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病美人带球不跑后痊愈了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病美人带球不跑后痊愈了 第13章 第十三章

作者:螺髻山下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1:49:11 来源:文学城

五月二十,国子监休沐。

天边刚洇开一抹浅淡的鱼肚白,窗棂上还沾着晨雾的湿意,沈清辞便已醒了。

他支着身子坐起,指尖触到微凉的锦被,脑中竟全然记不起昨夜秦烨是何时离开的?

只余一身从未有过的松弛,连惯常扰人的夏夜燥热、蚊虫嗡鸣,都没让他在半夜醒过一次。

许是太久没这般神清气爽,沈清辞指尖捻了捻衣料,竟没往深处细想。

石野提了早饭回来。

沈清辞就着清淡小菜,喝着更加清淡米粥,往日里没觉得如何,可尝过浓香重油之物后,便觉得有些没滋没味。

他勉强喝了半碗,便搁了勺子。

石野立马凑过来,眉头皱成个疙瘩:“公子,是不是肠胃又不舒服了?我就说那羊肉太油,您吃不得!”

“与羊肉无关。”沈清辞摇头,喉间却莫名泛起念想,若是用那肥嫩鲜美的寒川羊肉剁成馅,包一碗滚烫的馄饨,该有多香。

这突如其来的口味转变,以及对大荤之物的情有独钟,像根细刺扎在心头,让沈清辞莫名有些发慌。

他随手又为自己把了把脉,依旧没诊出个所以然来。

吃过早饭,沈清辞让石野去府里套马车,语气淡淡:“走吧,今日去一趟京郊。”

“要去庄子上看老太爷吗?”石野眼睛一下子亮了,蹦跶着往外跑,“太好了!公子您总算肯出门了!我这就去,一炷香的功夫准回来!”

话音未落,人已跑出了院门,都看不见人影了,那声音却还在院子里飘着呢。

他说快,倒真快。

天边的红日才刚刚冒出头的时候,主仆二人就已经坐上马车出了京城南门,朝着翠微山方向而去。

出了城,便是条青灰色的官道,宽得能容六辆慢车并行,像条长带似的,一头扎进远处的烟岚里。

翠微山离京城不过十多里,石野坐在车辕上,甩着鞭梢让马儿迈着小碎步,从国子监外的茶摊出发,不到一个时辰,车窗外便闯进了翠微山的影子。

雾霭像轻纱似的笼着山尖,山岚蜿蜒俊秀,峰顶还凝着未化的残冰,谷底却藏着温泉——冬日比别处暖,夏日比别处凉,端的是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也难怪京里稍有家资权势的人家,都在这儿建了庄园,连皇家都占了最好的地段,修了座避暑山庄。

马车拐下官道,碾过一条铺着碎石的小路,又走了半盏茶的功夫,才停在翠微山北麓、照影河边的一座庄园外。

这座庄园不大,屋舍、花园、菜地、池塘,连带着角落里的羊舍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亩出头,在翠微山这遍地豪宅的地界,实在不起眼。

沈清辞掀开车帘时,指尖触到微凉的车帘穗子,心里掠过一丝无奈——谁让祖父沈攸本是台州农家子,祖上没留什么家底,自己做官又不肯刮民脂民膏,能在这儿占块地,已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守门的家丁眼尖,见沈清辞从车上下来,立马笑着迎上来,一边接过石野手里的马鞭,一边忙不迭地推开两扇朱漆大门

沈清辞问他:“祖父这会儿可在园子里?”

那家丁回答道:“没呢,老太爷一早就去河边钓鱼了!”

石野跟着家丁去马厩安顿马匹,沈清辞独自进了庄园。

他穿过栽着月季的花园,从后门出去,便到了照影河边。

青石河堤上摆着四、五张矮脚竹椅,他祖父沈攸正和一个穿青布长衫的老者并排坐着,手里都握着鱼竿,眼盯着河面的鱼漂,一动不动。

那青衫老者是隔壁庄园的主人,前太医院院使肖济生,比沈攸年长半岁,两人是几十年的至交,加起来快一百六十岁了,却还像孩童似的爱拌嘴。

沈清辞故意放重脚步走过去,立马引来了祖父的不满,压低了声音警告他:“臭小子,来就来吧,闹这么大动静做什么,把我的鱼都吓跑了!”

“见过祖父,见过肖伯祖。”沈清辞躬身行礼,顺势坐在空椅上,嘴角勾着笑调侃:“祖父这话可不讲道理,就您那十钓九空的本事,鱼儿哪用得着跑?”

肖济生立马落井下石,手里的鱼竿晃了晃:“就是!钓不上鱼先自省人品,你看我这杆——哎呦!又上钩了!”

他说着猛地抬手收线,一条银闪闪的小河鲫被拽出水面,在钩上奋力挣扎。

肖济生不用小厮帮忙,亲手把鱼放进脚边的木桶里,笑得眼睛都眯了:“这半早上第四条了!老沈,羡慕不?哈哈哈……”

沈攸眼皮都不抬:“四条不到巴掌大的河鲫,除了刺就是鳞,加起来不到二两肉,有什么好羡慕的!”

“没肉我熬汤啊。”肖济生重新挂了饵料,将鱼钩甩进河心,声音里满是得意,“新鲜河鲫加枸杞、红枣、党参,熬得奶白,再丢块嫩豆腐、撒把豆苗尖,那鲜劲儿,能鲜掉眉毛!”

沈攸气得不想说话,只扭头盯着手里的竿子,想着是不是这渔具的问题,总不能真是他人品有问题吧。

肖济生挤兑完好友,才转头看向沈清辞。

他眯着眼打量了片刻,语气带着几分意外:“清辞今日气色倒好,脸都红润了些,看来国子监的清闲日子,倒比在六部上进时养人。”

沈清辞本就为身子之事而来,闻言正好顺坡下驴,语气放轻了些:“近来身子确有些异样,今日来除了看祖父,还想请肖伯祖替我诊诊脉。”

他那点半吊子医术,实在诊不出什么名堂,倒不如求肖济生这神医,早出结果早安心,免得整日悬着颗心。

肖济生自然不会推脱,对他招了招手:“把手伸过来。”说着便握住沈清辞搭在膝盖上的手腕,一边盯着河面的鱼漂,一边细细辨着脉象。

起初他神色淡然,可指尖的触感渐渐变了,眉头竟一点点皱了起来。片刻后他松开手,对旁边的小厮吩咐:“去我书房把银针取来。”

小厮跑得飞快,没多久便捧着个木盒回来。肖济生让沈清辞挽起左袖,露出整条臂膀,又用沸水烫过银针,在他手腕、上臂、肩颈处各扎了几针——此举只为让脉象更加清晰。

再次诊脉时,肖济生的指尖顿了顿,随即松开手,眼神复杂地看了沈清辞一眼,又扫了沈攸一下,神色竟有些为难。

偏沈攸毫无察觉,这会儿忽然低喝一声:“动了!”

他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收线,直到一条斤把重的胖鲤鱼被拽出水面,才忍不住爆发出大笑:“老肖!你四条抵不上我一条!哈哈哈!”

肖济生没理会他的得意,将沈清辞身上的银针取下,并将身边伺候的小厮全都打发走后,才不轻不重地踹了沈攸一脚,语气沉了下来:“别傻乐了!你家这宝贝孙子,被人拱了!”

他倒没怀疑沈清辞是遭了谁的强迫,毕竟以沈家的家世,以及沈清辞自己的本事,但凡他要真心不乐意,京里没几人能强迫他;真要强迫了,这会儿估计也早就鱼死网破了,哪还能这般心平气和地坐在这里。

沈攸脸上的笑瞬间僵住,他把鱼扔进桶里,洗了手走过来,声音发沉:“老肖这话什么意思?”

沈清辞却先看向肖济生,不敢相信:“肖伯祖,我这是……真的有了?余鳐血脉已是万分之一,能怀子嗣更是万中无一,我竟成了这万万分之一?”

肖济生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地戳破他的侥幸:“确实有了。你这般情况,老夫这辈子共诊出过四人,不算稀奇,不用大惊小怪。”

说是万万分之一,可那是对普通人而言;对他这种见惯奇症的神医来说,倒也不算罕见。

他转头对着沈攸挤了挤眼,调侃道:“老沈,没想到啊,你家还有余鳐族血脉呢!这玩意儿好使,想要子嗣了,都不用娶妻,自己就能生一个。”

至于风险,他没提——生孩子本就有风险,有他在,总能保沈清辞平安。

这话信息量太大,沈攸愣了好一会儿才消化完。他盯着沈清辞,语气带着几分咬牙切齿:“孩子是谁的?”

沈清辞无奈扶额,自知晓了剧情后,他虽没有接受秦烨,却也不像剧情里那样水火不容,如今再被问起,他便只说:“一场意外,那日我与靖王世子秦烨,都中了催情香。”

他故意隐去秦烨是故意算计,只说两人同遭意外,半真半假最易取信,加上他神色坦然,沈攸竟没怀疑,只皱着眉叹气:“怎么偏偏是皇室?这要如何收场?”

沈清辞却已经有了打算。

他寻求肖济生意见道:“肖伯祖,可否趁其还未成型,提早流掉?”

这种话,肖济生也不是头一次听了,同样不惊奇,淡然回道:“余鳐男子的孕囊,乃是献祭后上天所赐,不似女子胎宫,乃自然生成。这孕囊无法重复孕育,只会等胎儿足月后,随胎儿一起剥离。”

他顿了顿,说得更直白:“简单来说就是,孕囊不似胎宫,即便提前喝了堕胎药,那未成型的胎儿也无法自然流出,需得划开肚皮,连同孕囊一起硬生生取出,比足月生产危险百倍,不值当。足月生产虽也要剖腹,却不用生割孕囊,即大大降低了风险,还能得一个子嗣。”

就像摘果子,熟了一拧就掉;没熟硬摘,不仅摘不下,还得伤了果树。

沈攸这时插了话:“皇室血脉,岂是想生就能生的?退一步说,若真生下来,你与靖王世子就要掰扯不清了。”

沈清辞心想:那倒不会,说不定生下孩子我就死了,跟秦烨掰扯不清的是沈书言。

沈清辞自然是不想死的,所以沈攸问他:“你打算如何?若是不想受皇室逼迫,倒是可以先瞒着此事,找借口休假回祖籍,等到事情解决后,再回来。”

至于孩子,倒是好找由头,只说是收养的义子,或是从族里过继来的嗣子,都可以。

按理说,祖父这法子倒也不错。

在那书里,沈清辞原本就是这般谋划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因为剧情的种种阻挠,他遭了许多罪,却没能顺利回到祖籍,反而被一场天灾困在了一个小县城里,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突然生产,注定是结局凄惨。

所以这会儿,沈清辞很坚定地摇了摇头:“祖父,我不打算离开京城,比起与皇室周旋,我更不愿意怀着孩子冒险远离。”

肖济生非常赞同此话,当即便啐了沈攸一口,大骂道:“女子生产尚且九死一生,男子生产更是凶险!离了京城,去哪找我这样的神医?老沈啊,你可别因小失大、因噎废食,自个矫情也就算了,别害了清辞。”

文臣嘛,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风骨,这在肖济生看来,真的很没有必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