得,什么话说不得,你心里就没个数么?”

沈清辞神色严肃,秦烨见他动了真怒,连忙将嘴里的花生抠了出来,一边咳嗽,一边委屈地辩解:“我也只是在先生面前说这些话,再说了,这里四面开阔,连个藏人的地方都没有,外人根本听不见,先生放心便是。”

他说着,拿起那两颗沾了口水的花生,毫不在意地剥了壳,将果仁扔进嘴里 。

沈清辞见他这副模样,倒是多了几分另眼相看,这狗东西才来京城不足一月,却将东宫的形势看得如此透彻,倒是有几分聪明劲儿与洞察力 。

早先便说过,元狩帝与靖王虽是先皇的嫡子,却自幼便在后宫宠妃与庶出皇子的打压下长大,连登上帝位、坐上藩王之位,都是踩着尸山血海换来的。

正因有过这般经历,元狩帝登基后,对嫡出的长子秦显,便格外看重 。

即便已经病逝的皇后曹氏,并不是元狩帝自个愿意娶的,却也不妨碍元狩帝刚一登基,便将曹氏所生的嫡长子给立为了太子。

只可惜,圣上打算是好的,偏偏太子他自己不争气啊!本就不算聪明不说,还被曹皇后有意无意地给养歪了心性,只一个劲儿向着曹家,有时候竟是偏袒得连半点原则都没有。

元狩帝还是皇子时,之所以会娶曹氏做正妃,那也是先皇看嫡长子不顺眼,故意给指了一门拿不出手的婚事罢了。

说曹氏一门拿不出手,那还真不是谁在故意贬低,这一家人,满打满算,从老到少,还真就挑不出半点亮眼的地方。

先是皇后曹氏,还在闺阁之中时,那名声便是半点都不显,容貌才情都只是普通,家世更是不起眼,其父亲到死都只是个老翰林,为人更是迂腐得很。

再有就是曹皇后的两位兄长,皆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庸碌之辈,行事还半点不知分寸,稍微被人吹捧两句,便不知天高地厚,完全就是拖后腿的存在。

早些年曹皇后的长兄曹巍更是仗着皇亲国戚的威风,到处耀武扬威,强抢民女不成,还打死了人。

因此惹得圣上大怒,直接将人给捉到御前,狠狠打了一百杖,血淋淋地刚抬回府里,便咽了气。

曹皇后因为此事惊慌不已,没过两年便抑郁而终,临死前也不知道是怎么教的,竟教得太子殿下越发地怜惜起曹家来,好似他母族因不得圣上待见,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等到太子年满十七岁时,圣上念其母族不靠谱,曹氏男丁更没一个是有出息的,便打算为其挑选一门得力的妻族。

堂堂九五至尊,几乎是豁出了大半个脸面,才终于为他定下了辅国公的嫡长孙女为太子妃。

可偏偏秦显是个坑爹的糊涂虫,竟偷偷摸摸与曹家表妹有了私情,还在迎娶正妃之前,便使曹氏女怀上了孩子,更是梗着脖子跑到御书房外跪了两天两夜,只求圣上成全。

元狩帝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朝中但凡是精明一点的大臣,估计也能猜个大概。

因此在太子秦显先纳良娣,后娶正妃之后,满京城的文武官员,几乎是没人看好他。

再到如今,东宫之内,那太子良娣八年之间连生了五个女儿,太子妃却连怀都没怀上过。

据东宫传出来的消息,太子妃差不多是被打入了“冷宫”,几乎都见不着太子的面,自然也不可能怀上子嗣。

东宫之外,太子秦显对曹家处处维护,却又刻意疏远,甚至打压辅国公郑氏一族。

就曹家那几个没出息的玩意儿,有什么好维护的?

辅国公郑氏一族,那可是满门忠烈,嫡支三代皆是文武双全的将才不说,那太子妃的亲爹,也就是辅国公世子,如今可是手握江南水师营军权的正二品大将军,也不知道太子殿下在疏远个什么劲儿!

见此种种,众人心里都有数,圣上如今正值壮年,底下年幼的皇子又一个赛一个聪明,以太子这般一意孤行,又糊里糊涂的做法,这储君之位当真是飘邈得很,就连最是投机之人,都不敢早早站东宫的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