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比金壓卡 > 第431章 登基儀式資料:慶賀遊行之儀式&宴會之儀式

在主宮殿登基宣言之儀式中,皇帝頭戴名為「格·琉烏艾伊·諾·卡安姆利」的黑色皇冠,身著名為「科伍洛·哉恩·諾·高霍伍」的傳統袍服,這件袍服以橘黃色為主色調,上面點綴著與主色調顏色相近的圖案,設計極其精緻。中間繡有竹子和桐樹葉的圖案,象徵堅韌與高潔;上部則繪有兩隻飛鳥,鳥的形態優雅,似乎是孔雀或白頭鷹;下部則描繪了兩隻奇特的爬行動物,形狀模糊,似狗又似驢,讓人難以辨認其真實物種。諸葛梁在網路上搜索相關圖片時,發現這些圖案過於抽象,無法識別到底是什麼動物。

而皇后則身著名為「十二層級」的服裝,這件服裝由十二層不同顏色與質地的布料疊加而成,每一層都代表著不同的美德與責任,層層疊疊間流露出無比的華麗與莊重,象徵著皇后的至高地位與對皇室的無盡奉獻。

另外,諸葛梁發現「巴安紮伊」是一個特別的高呼詞。這句話源自古老的傳統語言,帶有濃厚的祝願色彩。然而,諸葛梁對這個詞的意思產生了好奇,決定進行深入的研究。他發現,「巴安」的意思是「一萬」,而「紮伊」的意思是「年齡」,整句話直譯過來便是「一萬年」。這是一種祈求皇帝長久存活的祝福語,帶有古代崇敬權威的意涵。

但是,諸葛梁認為這樣的直譯過於生硬,且在現代語境下顯得不夠自然。如果直接念咒語,沒多少人能聽懂;如果翻譯成「一萬年」,大家又難以明白它真正想表達的深意;若是完整地解釋,字數過多,反而破壞了儀式的神秘感和莊重性。於是,他提議將「巴安紮伊」更簡化為「永恆」。

「永恆」這個詞不但簡短有力,還能更清晰地傳遞出儀式的核心精神——對生命、秩序與理想的無限延續的追求。它既符合現代人的語感,也能保留古老儀式中祈求長存的深意。

於是,在整理文案時,他用紅字註解特別標明:「建議將『巴安紮伊』替換為『永恆』,以使儀式更具現代感和普遍接受性。」這個修改使儀式的語言既保留了莊嚴的氣氛,也更易於傳播和理解。

儘管諸葛梁覺得「主宮殿登基宣言之儀式」的過程過於繁瑣,但他意識到這是新皇帝統治合法性的重要象徵之一。這個儀式能夠向全國和世界展示新政權的穩定與繼承性,對於鞏固順子皇帝的地位非常關鍵。

不過,諸葛梁也清楚,這個儀式安排在幾個月後,他有充足的時間來處理其他事務,更重要的是,這可能已經超出了他的職責範圍。到那時,他可能已經完成任務,領取賞金回國,而這些後續的細節將由順子皇帝及其團隊來具體執行。

出於職業習慣和責任感,諸葛梁仍然將儀式的流程詳細整理成文案,並加上必要的註解與建議。他認為這樣可以為順子皇帝的團隊提供一個參考,方便他們日後的準備與實施。

為了讓團隊更直觀地了解儀式的氛圍和流程,諸葛梁還特意將當年那位皇帝的「主宮殿登基宣言之儀式」影片下載保存,作為視覺參考資料。這樣,團隊可以根據影片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他們的計劃,確保儀式的成功舉行。

諸葛梁正在整理登基典禮的資料,忽然接到順子皇帝的訊息。原來,工作人員找到了一些鏡子和劍,但並未發現任何寶石,更沒有找到國璽和御璽。為了弄清楚這些物品的去向,他們對乾德羅爾斯進行了審訊,這才得知,大乾國根本沒有國璽和御璽這些象徵皇權的物品。

順子皇帝在電話裡聽到屬下的回報後,不禁感到有些後悔。當時選擇稱「皇帝」而非「國王」似乎有些衝動了。她的父親桐仁是個企業家,自主稱帝只是一種形式,並沒有真正設置這些象徵皇權的物品。而如今,順子占領了這片土地,真的需要按照皇帝的規格來進行登基儀式,卻發現這一切比想像中複雜得多。

順子心想,「如果早知道這麼麻煩,當初就應該提前準備好一切。」然而事到如今,也只能面對現實,順子無奈地在電話裡下令:「把找到的那些劍和鏡子送到我的辦公室,我自己挑選一些好看的作為聖物吧。」

隨後,順子給諸葛梁發了一條訊息,說明了當前的情況:「工作人員找到了一些鏡子和劍,但沒有寶石,也沒有國璽和御璽。我們該怎麼辦?有沒有辦法應付過去?」訊息的語氣中透出一絲無奈和焦急。

就在這時,諸葛梁正在網上研究「主宮殿登基宣言之儀式」之後的「慶賀遊行之儀式」。他一邊閱讀資料,一邊思考如何應對順子面臨的問題。手機震動了一下,他看到了順子的訊息,微微皺起了眉頭。

「國璽和御璽的象徵意義確實重要,但眼下只能找個臨時的解決方案。」諸葛梁心想,於是他迅速回覆了順子的訊息:「月牙型寶石、國璽、御璽網上有圖案,我們可以用膠帶和硬紙仿造,先把『劍與印章等承接之儀式』應付過去,然後再找專人訂做這些物品。」訊息末尾還加了一個微笑的表情,似乎在試圖緩和順子的緊張情緒。

順子看到諸葛梁的回覆,忍不住笑了出來,但又帶著一點無奈的神色。「用膠帶和硬紙來仿造聖物?這也太隨意了吧!」她嘆了口氣,但也知道目前只能這麼辦了。於是她吩咐屬下:「拿一些膠帶和硬紙來,我自己來製作這些仿品。」

順子一邊親手製作這些臨時的聖物,一邊心裡想著,這場登基儀式真是充滿了曲折和挑戰。

諸葛梁繼續在網路上查看有關「慶賀遊行之儀式」的詳細資料,根據資料,這個儀式的流程是皇帝和皇后坐在敞篷車上,按照指定的路線進行遊行。遊行過程中,交通將被管制,沿途播放慶典音樂,同時允許民眾在安全範圍內對皇帝和皇后行祝賀禮儀。

然而,諸葛梁對這個儀式的安全性產生了疑慮。大乾國的局勢並不穩定,剛剛經歷了政權更替,民眾的情緒和反應還難以預測。更重要的是,這樣大規模的遊行需要大量的員警來維持秩序,而目前順子的還沒有足夠的人力來做這件事。

因此,諸葛梁在整理文案時,特別做了一條註解:「建議等民眾適應現代文明社會的制度之後再考慮。」這條註解清楚地表達了他對遊行儀式的擔憂和建議,認為在當前的局勢下,推遲這個儀式可能會更為明智。

諸葛梁繼續在網路上查找有關登基儀式的詳細資料,他注意到之後一個環節是「宴會之儀式」。這個儀式原本是為了宴請外國來賓,提供一個娛樂和聚餐的場合。然而,考慮到順子皇帝的處境和現實情況,諸葛梁決定對這個儀式進行調整。

「把這個宴會改成順子和她的朋友們的聚餐就好了,不宴請外國來賓了。」他這麼想著,覺得這樣的安排既輕鬆又符合當前的情況。諸葛梁相信,這樣的改動能讓整個登基儀式更加自然且富有人情味。

整個計劃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但在諸葛梁的調整和順子的配合下,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正軌上。這次的登基儀式,不僅是順子成為皇帝的重要時刻,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寫完這條註解,諸葛梁感到一陣輕鬆,彷彿又卸下了一塊壓在心頭的大石。他點開下一頁,繼續閱讀。

資料顯示,在「宴會之儀式」之後的幾天,還有「向神宮派遣皇家信使儀式」,同樣與依賽神宮有關。諸葛梁一看,眉頭立刻皺了起來。依賽神宮是外國皇帝祭祖的聖地,與大乾國的毫無關聯,更別說派遣什麼皇家信使了。他毫不猶豫地在文件中寫下:

「向神宮派遣皇家信使儀式」建議取消。依賽神宮為外國皇帝祭祖之地,與本國無關,無權派遣皇家信使,舉辦此儀式無必要。

處理完這一環節,諸葛梁的嘴角微微上揚,覺得自己的決策越來越果斷。然而,當他看到下一個儀式——「國民慶典」,全稱「慶祝皇帝陛下登基的國民慶典」時,笑容瞬間僵住了。

這個慶典以娛樂表演為主,網上的描述充滿了盛大的場面:絢麗的煙火、華麗的舞蹈、動聽的音樂會,還有各式各樣的街頭表演,吸引了無數民眾參與。諸葛梁粗略瀏覽了表演內容,發現這些節目無一不是高度精緻的現代與傳統結合的藝術形式,他嘆了口氣,心想:這在大乾國根本行不通。

大乾國的歷史上,乾德羅爾斯及其祖上對文藝復興持絕對否定態度,認為那是對傳統的背叛。這種態度導致大乾國在藝術和審美領域停滯不前,幾乎還保留著中世紀的粗糙風格。諸葛梁搖了搖頭,果斷在文件中添加註解:

「國民慶典」建議取消。一則成本過高,難以承擔;二則乾德羅爾斯及其祖上對文藝復興持否定態度,導致本國藝術與審美停留於中世紀,複製此類演出恐激起民憤。

寫完這條註解,諸葛梁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揉了揉鼻樑。他的腦子已經開始有些混亂,無數儀式的名稱和細節在腦海中盤旋,像一團解不開的線。他重新坐直身子,點開下一個資料。

他點開最後一個資料,是「大感恩節」相關。這是最後一個儀式,卻也是最讓他頭疼的一個。根據資料,「大感恩節」是一場耗時二十多天的盛大儀式,包含了中間的休息日,涵蓋了多個環節:皇帝與皇后的沐浴儀式、大感恩節宮殿的驗收儀式、供奉阿瑪泰拉斯的儀式、「大感恩節」本身的慶典、對特定皇帝山陵的掃墓儀式,以及最終的大感恩節宮殿拆除儀式。

諸葛梁一邊讀,一邊忍不住低聲嘀咕:「二十多天?這是要把順子累垮啊!」他試圖想像順子——那位孤身承擔皇室重擔的年輕女子——連續二十多天穿梭於繁瑣的儀式中,沐浴、祈禱、掃墓,還要應對一座專為這場儀式搭建又拆除的臨時宮殿。光是想想,他就覺得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更麻煩的是,大乾國的神學體系與這些儀式完全格格不入。大乾國的信仰根植於中世紀歐洲的傳統,強調嚴肅的禮拜和禁慾主義,根本沒有「感恩節」這種充滿節慶氣息的概念。阿瑪泰拉斯這位異國神祇,在大乾國的語境中更是顯得突兀而陌生。諸葛梁揉了揉太陽穴,感覺腦袋像被一團亂麻塞滿。他翻了翻之前的筆記,確認自己已經多次因為類似的理由取消或簡化了涉及阿瑪泰拉斯或依賽神宮的儀式。這次,面對如此龐大的「大感恩節」,他本能地想直接在文件中寫下「建議取消」。

然而,他的手指在鍵盤上猶豫了。這畢竟是最後一個儀式,作為登基大典的收尾,取消它似乎太過草率,會讓整個流程顯得不完整。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國內感恩節的景象:家人圍坐桌前,分享火雞、玉米和南瓜派,氣氛溫馨而輕鬆。雖然大乾國沒有感恩節的傳統,但這種形式或許能被接受——既簡單,又能傳達團結與感恩的訊息,與登基大典的莊嚴氛圍也不算太衝突。

諸葛梁睜開眼睛,嘴角微微上揚,彷彿找到了一條出路。他迅速在文件中添加了一條註解:

「大感恩節」儀式耗時過長,涉及多個環節,所需臨時宮殿建造與拆除成本高,且與大乾國神學體系不符,難以完整複製。建議將『大感恩節』改為類似國內常見的『感恩節』的形式,簡化為單日慶典,聚焦感恩與團結主題,以適應本國文化並降低執行難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