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别样江湖 > 第41章 大月枝谜案

别样江湖 第41章 大月枝谜案

作者:波波白流苏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1-19 12:00:28 来源:文学城

大月枝城的夜色像浸了浓墨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鳞次栉比的渔舍上。咸咸的海风卷着碎浪,拍在码头的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沾在楚瑜霏的靴尖,带着刺骨的凉意。他刚将马缰系在粗糙的木桩上,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像惊雷般炸响在身后。

一群官差抬着担架狂奔而过,墨蓝色的官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担架边缘垂落的白布被风掀起一角,露出一只青紫色的手——指节僵硬地蜷曲着,指缝里卡着的银蓝色鳞片在夜色里闪着诡异的光,像极了深海里淬了毒的星子,看得人心头发紧。

“又死人了?”街角茶馆的掌柜探出半个脑袋,他见楚瑜霏、冷鹤晞、白悯烟和离乐四人驻足观望,赶紧冲他们招招手,压低声音往店里拽:“几位可别盯着看呐!这是这周第三个啦!这前两个啊,一个是跑远洋的船老大,一个是‘永和昌’商号的李账房,都是天不亮被人发现僵在海边的哩!”

掌柜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要贴到楚瑜霏耳边:“公子,你们有所不知,这最邪门的呀,是他们三个的胸口都有个形状狰狞的血窟窿!像是被什么东西印上去的!而且啊,每个人身上都沾着这种鳞片,用皂角搓、用热水泡,怎么都去不掉!”

冷鹤晞的目光掠过那片一闪而过的银蓝色鳞片,眸色骤然沉了下去,像结了冰的湖面,连风都吹不散那层寒意:“这是鲛人鳞,又叫‘泣鳞’。”

话音刚落,街对面突然炸了锅。一个蓝发少年抱着一个陶罐疯跑,海藻般的发丝在风里乱舞,沾着的水珠甩在青石板上,留下一串湿痕。他的身后追着几个袒胸露背的壮汉,为首的络腮胡大汉吼声震天,几乎要掀翻屋顶:“抓住那个小怪物!定是他引来的海祟索命!杀了他给死者偿命!”

少年慌不择路,猛地撞上了楚瑜霏。陶罐“哐当”一声摔在地上,碎瓷片溅开,滚出几颗莹白的珍珠——那珍珠比寻常珍珠大上一圈,莹润得像是把月光揉碎了捏在里面,在夜色里泛着柔和的光。

少年跌坐在地,抬头时露出一张苍白却漂亮的脸。他的皮肤是近乎透明的白皙,碧蓝色的瞳孔里盛着满得要溢出来的惊恐,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竟凝成了珠子,正是鲛人才有的鲛珠。

“我…我只是想给阿婆送药…”少年声音发颤,手指紧紧攥着衣角,“阿婆咳得厉害,只有鲛珠磨成粉才能压得住咳喘…我没有引海祟,真的没有…”

旁边蹲在竹筐旁收拾鱼杂的老汉叹了口气,手里的刮鳞刀“当啷”一声掉在筐里,溅起几片鱼鳞。“呸!谁信你的话啊!你怕是去见那些个沧海里死去的鲛人同伴的罢!”他往海边的方向瞥了一眼,声音里满是无奈,

“上个月那批被劫杀的鲛人,尸首还不知沉在哪个暗礁底下呢!如今接二连三死人,不是那些鲛人的亡魂索命,还能是什么啊?”

络腮胡壮汉追上来,见少年摔在地上,扬手就要往他的脸上扇。楚瑜霏正想上前阻拦,一道红色身影已经如墨滴入水,悄无声息地穿过围观人群,沉声道:“住手!”

来人身形挺拔如松,红色锦袍的下摆绣着暗纹海浪,黄色里衣的领口露出精致的暗金龙纹,腰间系着一条玉带,上面嵌着一块羊脂白玉,玉牌上“月枝王”三个字在夜色里泛着温润的光。他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威严,却没有丝毫的架子,正是大月枝城的主政王爷——十三皇子赵秣。

赵秣的目光先落在瑟缩的少年身上,随即扫过楚瑜霏等人。当他瞥见冷鹤晞腰间悬挂的玉佩时,瞳孔猛地一缩——那玉佩是上好的白玉,上面雕刻着降龙云纹,龙爪凌厉,云纹繁复,竟是皇家独有的样式,只有皇室宗亲才能佩戴,绝非民间之物。

“王爷!您可算来了!”络腮胡壮汉见是赵秣,赶紧收了手,急得脸通红,“这鲛人崽子定是凶手!定是他的同族来报仇,才害死了船老大他们!您快下令把他抓起来!”

赵秣没理会壮汉的话,抬手对楚瑜霏等人拱手,声音沉稳如礁石撞海:“几位气度不凡,绝非寻常旅人。在下赵秣,是这大月枝城的主政王爷。近来城中不太平,客栈怕是也乱得很,若几位无处落脚,可暂居王府西院,那里清净雅致,也能避些麻烦。”

“嘿,还有这等好事?”楚瑜霏捅了捅冷鹤晞的胳膊,眉眼弯弯地凑过去,声音里带着几分打趣,“阿晞,你说这王爷是不是看你长得好看,所以才肯收留我们的呀?”

冷鹤晞瞪了楚瑜霏一眼,低声道:“一派胡言。”

离乐在旁边扬了扬拳头,发带随着动作扫过楚瑜霏的鼻尖,语气带着几分护主:“喂!再敢拿我主子打趣,小姑奶奶就把你的舌头捋直了挂在船桅上!让你吹一天海风!”

白悯烟上前一步,拱手还礼,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多谢王爷美意,我等初来乍到,正愁无处安顿,那便叨扰王爷了。”

王府的夜比城中其他地方更静,静得能听见莲池里锦鲤甩尾的声音,水珠落在荷叶上,发出“滴答”的轻响。楚瑜霏被一阵呜咽的笛声勾醒,那笛声断断续续,像是有人在水底哭泣,每一个音符都透着凄凉,听得人心头发紧。

他披了件外衣,推开雕花木窗。月光洒在池边的青石板上,像铺了一层霜。那个蓝发鲛人少年正蹲在池边,手里拿着一支骨笛——笛身是乳白色的,像是用某种兽骨制成,上面刻着细密的鱼鳞纹。少年的指尖轻按笛孔,呜咽的笛声从指缝间漏出,搅得水面微微颤动。几片银蓝鳞片浮在水上,随着波纹轻轻晃动,细看竟与死者身上的鳞片一模一样。

“这就是‘泣鳞’。”楚瑜霏正想走过去打招呼,却见这鲛人少年不知何时已没了踪影,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下一秒,一只冰凉的手突然抓住了楚瑜霏房间的窗棂。楚瑜霏吓了一跳,抬头就见那鲛人少年头朝下倒挂在窗边,海藻般的发丝垂了下来,扫过他的脸颊。

“哇!”楚瑜霏吓得往后跳了半步,“倒挂金钩?连翘小公子,你方才还在池边吹笛,怎么眨眼就到这儿了?”

鲛人连翘碧蓝的眼眸在月光下亮得惊人,像盛着一汪深海。他晃了晃手里的骨笛,轻轻一跃跳进房间,落地时悄无声息,像一片羽毛:“泣鳞是我们鲛人族祭司用心头血养的灵物,能指引死去的族人亡魂归海…可这几日,它们总在夜里往城南的废弃船坞飘荡,绕着那地方打转,像是在提醒我那里有危险。”

他顿了顿,突然上前一步,抬手抓住楚瑜霏的衣袖,指尖冰凉得像海水:“楚公子,我知道你们是好人。能不能…能不能帮我们鲛人族洗清冤屈?杀人的绝不是鲛人的亡魂,我们族人那么善良,连海面上的鸥鹭都舍不得伤害,又怎么会害人呢?”

楚瑜霏看着他泛红的眼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重重点头:“你放心,我答应你,我们一定会查清楚真相,还鲛人族一个公道!”

翌日清晨,楚瑜霏把昨夜的事告诉了冷鹤晞、白悯烟和离乐。四人当即决定,一同去城南的废弃船坞调查。

船坞藏在城南的芦苇荡里,周围长满了半人高的芦苇,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声响。朽坏的木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大锁,锁芯里积满了灰尘。楚瑜霏从发间取下银簪,轻轻插进锁芯,手腕微微转动,只听“咔嗒”一声,锁就开了。

推门时“吱呀”一声,刺耳的声响惊得栖息在梁上的乌鸦扑棱棱飞起来,黑色的翅膀掠过头顶,留下几片羽毛。坞内弥漫着潮湿的霉味,让人忍不住皱起眉头。角落里堆着十几具鲛人的骸骨,有的头骨裂着狰狞的缝隙,有的肋骨断成几截,显然死前遭了极大的罪。骸骨旁边散落着一些贝壳手链、珍珠项链,都是鲛人们常用的饰物,如今却成了遗物。

“这应该就是之前被劫杀的鲛人的小部分了。”白悯烟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一具骸骨手腕上的贝壳手链——那手链由细小的彩贝串成,显然是个孩子的饰物,“从骨龄上看,这孩子最多只有十岁。”

楚瑜霏看得心头发堵,他转身时不小心踢到了一个木箱。木箱是黑檀木做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锁着一把铜锁。冷鹤晞上前一步,抬手一掌拍在铜锁上,“咔嚓”一声,锁就碎了。箱子打开的瞬间,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里面放着一副青铜面具。

这面具的额间刻着狰狞的兽纹,像是某种凶兽的面孔,嘴角处嵌着两排锋利的獠牙,每一颗獠牙都闪着冷光。面具内侧沾着暗红的血迹,早已干涸发黑,形成了坚硬的血痂。

冷鹤晞拿起面具,回忆了一下记忆中死者胸口的伤口,瞳孔骤然收缩:“这獠牙的间距和形状,竟与死者胸口的血窟窿完全吻合。”

“而且这面具的纹饰,是皇家禁军的样式。”冷鹤晞指尖抚过面具边缘的龙纹,那龙纹线条刚硬,他的眸色瞬间沉得像深不见底的海,“这是先帝高祖年间的旧制,后来因为太过凶戾,就被废除了,只有少数军械库还存有这种面具。”

他们还没来得及细想,王府的侍卫就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地禀报:“王爷让小的来报,第四具尸体出现了!是负责城防的薛参军,死在了自己的营房里!”

四人立刻赶往营房。薛参军倒在书桌旁,胸口插着那枚青铜面具,獠牙深深嵌进皮肉里,鲜血染红了胸前的官服。他的右手死死攥着半张海图。那海图的边缘已经泛黄,上面用朱砂标注着沧海某处暗礁的位置,旁边画着个小小的军械库图标,下面还写着几个模糊的小字:“高祖年间,抵御契丹…”

赵秣已经在营房里等候,他看着海图,指尖在暗礁标记处重重一点,脸色凝重如铁:“这是高祖年间的海防图,暗礁下确实藏着一座军械库,是当年为了防备契丹与金朝外敌所建的。后来海疆平定,那军械库就渐渐被遗忘了,只有历任城防参军才知道这个秘密。薛参军负责看守城防,定是发现了军械库的异常,才被人灭口。”

“孤知道军械库的入口。”赵秣说着,立刻带众人赶往海边。海边立着一块巨大的礁石,礁石上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龙睛是用黑曜石做的,在阳光下泛着光。巧的是,这龙纹竟与冷鹤晞腰间的玉佩如出一辙。

赵秣伸手按住龙睛,轻轻转动。只听“咔嚓”几声,礁石缓缓移开,露出一个黑黢黢的通道。海风吹过通道,带着铁锈和尘埃混合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

通道尽头的军械库积着厚厚的灰尘,蛛网在梁上结了一层又一层,角落里堆着生锈的刀剑和甲胄。正中央的石台上摆着一个铁盒,上面锁着一把铜锁。冷鹤晞打开铁盒,里面没有兵器,只有一封泛黄的奏折。奏折的纸页边缘已经脆化,一碰就掉渣,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竟是先帝高祖在位时,关于“十龙夺嫡”的密档,记录着当年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互相残杀的事迹。

而奏折的最后一页,却是当今皇帝赵旭的笔迹,那笔锋凌厉,却透着几分仓促:“不得已!不得已!为平众妃之愤不得已!朕虽下令将戎淑妃与阿衡贬至民间,然今后将以降龙云纹玉佩为信物,与十五皇儿相认。”

冷鹤晞捏着奏折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纸张在他手中微微颤抖。他低头看着腰间的玉佩——那是母亲戎绮音留给他的遗物,他一直以为这是母亲的玉佩,今天凑巧把它系在腰间,却没想到竟是皇室的信物。他怔在原地,声音都有些发颤:“我一直以为这是母亲的遗物…若是早知道这是那狗皇帝的东西,我早就毁了这玉佩!”

赵秣猛地转头看他,眼中满是震惊,嘴唇动了好几下才找回声音:“冷公子…你…你竟是戎淑妃的儿子?这么说来…你…你就是我的十五皇弟赵以衡吗?!阿衡…真的是你吗?!”

赵秣上前一步,眼眶瞬间红了,他想去抓冷鹤晞的手,却又怕惊扰了他:“阿衡贤弟!这么多年来你流落在民间,过得还好吗?父皇他…他对不住你们母子啊!当年若不是淑妃娘娘救了还是前朝二皇子的父皇,父皇早就死在强盗的手里了!可他后来却…唉!”

他叹了口气,声音哽咽:“当年,王府后宫的妃子们嫉妒戎淑妃娘娘得宠,就散布谣言,说她是狐媚子,会吸人魂魄杀人,她们联合起来杀了宫中的好些侍卫与宫女,却栽赃陷害戎淑妃…谣言传得沸沸扬扬,王府里人心惶惶,想不到父皇却竟然真的信了,下令废了戎淑妃,让她抱着年幼的你流落民间…”

“那年孤才六岁,跟着父皇在御花园学射箭,亲眼看着戎淑妃抱着你走出宫门。她回头看了眼王府的方向,眼泪掉在你的襁褓上,哭得梨花带雨…我想追上去,却被父皇拦住了…”

冷鹤晞握紧玉佩,指尖几乎要嵌进玉里,语气却异常平静:“兄长不必介怀了。家母已经仙逝,而赵以衡也早就死了。”他抬眼看向赵秣,眸中是江湖风雨磨出的沉静,没有丝毫波澜:“如今只有冷鹤晞,一个在江湖中长大、在刀尖上行走的浪客。”

戎绮音后来得知赵旭夺得了皇权,却对自己的兄弟们六亲不认,甚至诛杀了当年帮过他的忠臣满门!她的心中满是悔恨——她痛恨自己当年救了如此冷酷无情的小人,所以从未提过要让冷鹤晞回到皇宫的事,只是让冷鹤晞报仇,有朝一日杀掉赵旭这个狗皇帝。

就在这时,通道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连翘慌张的呼喊:“王爷!不好了!码头来了一群壮汉来!他们都戴着青铜面具,一定是来杀我们的!”

众人立刻冲出军械库,刚到海边,就撞见几十个壮汉戴着青铜面具,举着长刀杀过来。刀光在海面上闪着冷冽的光,带着十足的杀意。为首的壮汉见他们出来,猛地摘下面具,露出一张布满疤痕的脸——那眉眼轮廓,竟与之前被赵秣处死的手下盛目有几分相似!

“你是盛目的弟弟,盛光!”赵秣厉声喝道,眼中满是愤怒,“没想到你竟然在大月枝城作乱!”

盛光狞笑,眼神凶狠如狼:“王爷,你以为杀了我哥就能皆大欢喜了?实话告诉你,我们早就悄悄地把之前劫来的活鲛人卖给了宫里的林贵妃!”他挥了挥手里的刀,“今日我们不仅要杀了你身边的这个鲛人崽子,还要把你们都埋在这暗礁之下!”

刀剑相向的瞬间,白悯烟抛出的回旋镖破空而出,带着凌厉的风声,精准地击落了盛光手中的刀。混战一触即发,壮汉们虽然凶猛,却不是冷鹤晞等人的对手,很快就倒下了几个。

盛光见势不妙,突然从靴筒里抽出一把机关刀,按下机括,几枚涂着毒药的短针“咻”地射出,直刺赵秣的心口。

冷鹤晞想也没想,飞身挡在赵秣面前。短针“噗”地刺入他的肩头,黑紫色的毒雾瞬间顺着针孔蔓延开,疼得他闷哼一声,冷汗瞬间浸湿了衣襟。

“阿晞!/晞!”楚瑜霏和白悯烟同时惊呼,手中的剑舞得更快,解决了身边的壮汉,快步冲到冷鹤晞身边。

赵秣也慌了神,连忙扶住冷鹤晞摇摇欲坠的身体,眼眶泛红,声音都在发抖:“你…你为何要奋不顾身救我?你明明不肯回到皇室,甚至憎恨父皇当年的所作所为,又为何要救我这个哥哥呢?”

冷鹤晞忍着肩头的剧痛,扯出一个浅浅的笑,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因为…无论如何,你都是我的皇兄。”这是他第一次愿意承认自己的皇族身份。眼前的赵秣虽驻守边陲,却心怀百姓、明辨是非,比起深宫那位冷酷无情的父皇,这个兄长,值得他托付与信任。

盛光见没能杀了赵秣,反而被冷鹤晞所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突然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狠狠吹亮,扔在地上——那里竟藏着早已布置好的炸药引线!

“哈哈哈!要死就一起死!这里就是你们的坟墓!”盛光狂笑着往后退,想趁着混乱逃走。

白悯烟眼疾手快,瞥见不远处渔民晾晒的渔网,立刻冲过去拽过来,将冷鹤晞、赵秣、楚瑜霏、离乐和连翘都罩在底下。

“这网是鲛绡混着铁线织的,水火不侵,快抓紧!”白悯烟话音刚落,“轰隆”一声巨响震彻海面,礁石轰然坍塌,碎石飞溅,盛光来不及逃跑,被埋在了乱石之下,连惨叫声都被爆炸声吞没。

烟尘渐渐散去,赵秣看着冷鹤晞肩头发黑的伤口,急声道:“阿衡!快随我回王府疗伤!府里有上好的解毒药,再晚就来不及了!”

冷鹤晞摇了摇头:“不必,多谢兄长了。”

楚瑜霏连忙劝道:“阿晞,你别逞强了!不管你是十五皇子赵以衡,还是江湖上人人艳羡的冷鹤晞,都是我们最在意的人啊!你还是快疗伤罢!不要再推辞了!”

白悯烟也颔首,声音温和却坚定:“晞,你不要硬撑了!疗伤要紧!”

离乐也点点头劝道:“主子,你就不要拒绝十三王爷的好意了!”

三日后,码头的晨雾还没散,楚瑜霏等人就收拾好行囊,准备启程。赵秣站在岸边,手里捧着一枚鎏金金牌,上面刻着“免死”二字,金边在晨光里闪着暖光。“阿衡,这是当年我平定契丹之乱,父皇赐给我的免死金牌,凭它可免一切罪责。你拿着,日后若是遇到麻烦,或许能派上用场。”

冷鹤晞低头看了看免死金牌,又看向眼中写满恳切的赵秣,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兄长驻守大月枝城,比我更需要它。我身在江湖,朝堂之事与我无关。这金牌还是留给兄长罢,兄长也能更好地保护城中百姓。”

冷鹤晞策马扬鞭,声音随着海风传来,对赵秣说道:“请兄长留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楚瑜霏、白悯烟、离乐紧随其后,暖风卷起他们的衣袂,像四只展翅的飞鸟,渐渐消失在晨雾尽头。

赵秣望着四人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连翘——少年的碧蓝眼眸里已经没了往日的惊恐,只剩下感激与平静。

赵秣突然明白,有些羁绊从不在乎身份与立场,只关乎人心与情谊。

后来,赵秣亲自把青铜面具一并沉入了沧海深处。当海水吞没面具的瞬间,他望着粼粼的波光,思绪万千——大月枝城的风波虽平,但江湖与朝堂之间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而他的弟弟冷鹤晞,也许终将在这场暗流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