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比金壓卡 > 第358章 賓格克112年自我磨練企劃夏季預賽(上)

六月十日清晨,諾爾茨州紐諾爾茨市的天氣異常晴朗,空氣乾燥,陽光尚未炙熱,卻已將整座城市喚醒。被封鎖的公路在護欄與電子看板的引導下,像一條銀灰色的鋼蛇蜿蜒穿過都市邊界,朝遠方山谷延伸。

卡特琳娜·岡茨站在臨時設置的起點區內,她那身繡著參賽編號的淺灰色賽車服早已緊密貼合於體態之上,略顯消瘦的肩膀依然挺直如松,紫灰色的短髮在陽光下閃爍著一層隱約的金光。她的眼神沉靜無波,像是高原湖水,從不受外界風雨干擾。

她面前的比賽用卡車是一輛由主辦方統一提供的高性能重型賽車,金屬銀漆反射著剛硬光澤,擋風玻璃後隱約可見座艙內各項改裝儀表,方向盤與油門皆為特殊調校版本,為了應對長距離競速的連續操控而設計。

比賽正式開始前,她沒有與其他選手交談,亦不曾多做準備動作,只是平靜地登上駕駛艙,調整座椅與後照鏡後,合上車門。駕駛艙瞬間成為一個與外界隔絕的世界,只有她與這台機械猛獸,以及無窮無盡的公路。

引擎啟動的聲音宛如遠方雷鳴在內心深處擴散,卡特琳娜左手輕搭在方向盤上,右手穩住檔桿。紅燈倒數歸零,起點區開放,數輛卡車同時前衝,齒輪啃咬的金屬聲與輪胎與柏油摩擦的刺耳聲響在空氣中炸裂開來。

卡特琳娜的卡車起步速度不如其他選手猛烈,但她的每一段加速皆極其平穩,彷彿有一種精密公式正在掌控油門的推力,讓車輛在最適速度下逐段提速,爬坡、轉彎、進入隧道,每一個動作都絲毫不拖泥帶水。

沿途地形起伏劇烈,進出城市邊界的道路時常有上坡、急彎或夾雜的工業設施區段,對於卡車這種龐然大物來說,這些地形變化無異於考驗駕駛員對慣性與操控平衡的極限掌握。

卡特琳娜的反應幾乎與地形同步,還未完全進入彎道時,她已經完成減速與方向盤預轉;坡道剛露頭,她的右腳便穩穩施壓,讓車身能夠在不耗費額外馬力的前提下以最佳角度衝上坡頂;而在快速下坡時,她善用引擎煞車的技術,讓整輛車以不失穩定的方式持續降速,不依賴煞車片,避免輪胎過熱或打滑。

在眾多參賽者當中,卡特琳娜的駕駛風格顯得最為「冷靜」──她的車速從不刻意追求第一時間的爆發,而是以一種精算般的節奏穩定前行。與其說她在比賽,不如說她正進行一場自我的性能極限測試。

比賽中途,一處右傾急彎後接一段長下坡,隨後又馬上進入橋面。此地段被不少參賽者視為「破節區」,容易導致輪速失衡,車身偏移。

卡特琳娜早早判斷出最佳行車線,提前將車輛貼向外側安全線,進彎後迅速內收,前輪剛壓過橋樑前端,便一口氣減三檔,轉速驟降,車身也在下壓中穩定降速,整段下坡與橋段無縫接合,彷彿是演習過數十次般流暢。

公路兩側有大片林地,在某段路線中甚至要穿越半山腰的風切路段,強風會瞬間襲來干擾方向控制。然而,卡特琳娜像是與空氣共舞者,即便強風吹動車頭,她也未曾明顯修正,因為她早已於前段風壓預估出此地變化,動作早一步完成。

無數彎道、上下坡段與橋樑交替出現,陽光從車窗灑入她的眼中,她卻始終不曾眨眼或偏移視線。雙手穩定、呼吸均勻,手腳配合如同齒輪精密運作。比賽中,車內沒有一絲多餘動作,也沒有情緒流露,只有精準──無與倫比的精準。

她的駕駛不喧鬧,不誇張,卻如沉雷一般,讓觀察她的人無法移開視線。這不是激烈競速的戲劇性對決,而是一場壓縮至極限的寧靜戰爭。每一公尺的推進,都像是在證明──「我準備好了」。

六月十日的陽光越來越刺眼,賽道旁的觀眾席上,有些觀眾高舉望遠鏡不斷捕捉她的畫面。有人驚訝於她的精準,也有人開始悄聲討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參賽者是否會成為預賽黑馬。

但對卡特琳娜來說,那些聲音與討論全都無關緊要。她的耳中只剩下引擎聲與輪胎磨擦聲,眼中只剩下前方公路與即將到來的彎道。這不是一場與他人競爭的比賽,而是一場將自己磨練至極限的鍛造過程。

此刻,她早已進入完全狀態。

她的速度逐漸提升,轉速穩定在紅線前緣,每一段直線的爆發都帶著理性與自信,每一個彎道的進出都準確得如同設計圖上的藍線。無論道路如何變化,她始終能以最平衡的方式持續前進,這並非單純依靠反應,而是經年累月的操控經驗,已融入血液。

這一天的比賽,是她的表演場。不是為了觀眾,也不是為了晉級,而是為了那種幾乎與機械合而為一的感覺。

她的目光堅定,直直注視著前方不斷逼近的新彎道。卡特琳娜的腳輕輕踩下油門,車體再次加速,銀灰色的卡車如一頭被訓服卻仍帶野性的猛獸,在公路上持續奔馳──無聲、無懼、無阻。

時間持續向中午推進,諾爾茨州的陽光越發毒辣,遠處公路的柏油被炙烤得輕微泛白,像是要將天空反射進人們的視野。賽道兩側的觀眾區不斷傳來驚呼與歡呼,但車內的卡特琳娜彷彿置身於另一個無聲世界,專注地進行著每一個微幅操作。

她的卡車穩定地維持在前三位置,有時略微拉近,有時則被其他選手逼退一點,但無論局勢如何變化,她始終未曾焦躁。

前方出現一段由連續髮夾彎組成的山路區段,道路窄而彎急,對卡車來說,這幾乎是每位駕駛的噩夢。許多參賽者紛紛減速,小心翼翼通過這段路線,有人甚至放棄進攻,只求穩穩保住現有位置。

但卡特琳娜不同,她的選擇永遠不是「保守」的代名詞,也從不追求無謂的冒進。在她手中,任何複雜地形都像是經過精算後的樂章。

她提早進入髮夾彎前段,運用車體重心微調轉向,再搭配引擎煞車與手煞控制,讓車體在最低限度內貼近內彎的安全線滑過。每一個彎道進出皆如弓弦拉直,張力與柔韌並存。後方幾名選手一度試圖模仿她的進彎路線,但明顯力道控制不到位,出彎時都出現短暫遲滯。

卡特琳娜沒有回頭,她不關心後面發生什麼事。對她而言,每一次轉向、每一分力道、每一度輪角,都應完美掌控。她不需要改變自己去迎合他人的節奏,只需讓自己的節奏穩定前進,自然會領先大多數人。

穿過髮夾彎區段後,是一段連續上坡與下坡交錯的中山道,兩側多為石灰岩與松林交錯的地形。由於坡道陡峭,不少選手的卡車出現齒輪跳動與引擎轉速不穩的情況,車身在轉彎時略顯吃力,甚至有些選手開始出現過度頻繁換檔的疲態。

但卡特琳娜的操控依然從容不迫。她以準確的時機切換檔位,並透過車體重心控制讓車輪與路面咬合更緊密,即使在最陡的下坡段落,也沒有出現任何轉向漂移或車體晃動。那種穩定感,幾乎讓人錯覺她不是在操控卡車,而是在駕駛一艘順風行駛的艦艇。

午後氣溫逼近攝氏三十四度,車內的冷氣系統雖有啟動,但長時間的高熱依舊讓人汗如雨下。駕駛座內的卡特琳娜卻連一次調整冷氣風向的動作都沒有,她的雙手仍堅定地握在方向盤上,視線一刻不離前方。

比賽行進至市區邊緣的工業路段,這一帶路況複雜,有舊橋接連、新建施工地段的坑洞與彎折,甚至還有短距離的隧道段落。這裡是整條賽道中最容易拉開差距的區域,也是最考驗臨場判斷力的部分。

卡特琳娜提早減速,準確地預測每個彎道的入角與出點,避開鋼板邊緣與突起區域,讓整輛車幾乎像是在磁軌上行駛。當其他選手還在調整方向時,她的卡車已經完成轉向,重新回到直線段。

在接近倒數第三個路段時,卡特琳娜的卡車與排名第一的參賽者僅差半車身。那名選手顯然也非泛泛之輩,駕駛風格激進且具攻擊性,擅長透過快速轉向與反覆超車壓迫對手節奏。

但卡特琳娜並未與其正面纏鬥,也沒有任何加速挑戰的跡象。她選擇以自己最熟悉的節奏持續前進,讓對方維持在一個可以掌控的距離內。與其說她想「追上第一」,不如說她早已預估自己的晉級條件──第二名,足矣。

比賽進入最後一段山腰大直線,這裡風力強勁,氣流易使車體偏移。卡特琳娜輕巧地調整方向盤角度,穩定車體姿勢,彷彿連風的力量都已經被她計算入內。

她不與風爭,不與對手爭,只與自己賽跑。

在無聲的引擎轟鳴中,卡特琳娜保持穩定速度通過終點感應區域──雖然她未刻意提速,但仍穩穩取得第二名的成績。她的表現不驚天動地,卻如壓在心臟上的鐵塊,沉穩、銳利、不可輕忽。

隨著官方數據公開,她名列今日第二,只需在明天的比賽中再拿下第三名以內的成績,即可穩定晉級決賽。這個消息迅速在觀眾與媒體圈傳開,有人為她喝采,有人開始搜尋她過往資料,也有人試圖解讀她那種近乎無情的駕駛風格。

但無論外界如何討論,卡特琳娜·岡茨已完成今天的目標。她沒有回應任何媒體,也未與其他選手交談,只是靜靜地離開駕駛座,轉身步入後方維修區的陰影裡,與鋼鐵與汗水為伴。

她知道,明天的戰鬥仍在等著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