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彻底沉入地平线,房间内没有开主灯,
只有厨房操作台上方一盏暖黄的灯带亮着,在光洁的瓷砖和周砚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他系着林溪那条印有小雏菊的围裙,正低着头,手法熟练地将砧板上的里脊肉切成粗细均匀的细丝。
刀刃与木质砧板接触,发出规律而轻快的“笃笃”声,混合着旁边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莲藕汤的声响,交织成一曲平淡却令人心安的居家协奏曲。
林溪蜷在客厅的沙发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羊绒毯,目光有些失焦地落在周砚的背影上。
身体是疲惫的,精神却像一根被过度拉紧后又骤然松弛的弦,兀自带着细微的、难以平复的震颤。
白天发生的一切,如同默片时代的恐怖电影,一帧帧在脑海中闪回——雨幕中如影随形的黑色轿车,
刺耳的撞击声,胡同里步步逼近的凶徒手中反射冷光的棍棒,还有周砚那冷静到极致的、举着手机陈述法律条款的身影……
恐惧如同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湿冷沙地,依旧浸润着她的四肢百骸。
她下意识地蜷缩起脚趾,将自己更深地埋进毯子里,仿佛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周砚似乎背后长了眼睛。他没有回头,切菜的动作也未停,只是声音平稳地传来,穿透了厨房的声响,清晰地落入林溪耳中:“汤快好了,再炒个青椒肉丝就能吃饭。”
他的声音像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将林溪从混乱惊悸的回忆中轻轻拽了出来。
她“嗯”了一声,声音还有些微不可查的沙哑。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开莲藕汤的醇厚香气和米饭蒸熟后的清甜米香,
这些属于“家”的、踏实温暖的味道,一点点驱散着盘踞在她心头的寒意。
她掀开毯子,站起身,走到厨房门口,倚着门框看他。
周砚正好将切好的肉丝放入碗中,加入调料腌制。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专注和稳定,仿佛外面世界的惊涛骇浪,都无法打扰他经营这一方小天地的从容。
“需要我帮忙吗?”林溪轻声问。
周砚这才回过头,看了她一眼。他的眼神在她依旧有些苍白的脸上停留片刻,然后摇了摇头:
“不用,坐着等就好。”
他的目光扫过她放在身侧、微微蜷起的手指补充道,
“或者,你可以看看我昨天买的那个包裹,里面有些小东西,可能需要你决定放哪里。”
他指的是下午回来后,他出去了一趟,拎回来的一个不大的纸箱。
林溪依言走到玄关,将那个纸箱抱到客厅茶几上打开。里面的东西让她微微一愣。
不是她想象中的日常用品,而是一些……安防设备。
几个造型小巧、看起来像普通门铃按钮,但说明书写着“高清广角、移动侦测、云端存储”的无线门铃摄像头;
两扇窗户的磁吸感应报警器,分开就会发出尖锐鸣响;还有一个便携式的强光爆闪手电筒兼警报器,以及两罐女性防狼喷雾。
东西不多,但每一样都针对性强,实用且不显突兀。
林溪拿起那个强光手电,冰凉的金属外壳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她明白,这是周砚式的守护。他没有喋喋不休地安慰,也没有过度紧张地限制她的自由,
而是用这种更实际、更具体的方式,为她构筑一道物理和心理上的防线。
她正看着说明书,周砚端着炒好的青椒肉丝从厨房出来,香味瞬间盈满整个客厅。
“吃饭。”他将菜放在餐桌上,解下围裙。
两人面对面坐下。
简单的三菜一汤,热气腾腾,色彩分明,是人间最朴素的温暖。
周砚先给林溪盛了一碗汤,乳白色的汤液里躺着几块粉糯的莲藕和排骨。
“先喝点汤,暖一暖。”
林溪接过,小口喝着。
温热的汤汁顺着食道滑入胃里,带来实实在在的暖意,也让她紧绷的神经进一步松弛下来。
吃饭的时候,周砚没有刻意避开白天的话题,但也没有过多渲染。
他只是用陈述事实的语气,告诉她老王那边调查的进展,以及警方已经掌握了关键线索,正在全力追查。
“刘彪和马三,是本地的混混,有案底。警方找到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他夹了一筷子肉丝放到林溪碗里,
“白色宝马X5的线索也很明确。证据链正在形成。”
他的语气太平静,太笃定,仿佛在说的不是一场针对他们的恶意袭击,而只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种态度极大地感染了林溪。
她发现,当周砚如此冷静地分析、布局、推进时,她心底那点残存的恐惧,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可怕。
“这些东西,”
林溪指了指茶几上的纸箱,
“你什么时候去买的?”
“下午你睡着的时候。”
周砚回答,
“安装很简单,吃完饭我弄一下。
这个手电和喷雾,你平时放在随身包里,遇到紧急情况,不要犹豫,立刻使用,然后跑,报警。”
他说着使用要领,语气就像在教她如何修复一件瓷器的裂缝,专业而冷静,不带任何恐吓或过度担忧的情绪。
这让林溪更容易接受这些略显“极端”的防护措施。
...
吃完饭,周砚果然开始动手安装那些小设备。
他先在入户门外安装了那个无线门铃摄像头,调整好角度,确保能清晰拍到门前区域和部分楼道。
然后在主卧和客厅的窗户上安装了磁吸报警器。动作麻利,思路清晰。
林溪就跟在他身边,帮他递工具,看着他将那些小小的、不起眼的装置,巧妙地融入家居环境之中。
这个过程,莫名地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仿佛随着这些设备的就位,这个家就被加上了一道无形的、却真实存在的安全锁。
安装完毕,周砚拿出手机,调试好APP,
将林溪的手机也连接上,教她如何实时查看门口监控,如何接收报警信息。
“别怕,”
调试间隙,他抬起头,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地说,
“有我在。”
这句话,他今天说了不止一次。但这一次,配合着眼前这些实实在在的防护措施,以及他沉稳如山的态度,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分量。
它不是一句空泛的安慰,而是一个基于能力和行动的、掷地有声的承诺。
林溪望着他深邃而平静的眼眸,那里没有浮夸的深情,只有一种如同深海般的包容与坚定。
她一直都知道周砚可靠,但直到一次次共同面对风浪,她才愈发深刻地体会到,
这种“可靠”背后,是怎样强大的内核和细腻的守护。
她上前一步,伸出手,轻轻抱住了他的腰,将脸颊埋在他坚实的胸膛上。
隔着薄薄的毛衣,能感受到他平稳的心跳和温暖的体温。
“我知道。”
她闷闷地说,声音里带着释然和全然的信任,
“有你在,我不怕。”
周砚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抬起手臂,轻轻回抱住她。
这是一个不带任何**色彩的拥抱,更像是一种无声的盟约,
在共同经历的危险之后,确认彼此的存在与依靠。
过了一会儿,周砚松开她,神色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但眼神温和了许多。
“还有一些基本的自保动作,我教你一下。
不一定用得上,但了解没有坏处。”
他拉着她走到客厅相对空旷的地方,开始讲解一些最直接有效的脱身技巧,
比如被抓住手腕时如何挣脱,被从后面抱住时如何反击要害制造脱身机会。
他讲解清晰,动作示范干净利落,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既让林溪感受到技巧的有效性,又不会弄疼她。
林溪学得很认真。
她知道,周砚教她的这些,并非指望她能正面抗衡歹徒,
而是希望她在万一落单遇险时,能多一分冷静,多一线生机。
这种被当作平等伙伴、共同面对危机的感觉,
让她内心深处最后一点因暴力威胁而产生的无力感,也渐渐消散。
教学结束,两人额角都微微见汗。周砚去倒了温水,递给她一杯。
“以后下班,我还是去接你。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单独去人少的地方。”周砚叮嘱道。
“好。”
林溪点头,这一次,没有任何犹豫和不安。
她仰头喝下水,感觉那股暖流不仅滋润了喉咙,更汇入了心田。
夜色渐深,窗外万家灯火,如同散落在墨色天鹅绒上的碎钻。
这个小小的家,在经历了一天的惊心动魄之后,终于被一种宁静而坚实的氛围所笼罩。
恐惧并未完全消失,但它已经被有效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无法再肆意蔓延。
因为林溪知道,她不是一个人。
她的身边,站着一位能开着殡仪车为她送来一日三餐,也能用智慧和冷静为她抵挡明枪暗箭的男人。
他或许无法许诺她热搜上的永远,但他用行动许诺了她每一个踏实的当下,
和一份足以让她安心吃好每一顿饭的、人间烟火的守护。
“别怕,有我在。”
这不再只是一句话,而是她此刻,最真实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