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小酒楼 > 第34章 第34章

汴京小酒楼 第34章 第34章

作者:熊阿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6 11:38:46 来源:文学城

阑风长雨不肯歇息,暮霭沉沉天色晦暗。

大堂里所有人,都好奇地向声音的来源处探头张望。

隐溪放下手中盛着祛湿茶汤的托盘,也回身去望。

“几日不见,怎么?不认识小爷我了啊。”于景策撩起外袍,跨过门槛,走进大堂。

见几位之前见过的闲汉和柜台里的胖小二都张望着自己,甚至小道姑也带着些许打量的的眼神,忍不住开口玩笑。

闲汉们赶忙起身作揖行礼。

酒楼众人都知小掌柜与将军府的小公子关系极好。

甚至小掌柜与掌柜去外地置办物件时,也是将军府那位小将军亲自主持的丰乐楼大小内外一应事务,甚至他们一众闲汉都是小将军亲自张榜雇来的。

只这会儿,小将军的身旁,还有一位满身月白的俊毅公子,同样引人注目。

若说这于小将军若是武,那这位仙人般的公子那定是文。

小公子全身上下未佩丝毫金玉,一身月白衣衫愈显卓越,青丝高束,手执一把折扇,举手投足间皆是清雅逸趣。

隐溪见两人进门,欢天喜地地冲后厨大喊:“快来快来,他们回来了!”

于景策进门之时徐羲和便听到了熟悉的喧嚣,手持木勺的手一滞,不禁莞尔一笑,看来是都平安回来了,才一回汴京,便先赶着来她这丰乐楼报道了。

从咕嘟咕嘟冒着泡的砂锅里又盛出两碗祛湿茶,放在托盘里,端起托盘迤迤然走去大堂。

本想招呼小二去准备包间,走到大堂才见两人已在大堂安坐,与等待外卖菜品出锅的闲汉打过招呼,才走过去将茶碗摆到两位面前。

闲汉喝着祛湿茶,瞥见小掌柜不知给小将军那桌摆了什么喝的,不禁起哄小掌柜是准备了什么上好的茶水酒肴来招待两位贵公子。

徐羲和无奈,正要解释都是同样的祛湿茶汤,便听玄度公子开了口。

“哪来的什么贵公子,都是一样的人,能有口茶水喝已是幸事。”

“同在我丰乐楼的屋檐下,哪来的什么高低贵贱,今日有雨,不论谁来,皆是同样的祛湿茶。”徐羲和知闲汉们话里话外是在打趣,却也怕他们当了真,只得认真解释。

“这茶最适合长时间淋了雨的人,在座的几位这几日都在外奔波不易,今日都喝这个,别说话了,快喝吧,喝完自己去后厨续,茶汤在锅里热着。”解释完”众生平等“的徐羲和,对于其他的事情,言语间则满是不以为意,理所当然到甚至有一丝不经意。

而此刻端着茶杯的人,却都感到一丝暖意,不论是闲汉们,还是才治水得归的两人。

总归是有人惦记的。

听完这番解释,两人好奇地端起了面前祛湿茶汤,细细品味。

于景策出身将军府,父母都是带过兵打过仗的首领,鲜少有精力留意生活中众多细枝末节,即使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也是扛几日就过去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习惯了,根本不会有淋过雨便要喝祛湿茶的念头。

而林望舒母亲身体底子弱些,稍有风寒着凉,便得连喝几日汤药,甚至有时冬天连绵病榻,甚少停歇,药石难绝,祛湿茶着这类算不得汤药的茶汤,基本没有效果,因而家中也很少见到。

两人在沭水半月有余,正值雨季,连日倾盆大雨,身上的衣衫几乎未曾彻底干过,而林望舒在沭水呆得时间更长,足有近两月,也未曾有人为他煮一壶祛湿茶。

眼下端着茶碗,垂着眸子,安静的喝着茶,没由来得羡慕起了丰乐楼的这些闲汉。

羡慕他们日日有茶喝。

见徐羲和走进柜台看起了胖小二抄写的外卖账目,却并未有要开口找两人帮忙的意思。

隐溪心里着急,匆匆扔下托盘,跑去两人那桌坐下。

又抬头张望了几眼柜台里的徐羲和,见她正一本正经地查账,没有留意到这边才放下心来。

林望舒看她这般心虚的神情,抬眼看了一下伏在柜台低头看账的小姑娘,这才轻声问她发生了何事,叫她只管放心说。

隐溪冲他点了点头,又转头与于景策说:“你能帮帮忙吗,丰乐楼想申请酿酒权,但是不知道申不申请的下来,她怕给你添麻烦,不让告诉你。”说着又做贼心虚一般小心翼翼回头瞧了一眼柜台方向的动向。

林望舒听闻酿酒权三字心下了然。

脚店是没有酿酒权的,只有正店才有,没有酿酒权的酒楼如需要酒水,只能从别家拥有酿酒权的酒楼买人家酿好的现成酒水。

小店倒是还好说,而丰乐楼如今在汴京城风头无两,谁家愿意把自家被追捧被哄抢,还能吸引客人的好酒倒卖给丰乐楼呢,想来也知,定是处境艰难。

如此这般了,还想着怕给人添麻烦,不由微微摇头,暗暗叹气,心里犹豫要不要告知其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算不得什么难事,包在小爷我身上。”于景策一口干了茶汤,拍着胸脯跟小道姑打包票。

父亲的病看遍了郎中太医,皆难究其因,是小道姑只看了一眼便知是民间常用的菌子所致,还开了调理身体的方子,颇见成效。

也因此,牵扯出了近两年与父亲交往甚密的赵堂竟居心叵测预谋已久,使得父亲得以提前提防,虽不知其深意,但好在并未带来大祸。

此番恩情尚未偿还。

自己离开汴京去帮望舒治水之时,徐家小掌柜三天两头叫人送卤梅水和最近新研制的养生汤品去将军府,深得父亲母亲的喜爱,自己一回汴京,他们便连连称赞丰乐楼的小掌柜懂事,叫自己感谢人家。

此番恩惠也还未感激。

申请个酿酒权本就算不得什么大事,汴京城拥有酿酒权的酒楼比比皆是,只是丰乐楼成名较晚,才没赶上这波红利。

眼下丰乐楼后来者居上,颇有傲视群雄的意味,拿到酿酒权也是名正言顺的事。

林望舒却眼神一闪,他知她在担心什么。

眼眸流转,看着身旁的好友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也并未多说什么,既然他要去办这件事,就让他去办。

若顺利办成,那自然皆大欢喜,若有人搅局,到时自己再出手也不算晚。

毕竟,自己此次治理沭水颇有成效,虽立了功,得了不少官家赏赐,但并未有任何权力,而父亲身为司天监监正,也不得与官员有所来往,贸然出手,并非上上之策。

只是,当下最是重文轻武,于将军又不问世事,不涉党争多年,若是一番不成……

既到隐溪偷摸来说这个地步,看来其他家酒楼已经联合施压了,若是一番不成,消息又泄露出去,再有人从中作梗,那丰乐楼的境况可就更艰难了。

于景策转头瞥见好友眉头几乎要拧到一处去,分外疑惑。

见于景策爽快地答应下来,想来也没有多么复杂,隐溪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噌地一下坐起来,边往柜台去边与两人说,今天这一顿饭算她的。

“你打算如何做?”林望舒端着茶杯,望着从窗檐滴略在地的缕缕雨丝,不经意的问道。

“啊?”于景策见林望舒如此问,微微一愣,一腔助人为乐的激情热血这才微微冷静下来。

自小林望舒便是他们一群小孩里那个出主意的人,每次他反问自己的时候,情况都不简单,以至于过了这么几年之后,听他这般问话,还是会条件反射地觉得这件事不简单起来。

林望舒转头看到他一脸呆愣与不解,只微微勾了唇角,稍稍一笑,说着没事。

待他把茶杯里的茶汤一饮而尽,轻轻把茶杯放回桌上,这才又与还在琢磨这事的于景策说:“找熊大哥帮忙吧。”

一瞬,于景策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熊大哥是之前他们在中山府时,当地知府家的大公子,他家二公子与他二人同龄,经常一起上树下水,也经常一起闯祸,他们不敢叫家长知晓,所以都是沉稳知礼的熊大哥给他们收拾烂摊子。

前两年知府全家也一道入京,听闻熊大哥也在汴京做了个地方官,官岁不大,但胜在清廉公正,听闻甚得民心。

顺着思路想了一番,于景策一拍大腿,连连感叹自己怎么忘了熊家大哥这号人。

两人才越好明日一同前去熊家,隐溪便亲自端着瓷盘走了过来。

徐羲和也放下账簿走到两人桌前,林望舒见她走来,忙抬头说道:“这菜当真是烧制得快了不少。”

徐羲和笑笑,还未说话,胖小二便从后厨拎着一口铁锅出来,她接过铁锅放到了林望舒桌旁,笑说将军府的份已经送过去了,这只铁锅是专门留给他的。

吕家掌柜叫小厮送了十二口铁锅来汴京,丰乐楼留了八口,别院和薛记早早就用上了。

剩下两口,一口送去了将军府,为了感谢自己离开汴京去打制铁锅的时候,于景策对丰乐楼和隐溪的帮助。

另一口则留给了林望舒,为了感谢他帮助她们一行解决住宿问题,还帮他找到了铁矿。

林望舒见她拿来的便是她心心念念找寻良久的铁锅,到了嘴边的不必客气也烟消云散在嘴边。

这也算他们共同的努力结晶了,林望舒心内激动雀跃,面上却淡然如水,轻轻接过,仔细去瞧。

铁锅与青铜锅具比起来,重量轻便,十分便携,想必以此烧菜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和燃料,对拥有如此奇思妙想的小姑娘更是臣服。

喝完茶,吃了一餐不早不晚的饭,昨晚深夜才回汴京的两人便相互告辞回家休整去了。

林望舒坐在回家的马车上闭目养神,突然出声叫小厮回去以后,便备上几筐自己亲自从京东东路运送回来的煤炭,明日一道送去熊家。

因为府邸相邻,他与于景策自幼便玩在一处,熊家也在不远,但熊家大哥儿是不与他们一道嬉戏的,熊家大哥性子沉稳持重,最爱翻着各式书本,不论是大道正统,还是民间游记,抑或坊间话本,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后来自己与他交往密切了起来,一是因为两人总是为于景策与熊家二公子收拾烂摊子,常常需要在长辈面前帮他们隐瞒所闯的祸,二则是因为,随着与父亲一道游历次数的增加,两人之间感兴趣的话题也多了起来。

一来二去,人前话都不多的两人,聊起那些书本上都难得一见的风土人情,竟显得有些侃侃而谈起来。

能燃烧的黑石块,这种几乎未曾见过的东西,想必熊家大哥会很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