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别离歌 > 第44章 流长

别离歌 第44章 流长

作者:行山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6 00:54:38 来源:文学城

她不知道自己在难过什么,大提琴这种乐器,已经朝夕相处了快一辈子,应该早已对琴音里的悲伤视若无睹才对。

一首《萨拉班德》拉完,她的心好像被拽着沉到最深处。她把琴放回柜子里,并没有立即关上柜子,而是后退一步靠在对面的矮柜上,和同样无言的三架提琴对望。

她的提琴有时能让她远离孤独,只是静静地望着它们,一种安定之感便油然而生。但这次并没有奏效,她似乎已经跌入海中,然后被海底的漩涡吸进去,分辨不清情绪的来源,所以没能像往常一样理性地把自己救出来。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她想起记忆深处的一次考核,说起来也只是很普通的考核而已,但是因为一个不该有的失误只能屈居第二。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把那个第一名的所有眼神都当做一种挑衅。在下一次考核拿回名次之前,每每想到自己的失误,心就好像被拽入谷底。

和如今的感觉很像,一想到好像失去了什么,就毫无办法地进入了一个充满绝望的境地。

可是她失去了什么呢?她又获得过什么呢?

她不敢去想。

宋廉晕倒了,在一次普通的晚饭后。宋见秋得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往了医院。

她到时宋廉已经稳定下来,正在病床上躺着输液。推门进去之前,宋见秋隔着那条窄玻璃往里看,病床上的老人看起来依然硬朗——在她心里,宋廉似乎一直都是这幅样子。

除了偶尔看到老人的疲态、偶尔注意到他的白发和皱纹,宋见秋几乎感觉不到父亲的衰老。又或许她早已认定,父亲会是这个家里走得最晚的人。

“啊,小秋来了,快进来。”

薛姨刚好要出去,看到了正在门口的宋见秋,便很热情地招呼她进来。宋廉的检查似乎没什么大问题,这位陪伴了这个家几十年的保姆为此很宽心。

“诶,好。”

宋见秋走到床边,宋廉好像睁眼看了一下又好像没睁眼。

“具体怎么回事?”宋见秋在一旁坐下了,凳子上还有薛姨的余温。

“没什么事,我说起猛了晕了一下,她偏不信。”

虽然没说什么偏激的话,但他完全是一副不想待在这里的样子。

“人好好的也不会平白无故晕倒吧。”宋见秋没打算相信他说的没事。

“起猛了——你去给我开点老方子,我就回家了,走吧走吧。”

固执的老头,宋见秋其实懂得他的这份固执。一直以来,宋廉作为顶梁柱扛起这个破碎的家,大概早就形成了一种“绝不会被压垮”的骄傲。

她沉默了片刻,最终没再说什么。敲门声响起,宋见秋起身朝那边看,门口站着一个医生。

“家属来了吗?”

“这里。”宋见秋拿起包来走过去。

“过来签个字。”

“啊,好的。”

宋见秋离开了这间病房,宋廉始终没再说什么。

医生只到走廊就停下了,宋见秋看着他的背影,心猛地一紧。不像是要签字的样子,反而像是……

“你是……”医生延长着尾音,询问道。

“里面是我父亲。”

父亲这两个字说出来,一种异样的感觉从宋见秋心中涌过。

“啊,好。”

医生似乎对宋见秋周身散发出的冷峻有些疑惑,那是宋见秋竭力隐藏情绪的证明——她总是这么做,只要能够保持情绪的紧绷,就算天塌下来也能顶住。

对她而言,还能有什么样的坏消息呢?

医生把她带到办公室里,电脑上显示着脑部ct,他指着那些片子很细致地说给宋见秋,宋见秋不断点头应着。

脑梗,她对医学实在知之甚少,就算医生把血栓、心肌梗死等等专业术语又都解释了一遍,她也不能明白这个病的严重性。在医生全部说完之后,她只能反问一句:“所以现在是要?”

她更希望听到如何做,另外,如果可以的话,她还希望医生能告诉她这个病的患者可以活多久。

死期如何,这是她对病的理解。

医生又介绍了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住院观察,回去之后按时服药,保持心态,健康饮食……他还很贴心地补充道:“你父亲这个其实不算严重,只能说发现得很及时。老人家很容易得这个病,虽然要严肃对待,但也不必太过担心。”

这些全部听完,宋见秋的心终于放松了些。

她谢过医生之后便离开了,走在医院走廊上,她在心里整理着刚才的信息,她发现她很介怀自己对于“父亲”二字的触动。从前提及这两个字,心里总是伴着一阵厌恶、一阵鄙夷,可如今,在医院冰冷的墙外,在掌握着死期的医生面前,提起父亲来,心中竟有一丝颤动。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柔软的人,从很小的时候,她就告诉自己要平淡地接受身边人的离开。一直以来,她也的确做到了这件事,因此,如今心境的微小变化让她格外在意。

人是在生活中逐渐学会去爱的,彼时的宋见秋,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她不知道人的习惯会这么难以改变,从单位楼走向汽车的那段路,如果不小心走神了,便会自然而然地走到副驾驶一侧。

短短几天,已经第三次拉开副驾驶的门,她很呆滞地看着空无一人的驾驶座,心中又是猛地一阵酸涩,紧接着,就是对自己的责怪。

她俯下身装作拿了什么的样子,关上门回了驾驶座。夏日黄昏的暖阳洒在车玻璃上,她已经系上安全带,却迟迟没有启动车子。车外不时有同事经过,她在车里安静地坐着,不知道第几次,试图解开心中的郁结。

距离那天过去已经快半个月了,可她每一天都未曾懈怠地紧绷神经,习惯沈未明的离开比她想得难了一些。

甚至于,对生活中的很多琐事,她需要回忆很久自己曾经的做法。

比如晚饭,遇到沈未明之前,下班之后的晚饭一般都怎么解决?还比如夜晚,那间酒吧出现在这里之前,清闲的夜晚曾如何度过?再比如聊天,那人出现之前,她难道从不和人聊天吗?

好像的确是的,她真的是个孤独至此的人——这种孤独,往日只觉得是自己的骄傲。

“宋老师?”

秦悦路过她的车,发现里面坐着一动不动的宋见秋,便上前来打招呼。她能感觉到最近宋见秋的情绪变化,或许是因为大提琴的琴音更为孤寂,如果可以的话,她很想趁这个机会和宋见秋聊些什么。

算起来认识快要一年了,她和宋见秋还是算不上相熟。她不愿相信那些说宋见秋是在“装”的传言,可宋见秋有时真的给她一种毫无温度的感觉。亲近她,好像真的是一件没有可能的事。

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呢?如果丝毫没有感情的滋养,真的能成为“和乐器合二为一的演奏家”吗?她想不明白,又因此生发出更大的好奇心。

宋见秋的车窗降下来:“还没走么?”

“啊,是,刚才去印了点东西。”

宋见秋点点头,几秒钟的沉默之后,秦悦鼓起勇气问到:“宋老师,你回隅首那边吗?”

宋见秋好像顿了顿,而后回道:“现在不,一会儿有点事。”

她抬腕看了看时间:“还没到时间,就想着等一会儿再走。”

“啊……”秦悦心里很是遗憾,只好开口道别,“那我先走了,宋老师再见。”

“嗯,再见。”

秦悦刚一离开,宋见秋便把车窗又升了上去。她看着秦悦的背影在后视镜里消失,心中颇有些烦躁,她没想到坐在封闭的车里还会被人打招呼,她不知道秦悦问她回不回隅首是想说什么,但她凭直觉撒了谎——这也正是她烦躁的原因。

越做出懈怠、出格的事,就越对自己感到失望,然后无可避免地鄙夷自己。她总是在鄙夷,这种审判,就算对自己也毫不客气。

为了迎合自己的谎话,她发动车子,往和平时相反的方向驶去。

宋廉出院那天,宋见秋推掉工作来了医院。医生要叮嘱的那些事,宋廉不仅不听还特别抵触,薛姨不明就里,也一并跟着不愿听。医生只好如数说给宋见秋,剩下的事就由她交代给宋廉。

把塑料袋放进后备箱里,她盯着里面一排排的药盒,已经预感到这是一场苦战。宋廉始终坚持病症可以用中药搭配调理治好,认为那些西药全是损人性命的东西。也是因此,宋见秋和宋铭几乎是在中药里泡大的,目前看来显然是没什么作用,反而让她觉得自己的味蕾都受到了影响。

回到家之后,他们一起和和气气地吃了顿午饭。宋廉生病以来,宋见秋大概三天就会去一次医院,这段时间里,他们的父女关系缓和了很多。宋廉其实很为此开心,他却不表现出来,坐在家里闭目养神,好像完全不在意女儿的样子。

午饭过后,宋见秋拎着那些药去了客厅,准备和宋廉开始这场“谈判”。她最终选择了最平淡的方式,她在宋廉对面坐下,抽了一张纸垫在茶几上,开始按照医嘱把现在要吃的药扣出来。

“这几个都是一天一次,最好早晨起来就吃,这个一天两次……”

“拿走,你放这我也不吃。”宋廉的态度依然坚决,拧着眉头,好像和这些药有什么深仇大恨。

宋见秋并不理睬他,继续道:“这个胶囊一天三次,只有这一个是胶囊,也好记。”

“宋见秋,你听不懂我说话?”

“就这些,现在正好,先把这部分吃了。”宋见秋又拿来一杯水,她很笨拙地做着这次“谈判”,甚至称不上有任何技巧,但这已经是她能想到的好办法了。

“你看看,你去网上看看媒体怎么报道的这些药,”宋廉对女儿的顽固很愤怒,“我让薛去抓药了,你没听见吗?”

他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但最终翻了翻眼睛,用手抚了抚自己的胸脯,叹气道:“算了,我不愿跟你吵,别再气我了。”

“我没想气你,这些药也不是我随便让你吃的,医生就这么说。”

“医生,呵,那小年轻能看出什么来?”

“你别这么迂腐行吗?你喝中药可以,我不管你,但这些药也要吃。”

宋见秋的说辞已经有些重复了,是因为她不知道还能怎么说,在表达——尤其是劝告上,她总是词不达意。她和宋廉很容易吵起来,或许是因为父女二人在这件事上的相似性。

“你不管我……”宋廉冷笑一声,“这么多年也不见你管我,看我快死了,现在开始上心了?”

宋见秋眉头一皱,她知道宋廉说这种话的原因,之前的一个误会让宋廉总以为宋见秋惦记着他的遗产。或许是宋见秋觉得解释不清,又或许只是懒得辩解,这个误会一直没有解除。

此时此刻宋廉说出这种话来,换一年前的宋见秋,大概早就已经甩门走人了。但她此刻只是忍着,该说的话没有说完,劝告也没有成功——医生说药必须坚持吃,否则病情会很快加重。

宋见秋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平静道:“你是因为讨厌我才不吃药,还是怎么?”

“宋见秋,你实话说吧,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宋廉神情处处透着疑惑,“我也不是第一次住院了,你什么时候这么上心过?”

这是第一次有人这么直白地点出宋见秋的变化来,却是怀着“你在打什么算盘”的想法。

宋见秋不愿回答这次关心的原因——实际上她也回答不出来——她只是耐着性子重复道:“医院开的药,你先吃着试试效果,觉得不行再说。”

她的耐心让宋廉更为奇怪了,他吊着眼睛诧异道:“你是非要拿这毒药害我是吧?试试,试试就没了可好?我说你这两天安的什么心。”

宋见秋盯着茶几上的药片一言不发,却是不自觉咬紧了后牙。她极其容易在宋廉面前变得偏激,这次更是如此,既为自己的心情感到莫名其妙,又为宋廉的无理取闹而气愤。

“宋见秋,我不怕告诉你,我的钱你一分也别想拿……”

老人说到最后有些心虚,是因为宋见秋朝他劈了一记眼刀。那种感觉又来了,他至今还是觉得自己亲手喂养出了一个豺狼似的女儿。

宋见秋仿佛在心里下了什么决心,很果断地伸出手来。宋廉下意识一躲,宋见秋的手却是伸向茶几。

她把纸巾上花花绿绿的药片一把投入口中,又拿过水杯喝了一大口水。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因为吞得太仓促,她感觉自己的咽喉一阵生疼,来不及忍耐,便体现在微微蹙起的眉头上。

她拿手背擦去嘴角的一点水,重新看向宋廉:“看见了,没毒。”

宋廉被她惊得瞪大眼睛,眼中除了惶恐,还增加了一份恍惚。

宋见秋缓了缓,最终叹了口气道:“该说的我都说了,这药你随便吧。”

她再一次以沉重的心情离开了这个家,可她心中挥之不去老人最后的神情——除了与往日相同的狰狞之外,竟然还有一种异样的温情。她的做法或许真的很极端,可她和宋廉都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同之处,那个曾经宛如冷血动物一般的宋见秋,难道真的改变了吗?

坐在车里冷静下来,她简直头痛欲裂。后天就要出去演出了,这段时间一直在单位排练,如今宋廉又生病住院,除此之外——或许更是困难的——还要强撑着精神不去想那个人。她的精神一直紧绷着,这是她的立身之法,可她好像也要撑不住了。

本来就是如此,谁能一直绷紧心弦,用尽全力去专注呢?她好像从未有过这样的一段时间,只是生活着,就已经耗尽全部力气。就好像每次开车回家,余光里那间酒吧仍然闪着霓虹灯光,她很好地绷紧脖子上的肌肉,因而一次都没有再转头看向那里。

为什么会生活得如此痛苦呢?在她的人生基调里,如果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话,明明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啊。

她总是很没来由地想到班主任何玲的话,艺术家一定要有感情的滋养,这句话和她的人生观完全相反,可她从听到时便开始反复咀嚼。

所以,她赖以生存的,是畸形的吗?那曾经的三十年是为什么而活?人生要制定新的标准吗?在新的标准里,她是个失败的人吗?

她第一次试图去想这件事,但只是看到那扇门后面无尽的黑暗,她便胆怯地缩回手来。

年少的宋见秋可以很轻松地把人生握在手中,可如今的宋见秋,却忽然发觉人生是一个根本不能多想的命题。在这个命题上,她不仅不是什么都不想,反而是因为想了太多而怯懦的人……

这天她缺席了排练,于是回到家之后,自己练起琴来。拿着提琴坐下来,谱架上放着曲谱,还是那首《萨拉班德》。

本章标题灵感来自巴赫《萨拉班德》。

我一直认为人是在成长中、与人的交际中拥有的爱的能力,按照宋见秋的品性,其实本可以成为一个很温和友善、积极健全的人,却因为畸形的成长经历变成现在的宋见秋。我认为沈未明并没有让她凭空产生什么,而是把她内心的一部分激发了出来。

还有一件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宋见秋是一个一直在自问的人。察觉到自己想要去做一件事,然后自问这种**的由来,如果是为了一时欢愉或者满足一些很低级的乐趣,她就会阻止自己去做。这套行为逻辑是导致她看起来十分寡淡、冷漠、没有温度的直接原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流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