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别蹭了,顶流和资方都是我 > 第5章 第五章

别蹭了,顶流和资方都是我 第5章 第五章

作者:赫尔维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2 15:34:10 来源:文学城

一周后,《深渊》的剧本围读会准时在远星资本大厦的会议室举行。

云漓随景郁踏入会议室,喧嚣戛然而止。

导演王立审视的目光如探照灯落在她身上,女二号林思雨眼中则毫不掩饰嫉妒与轻蔑。

“云漓,林晚的扮演者。”

景郁落座主位,声音平淡,却为云漓招来了全场更具深意的打量。她拉开景郁身旁的椅子坐下,将自己那本写满批注的剧本放在桌上,平静迎向所有视线:

“王导,各位老师,我是云漓。”

不卑不亢,礼数周全,却也带着一种无声的疏离,仿佛那些汹涌的暗流,都与她无关。

云漓的平静问好,并没有让会议室紧绷的气氛有丝毫缓和。导演王立只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抬手示意围读会可以开始。

“从第一场开始吧。”他的声音干巴巴的,没有任何情绪。

围读开始,景郁大部分时间沉默。

却在导演与编剧争执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戏的重点是情绪,是林晚对‘生’的渴望。”

当男主角陈默的表演过于外放时,她再次开口:“周巡的内核是‘无能为力’的自我憎恨,你的表演该再收一收。”

几句话,让所有人收起了对她“门外汉”的轻视。云漓安静听着,意识到这是一种比金钱更高级的——智识上的权力。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愈发微妙。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位年轻的资本家,绝非一个只懂投钱的门外汉。她对剧本、对人性的理解,甚至比在场的专业人士还要深刻、毒辣。

云漓安静地听着,指尖在自己的剧本上轻轻划过。景郁的每一次发言,都像是在给她上了一堂生动的大师课。

她不仅在主导讨论,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她为何选择了这个剧本,以及她想要在这部作品里看到什么。

这也是一种权力展示。一种比金钱更高阶的,智识上的权力。

轮到云漓和林思雨的一场对手戏。戏中,林思雨饰演的富家女对走投无路的林晚极尽羞辱。

“……像你这种人,就算爬得再高,骨子里也还是烂泥。”

林思雨念出台词,语气中充满了刻薄与不屑,但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了主位的景郁,带着一丝邀功的意味。

云漓没有立刻接话。她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林思雨,看向她身后的白色墙壁,眼神空洞而麻木,仿佛完全没有听到对方的羞辱。

她只是用一种近乎梦呓的声音,轻轻地、缓慢地念出了她的台词。

“是吗……可是烂泥,也能开出花。”

那声音里没有愤怒,没有反抗,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认命,但又在最深处,藏着一星微弱到几乎要熄灭的火种。

一瞬间,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仿佛被抽空了。

云漓那句轻飘飘的台词,像一根羽毛,轻轻落下,却在每个人的心湖上都激起了层层涟漪。

林思雨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她没想到自己蓄满力的一拳,竟打在了棉花上,对方非但毫发无伤,反而用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将她的刻薄衬托得像个笑话。

导演王立原本紧锁的眉头,在这一刻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松动。他再次看向云漓,那审视的目光中,第一次带上了一点别的东西——或许是惊讶,或许是认可。

连一直低头看剧本的陈默,也抬起了头,深深地看了云漓一眼。

围读会继续进行。随着剧情的深入,林晚这个角色的复杂性也逐渐展露。

她不再是初期那个任人踩踏的烂泥,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她的内心开始扭曲、滋生出疯狂的恨意。

其中有一段长达三页的内心独白,是林晚在决定复仇前的最后挣扎。这是全剧的重头戏,也是对演员功力的极大考验。

云漓深吸一口气,眼镜后的那双狐狸眼微微眯起,整个人都沉了下去。

她用一种压抑着巨大痛苦的声音开始念白,语速时而急促如暴雨,时而缓慢如泣诉,将角色内心的天人交战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她念到最后一句“那就一起下地狱吧”时,声音里透出的那股决绝与疯狂,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念白结束,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半晌,导演王立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处理得不错,情绪的层次感出来了。”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尤其从王立这样挑剔的导演口中说出。林思雨嫉妒地咬了咬下唇,将头扭向一边。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景郁,却平静地开了口。

“这里可以更收一点。”

她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的目光落在云漓身上,那双深邃的眼眸像两口古井,不起波澜,却仿佛能洞悉一切。

“你2019年在国家话剧院版的《雷雨》里处理繁漪的独白时,用的那种‘外静内狂’的方式,更适合这里。”

会议室里的空气再一次凝固了。

如果说之前景郁对剧本的点评,展现的是她作为投资人的专业素养;那么此刻,这番话所暴露出的信息,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寒意。

2019年,国家话剧院,《雷雨》,繁漪。

那只是云漓在大学时期,作为实习演员参演的一部小剧场话剧,总共只演了不到十场,观众寥寥无几,在她的履历上,甚至都只是不起眼的一行小字。

而景郁,不仅知道,还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精准地说出她当时处理某一段独白的具体方式——“外静内狂”。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背景调查了。这是一种近乎恐怖的、刨根问底式的剖析。

云漓只觉得一股凉意从背脊升起,瞬间窜遍四肢百骸。她戴着眼镜,镜片隔绝了她眼神中一闪而过的震惊。她放在桌下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甲深深陷进了掌心。

她终于明白,景郁那晚在露台说的“邀请”,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不是邀请她成为一件藏品。

是邀请她,成为一个可以被她放在显微镜下,反复观察、研究、剖析的,独一无二的样本。

她抬起头,迎向景郁那平静无波的目光,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像两柄无形的剑,于寂静中,激烈交锋。

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整个会议室。

景郁的话像一块投入冰湖的巨石,激起的不是声浪,而是无边无际的寒意。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一向严苛的导演王立,都用一种近乎惊骇的目光看着主位上那个神色平静的女人。

这已经超出了投资人对项目的尽职调查范畴。这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对个体近乎偏执的关注。

一个身价千亿的资本巨鳄,会去关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五年前在小剧场里的一场演出?这本身就是一件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事情。

各种猜测和探寻的目光在云漓和景郁之间来回穿梭,会议室里的空气变得粘稠而暧昧。

云漓心中那股因被窥探而升起的寒意,在极致的震惊过后,却诡异地转化为一种危险的、濒临失控的兴奋。

她感觉自己像一个被顶级猎手盯上的猎物,对方不仅摸清了她的所有踪迹,甚至连她自己都快遗忘的、藏在旧巢穴深处的羽毛都被翻找了出来,摊开在众目睽睽之下。

退无可退。

既然如此,那就不退了。

她缓缓地、一字一句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那声音里没有丝毫被揭穿过去的慌乱,反而带着一种冷静到近乎挑衅的笑意。

“没想到景总对我的过去了如指掌。”她略微停顿,唇角的弧度加深了半分,那双漂亮的狐狸眼透过镜片,直直地锁定着景郁,“既然您这么说了……”

她没有再说下去,而是直接用行动给出了回答。

她闭上眼睛,再睁开时,整个人的气场已经完全变了。方才那外露的、充满挣扎的痛苦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死水般的平静。

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空洞得仿佛能吞噬一切光亮,但她放在桌面上的手,指节却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重新开始念那段独白。

这一次,她的声音平稳得像一条直线,没有起伏,没有波澜,只是在平静地陈述。但就是这种极致的平静,反而透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疯狂。

仿佛一座即将在沉默中爆发的火山,岩浆在看不见的地底深处疯狂翻涌、积蓄,只等待一个撕裂一切的出口。

“外静内狂”。

她不仅做到了,而且比景郁描述的,做得更加极致,更加纯粹。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导演王立看着她,眼神中是毫不掩饰的震撼与激赏。陈默的眼中也燃起了棋逢对手的亮光。

而林思雨,则面如死灰,她终于明白,自己和云漓之间的差距,早已不是一个“金主”可以弥补的了。

云漓没有看他们任何一个人。她的目光,自始至终,都落在景郁的身上。像是在用这种方式无声地宣告:

你看透了我,很好。

现在,轮到我了。

围读会结束的瞬间,会议室如同退潮。

人群的寒暄与脚步声成为模糊的背景音,云漓在角落里安静地收拾东西。她能感觉到,一道目光始终如影随形。

她没有抬头,直到周遭渐渐安静,才拿着水杯起身走向茶水间。推开门,那个预料之中的身影正立在窗前,仿佛已等候多时。

云漓点了点头,没有多问。她感觉有些口干舌燥,一下午的高度精神集中让她有些疲惫,便转身走向茶水间,想倒杯水。

推开茶水间的门,景郁正背对着她,站在操作台前。听到动静,她头也未回,只是将手边一个白瓷杯轻轻推向前。

“你的茶,水温85度,不加糖奶。”

云漓的脚步瞬间钉在原地。那是她从未对外言明,只在极度疲惫时才渴望的、一种特定产区的手工红茶。

就在这时,她平静地开口,直接但克制地发问:“景总连我五年前的舞台剧都如指掌?”

那声音打破了空间的宁静,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

云漓握着水杯的手指下意识地紧了紧,杯壁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她没有出声,只是安静地站在原地,眼角的余光落在景郁挺直的背影上。她也想知道答案。

咖啡机“滴”的一声轻响,完成了它的工作。

景郁端起那杯刚刚萃取好的浓缩咖啡,缓缓转过身。她没有立刻回答你的问题,而是先将那只小巧的白瓷咖啡杯凑到唇边,轻轻抿了一口。

深褐色的液体在她唇上留下一道浅浅的湿痕,她伸出舌尖,不经意地舔去。整个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你提出的只是一个关于天气好坏的寻常问题。

她抬起眼,目光越过缭绕的咖啡热气,落在你的脸上。那双深邃的凤眼微微眯起,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带着几分玩味,几分了然。

“对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做尽职调查,难道不是一个合格投资人的基本素养吗?”

她将“项目”两个字咬得格外清晰,像是在特意强调着什么。她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情绪,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强势。

她没有直接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用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商业逻辑,将你的质问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再次将她和云安黎的关系,定义为纯粹的“投资者”与“被投资项目”。

一下午紧绷的神经终于随着导演王立那句“今天就到这儿”而松懈下来。会议室里压抑的空气仿佛瞬间流通,众人如蒙大赦,纷纷起身活动筋骨,脸上堆起客套的笑容,互相寒暄着。

“王导辛苦了!”

“陈默老师的表演太稳了!”

“晚上聚餐可得好好喝一杯!”

导演王立正想跟景郁说几句话,而制片人吴姐也拿着行程本,试图上前汇报工作。他们都习惯性地朝主位走去,那里是权力的中心。

然而,权力的中心却主动移了位。

景郁站起身,对周围递过来的讨好与寒暄视若无睹。她甚至没有给王立和吴姐一个眼神,径直穿过半个会议室,走向角落里那个正在安静收拾东西的身影。

云漓正低头将剧本、笔和水杯收进自己的帆布包里,长发随着她的动作垂下一缕,落在她清瘦的肩上。她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遭的喧嚣浑然不觉。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了过来,自然而然地从她旁边的椅背上,拿起了她那件米色的薄款风衣。

云漓的动作一顿,抬起头,正对上景郁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

在全会议室所有人的注视下,景郁将那件风衣递到她面前,用一种不大、却足以让在场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的声音开口。

“我送你。”

这两个字,像一声惊雷,在原本嘈杂的会议室里炸开一片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人身上,眼神里充满了震惊、探寻与不可思议。

王立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李姐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而刚刚还想凑上来和陈默说话的几个小演员,更是像被按了暂停键一样,一动不动。

尤其是林思雨,她死死地瞪着这一幕,嫉妒的火焰几乎要从眼睛里喷出来。她用尽手段都无法靠近的人,此刻却用一种不容置喙的姿态,向漓发出了一个亲密得近乎宣告的邀请。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青睐”了。

这是一种标记。

是在这间汇集了剧组核心权力的会议室里,当着所有人的面,用最直接、最强势的方式,将云安黎这个人,打上“景郁所有”的隐形烙印。

云漓的心脏在那一瞬间漏跳了一拍,紧接着,又疯狂地鼓噪起来。

一股混杂着被冒犯的抗拒、被置于风口浪尖的警惕,以及一丝无法言说的、隐秘悸动的情绪,瞬间席卷了她。

她感到自己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罩住,而织网的人,正用一种看似体贴的姿态,收紧了手中的丝线。

她的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但脸上却看不出丝毫波澜。她抬起眼,迎着景郁那平静而强势的目光,缓缓地,接过了那件风衣。

黑色的宾利慕尚平稳地汇入傍晚的车流,窗外是城市华灯初上的璀璨。车厢内却安静得过分,皮革与冷冽木质香混合的气息,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空间。

云漓靠在副驾驶座上,偏头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一言不发。她没有问要去哪里,也没有对景郁当众的“宣告”发表任何意见。

她只是安静地坐着,像一尊精致而疏离的雕塑,仿佛刚才会议室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也是一种冷静的观望。

景郁同样沉默着,专心驾驶,似乎真的只是一个尽职的司机。直到前方路口的信号灯转为红色,车子平稳地停下。

在这片刻的静止中,景郁忽然开口,问了一个与剧本、与工作、与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毫无关系的问题:

“你养的那只瑞士牧羊犬,叫赫尔曼,对吗?”

这句话像一根冰冷的针,毫无征兆地刺入云漓最柔软的腹地。

赫尔曼是她的底线,是她在这个冰冷名利场里唯一的、最纯粹的慰藉。她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提及过它的名字,那是只属于她私人领域的秘密。

血液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一股彻骨的寒意从尾椎升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

云漓猛地转过头,那双一向平静的狐狸眼里,第一次出现了难以掩饰的惊骇与戒备。

她死死地盯着景郁,仿佛要用目光在她从容的侧脸上烧出两个洞。

然而,景郁甚至没有看她。她的目光落在前方,看着红灯的数字一秒秒倒数,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提。信号灯由红转绿的瞬间,她重新踩下油门,车子平稳地启动。

也就在这时,她才缓缓地、用一种宣布既定事实的口吻,说出了下一句话。她的唇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个极浅的弧度。

“下周末空出来,我带你去见个人。”

这不是商量,是通知。

云漓的心脏重重一沉。如果说提及《雷雨》是对她职业生涯的剖析,那么说出“赫尔曼”的名字,就是对她私人生活最彻底的入侵。

景郁用这种方式,冷酷而清晰地告诉她——你的一切,你的过去,你的现在,你藏得最深的软肋,都摊开在我的面前。

无处可逃。

她缓缓收回目光,重新看向窗外。城市的霓虹在眼中化作一片模糊的光海,冰冷,炫目,却没有任何温度。指尖无意识地绞紧了风衣的一角,指甲深陷进布料里。

许久,她才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

“见谁?”

【小剧场 · 景郁的备忘录】

日期:X年X月X日

项目:云漓

· 演技评估:A 。天赋型选手,缺乏的只是机会与……一点偏执。

· 性格分析:INTJ倾向。防御机制完备,突破口或在其宠物(赫尔曼)及对“纯粹表演”的追求。

· 习惯记录:偏好85度水温的手工红茶;深夜研读剧本时会无意识咬笔帽;压力大时会独自去看老电影。

· 下一步计划:近距离观察。以《深渊》为切入点,验证其是否为我寻找的“镜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