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宿敌新帝捧杀后 > 第67章 河畔争执酿祸端

被宿敌新帝捧杀后 第67章 河畔争执酿祸端

作者:山柚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8:28 来源:文学城

羞愤交加之下,她脑中嗡的一声。什么礼义廉耻、什么闺秀体面,尽数被抛诸脑后。霎时血气上涌,猛地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要拽他衣袖:“萧承懿!你今日若不把话说清楚,休想”

话音未落,变故陡生。

崔明禾用力过猛,一个踉跄,脚后跟正正踩在了护城河湿滑的青石边缘,整个人不受控制地朝他扑去。萧承懿下意识伸手去扶,却被她冲势带得一同向后倒去——

崔明禾只觉得眼前一花,方才片刻扶住她手臂的那只手骤然失去了力道。

只听“噗通”一声巨响,水花四溅。

眼前一片玄色身影,就这么直直地、毫无预兆地,消失在了那片冰冷灰败的河水之中。

秋风卷过,带来刺骨的寒意。

崔明禾僵立在河边,呆呆地望着那个被砸开又迅速合拢、只余下圈圈涟漪的水窟窿,脑中一片空白。

她......她把萧承懿......推进河里了?

——他......他会不会凫水?

……

“哗啦”

一道**的身影挣扎着破水而出,扒住岸边青石。金冠歪斜,水珠顺着墨色发梢、紧贴着脸颊轮廓不断滚落,在昏暗的天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

他活着。

他没死。

崔明禾呆若木鸡地看着他。

狼狈不堪,却偏生一双眼,在沉沉暮色里亮得惊人。死死地、一瞬不瞬地锁着岸上那手足无措的罪魁祸首。眼神里翻涌着震惊、错愕,以及一丝被彻底点燃的,幽暗而危险的火光。

完了。

崔明禾脑中只剩下这两个字。

那日之事惊动了巡夜的禁卫。崔明禾眼睁睁看着萧承懿被人七手八脚从冰冷的河水里捞上来,浑身湿透,面色铁青,薄唇紧抿成森冷的一线,从头至尾未发一言。只在被禁卫簇拥着离去时,隔着攒动的人头,他蓦然回首,遥遥投来一瞥。

眼神复杂难辨,千般情绪都沉淀为一种她看不懂的,幽深而炽烈的火焰。

那火焰烧得她心惊肉跳,烫得她心尖一颤。

她几乎以为自己大祸临头。

可出乎意料的是,萧承懿竟未声张。此事就如此被轻描淡写地以“失足落水”为由,轻飘飘揭过一页。

然而哪来密不透风的墙?不出三两日,坊间便有了新的传闻,流言如野草疯长。

先是说三殿下仁厚,不慎落水后竟还替身旁惊慌失措的宫人遮掩,免其受责。后来又渐渐变了味,说那日殿下身边跟着的并非宫人,而是一位贵女。再后来,便有人言之凿凿,口道那位贵女便是清河崔氏长房嫡女——崔明禾。

一时间蜚短流长,甚嚣尘上。

有说崔姑娘早与三殿下暗通款曲私下相好,那日乃是河畔幽会,因口角争执,使小性儿才致殿下落水。

亦有说崔姑娘心系太子,见三殿下得势,心生怨怼,妒恨难平,故而蓄意报复。

更有离谱的甚者,只当是小儿女间打情骂俏的荒唐把戏。

无论哪种说法,于崔明禾而言,都无异于烈火烹油。

于是,她被禁足了。

太后懿旨,言其“性情浮躁,需静心养性”,自此非传召不得踏出长信宫半步。

崔明禾几乎要气炸了。

流萤日日提心吊胆地伺候着,生怕她一个想不开又闹出什么事来。可崔明禾除了日渐暴躁的脾气和与日俱增的烦闷外,倒也还算安分。

她只是觉得憋屈。

琴棋书画成了唯一的消遣,可棋盘上黑白子纵横,她下不了三两手便觉心烦意乱;古琴七弦,拨弄几声又嫌其音凄切,平白惹人心焦。

日子沉闷得能长出青苔来,每日里对着窗外那方四角的天,将那几株凋零的海棠看了无数遍,连哪根枝丫上还剩几片枯叶都数得清清楚楚。

宫外的消息便只能靠着从那些往来送膳、洒扫的宫人嘴里,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

例如,萧承懿在吏部愈发雷厉风行。今儿个罢免了哪个只知吟风弄月的清谈客,明儿个又破格提拔了哪个出身寒微却颇有才干的年轻小吏。

又例如,他竟真的说服了陛下,将京畿附近几处皇家园林的外围土地分给了流民耕种,虽说只是杯水车薪,却也为他博得了不少赞誉。

再例如,他上书整顿京中治安,将那些终日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们都拘起来操练了半月,城中风气为之一清。

除了萧承懿那些令人心烦的政绩,谢珩那不省心的荒唐行径也时常传入她耳中。

今儿个斗鸡输了银子,便牵着自家的狗去砸了人家场子,闹得满城风雨。

明儿个又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头品相不凡的猎鹰,架在臂上招摇过市纵鹰逐兔,惊了吏部尚书杨大人的车驾,险些酿成大祸。镇北侯气得家法都请出来了,可转头他又嬉皮笑脸地溜之大吉,照旧我行我素。

她瞧不起萧承懿那副故作姿态的勤勉,更鄙夷他那套收买人心的手段。可心底深处又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正在一步步地,将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而谢珩倒像是这沉闷京城里唯一的一抹亮色,活得恣意又鲜活。

时令就这么不咸不淡地滑入深秋。

“姑娘,您别气了。如今外头风言风语的,您避一避也好。”某日,流萤为她奉上一盏新沏的六安瓜片,小心翼翼地劝解。

崔明禾没接茶盏,转而将手中绣绷重重往案上一掼,绷上那只鸳鸯歪歪扭扭,丑得不忍直视:“我气什么?我如今连门都出不得,还有什么可气的?”

她不过是失手,又不是存心!那日分明是他言语相激在先!到头来他毫发无损,还落得个宽仁大度的美名,她却要受这无妄之灾,成了全京城的笑话!

崔明禾心烦意乱地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

“姑娘,”流萤见她脸色实在难看,犹豫片刻,终是忍不住又开了口,“奴婢方才去御膳房取燕窝,听见几个小太监在嚼舌根......”

崔明禾脚步一顿,冷眼瞥她:“又听见什么了?”

“说是......说是三殿下昨日向陛下请旨,要在宫外开府了。”

他要搬出宫去了。也好,眼不见为净。她“哦”了一声,厌烦道:“皇子开府,有何稀奇?”

“稀奇的是......”流萤觑着她的脸色,愈发斟词酌句,“殿下还请旨纳了两位侧妃,圣上已经准了。”

沉默过了半晌,崔明禾才从喉间挤出一丝冷笑:“哦?是哪两家的贵女,这般有福气?”

“回姑娘的话,一位是……是户部周侍郎家的嫡女,周月窈。”

周月窈?

崔明禾记得她。像个跟屁虫似的拜高踩低,但凡有萧承懿在的地方,十有**都能瞧见她那张含羞带怯的脸。一口一个“殿下”叫得甜腻,一瞧见她便翻白眼。蹴鞠赛后萧承懿崭露头角,她更是殷勤备至,恨不得将一颗心都掏出来给他瞧。

那副谄媚模样,崔明禾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倒胃口。

没曾想,这狗腿子竟真有熬出头的一天。

“另一位,是……是卫府的姑娘,卫钰。”

卫峥的妹妹?

崔明禾这下是真的有些意外。没想到萧承懿竟连这层关系都利用上了。

她心中忽然生出一种荒谬之感。

他前脚刚落水,后脚就忙着开府纳妃,一桩桩一件件,办得风生水起。而她却被困在这方寸之地,仿佛成了他平步青云路上一块无足轻重的垫脚石。

“那……正妃呢?”她鬼使神差问了一句。

流萤摇了摇头:“这便是奇了。按理说,皇子开府当先册立正妃,以示尊贵。可三殿下府上偏偏正妃之位空悬,只纳了两位侧妃。如今宫里宫外都为这事议论纷纷呢。”

开府建牙,却不立正妃。不合礼制,更引人揣测。

“外头都传疯了。”流萤见她半晌不语,神色变幻不定,又忧心忡忡道,“都说......都说三殿下这正妃之位,是特意为您留的。只待风声过去,陛下和太后娘娘便会下旨赐婚......”

“呸!”崔明禾啐了一口,“谁稀罕!”

她宁可一辈子老死在长信宫,也绝不要嫁给那个阴险狡诈的伪君子!

……

日子就在这般憋屈与愤懑中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又晃到年下。

京中又添了一桩喜事。

徐员外家的千金与尚书府上的公子定了亲。择腊八那日大婚。

这消息传来长信宫时,崔明禾正在窗下描一幅《九九消寒图》。听完流萤的转述,她手中紫毫一颤,一滴浓墨霎时便污了那刚刚点上的梅瓣。

她若无其事地歇了笔,将画废了的宣纸揉作一团掷入纸篓。再也无心作画。

流萤说起此事时倒满脸艳羡:“听说尚书府送去的聘礼足足抬了一百二十八抬,从街头排到街尾,那叫一个风光!”

崔明禾只是淡淡“嗯”了一声。

她想起那个在学宫辩难时,言辞清脆,眉目间满是灵气的少女。也想起卫峥那张一提起徐斐,便会不自觉泛红的脸。

徐斐……

她忽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

这世间的阴差阳错,当真比戏文里唱的还要荒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