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宿敌新帝捧杀后 > 第47章 世子学舌遭书罚

被宿敌新帝捧杀后 第47章 世子学舌遭书罚

作者:山柚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8:28 来源:文学城

三日禁足期满,两人步出思过斋已是暮色四合。

那场惊心动魄的蹴鞠虽以闹剧收场,却悄然改易许多物事。

譬如,学宫内那些轻蔑的目光收敛了。算不得热忱,谈不上亲近,偶遇世家子弟时虽照旧不言不语,却不再视他若无物,远远也会拱手一揖,口称一声“三殿下”。

又譬如,谢珩将他当作了新乐子,像块甩不脱的膏药,隔三差五便要来寻。今日是拉去朱雀大街新开的酒楼听曲,明日便拽到城郊马场赛驹。

萧承懿多半不应,偶尔被缠得烦了,才勉强跟去一回两回。

如此这般,他身畔竟也渐渐聚拢了些人。除却卫峥这尊沉默的影子,还有几位家世不算煊赫却也颇有真才实学的学子。

这日,趁着博士未在明伦堂的空当,谢珩描金折扇“唰”地一展,大摇大摆踱至讲堂中央。

“肃静,肃静!”他一清嗓子,装腔作势,将祭酒那把苍老沙哑的声线学得惟妙惟肖。两指虚抬,捻着唇边不存在的胡髯,嘴角极力下撇:“今日讲《礼记》昏义篇......”

嗓音刻意压低,偏又抑扬顿挫得夸张,像只被掐住脖子的老鹌鹑。

“噗嗤”角落里不知是谁先笑出了声,旋即满堂哄笑炸开。

几个捧茶的学子呛得涕泪横流,连连咳嗽。谢珩这厮见状越发得意,弓着背颤巍巍迈步,手中折扇往案几上重重一敲权作惊堂木:“婚姻者,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他袖袍一甩,折扇“啪”地收拢作戒尺状,手腕翻转直直点向一人:“卫家小子!昨日交的策论,狗屁不通!满纸荒唐言!赳赳武夫,一身戾气!当罚!当重重地罚!老夫罚你将《礼记》通篇抄写十遍!少一遍,休想再踏进这明伦堂门槛!”

众人见状大笑,纷纷不嫌事大地起哄,嚷着要谢珩当堂开审。

卫峥正襟危坐,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指控弄得一脸茫然,面皮上难得显出几分呆愣。前些日子那场蹴鞠闹剧众人看在眼里,虽实无大碍,但好歹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这些时日告假未至,何来策论一说?

待要分辩,谢珩已转向另一侧:“崔大姑娘倒是文采斐然,这字也龙飞凤舞,气势磅礴,颇有大家风范,只是——”他话锋陡转,故作惋惜地长叹一气,“只是这笔画,未免也太过张扬了些。女子当以温婉柔顺为美,你这字,可比男儿家还要霸道三分呐!刚则易折啊,崔姑娘!”

满堂哗然,一众人捧哏争相为他叫好。

笑声、拍案声、咳嗽声混作一团。

崔明禾原本绷着脸,此刻也“噗嗤”笑出声来,忙以玉骨团扇掩住半张脸。

萧承懿独坐一隅,目光不受控制地被她短暂绽放的笑靥攫住。少女眉眼舒展,明眸皓齿,笑意如同春冰乍破,鲜活灵动得晃眼。与平日模样判若两人。

这猝不及防的真实,竟比初见玉阶之上那惊鸿一瞥的惊艳,更带一种无声的冲击。

他指腹无意识地摩挲过书页边缘,喉结悄然滚动了一下,心口像被什么极细微的东西烫了一下,又迅速冷却,留下一丝酥痒的麻。

“还有你!”谢珩还不罢休,不知何时已晃到他跟前,惹眼的折扇毫不客气直点向他手中书卷,痛心疾首:“三殿下,你这书都拿倒了!如此不敬先贤,成何体统!”

哄笑声中,萧承懿面不改色将书册翻转。

方才心神恍惚,竟是真拿倒了。

学宫内充斥着快活的空气,蝉鸣愈噪。

“肃静!肃静!”谢珩板着脸,折扇在案上又是重重一拍,“老夫还没说完呢!”

“谢世子天资聪颖,勤勉好学,实乃学宫楷模!尔等竖子,当以世子为榜样!”

自夸自擂太过露骨,堂中众人再也绷不住,笑作一团。

谢珩见效果达到,忽地直起腰来,恢复了那副插科打诨的模样,折扇“唰”地展开:“如何?小爷我学得像不像?”

“像!太像了!”众人抚掌大笑。

“小侯爷这手绝活,不去梨园唱戏真是可惜了!”

“就是!比那‘赛鹩哥’还逼真三分!”

谢珩得意洋洋转了个圈,正待再露一手,忽听门外传来一声轻咳。

众人笑声戛然而止。

谢珩背对着门,犹自不觉:“你们是不知道,祭酒老头儿训人时最爱”

“谢珩。”萧承懿低声提醒。

“干嘛?”谢珩不耐地回头,正对上门口那张铁青的老脸。

祭酒不知何时已立在门外,白须颤动,面色阴沉如墨。

堂中霎时鸦雀无声。

谢珩的笑容僵在脸上,手中折扇“啪嗒”一声坠地。

“祭、祭酒大人......”他干笑两声,悄悄往后挪了半步。

祭酒冷哼一声,目光扫过堂中众人:“看来诸位是嫌课业太轻,还有闲心在此嬉戏打闹?”

众人噤若寒蝉,纷纷垂首。

“谢珩。”祭酒一字一顿道出他名字,“老夫方才似乎听见,有人说要去梨园唱戏?”

谢珩额头沁出细汗,强笑道:“祭酒大人听岔了,学生是说……是说要去观澜阁温书!”

“是么?”祭酒冷笑,“那正好。老夫新得了一部《春秋繁露》,正愁无人校对。既然世子如此勤勉,便由你来抄录一份,三日后交予老夫。”

谢珩眼前一黑:“三、三日?”

“怎么?嫌多?”祭酒眯起眼。

“不不不,学生不敢!”谢珩连连摆手。

祭酒冷哼一声,又看向堂中其他人:“至于你们。”

众人大气不敢出。

“今日《礼记》注释,每人加抄十遍,明日交上来。”

一片哀嚎声中,祭酒拂袖而去。

谢珩瘫坐在席上,生无可恋:“完了完了,《春秋繁露》那么厚……”

萧承懿瞥他一眼,淡淡道:“自找的。”

谢珩哀怨地看他一眼:“殿下,您就不能帮帮忙?看在共患难份上”

“不帮。”

“殿下——”

“聒噪。”

谢珩长叹一声,认命地捡起地上折扇,灰溜溜往观澜阁去了。

......

午时散学时分,至了学宫南苑膳堂,萧承懿望着案几上精致的四菜一汤,迟迟未动箸。

白玉盘中清蒸鲈鱼雪白细腻,碧玉碗里莼菜羹浮着几点金黄油星,旁佐雕成兰草状的胡瓜与蜜渍梅子。色香俱全,却勾不起半分食欲。

学宫膳□□细,总缺了市井那股子烟火气。

他忽地想起扬州那家不起眼的馄饨摊。

粗瓷大碗盛着滚烫的骨汤,馄饨皮薄得透光,馅儿是剁得细碎的猪肉,咬下去汁水四溢。摊主总爱往汤里撒一把虾皮与紫菜,再淋几滴自家酿的辣椒油,红艳艳浮在汤面上,香气能飘出半条街。

他儿时常常独自在馄饨摊前落座,一坐便是半日。

摊主是蜀中人,一位年过五旬的妇人。独自经营这小本生意,因见他常来,有时便不收他的银钱。

萧承懿承她好意,遇上天气晴好时便帮着妇人做些搬挪桌椅、擦洗碗筷的杂活。

他们熟稔起来,倒像是寻常人家的母子一般。

后来,妇人去世,他再没去过那间馄饨摊。

遥远而温热的记忆像一根极细的针,悄无声息地刺入心口,牵扯出绵密悠长的钝痛。

“元晦兄可是不合胃口?”卫峥见他出神,低声询问。

“无妨。”萧承懿将米饭拨了又拨。是胭脂稻,米粒晶莹,入口却淡得尝不出滋味。

他放下玉箸,正欲离席,眼角余光却瞥见不远处一幕。

崔明禾正与丹阳公主并坐一席,面前食案上菜品比旁人丰盛数倍,其中竟有一道极为讲究的“玲珑牡丹鲊”,乃是御膳房拿手菜。然而她也只略动了几下,便搁下玉箸,由着侍女将那些几乎未动的菜肴尽数撤下。

丹阳公主劝道:“阿禾,怎的吃这般少?这玲珑牡丹鲊可是太后娘娘特意赐下的。”

崔明禾只以团扇轻摇,懒懒道:“腻得很,没胃口。”

萧承懿收回目光,复而端起手边茶盏。茶水微凉,涩意自舌根蔓延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