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宿敌新帝捧杀后 > 第65章 风变怒闯重华宫

被宿敌新帝捧杀后 第65章 风变怒闯重华宫

作者:山柚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8:28 来源:文学城

及笄礼后,清河崔氏门楣愈发显赫。

一时间崔府门前车马不绝,贺礼堆积如山。崔太傅在朝中地位水涨船高,连带着崔氏一党在朝中话语权都愈发举足轻重。

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且说萧承懿在礼部观政期间力排众议,说服一众守旧老臣,成功将祭品中的“犊”换作“少牢”。此事看似微小,却因体恤民情而深得皇帝赞许。大典当日,天朗气清,仪程井然,皇帝龙颜大悦,当朝嘉奖萧承懿“务实敢为”,更称其“有仁君之风”,将部分吏部考课之事交由其协理。

一时间三皇子风头无两。

此消彼长之下,东宫一党渐显颓势。

太子虽仍监国,处理政务却屡屡受制。先是春耕时令有误,致京畿三县秧苗冻损;后又有河工银两账目不清,工部与地方官员互相推诿,进度迟缓,遭御史弹劾。虽查无实据,却已损及声望。最终几件差事办下来,不仅未见功绩,反而落得个“优柔寡断”的评语。

故而原本因崔家女及笄礼而甚嚣尘上的东宫选妃一事,也因此悄无声息地搁置下来。只留下满座看客面面相觑,各自心怀鬼胎。

这日早朝后,皇帝独留萧承懿于御书房议事。窗外春雨淅沥,打湿了庭前新发的海棠。

“前月春祭之事,你做得甚好。”老皇帝合上手中奏疏,目光落在案前静立的儿子身上,“朕听闻,杨直方那老古板为此气得告了三日病假?”

萧承懿垂首恭谨道:“杨大人恪守古礼,其心可昭日月。”

皇帝轻笑一声:“你倒是会替他开脱。”略一沉吟,指尖将案上另一叠文卷轻轻一点,“吏部考课,进展如何?”

“儿臣已初步核察京官三百七十二员,汰除冗员二十七人,举荐才俊十六人。”萧承懿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录,双手奉上,“此乃名录,恭请父皇过目。”

皇帝细细浏览。过了半晌,忽地眉头一皱:“周长龄之子周崇也在举荐之列?”

“是。周崇虽为新贵子弟,然才学俱佳,于户部观政期间表现突出,堪为栋梁。”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你可知周长龄与杨直方势同水火?”

萧承懿道:“为国举贤,当唯才是举,不问门第。”

“好一个‘不问门第’。”将名录轻掷案头,皇帝不置可否,半晌才又笑了一声。“朕倒想知道,这个唯才是举,究竟有几分真才。”

萧承懿拱手应是。

“这几日可还忙得过来?”皇帝靠上龙椅背,“早知这般琐事缠身,朕便应当给你多派两个帮手。”

萧承懿道:“父皇关怀,儿臣感激不尽。众臣同心协力,儿臣倒也应付得来。”

皇帝轻哼一声:“你若当真应付得来,谢家那小子又何必向朕请旨,说要去吏部为你分忧?”

萧承懿:“......儿臣惶恐。”

“他心思不在朝政上,朕知道。”老皇帝摆摆手,话锋一转,“对了,长信宫那丫头......”

不待老皇帝话音落下,萧承懿眸底微澜骤起,旋即平复:“儿臣不知。”

“不知?”皇帝眉梢微挑,似笑非笑,“朕可是听闻,她及笄礼上,你送了她一册《女则》?”

“礼尚往来而已。”萧承懿答得滴水不漏。

皇帝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不再追问,转而道:“太子选妃一事搁置,朝中多有非议。你作何想?”

“皇兄婚事,关乎国本社稷,儿臣岂敢妄议。”

“是不敢,还是......”皇帝目光如炬,神色不似方才那般温和,御书房气压陡然乍沉,“不愿?朕听闻,太子近来出入长信宫给太后请安,颇为勤谨。”

萧承懿面上不显分毫:“皇兄至孝,常去给皇祖母请安,乃分内之事。”

皇帝盯着他看了许久。末了,忽地叹道:“你啊......”

话未说完,外头传来内侍通禀声,道是杨直方求见。

“儿臣告退。”萧承懿躬身。

春雨连绵,滴漏声响清脆。

走出御书房,春雨扑面而来。一路曲径回廊,他站在廊下,眼向下瞥,是雨水洗得发亮的宫砖。思绪却不受控地飘向长信宫那日凤冠霞帔下的,惊鸿一瞥的浓烈红妆。

“殿下。”

谢珩那惯常带几分戏谑的声音自身后响起。他转眼就见人撑一柄油纸伞踱近了,伞面微倾过来,替他遮去一片斜来的雨丝。

“世子怎在此处?”

“自然是来等殿下啊。”谢珩眉目一弯,避重就轻,“听说殿下近日在吏部大刀阔斧,裁撤了不少尸位素餐之辈。小爷我特来道贺。”

萧承懿不置可否,抬步与他并肩踏入雨帘。

春去秋来。

庆云二十八年秋,长信宫中。

崔明禾最近颇为苦闷。

“姑娘,您好歹尝一口。这银耳莲子羹,奴婢吩咐小厨房守着砂锅煨了整两个时辰,就盼着您能用些。”流萤端一盏甜白釉小碗,苦着脸央求。

“不喝。”她兀自将手中的书卷翻过一页,头也不抬,“端走,瞧着就心烦。”

自打及笄礼后,只觉日子过得越发没滋味。原先还想着太子那般人物,若是......可谁曾想上月一场秋狝,太子竟失足坠马,伤了腿脚。虽说太医瞧过,道是好生休养百日便能痊愈,可这兆头到底不吉利。

东宫自此便愈发沉寂下来,连带她那点少女心思也蒙了尘。

“姑娘,您这又是何苦?”流萤将碗盏搁在小几上,忧心忡忡叹气,“您若是不高兴,只管说出来,或是去园子里散散心也好,总好过这般闷在屋里作践自个儿的身子。”

崔明禾冷冷横她一眼,哼一声:“你懂什么。”

她烦的哪里是身子不舒坦。

她烦的是这月里几次回崔府,总能撞见父亲与几位族中叔伯在书房紧闭门户,低声密议。他们见她来了便噤声,眼神躲闪,可她还是零零碎碎听见了几句。

什么“三殿下少年老成,行事稳重”,什么“非池中之物”,什么“颇有太祖之风”,什么“此子值得结交”,又什么“总不能只盯着东边那一处”......

崔明禾将手中书卷“啪”一声反手拍在案上,她烦躁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

什么叫“值得结交”?什么叫“不能只盯着东边”?当下就差没直咧咧道出个“堪为良配”了!

她向来不喜他那看似谦和实则阴沉的假面,更不想被命运作弄,成为所谓利益交换的棋子,卷入那些乌烟瘴气的明争暗斗中。

继而转念又想起那日,她假意给父亲送汤羹,在书房外停留片刻。隔着厚重的紫檀木门听见的一席话——

“……三殿下此番在吏部,手腕是狠厉了些,但成效显著。陛下很是满意。”

紧接是二叔父的声音:“只是此子心思深沉,难以捉摸。远不如东宫来得温厚稳妥。”

“温厚?”她父亲反驳,“温厚能当饭吃?东宫监国以来,桩桩件件……可有一件拿得出手?如今朝中风向已变,瞎子都瞧得明白!”

一阵难挨的沉默,三叔父惯常和稀泥:“兄长所言极是。只是......明禾那丫头,向来就与三殿下不对付......”

“小孩子家家的置气,算得什么?此一时彼一时。眼光要放长远些……该走动,该周旋的,都不能落下。”

后面的话她没再听下去,只那日送去的汤羹又原封不动端了回来。

此刻更是越想越气闷,瞧着窗外好端端的天,竟生出一股将其捅个窟窿的冲动。凭什么?凭什么她的人生要被当成筹码,在棋盘上挪来挪去?凭什么要像库房里待价而沽的珍宝,任由人掂量着该往哪家府邸送?

她崔明禾的婚事,何时轮到他们来指手画脚了!

“流萤!”她猛地顿住脚步,扬声道,“备轿!去重华宫!”

流萤唬了一跳,忙上前拦阻:“哎哟,我的好姑娘,这眼瞧着天色擦黑了,您这时候去重华宫做什么?三殿下如今协理吏部,十有**怕是不在宫里……”

崔明禾柳眉倒竖,哪里听得进劝:“我管他在不在!我今日非要去瞧瞧不可!”

流萤拗不过她,只得匆匆去备轿。软轿一路摇摇晃晃行至重华宫外,果如流萤所料,宫门紧闭,门前冷落,连个当值的内侍影子都瞧不见。

崔明禾犹不死心,命轿夫候着,自己提着裙裾上前,“砰砰砰”将门拍得山响。

少顷,朱漆大门终于“吱呀”一声开了条缝,内里探出半个脑袋。那老太监眯着眼看清是她,慌忙跪下:“奴才给崔姑娘请安。不知姑娘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姑娘如今怎的……亲自来了?”

“本姑娘来找三殿下,怎么,你这看门的狗奴才还要拦着不成?”崔明禾没好气地道。

“不敢,不敢。”那老太监忙不迭陪笑,“回姑娘,殿下自打上月起便挪去宫外的官署暂住了,只偶尔回宫向陛下复命,已有好些日子未曾回重华宫了。”

罢了,便是跑空了。

她没好气地狠狠跺脚。

罢了,今日便权当她发发疯,在这外头随便逛逛好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风变怒闯重华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